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中国姓氏文化知识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5日 编辑: cjx002

第一章 话说姓与氏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每天也都在想到或称呼别人的姓名;同样,自己的姓名也在被别人想着或叫着。可以说,姓名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的标志。试想,如果生活中没有姓名,我们十多亿人口的中国将会变得怎样?

1111.JPEG

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姓名。因此,我们也应该了解姓名的意义和作用。

谈到姓,很容易使人想到氏。我们常把按姓名笔画多少排列的人名称为“以姓氏笔画为序”,这里姓氏并称,表示同一个概念。但在上古时期,姓与氏所指完全不同,其中姓表示一个人的血统来源,氏则是姓的分支和发展。《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姓者,统于上者也;氏者,别于下者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姓是指他的血统来源而言的,氏则是指他子孙的血统来源而言的。当时严格进行这种区分的作用,其一在于严格男女之别,如三代之时“男子称氏,妇人称姓”(《通志·氏族略》);其二是为了区别贵贱,出身低贱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血统来源,也就没有“氏”;其三是为了更好地选取婚姻之家。我国自古就有“同姓不婚”的惯例,如果同姓相婚,不仅有悖人伦,而且还会引起“其生不蕃”的严重后果。春秋末年以后,由于礼崩乐坏和战乱的影响,姓与氏之间的界线慢慢变得模糊不清,出现了姓氏走向统一的势头。秦朝统一天下以后,“废封建,虽公族亦无议贵之律,匹夫编户,知有氏不知有姓久矣”(钱大昕《十驾斋养心录》)。此后的人们有时称姓,有时称氏,有时姓氏并称,完全没有了以前的界限。于是,姓氏从此合而为一。

姓氏的统一在当时还有重要意义。每个宗族有了固定的姓氏,子子孙孙永久使用,就形成了许多一脉相传的家族,血统源流的线索也开始清晰。以至后人在要探讨姓氏历史时,很容易找到血缘所出。

第二章 姓氏的来源和演变

我国最早的姓氏出现在什么时候?这一问题很难回答。生活在远古时期的原始人,由于血缘关系的不同,也会分为一个个部落;各个部落为了相互区别,也会有各自的名称,这种名称无疑就是姓的雏形。但那时还不曾出现文字,部落的名称只能靠口头传说下来。经历了无数世代以后,开始有了文字记载,人们才能把这些最早的姓氏(部落名称)记录下来。

我国在夏代以前,曾有许多部落或部落联盟活动在广袤的国土之上。这些部落各有不同的始祖,他们是各部落的开创者,被后人奉为神圣,当作半人半神的英雄。如我国传说的黄帝、炎帝、虞舜等人,曾为开创各自的部落做出过突出贡献,不仅被本部落的人当作神明看待,而且名字也被用来当作部落的代号,这些代号无疑都是最原始的“姓”。后来各个部落又进一步分衍为许多支族,这些支族同样以与本支族有关的人或物命名,这些名称显然也就是最早的“氏”。

我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姓氏,一般认为出自商代的甲骨文中。从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字看,有“帚秦”、“帚楚”、“帚杞”、“帚周”、 “帚庞”等字,其中“帚”即后来的“妇”字,“帚秦”等即“妇秦”等,指来自“秦”等部族的妇人。上述“秦”、“楚”、“杞”、“周”、“庞”等字,都被认为是我国早期姓氏的一部分。

商周以后,由于人口的增多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姓氏渐渐多了起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这些姓氏经过进一步的分化、发展、演变,就成为今天我们使用的姓氏。如果我们把这些姓氏逐一进行研究,就会发现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来源和发展历史,不同的姓氏有不同的源流。不过,若把这些姓氏放在一起研究,也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些是由国名演变而来的,有些是从官名、地名等发展而来的,有些则是历史上某些少数民族的称号或改姓,原因众多,情况不一。

