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续修族祠谱序(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
续修族祠谱序(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
2016-01-14 22:09:56 来源:
编辑:xuemenjun
点赞:  点击:9  评论:

吾族祠谱 自清康熙至清乾隆年间 已三年矣 至清道光六年而又重修之 前辈诸先公勋劳 名目 昭昭载谱 不必重述 谱例曰三十年不修  

谓之不孝云 自修之后 至今已40余年矣 奈清咸丰三年(1853)粤寇(太平军)大至 迭遭其难 赤旱奇蝗 屡受其灾 鸣乎 人丁伤残 户口减少 逃散流亡者多矣 家业倾败者广矣 谱牒兼有焚毁矣 

去岁(1864)蒸祭之会 户尊 房长 祠证 言及谱牒当修 不可再延 如迟生卒葬所难以查考 恐致遗失 兼因公祠亦无遗积 议按丁田收费 以为刊刻之资 今各房执事者咸欣欣勇跃 悉愿承任 各房敛费 以及查考卒葬生庚之事 不惜其劳 将以是任委予而总缕之 予愧不才而学浅 因家读书者 不能以是任推诿而惮其劳 谨竭愚忠 阅看前谱 序传 

世系坟图 家规条款 见有前后颠倒不经文之 不敢妄为删繁就简 则藐先人之勋劳 仅将颠倒序传 姑就而列之 在前者先之 在后者次之 爰有关紧要而疏略不及者 予不揣拙见 上追以往 下启将来 纂辑源流之序云 以及世系条款 重祖坟祠 祭祀之礼 敦宗睦族之义 家规训戒之箴 不求文辞之精 但以吉俗易晓 使予族愚庸遵奉而行之 一概增入谱牒 以补家政之道焉 然予又因前谱本簿无多 简见也少 世系浅近 家规训戒 亦皆减约 以及坟图尚未注明 因无条目耳 亦有所难以稽查 

缘是略总我族 原受班姓系出黄帝轩辕氏之孙 颛顼氏之苗裔 历五帝三王始姓毕(米)熊姓也 继楚更 姓为班者 世籍扶风 盛于关中 隆于汉唐 历迁豫章 至于龙舒及今之世代盛衰 播迁 自东自西 自南自北 

历千数百年 上叙祖功事迹 下启后昆之志识 宜遵守谱 重人伦之道 

不忘家规家训之箴 固予此引 特立目录而冠诸序之首 以便观览 使开卷无不了如指掌矣 

如我扶风班氏之族 迭朝屡迁 至明初时 乾元公始迁龙舒西乡 世居此地 赖祖宗默佑 人户蕃盛与国同 然已立祠谱而外契姻友称为望族 

姻户数百 人丁数千 至明末季贼寇蜂起 乃遭伤残于戏数千之族几无遗类矣 而祠谱屋宇荡然无存 所剩者灰烬囊食之余耳 

迨至国朝定鼎之初 我祖之传世者仅九人而已 清顺治至康熙36年(1697年)户口复蕃 我族先公感发孝思 肇勿祠宇 以妥先灵 至乾隆4年(1739年)有则圣 济川二公 约同合族 纂修宗谱 实承先后之德 

至6年(1741年)又从基从众从嗣三公敛费装修龛阁供桌 有光宗祖 有安神主之功矣 至18年(1753)而复刊刻宗谱 修造匾对之劳 至25年(1760)置买祭田2石 春秋祭祀有赖 乃贻谋久远 后至39年(1774)有新性公率领合族敛费丁田派捐 新造后重祖堂三间 堂构斯崇 焕然一新 乃迁神主于后堂 大哉孝矣 至42年(1777)有启易公复约族众 乃将前厅改造为对厅 又至53年(1788)重修宗谱 序有云之 届至嘉庆5年(1805)合族议乃神主满龛 继后神主无位可登 次年(1806年)乃总修之 至于置桌造椅置器等事 无用细述 后至道光6年(1826)而宗谱又重修之 而执事办公者 谱序云之 至道光20年(1840)有正茫 国采国叟 国泰 贤彬等 因相屋年久腐朽 墙崩屋坏 念其先公 造业艰难不忍倾颓 不惜勤劳 率领敛资 监修之功 亦表志之 是以凡有功于祠者 有益于户族家庭者 诚为孝子贤孙也 我家龙文不断 他族显贵 庆固历叙而彰述之 兼因感发鼓舞后之贤裔 虽先公创造于前 而裔孙益当继先人之志于后 不但修饰而整之 毋令损坏 更欲增补前辈所未及 有光宇宗祠 有益于户族 此之谓孝矣 如斯辈出 父启子承 同心相辅 

继之绳绳 则家声可期而大矣 是予之厚望也夫 钦哉 

清同治四年桂月  之吉

裔孙 奇真 识撰

评论
全部评论

0.1401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