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福建省惠安郑氏综述
福建省惠安郑氏综述
2016-12-21 23:50:37 来源:
编辑:fangfang
点赞:  点击:16  评论:

一、惠安及其历史沿革

惠安,有“大惠安”与“小惠安”之分。“大惠安”指的是二十一世纪之前的惠安县,“小惠安”则指当今的惠安县。这里所说的惠安,特指“大惠安”,包括泉州市辖下的现在行政区惠安县、泉州市泉港区和泉州市台商投资区。按照惠安历史上的通俗叫法,现在的泉港区称惠北,现在的惠安县称惠中,现在的台商投资区称惠南。

惠安,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中部,位于泉州湾与湄洲湾之间,与台湾隔海相望,是闽南著名的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享有“海滨邹鲁”、“雕艺之乡”、“建筑之乡”之美誉。一县两区的陆域总面积1050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135万人。

惠安置县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据史学家近来的研究结果,确切的时间应该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县治初时设在今泉港区的古县,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崔“知节”(相当于代理县令)移治于今惠安县螺城。

惠安置县之前,汉属会稽,唐属武荣州,开元八年(720年)晋江置县之后,惠安区域“自三都四都左旋至十都,原属兴化,余属晋江。”(见明·惠安县令叶春及《惠安政书》)。这里所说的“自三都四都左旋至十都”,其区域基本上就是现在的泉港区。按此说法,惠安设县区域就是兴化府仙游县(今莆田市仙游县)的一部分与泉州府晋江县的一部分融和而成。莆田县设县于南朝,100多年后划莆田县西部地区设清源县,后改名为仙游县,莆田县设立300多年后设惠安县。

惠安置县时,设崇武、崇善、城山3个乡,下辖16个里,共66个铺。庆历八年(1048年)改为18个里,仍以3个乡管辖。元代元贞(1295-1297年)年间,改为文质、行满、忠恕、信义4个乡,仍辖18个里,36都。至明嘉靖(1522-1566年)年间,因倭寇劫掠和兵、疫连年,户口减耗,都随宜合并,缩减为30个都,80图(每图10甲)。清初“迁界”,濒海的居民全部移入内地,东南地区的图、甲十减六七。康熙二年(1663年)改里为铺,全县设68铺。

1949年823日,惠安县解放,95日成立惠安县人民政府。

解放后,惠安县先后属晋江区专员公署、晋江地区和泉州市管辖。20001228日,惠安县析置泉港区,将惠安县的山腰镇、后龙镇、南埔镇、涂岭镇、埭港镇划归泉州市泉港区管辖。201038日,惠安南部的张坂镇、东园镇、洛阳镇、百崎回族乡划出惠安,设泉州市台商投资区。至此,惠安县的行政管辖区也由1996前的23个乡镇减少为12个,成了当今的“小惠安”。

 

二、惠安郑氏的繁衍及其迁徙

1、天下郑氏出自荥阳

郑姓出自姬姓,黄帝嫡传,周室嫡支。周宣王廿二年(前806年)封其弟姬友为郑伯(三等诸侯国),封地棫林(今陕西华县)。姬友即位35年,至周幽王十一年〔前771),西犬戎族入侵,姬友护驾战死于骊山下,谥号桓公,史称郑桓公。桓公之子掘突(溢号武公)因平难拥立有功,袭周司徒,受封建立新郑国。至周平王东迁洛阳建立东周时,武公随之东迁,定都于荥阳一带的郐国故都,即今河南新郑县。

郑国自郑桓公立国,春秋初年为强国,后渐衰落。传至郑康公,历14世,431年,为国君者23位,于周烈王元年(前375年)为韩国所灭,郑国遗族从此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制(今荥阳西)、祭(今河南郑州东)等地。时有郑桓公15世王子郑鲁,讳谓之,仕魏为新筑大夫,袭号南里君,迁族人于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之间,子孙得以繁衍生息。后世以国为姓,以聚居地荥阳郡为郡望,尊郑桓公为“开国始祖”,尊郑武公为“东迁始祖”,追认郑鲁公为“得姓始祖”。此乃“天下郑氏出自荥阳”之由来。