例如今天常见的齐、鲁、秦、吴等姓,大都是由历史上的齐国、鲁国、秦国、吴国等国的皇室宗族或黎民百姓为纪念故国而以国名为姓。其中齐姓人源于两周时期的齐国,原是姜姓吕尚的后代,春秋战国时因齐国发生内乱,姜姓王朝被田姓王朝取代,于是,这些亡国后的姜姓人便纷纷以国名为姓氏,姓齐。至于鲁、秦、吴等姓,情况也大抵如此。

在我国姓氏的来源中,有些姓氏是由祖先的官爵谥号而来的。如周代有人做管理粮仓的官,当时把露天的粮仓称为“庾”,有房顶的粮仓称为“廪”,此后,粮官的后裔便以庾、廪为姓;西周春秋时期,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后来便有人以公子、公孙为姓;春秋时,宋国有位国王名子和,去世后被谥为“穆”,他的后人除继承王位者继续姓子外,其余便都以穆为姓。此外,这类的例子还有周文王之后姓文,卫康叔之后姓康,宋武公之后姓武,等等,不胜枚举。

除上述以外,我国有些姓氏的来源与某些家族的崇拜物(图腾)及居住地、祖先的名字或职业有关。如某些氏族崇奉青牛、白象,其后便姓青牛、白象;鲁庆公之子公子遂居住在鲁国都城东门,号东门襄仲,子孙便以东门为姓。此外,如巫、卜、匠、陶等姓,也大都与各自祖先原来从事的职业有关。

当然,我国的姓氏在出现以后,还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古老的姓氏被废止、绝灭,同时又有许多新的姓氏诞生出来。在这些新姓氏中,有些属于为避开某位皇帝的名讳而改(如秦汉时的籍姓,因避西楚霸王项籍的名讳而改姓席;唐末王审知称闽王,当地沈姓改为尤),有些是因读音相近而变为别的姓氏(如江淮地区“韩”、“何”不分,北京一带“耿”、“简”音近,福建沿海“王”、“黄”不分,历史上都有互改现象),有些是因避乱避祸等自行改姓(如南北朝时,南朝人刘凝之避乱入北朝,改姓员;王审知闽国灭亡后,子孙为逃避仇人追杀,分别改姓游、沈、叶等;汉武帝时丞相田千秋,因武帝恩准乘车上殿,家族以为荣,从此改姓车),有些是因政治原因而改姓(如南朝齐巴东王萧子响起兵作乱,兵败被杀,家族除籍,改姓峭;隋朝贵族杨玄感反隋失败后,被改姓凫),有些是从少数民族或外国人中改姓而来(如隋末王世充本西域胡人,后改姓王;明朝时有菲律宾国王入朝中国,病死途中,子孙留下守丧,改姓安、温等),但影响最大且使姓氏变化最多的一次事件,是发生在公元496年由北魏皇帝主持的把鲜卑姓改为汉姓运动。

北魏皇室出自鲜卑族中。在改用汉姓以前,鲜卑人使用的是三字或四字姓,复杂且难记。至北魏孝丈帝时,随着鲜卑人汉化程度的加深,原来的姓氏越来越不利于民族间的融合,于是,孝文帝下令把繁复的鲜卑姓改为汉姓。其中,皇姓拓跋被改为元,其他如丘穆陵改为穆,普六茹改为杨步六,孤改为陆,等等。据《魏书.官氏志》和《通志·氏族略》记载,在这次运动中,总计有144个鲜卑姓氏被改为汉姓,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少数民族改姓汉姓之举。这些被改姓的鲜卑人后来都融入了汉族之中,他们的姓氏也成为汉族姓氏中的一部分。到宋代人编修《百家姓》时,由这次改姓而来的许多姓氏都被收录了进去。如今,如果仅仅从姓氏上看,我们更加无法区分它们的族属了。

总而言之,我国姓氏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要全部理清各种姓氏发展和演变线索,显然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的,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第三章  中国姓氏知多少

我们国家共有多少姓氏?这是一个人人都会问但又不太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从姓氏发展的本身看,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有些姓氏在发展中被摈弃不用,而有些人还在出于不同的原因制造新的姓氏。这些被摈弃的、或者正在使用的、新出现的姓氏无疑都应包括在中国姓氏总数之内。

