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改姓报恩的杨小娃
改姓报恩的杨小娃
2016-12-25 15:23:11 来源:
编辑:fangfang
点赞:  点击:5  评论:

在新民胡台乡七公台村于姓是大姓。许多年来,在村子里的老于家一直流传着一个奇特的习俗,就是人死之后,必须改于姓杨才能下葬。对于这个习俗的起因为:老于家在村子里的祖坟地叫于大岗子,凡是村子里于姓家族的人死后都葬在那里。可是在过去,老于家的人丁总是兴旺不起来,日子过得也十分艰难,后来村子里的老辈人花重金请来一位颇有知名度的风水先生,风水先生看了老于家的祖坟地说,老于家败就败在了这个姓上,坟地叫于大岗子,要知道于(鱼)只能生活在水里,不能上岗,上岗必死,又如何能兴旺发达呢?于是风水先生建议老于家的人死后改姓叫杨,杨(羊)遇岗则活,这样后人才能人财两旺。

其实在这个奇特习俗里,竟隐含着一个与闯关东有关的感人故事。

  祖上本是姓杨的,据说还是北宋杨家将的一个分支。清朝末年,因为家乡遭遇水灾,老杨家一家人就随着逃荒的人群从关里一起逃难来到了关东。不幸的是,在逃难的途中,由于疾病和饥饿,老杨家的人都相继离开了人世,只剩下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这个孩子在关东无亲无友,无依无靠,只能靠乞讨为生。

  有一年冬天,这个孩子数天未食,一路乞讨来到了七公台这个地方,最后又饿又冷,终于支持不住,昏倒在了一户人家的柴火垛里。等他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一铺热腾腾的土炕上。原来这户人家姓于,无儿无女无老伴,只有一个孤老头子。老于头是在出来抱柴火的时候,在柴火垛里发现了这个已经冻僵的小叫花子,他一摸这个孩子的心口窝还有点热乎气,就急忙把孩子抱进屋,现熬点热米汤给孩子灌下去。从这以后,这个孩子就再没和老于头分开过,老于头收养这个孩子做了义子,不仅把他抚养成人,还帮他成家立业,使这个孩子在关东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为了不忘老于头的救命养育之恩,这个杨姓小孩在临死前,给后世子孙立下了这么一条祖训:凡是杨家后人,必须生前姓于,死后姓杨。这就是七公台老于家为什么死后要改姓杨的习俗由来。

  因为没有确切的家谱记载,现在老于家人在七公台村到底流传到第几代人已经说不清了,但这个习俗却始终没有改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报恩思想的延续,更重要的是这个习俗见证了在当年闯关东的艰苦岁月里,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老于头这样的人热心相助,才能使许多落难的穷人得以保全生命,使他们在关东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开拓出自己的希望。也只有在这种时候,穷人间那份善良无私的真情,才愈加体现出了人性中最崇高的品质,让人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人间最温暖的东西是什么。

评论
全部评论

0.1238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