郑武公东迁定都新郑时,负责国都祭祀活动和拱卫国都的大部分部族,主要居住在东阕,即新郑城郭的东门一带。其中,城郭与东门之间称“东郭”,东门以内称“东里”。郑国为韩国所灭时,大部分“东里”部族为保护都城而战死,只有部分在公元前376年因护送聿明氏(祭祀时负责占卜、巫医的贵族姓氏)远行参加山河祭祀活动得以保存下来。之后,聿明氏东迁,为保护聿明氏,“东里”部族又再次遭受重创。虽“东里”部族没有单一名人走上历史舞台,但其书写的历史,却是郑氏历史上唯一一个以整个部族书写的美丽篇章。此乃“东里衍派”之由来。“东里衍派”则是“荥阳衍派”的一个分系。

惠安郑氏迁徙自中原地区,均称自己属于“荥阳衍派”。在惠中紫山的仕尾郑氏和惠南东园的中堡郑氏,至今还保留有“东里衍派”的印记,说明在惠安的郑氏中,除了属于总郡望荥阳外,还有部分属于分支派系“东里衍派”。

2、郑氏入闽

郑氏大举南迁入闽始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和“五胡乱华”时期。西晋永嘉二年(308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郑桓公第三十九世郑庠公(字文序),曾任平淮将军、东安太守。“永嘉之乱”时从寿春过江,定居丹阳郡桑梓里(今江苏江宁)。隐居十年后出任浙江信安令,子孙繁衍于江、浙、闽、粤诸省,后人尊郑庠公为郑氏“南渡始祖”。

郑庠公次子郑昭 (字元质),随父南渡,入闽后居福建永泰。郑昭公曾游莆田葬其祖,迁藉侯官(今福州),卒后葬长乐,后裔尊郑昭公为郑氏“入闽始祖”。史料载,郑成功的石井本宗郑氏与漳州古县、漳浦旧镇港、漳浦埔尾三地郑氏的同宗先祖郑文钦,即为“入闽始祖”郑昭公的四世孙。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率58姓入闽开漳,平定漳泉“蛮獠啸乱”,有郑氏将校郑时中等随从迁入,郑时中公后裔遂星布于闽南、粤东一带,尊郑时中公为郑氏“开漳始祖”。

唐德宗元年(780),郑昭公第十六世裔孙郑露、郑庄、郑淑三兄弟相继由永泰迁徙兴化(今莆田),隐居南湖山十二丘祖坟郑膺墓侧,构湖山书堂授学,莆人彰其德,尊称“南湖郑氏三先生”。后人尊露、庄、淑三人为“入莆始祖”、“南湖衍派”一世祖。唐贞元十六年(800),郑露公开族于莆田西峰尾,郑庄公开族于兴化浮阳(今象溪乡),郑淑公开族于仙游巩桥,子孙繁衍播迁于省内外各地。

唐光启元年(885),唐僖宗时为宰相的郑畋后裔郑可远,率部和族人随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后定居南安郡桃林场(即今永春县)东门一带,因地在大鹏山之阳,又取原祖居“坪上”之谐音,称“鹏翔郑氏”,尊郑可远公为始祖,族人随海上丝绸之路,远播东南亚各地。

除此之外,在唐室风雨飘摇之际,一些高官名士纷纷避地南迁,其中就有金紫光禄大夫郑济时自光州固始避乱入闽,先是入莆,居于青屿(今莆田秀屿),后迁至旧时的惠北古县凤山(今泉港区)。

3、郑氏入惠及其迁徙

郑氏随中原士族大举南迁入闽主要有三拨,即西晋末年的八姓“衣冠入闽”、唐代初期陈氏父子的“开漳平乱”和唐末的“三王开闽”。时间上,均发生在唐后五代之前,距惠安置县的北宋太平兴国初年至少还有近百年的时间。因此,惠安作为中原郑氏大规模南迁目的地的史书记载或其他郑氏入惠的相关历史资料几乎无从查找。