不过,若对我国历代姓氏数量作一个大致的估计还是不难的。例如先秦时期的姓氏书籍《世本》收入18姓875氏,尽管其中有些姓氏没有留传下来,但绝大部分都使用至今。又如汉代的姓氏书《急就篇》收入130姓,其中单姓127个,复姓3个。由于这本书是按韵律编定的儿童识字课本,不可否认其作者在编写的过程中曾避弃过一些难写难读无法入韵的姓氏。因此,这130姓并非汉代人所使用姓氏的全部。

两汉以后,我国使用的姓氏在不断增加,一些新的姓氏和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的姓氏大量涌现,大大丰富了我国姓氏的数量。唐代初年编修的《大唐氏族志》收录293姓,唐代中叶人林宝编撰《元和姓纂》,收入姓氏1233个;宋朝人撰著《通志·氏族略》和《姓解》,收录的姓氏分别为2155和2568个。此外,明朝人陈士元所著《姓熊》一书,收录姓氏3625个;王圻撰《续文献通考》,收录姓氏4657个,现代人编著的《中国姓氏大全》收录姓氏5600多个,《中国姓氏汇编》收录5730个,《中国姓符》收录6363个,《姓氏辞典》收录8000多个,《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入11969个,《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收录12000多个。由著名姓氏文化专家陈历甫先生编著的《中华姓氏书法大词典》收入姓氏10129个,《续集》新收入姓氏9931个,使得姓氏总数已达20060个。上述这些专门研究姓氏的书籍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从所收姓氏数量不断增加这一事实也不难看出,我国的姓氏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由于姓氏本身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任何一种姓氏书都无法也不可能毫无遗漏地把我国所有的姓氏都收录进去。据专家估计,我国实际使用过的姓氏大约有20000多个。

第四章 姓氏与郡望堂号

谈到我国的姓氏,很容易使人想到一直在我国流传甚广的郡望堂号问题。在过去民间嫁娶的名帖上或官宦人家的府第上,往往在自己的姓氏之前,还要冠以一定的名号,如“陇西李氏”、“三槐堂”、“彭城刘氏”、“汝南周氏”等等。这些在姓氏以前的“陇西”、三槐”等代表什么?其实,这就是郡望、堂号。

所谓郡望,就是指某一姓氏在某一地区地位最高的家族。在姓氏发源以后,由于不同的原因,同一姓氏不可能居住在同一地方,而居住在不同地方的同一姓氏的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社会地位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那些地位比较高的人为表示自己这一支高于其他地区的同姓人,便在自己的姓氏前加上所居住的地区(郡),这样就有了郡望。如前述的陇西李氏即居住在陇西地区(今甘肃天水一带)的李姓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是李姓人中地位最高的一支,其他地区的李姓无一能与之相比。诸如此类的标榜郡望,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当时无论是选官还是婚嫁最重郡望门第,不同郡望的人即使是同姓的,也不能担任相同的官职;朝中最为显赫的官位也只能由有最著名郡望的人来担任;郡望较低的人无论才能多高,都是无法染指这些位置的。当时在婚姻上也是如此。最著名的例子如《西厢记》里张生与崔莺莺两家的婚姻,因为张生出身于西洛,不是海内望族,就无法与博陵崔氏这样的著名郡望相匹配,因此才会有崔莺莺之母以门不当户不对为由加以反对。唐末以后,由于“选官不问郡望,婚姻不分阀阅”,标榜郡望失去了实际意义,才使郡望的含义发生了变化。从此以后,郡望演变为姓氏的一种标志,不管是不是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人,都可以“言李必称陇西,言周必称汝南”,而不必在意真正的居住地如何了。

堂号,则是郡望的进一步分化和发展,是某一郡望中某一房支的称号。在某一姓氏中的某一支成为望族后,由于不断繁衍发展和迁徙的缘故,往往会进一步分化为许多不同的房支和系派。这些房支和系派与郡望不同的人一样,也会有贫富贵贱之分,为了加以区别,便在郡望之下出现了许多新的名号,这种名号有时称为房号,有时则称为堂号。如前述“三槐堂”本是王姓中的“琅邪王氏”的一个分支,北宋初年,这支人的开创者王祜在所住的庭院中栽植了三棵槐树,以勉励子孙努力仕宦位登公卿(槐树在古代是公卿的标志),此后,其子孙果然实现了他的夙愿。为了纪念王祜,这支王姓人便称“三槐王氏”,或王氏“三槐堂”。这里的“三槐”或“三槐堂”就是这支王姓人的堂号。

我国姓氏中郡望堂号较多的是唐代的张姓,有43望之多,此外王姓也有32望,然而,今天的张姓则习惯称16望:即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百忍、金鉴。其中,除最后两个是堂号外,其余14个全是郡望;王姓则称23望,即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平、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三槐、开闽,其中三槐、开闽是堂号。由于张、王二姓历来就是我国的大姓,其郡望堂号也要较其他姓氏为多。

我国的不少姓氏只有一个郡望堂号,如丁氏只称济阳堂、于氏只称河南堂、井氏只称南阳堂、郑氏只称荥阳堂等等。至于宋元以后,人们对郡望、堂号的内容不再有所区分,把二者同样作为姓氏发祥地的代称,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第五章 我国姓氏现状及其分布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万多个姓氏,其中的3000多个一直使用到今天。早在1978年,我国的有关部门曾对北京等七大城市的姓氏使用情况作过一个调查,发现北京市共有姓氏2225个,上海市有1640个,沈阳市有1270个,武汉市有1574个,重庆市有1245个,成都市有1631个,广州市有1802个。把七大城市姓氏放在一起统计,共有2694个。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进行全面的人口姓氏统计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工程,因此一时还不可能完全做到。

从已知的姓氏统计资料看,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所使用的姓氏都在1000个以上,但这些姓氏的使用频率和拥有的人口情况是十分悬殊的。李、王、张、刘是北方大姓,仅在北京一地,王姓人口就占全市总人口的10.6%,李、张二姓也各占 9·6%,刘姓占7·7%。四姓人口加起来,共占北京总人口的1/3以上。又如上海,据有关部门对上海市区和上海县625万人的统 计,张、王、陈三姓人口最多,分别占人口总数的6.46%、6.4%和5.83%。除这三大姓外,位居前10名的还有李、徐、朱、周、吴、刘、沈,七姓人口各占人口总数的3.6%至2.43%不等。此外,人口数量占总人口1%以上的姓氏共有19个,除上述10个外,另有杨、 黄、陆、孙、顾、赵、胡、金、曹。19姓人口加起来,占全部人口的49.41%以上。

再如台湾省,根据1978年6月的人口普查结果,当时全省有居民1700万,使用姓氏1694个,其中位居前10名的依次是陈、孳、黄、张、李、王、吴、刘、蔡、杨。10大姓人口占台湾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尤其是陈姓,据1938年和1958年两次抽样调查统计,人口数量都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2%以上。

另外,从全国来看,据一些专家对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抽样资料的分析研究,参考1970年《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发现李、王、张三姓人口最多,分别占人口总数的7.9%、7.4%和 7.1%。此外,另有16个姓氏的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1%,它们依次是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这19姓的人口之和超过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占人口总数的55.6%。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各姓氏的人口数量和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王姓在198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所作的统计中是第一大姓,但到1986年中国科学院统计时则退居第二位,至1990年人口普查时,王姓又跃居第一位。再如张姓,在近年所作的各种统计中均居第三位,但由于其人口增长很快,有人预测,它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超过王、李二姓,跃居百家姓第一位。