根据史学界公认的说法,郑氏随士族入闽,其后迁徙,其中主要路径是由福州入莆田(兴化府),再由莆田向南迁播。惠安的惠北地区(即今泉港区)在唐时归兴化府管辖,属兴化府仙游县南部的一部分。随着郑氏不断南迁,加上受莆田“南湖郑氏三先生”的影响,惠北地区也就成了惠安郑氏的主要聚居地。其后代子孙在此繁衍生息,绝大部分当属“南湖衍派”。

唐末,郑济时自莆田青屿徙居恵北的凤山(即后来的“古县凤山”),并于唐天祐六年(909年),在塔山东麓创建千年古刹离相寺的前身离相院。同时,受“南湖郑氏三先生”影响,收徒授业,化育文教,传播中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可谓功德盖世,泽被桑梓。殁后,歆享于于惠北十都的灵应庙,受到当地百姓的感恩戴德,万世敬祀。郑济时在古县凤山建院兴学,后裔在此繁衍生息,登科入仕,层出不穷,古县凤山因此成为惠安郑氏的发祥地。因古县凤山的郑氏先祖既有来自莆田南迁的“南湖衍派”,又有来自唐末自光州固始入闽的惠安郑氏“仕尾系”(即郑济时后裔的派系),由此诞生出有别于“南湖衍派”的惠安郑氏新支系“凤山派”。此乃惠安郑氏“凤山派”之由来。

迁徙,是人类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一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惠安郑氏的迁徙始终没有停止过。然而,大规模的迁徙,一般都出现在朝代鼎革,社会动乱的年代。惠安郑氏的大规模迁徙,主要出现在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

元末明初,社会动乱,惠北的郑氏“凤山派”开始大量南迁,较有代表性的是涂寨的顶郭郑氏和紫山的仕尾郑氏,后人均称他们徙自“仙游凤山”。紫山的仕尾古称十七都西溪蔡里,据相关史料推断,仕尾郑氏就是迁徙自位于惠北古县南隅的凤山。因凤山在惠安置县之前属兴化府的仙游县管辖,故后人称古县的凤山为“仙游凤山”。

在这一时期,另一部分郑氏自兴化府的莆田、仙游或惠北地区纷纷南迁,在惠安各地形成新的聚居地。其中有徙居于惠南的洛阳玉沙(今台商投资区白沙村),后代在此繁衍生息后,又部分回迁惠北、仙游等地(相传有迁徙至峰尾的峥嵘村),因此,形成另一个惠安郑氏支系“玉沙系”(或称“白沙派”)。

崇武郑氏也是明初这一时期形成的另一个特殊群体。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崇武建城前,崇武仅有十户民(七姓氏),郑氏是其中一户。崇武建城后,为抵御倭寇,进住三千多兵士。兵士来自福建、浙江两地,其中,浙江一千多,福建的漳州一千多,其余为福建的其他各地。这三千兵士中的郑氏后来留居下来,成为崇武的郑氏先祖。他们来自不同的宗支,却形成新的群体。经六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后代以职业特征为标记,组成不同房系,称之为“砧皮”郑氏、“猴子”郑氏、“臭腥”郑氏和“糖仔”郑氏。

至明末清初,社会的动乱和特殊的历史背景,造成了惠安郑氏的又一次大动荡、大迁徙、大没落。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举义旗,抗清复明,最后收复台湾。惠安的郑氏族人,或参加郑成功的“郑家军”,抗击清兵,后来大规模徙居台湾;或为规避清兵的报复,逃避战乱,纷纷烧毁族谱,改名换姓,远走他乡。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为防范“郑家军”的反攻,悍然诏令“迁界”,将濒海三十里地带全部划定为“军事禁区”,毁为废墟。这一历史事件,史称“辛丑播迁”,也称“迁界”。这场浩劫,触目惊心,惨绝人寰。沿海迁民由此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郑氏族人,更是从此一蹶不振,衰落破败。他们或被迫内迁于惠西、惠西北以及晋江、仙游等内地,投亲靠友,或外逃于台湾、东南亚等地,成为后来的华侨及“港澳同胞”一族。这其中,就有惠北的前营(今峰尾峥嵘)和瓦厝(今山腰荷池)、惠中的霞庄(今辋川下庄)和霞苍(今东岭下村)以及惠南的东园凤山和洛阳白沙等等濒海的郑氏村落。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天子可其奏,许民尽复故里。”自顺治十八年“迁界”,到康熙二十年诏令“返乡”,二十年的无边劫难,亲人族裔离的离,散的散,死的死,病的病。稚子已届中年,乌丝已然白发。直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秋天,“台湾既平”,迁民才陆续相继而回。更多遭受折腾的百姓,不知是心死,还是身死,再也没有回来。这场浩劫,九死一生后的迁民,特别是惠安郑氏迁民,除了饱受干戈扰掠之磨难,其颠沛流离的迁徙,族姓或存或亡,又直接造成了后代世系的缺失与支脉的纷乱。

 

三、惠安郑氏的谱牒

明末清初的那场种族大劫难,在造成惠安郑氏百姓的大量死亡、逃亡外,还造成了各地的郑氏谱牒及其大量历史资料的毁弃散佚。惠安郑氏的世系、支脉,也由此变得复杂而又凌乱,以至于后来有些村落依据“故老传闻”续编的族谱、家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化大劫难,再一次将谱牒史料毁弃殆尽。这也就是惠安郑氏谱牒至今难以修编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惠安郑氏中,明末清初之前的谱牒(俗称古谱)至今无处寻觅。清末及其近代重修的谱牒,能够逃过“文革”一劫幸运保存下来的,也是少之又少。黄塘下坂的郑氏族谱和东园凤山的郑氏族谱就是侥幸保存下来的其中之一。

黄塘下坂的《下坂郑氏族谱》,续自东岭下村的《霞苍郑氏族谱》,古谱部分撰自清康熙年间,内容比较详实,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在这部谱牒中,记录着清初诏令“迁界”时,霞苍郑氏8世祖汝榜公(字魁甫)和9世祖定公(字启华)自霞苍(今东岭下村)徙居内地的黄塘下坂,成为下坂郑氏的开基祖。自清廷诏令“返乡”之后,又有裔孙回迁霞苍和迁居泉谷(今涂寨顶郭)。清康熙戊戍年(1718年)十一月,定公卒,墓葬下坂太公墓墓脚。族谱记载的这些源流信息,世系清晰,讳名及其生卒年月比较详尽,为后世修谱续谱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东园凤山的《凤山郑氏族谱》编纂于清道光年间,距清初的种族大劫难已过150多年。编纂者在其“序”中明确提示,旧的谱牒毁于兵燹,该谱牒则是后人根据“故老传闻”记录所得,其“源流考”、“分派考”部分,因年久代远,难于落实,仅供后人参考。由于族谱提供的源流、分派信息缺乏准确的世系、讳名、时间等等关键要素,信息模糊,条理不清,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以至于令后人深感困惑。

此外,惠北西枫的《西枫郑氏族谱》系西枫第六世郑国于清康熙年间修撰,堪属稀珍古谱,可惜,“文革”期间被毁。惠北峥嵘的《峥嵘郑氏族谱》系清末郑能耀编纂,现仅残留抄本,历史价值有限。惠中城关的郑国栋宗彦于1946年编写《惠邑玉沙(今白沙)郑氏族谱》,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四、惠安郑氏的人口及其分布