我国大小姓的悬殊是十分明显的,这种悬殊并且还有逐步增大的趋势。其发展的结果可能是大姓人口越来越多,小姓越来越少甚至被淘汰。据近年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使用着3000多个姓氏,但经常使用的仅有1900个左右,占人口总数87%以上的人只使用100个姓氏。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我国姓氏的分布,由于各姓氏的起源、发展、迁徙原因不同,其分布也极不均衡。如李、王、张是北方大姓,陈、林、黄则是南方大姓。一些影响较小的姓氏甚至仅仅分布在某一地区、某一乡镇。如在湖南省桃源县有璩(音渠)姓,辽宁沈阳有皓姓,浙江余姚有众姓,陕西彬县有叱干姓,江苏武进有莳姓,这些姓氏在其他地方都不曾见到。又如在湖南澧水流域的慈利、大庸、澧县等地,生活着16000余名庹(音脱)姓人,在其他地区也很少能见到这一姓氏。

第六章 姓氏趣谈

一、中国的姓氏繁多古怪。

俗谓“百家姓”,当然远不止百,可称之为“千家姓”、“万家姓”。中国的姓不但多,而且有许多稀奇古怪甚至不可理解的姓。比如有狗、狼、蛇、鬼、尸、秃发、大狐、黑齿等姓。狗氏,汉朝有名人狗未央。蛇氏,出自南安(今江西大余),古代有建武将军蛇元。鬼氏,《古今人表》中有鬼臾区。狼氏,春秋时有晋国大夫狼谭,齐国人狼蓬。尸氏,《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收有尸佼,秦相商鞅之得力助手,曾助商鞅变法,著有《尸子》20篇,凡6万余言。秃发氏,出自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鲜卑,西平王秃发乌孤曾创立十六国之一的南凉,建都青海乐都。大狐氏,出自姬姓,春秋时有晋国大夫大狐容。黑齿氏,出自百济西部,百济是公元1世纪至7世纪时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强国,与新罗、高丽鼎足,唐朝有左武卫大将军黑齿常元,被封为燕国公。更奇的是,连“怪”这个字也是姓,上古有一位怪义,曾画地形图供神农通水脉。甚至“姓”“氏”二字也是姓,《汉书·货殖传》有:“临淄姓伟,资五千万。”这位“姓伟”是汉代山东临淄的一位大工商业主。氏姓,《吴志》记有“北海氏仪”,是春秋时齐国大夫的一位公子。

这些稀奇古怪的姓氏。主要见之于古籍,但也不能说现代就没有怪姓了。如山东有冯姓,此姓原为马姓的一支,因祖先得罪朝廷,雍正皇帝将其改为“骂”,世代沦为贱民,直到民国初年才添上人旁成为冯姓。今河北省某地有人姓狼,并一再声称不是杨二郎的“郎”而是狼狗的“狼”。这个人还介绍了他热心寻知的许多狼姓同胞,并说他的原籍老家大半个村的人都姓狼。此可谓“狼姓满村,狼烟四起”了。

二、中国的姓氏无奇不有。

著名姓氏文化专家、我公司姓氏文化顾问之一陈历甫历时30多年,终于收集了20060个姓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陈历甫就收集姓氏的正确读音、来源。转业后,被分到遂宁市档案馆工作,他便利用业余时间一头钻进了文山书海里,在假期里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收集了许多稀奇古怪的姓氏,并利用古今中外的书法家的字体来书写所载姓氏。陈历甫的《中国姓氏书法大词典》记载了10129个姓氏,其中包括汉族姓氏8000多个,少数民族姓氏2000多个。《续集》又收集了9931个姓氏。例如外面一个广”字,里面一个“米”字这个姓,是遂宁市安居镇和内江市安岳县等地的四川土著姓,字典里都查不到。他收集的姓氏无奇不有,连“1”是河南的土著姓,棍的异体。“、”也是河南的土著姓,音主,是主的异体字。该词典里收集的姓氏,就连“一、二、三……九、十”,“壹、贰、叁……玖、拾”都是姓。所有的姓氏均注明了来历。例如,涪陵当地的“抑”姓,原是三国时代的司马懿的后裔,“抑”是懿的异体字。另一个复姓“陈没”就是太平天国大将石达开的后裔。