据初步统计,惠安郑氏现有在籍人口4.45万人,占全惠安总人口的3.3%。其中,惠北郑氏1.63万人,占惠北(泉港区)总人口的4.2%;惠中郑氏2.34万人,占惠中(今惠安县)总人口的3.2%;惠南郑氏0.48万人,占惠南(泉州市台商投资区)总人口的2.1%

显然,惠北郑氏的人口比例最高,其次是惠中,惠南最低。惠北的郑氏之所以人口密度高,与历史上惠北归属兴化府,成为郑氏南迁入闽、入莆的聚居地有关,与古县凤山因郑济时在此化育文教,逐渐成为惠安郑氏的发祥地有关。

惠北郑氏还有一个惠安郑氏之最:单一郑氏村落的人口最多,那就是峰尾峥嵘村,一个村的郑氏人口有近5000人,而且是单一郑姓。荷池村排第二,单一郑氏人口也有近4000人。这么大的单一姓氏村落,不仅在整个惠安,在福建的省内外也属少见。

如按乡镇的郑氏村落分布情况分析,惠中(今惠安县)的紫山镇最多,有14个郑氏村落,4500多人口,人口比例(占全镇总人口比例)高达12.9%!紫山镇自黄塘镇析置,属惠安的西部地带,两镇的郑氏总人口9000多,人口比例高达12%,占惠中郑氏总人口的40%,占惠安郑氏总人口的20%

 

五、文物古迹

1、祠堂家庙

宗祠(祠堂家庙、祖宇祖厝)是人们供奉和祭祀列祖列宗的场所,是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可以说,它是家族存在的重要标志,是宗族实力的象征。惠安郑氏的宗祠、祖厝,可谓是星罗棋布。只要有郑氏族人居住的村落、群体,就有郑氏宗祠,或者郑氏祖厝,有的大村落甚至有一个宗祠,还有几个分支祠(祖厝)。

在惠北,规模较大,且颇具代表性的郑氏宗祠有:荷池郑氏宗祠、凤山坑边郑氏宗祠、留山监军祠堂、社仔郑氏宗祠、峥嵘郑氏宗祠和西枫西头郑氏祖厅等。

荷池郑氏宗祠的规模最大,占地面积1133平方米,建筑面积106l平方米,四进五开间,天井相间,逐进升高,雄伟壮观。现宗祠已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凤山坑边的郑氏宗祠虽然破败,但历史最悠久,在惠北乃至整个惠安,都堪称独一无二。由于惠北的凤山曾经是唐室高官郑济时的避居地,又是“祖孙父子进士”的诞生地,因而凤山坑边的郑氏宗祠,文化底蕴最深。

留山监军祠堂,又称郑耀星故居,是祭祀和纪念明代内阁中书、监军郑耀星的场所。虽然残缺,但文化底蕴深厚。乡宦郑耀星追随郑成功抗清复明,其故里因之惨遭劫难。后人为铭记历史,改村名“刘山”为“留山”,曲折表达“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意志。

惠北的峥嵘郑氏宗祠,规模也算不小,占地400多平方米,目前正在翻建中。

惠北西枫原来也是较大的郑氏村落,人口2200多,祖厝、祖厅就有三座,其中西头祖厅占地400多平方米,为二进五开间大宗祠。可惜西枫村因国家建设需要动迁,郑氏村落及其宗祠已不复存在,现宗祠正易地重建中。

在惠中,规模较大,且颇具代表性的郑氏宗祠比较多,有:赖厝郑氏宗祠、下庄郑氏宗祠、仕尾郑氏家庙、顶郭郑氏家庙、后垵郑氏宗祠、下村郑氏宗祠、莲西郑氏祖厝、猴子郑氏祖厝和山透郑氏祖厝等等。

赖厝郑氏宗祠规模全惠安最大,占地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面宽21米,进深53米。建筑格局独特,特具宗祠文化研究价值。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该宗祠尚未申请文物保护。