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与累积,中国人的姓氏已是众多纷繁,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无所不包。兹根据有关姓氏资料,将某些姓氏分门别类,以见其趣:

天体气象:天、日、月、星、风、云、雷、虹、霞、雪、霜、露、冰。

地形地貌:地、山、沙、野、岛、岸、坡、岭、江、河、洋、渠、泉、池、湖、海。

人体器官:头、耳、口、眼、鼻、舌、齿、眉、发、足、身、骨、心、胆、皮。

家禽动物:马、牛、羊、狗、猪、鸡、鸭、鹅、虎、熊、龙、蛇、鹿、猫、虫、鱼、 鸟、雀

植物花卉:桃、李、杨、柳、松、柏、桐、梅、兰、竹、菊、荷、花、果、叶、根。

亲属称谓:父、母、兄、弟、叔、伯、公、婆、姑、舅、娘、姥、哥、姐、夫、 儿。

人体动作:开、关、问、听、打、杀、扔、扑、扫、拍、拉、抱、吹、吼、爬、 看。

行政区划:国、省、市、州、府、县、旗、区、镇、乡、京、都、郡、郊、宗、 家。

文教器具:笔、墨、纸、砚、琴、棋、书、画、印、扇、鼓、管、萧、笙、号。

军队编制:军、师、旅、团、连、排、班、帅、将、校、尉、兵、卒、司工、司马。

表象特征:新、旧、方、直、圆、尖、厚、扁、肥、胖、稀、密、多、少、混、 清。

食物用具:米、饭、茶、酒、烟、糕、盆、钟、镜、柴、烛、枕、席、秤、伞、盘、碗、

时间方位:春、秋、夏、冬、晨、午、晚、夜、东、南、西、北、上、下、左、 右。

天干地支:甲、乙、丙、丁、子、丑、寅、卯、辰、午、未、申、酉、戌、亥。

数字符号:1、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兆          

各处地名:东阳、长兴(浙江),涂山、缙云(重庆),长沙(湖南),唐山、 邯郸(河北),当涂(安徽),陈留、华阳、会稽(古地名)。

诸种色彩:朱、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灰、褐、乌。

朝代名称:夏、商、周、秦、汉、魏、蜀、吴、晋、隋、唐、宋、金、元、明、 清。

省市简称:京、津、沪、渝、辽、吉、黑、冀、豫、晋、鲁、皖、苏、浙、闽、赣、川、黔、滇、陕、甘、宁、青、藏、湘、粤、桂、台、琼。

各国国名:中、朝、日、泰、缅、菲、柬、老、印、越、英、美、德、法、意、 民族称谓:汉、满、蒙、回、藏、苗、彝、侗、瑶、白、傣、黎、土、羌、京、怒、哈、奥、 比、荷、俄、捷、波、匈、保、罗、南。

各行各业:工、农、商、学、兵、师、艺、乐、医、士、卫、邮、厨、警、官。

三、《百家姓》的由来与影响。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扬;……”大多数的中国人都熟悉这样的四字韵语。就连“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至少也听说过“百家姓”吧!每个人的姓氏,作为个人符号的首要部份,作为家族的特别标志,跟社会生活、历史传统密切相关。家喻户晓的《百家姓》是从北宋初年《公元10世纪》以来就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并有深刻影响的启蒙读物,到今天已有整整一千年的历史了。

但是,鼎鼎大名的《百家姓》究竟是何人所作?何年成书?何地初版?至今仍为不解之谜。根据明、清以来许多学者考证的结果,《百家姓》很可能是在宋代以前就有底本,而在北宋初年由吴越地区(今浙江省杭州一带)某位无名儒生编辑加工而成的。

最早在文字记载中提到《百家姓》的,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公元1125~1210)。他曾写过《秋日郊居》诗三首,第三首写道: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白珍;授罢村书闭门睡,终年不着面看人。诗下有作者自注: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 由此可见,早在宋代,《百家姓》已很普及了。《百家姓》开头的“赵钱孙李”一句,是因为宋朝皇帝姓赵氏,而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氏。宋代有学者认为,“孙”是王妃的姓氏,”李”则是南唐国君李后主的姓氏。所以有这样的排列次序。