在惠中(即当今的惠安县),经惠安文体局和惠安县博物馆确认,列为“惠安文物史迹”的单位有:仕尾郑氏家庙、顶郭郑氏家庙和莲西郑氏祖厝。

仕尾郑氏家庙的规格最高,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因宗祠系惠安各地郑氏族人共同出资重建,是先前全县郑氏族人举行祭祖的场所。宗祠供奉和祭祀的列祖列宗涵括了惠安全部五位进士及其众多高官名士,是惠安郑氏族人缅怀先祖、弘扬祖德、接受孝亲睦族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理想场所。

顶郭郑氏家庙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时间较早。近年翻新重建,极其富丽堂皇。

在惠南,有规模,且颇具代表性的郑氏宗祠有:白沙村郑氏宗祠、凤山东堡郑氏宗祠、中堡郑氏祖厝和下宫田墘郑氏祖厝等。其中,中堡郑氏祖厝经惠安县文体局和惠安县博物馆确认,列为“惠安文物史迹”。

2、宫(寺)庙

宫庙大部分是人们用于供奉境主神灵,祈求保佑平安的场所,是老百姓的一大精神支柱。在惠安郑氏的各个村落,宫庙比比皆是,即使宗祠、祖厝尚未建置的村舍,宫庙都一定要有,而且还香火鼎旺,毕竟平安健康是最最重要的。故一般村落的宫庙虽规模有大有小,但规格较为相似,大部分是敬奉妈祖一类的“天妃宫”、“天后宫”,也有敬奉保生大帝的,几乎都是敬奉那些属于救苦救难的神灵。

较有规模的宫庙当算惠北的凤北村“洪诰宫”,始建于元末,重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文革”被毁,1978年重建,建筑面积达699平方米,占地面积1712平方米。荷池的“天妃宫”规模也不小,建筑面积达226平方米。此外,峥嵘的“忠显宫”、荷池的“清源庵”、西枫的“洞灵宫”、仑头的“玉龙宫”等等,都是年代久远,规模不小的宫庙。

在荷池郑氏宗祠的中进右侧壁,设有一处“大士爷宫”场所,虽仅l米见方,但香火却极旺。在宗祠内祭祀列祖列宗的同时,又能祭祀境主神灵,算是比较特殊。

在惠安,用于敬奉先贤的宫庙也有,数量比较少。宋代惠北十都的“灵应庙”,敬奉先贤郑济时与陈国忠,后废;明代东园中堡(古称顶东园)有“仰田公宫”,敬奉明代术士郑仰田,近年因开发建设被毁,拟重建。

近代,随着郑成功崇拜的兴盛,郑成功成为神灵受到敬奉的宫庙还真不少。在黄塘下坂村,住有四个姓氏,郑姓人口最多。该村有一“水尾宫”庙,供奉一尊“国姓爷”郑成功的神像,四姓共有;在净峰山透村,郑许二姓同居,在其境主宫“凤山宫”内,也共同敬奉一尊“郑王爷”神像;在洛阳的埭厝,这里的郑氏族人,敬奉的境主神灵正是“国姓爷”。据不完全统计,惠安一共有六个村落敬奉郑成功神灵,出现了除台湾之外大陆少有的郑成功崇拜之风。

3、传统古民居

传统古民居作为历史遗存保护下来的地方越来越少。一方面是政府部门重视不够,另一方面是村民文物保护的意识缺乏,造成许多很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或科学价值的古建筑、古民居因各项建设被拆、被毁,实是可惜。

黄塘的“郑氏‘三度功成’民居”,是近现代重要的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属于惠安的“传统民居”之一,2013年被县文体局和博物馆列为“惠安文物史迹”,受到保护。

崇武“臭腥”的郑氏祖厝是明代“八闽琴师”郑佑的故居,经文史考古专家认定,极具明末清初的古代建筑特征。为此,惠安郑氏宗亲联谊总会曾为“郑佑故居”树碑铭记,可惜至今还没有办理申请文物保护的相关手续。