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刻字印刷的《百家姓》版本,是元代(公元14世纪前叶)刊行的,由汉字和蒙古字注音相对照。但是,元代刊行本还不完备。流行于世的《百家姓》直至明代才定型。《百家姓》通行本共收录了438个姓氏,其中,单字姓408个,编为102句;双字姓30个,编为15句;最后再加上一句“百家姓终”,共有118句,472个字。大约在明代后期又出现了一种《增广百家姓》,共收录单字姓444个,双字姓60个,以“百家姓续”四字作为结句。目前所能见到的清代刻字的各种《百家姓》的版本,文图并茂。每页上方图,画些历史名人,标出姓名,注明郡望(其望族一一有声望的大家族的发祥地或籍贯之所出);下方把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念起来琅琅上口,声声悦耳,像一首抑扬顿挫的四言古诗,使人喜闻乐道,便于诵读和记忆。

历代出现过不少《百家姓》的改编本,如明代末年黄周星编着的《百家姓新笺》,清代以康熙皇帝名义编写的《御制百家姓》,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丁晏改编的《百家姓三编》等等。这些新编《百家姓》在编排上颇费了一番功夫,且皆有独到之处,但终究未能将旧本加以取代,足见其生命力是何等的强。《百家姓》不仅世代流传于汉族之中,甚至兄弟民族中也出现过《百家姓》注音译本,如《蒙古字母百家姓》《女真字母百家姓》等。其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四、汉字姓氏的使用情况。

据初步统计,中国历代文献记载中前前后后出现过的姓氏,共达6403个,其中:单字姓氏3730个,双字姓氏2498个,三字姓氏163个,四字姓氏9个,五字姓氏3个但是,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姓氏,特别是许多复音姓氏,早已从历史上消失。从资料推测,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1亿使用汉字姓氏的人口中,现有的姓氏数量约为三千个左右。

1982年中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材料表明:中国汉字姓氏中,以李、王、张三姓为最多,分别占人口总数的7.9%、7.4%和7.1%,按人数多少依次排列的100个姓氏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

这100个姓氏总计占人口的87%,而前19个大姓占人口一半。

在台湾省,10大姓为: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他们占台湾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第七章 姓 氏 读 音

有些特别的姓氏用字,有两种读音,表示两支不同的姓氏。遇到这样的情况,只有询问本人:“您的姓该怎么念?”这里有个原则:姓从主人,就是说,应该按照本家族世代相传的读音,万不可自以为是,错读错认 (这在其它国别的语言中姓氏读音也有类似的情况。)。如乐姓分两支一一读Yue(音乐的乐),这一支主要分布于北一带:读Le(快乐的乐),这一支主要分布于南方。覃姓分两支一一读Tan(音谈);读Qin(音秦),多为广西壮族姓氏;镡姓分两支一一读Tan(音谈);读Chan(音蝉),主要分布在四川一带;盖姓分两支一一读Gai(音概);读Ge(音葛):召姓分两支一一读Shao(音绍):读Zhao(音兆),是云南省傣族的姓氏;郇姓分两支一一读Xun(荀);读Huan(音环);隗姓分两支一一读Kui(音奎);读Wei(音伟);贲姓分两支一一读Ben(音奔);读Fei(音肥)。准确地用普通话拼写出姓氏读音,对于国际交往和人名检索的机械化、自动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汉字姓的读音上,通常还有以下几种情况,特别需要留神:

一、特定读音

有一部分姓字在读音时,不能读一般字音,要读特定的音:

姓 读音 不应读音

秘 毕(bì) 密(mi)

褚 楚(chǔ) 主(zhǔ)

弗 费(fèi) 扶(fú)

藉 及(jí) 借(jiè)

适 阔(kuò) 食(Shì)

句 钩(gōu) 具(jù)

阚 坎(kàn) 喊(hǎn)