4、古墓葬

在惠安郑氏中,每一个宗支、房系都不可或缺的有自己的祖墓,甚至是开基祖墓。但是,能够保护下来的明清之前的祖墓,数量不多,特别是明清之前的名人贵族墓,更是少之又少。属于郑氏名人贵族墓的有:

郑一信墓,俗称“仕尾进士墓”,位于其故里紫山仕尾村附近的上帝公山东侧,坐西向东,面积20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规格也较高。郑一信(1528-1590年),明嘉靖进士,广西按察司副使,惠安一代明臣、清官。

郑琛墓,俗称“学官公墓”,位于其故里紫山仕尾村后山头,坐西向东,面积1000平方米。郑琛(1475-1556年),明嘉靖贡生,广东三水教谕,惠安一代宿儒。

郑一濂墓,位于惠北涂岭中尼坑的狮山中部,坐东向西,面积近2000平方米,1996年福厦高速公路建设时被以“无主墓”填埋。郑一濂,明嘉靖举人,广西思恩府知府同知,惠安一代清官名臣。

郑耀星墓,位于惠北古县世岭,坐东向西,面积700平方米,现存墓道碑及文笔石望柱一支。郑耀星(1602-1680年),明崇祯举人。

2013年10月,经惠安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和惠安县博物馆审批确认,惠安郑氏先贤的郑琛墓(学官公墓)和郑一信墓(仕尾进士墓)被列为“名人贵族墓”,载入《惠安文物史迹》名册。

 

六、历史名人

 

1、历代科第仕宦名录

郑济时,惠安郑氏“凤山派”始祖,唐室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唐末避地入闽,居莆田青屿,后迁惠北凤山,建院兴学。(郑济时是否是唐代“榜眼”,待考。)

郑希闵,疑郑济时之后,唐后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年)崔邈榜进士,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任金部员外郎。

郑  褎(961-998年),字成之,郑希闵孙,宋咸平元年(998年)孙仅榜甲科进士,未命而卒。一代文人,誉为“欧阳詹第二”。

郑  方,郑褎之子,宋天圣八年(1030年)王拱辰榜进士,任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市)推官。

郑  前,字成崧,郑褎之孙、郑方之子,宋嘉佑八年(1063年)许将榜进士。任连江知县、转运推官。

郑  琛(1475-1556年),字必献、号慎庵,宋咸平进士郑褎之后,紫山仕尾郑氏的房系始祖。明嘉靖五年(1526年)贡生,任浙江嵊县训导、广东三水教谕。

郑一信(1528-1590年),字君允、号石岩,郑琛之孙。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黄懋冲榜第二名(亚元),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范应期榜进士。历官南(南京)行人、司左司副、刑部员外、郎中、金华太守、石阡知府、四川按察副使、广西按察副使。

郑一濂,字君顺、号三岩,郑琛之孙,郑一信之堂弟。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与兄郑一信“同领乡荐”(黄懋冲榜举人)。官广西横州知州、广西思恩府知府同知。

郑为宪,郑一濂之孙。明天启元年(1621年)中武举,任天津守备(正五品)。

郑  纯,郑琛之后,清道光元年(1821年)恩贡生,官至正八品。

郑道兴(1534-1600),字在熙,惠安邑内下村人,明嘉靖戊午(1558年)举人,南安府推官。

郑文贤,惠北古县凤山人,明洪武贡生,广西梧州郁林州同知。

郑  俊,惠北古县凤山人,明永乐贡生,济南临邑县丞。

郑耀星(1602-1680年),字计甫,号北枢,惠北古县凤山人,明崇祯三年(1630年)张能恭榜举人。

郑高朋,字乃培,郭厝人,清乾隆元年(1736)恩科蔡云从榜举人,三明归化教谕。

郑克慎,郭厝人,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贡生。

郑忠薰(1819-1896年),字君南,号陟峰,惠北峥嵘人,清同治六年(1867年)王赞元榜举人,候选知县,授文林郎。

郑  赁,辋川霞庄人,明代贡生。

郑  满,郑赁之孙,辋川霞庄人,明代贡生。

(尚有遗漏,待补)

2、著名历史名人

郑元麟,字翀极,郑琛之侄孙,明代自由学者,其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遨游江西“旴江,涉麻姑揽胜”,三代益藩王“皆延为上客”。晚年,“归卜父坟,乃庐其侧,闭户穷经”。

郑柏茂,字德远,郑一濂之子,明代诸生,惠安著名诗人,其诗作各志书有载。

郑兴绪,郑琛之曾孙,明代名宦,惠安科山“报德祠”倡议者、捐建者之一(史料不详)。

郑仰田(1555-1639),布衣术士,惠安顶东园(今东园中堡村)人,佚其名。以“观梅”测字为生,是一位“古之异人”,一生充满玄虚,更充满传奇。

郑  佑,“八闽琴师”,生活于明代中叶,惠中崇武建城前原住民后裔。少时酷爱琴艺,年青时,更醉心琴工,创作的《梅花操》、《八骏马》、《四时八节》、《鸟归巢》等南音琴谱,流传至今,成为闽南四大名曲。

3、近代历史名人(略)

 

                                                                               七、记事                                                           

1、郑氏的惠安历史大事记

唐天祐六年(909年),唐室三品高官金紫光禄大夫郑济时,在惠北的塔山东麓创建千年古刹离相寺的前身离相院。后收徒授业,化育文教,传播中原文化。

宋咸平元年(998年),一代文人、誉称“欧阳詹第二”的郑褎,与“国朝才子”黄宗旦、“天下文章”李庆孙三人一起,荣登孙仅榜甲科进士,但未及授官而卒,年三十七。郑褎“文高行益修”,性至孝,入省、府、县志“孝义传”。

宋嘉熙二年(1238),惠安知县郑清子创建龙山书院、科山书院。

明永乐元年(1403),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停留惠南的秀涂港,寻找到《海底簿》,藉以熟悉山形水势。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郑一信、郑一濂兄弟“同领乡荐”,同榜中举,“一时并贵”,“声振闽中”。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入侵闽地,郑一信与知县林公咸、邑绅李恺、张宇等一起,奋起反抗倭寇侵掠,并毅然“大出金、谷”,“捐资募僧”,掩埋尸骨,超度亡灵。

清崇祯十三年(1640年),崇祯帝加封郑耀星为监军,督师赴沙场,竭尽全力勇保明朝基业。崇祯自缢后,郑耀星又保驾福王于南京登上皇位。

清顺治五年(1648年)四月二十三日,郑耀星追随郑成功抗清,率农民军数万人攻打惠安县城。七月又被清兵击退。

清顺治十年(1653)十一月,郑成功从厦门率辖镇到惠安、仙游等地方筹集饷银30万。十二月初三日夜,郑成功军队袭击惠安县,初四日攻下县城,训导肖鸣风自杀于明伦堂。

清顺治十七年(1660)四月初四日,郑成功派遣辖镇,合兵进驻崇武,堵截南下的清军水师。

清顺治十八年(1661),清廷下令迁界,沿海30里尽为废墟,居民入内地垦荒,图甲十减六、七,百姓流离失所,郑姓犹为凄惨。

清康熙十七年(1678)七月初四日,郑成功的“郑家军”攻入惠安县城,焚烧公私衙舍。八月,惠安复为清兵所据。十月,清提督杨捷、巡抚吴兴祚探知王一继军队集中于上西、肖厝、沙格,乘夜袭击,经过几天激战,郑军阵亡700多人,被掳6人,落水死者不计其数。

清康熙十八年(1679)正月,清廷下令赶逐百姓重入内地,于沿海2030里靠近海边险要地方添设炮台,筑造小寨,防范“郑家军”。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军收复台湾,撤销“迁界”令,沿海居民复回,重建家园。

 

(福建省惠安郑氏宗亲联谊总会郑成法  二零一五年六月于上海)


评论
全部评论

0.0907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