繁 婆(pó) 烦(fán)

乜 聂(niè) 灭(miè)

仇 求(qiú) 筹(chóu)

朴 瓢(piáo) 普(pǔ)

单 善(shàn) 丹(dān)

任 人(rén) 认(rèn)

旋 玄(xuán) 宣(xuān)

眭 虽(suí) 圭(guī)

洗 显(xiǎn) 喜(xǐ)

燕 烟(yān) 雁(yàn)

员 运(yùn) 圆(yuán)

祭 债(zhài) 既(jì)

釐 锡(xī) 黎(lí)

查 扎(zhā) 茶(chá)

宿 速(sù) 袖(xiù)和朽(xiǔ)

缪 庙(miào) 谋(móu)和谬(miù)

二、单姓与复姓读音不同

在部分单字姓与复字姓的读音上有很大区别。

1.“乘”,读作“成”(chéng) “乘丘”和“乘马”的“乘”读作“圣”(shèng)。

2.“长”读作“肠”(chāng),“长孙”的“长”读作“掌”(zhǎng)。

3.“辟”读作“敝”(bì),“辟闾”的“辟”读作“阀”(pì)。

4.“车”读作“chē",“车成”、“车门”的“车”读作“居”(jù)。

5.“谷”读作“古”(gǔ),“谷蠡”的“谷”读作“禄”(lù),“谷浑”的“谷”读作“玉”(yù)。

6.“千”读作“艰”(jiān),“千『官”的“气十”读作“千”(qiān)。

7。“可”读作“苦”(kǔ),“可汗”应读作“客寒”(kèhán)。

8.“会”读作''快”(kuài),“会稽”的“会”读作“惠”(huì)。

9.“铅”读作“千”(qiān),“铅陵”的“铅”读作“延”(yán)。

10。“茄”读作“伽”(qié),“茄众”的“茄”读作“家”(jiā)。

11、“取”读作“曲”(qǔ),“取虑”的“取”读作“邹”(zōu)。

12.“铖”读作“前”(qián),“铖尹”和“铖巫”的“铖”读作“真”(zhēn)。

13.“单”读作“善”(shàn),“单于”的“单”读作“蝉”(chán)。

14。“食”读作“四”(sì),“食其”读作“艺鸡”(yìjī)。

15。“万”读作“腕”(wàn),“万俟”读作“默齐”(mòqí)。

16。“尉”读作“卫”(wèi),“尉迟”的“尉”读作“预”(yù)。

17。“吾”读作“吴”(wú),“吾丘”的“吾”读作“预”(yu)。

18.“行”读作“形”(xíng),“中行”的“行”读作“航"(háng)。

三、形近音不同

有些姓在字形上非常相似或相近,但在读音上却有很大差异

薄(bó勃)-——(bù部)

亳(bó勃)——毫háo(豪)

束(cì刺)--束(shù树)

岑(cēn)--芩(qín芹)

汜(fán樊)——祀(sì四)

逢(féng冯)——逄(páng旁)

茶(chá察)——荼(tú屠)

管(guan馆)——(jiān肩)

简(jiǎn减)——苘(jiān兼)

沁(qìn吣)——泌(mì觅)

江(jiāng姜)——江(gāng缸)——汪(wāng)

减(jiǎn检)——缄(jiān肩)

库(kù裤)——厍(shè射)

缴(jiǎo搅)——徼(jiāo教)

疆(jiāng江)——彊(qiáng强)

丰卜(piáo瓢)——扑(pū铺)

茹(rú如)——茄(jiā家)

失(yì议)——矢(shǐ史)

钟(zhōng忠)——种(zhǒng肿)

土(tǔ吐)——士(shì世)

孟(měng梦)——盂(yú余)

撒(sǎ洒)——撤(chè)

余(yú于)——佘(shé)

荣(róng戎)——荥(xíng形)

没(méi眉)——设(shè)

乜(niè涅)——也(yě野)

弋(yì亿)——戈(gē哥)

咎(jiù)——昝(zǎn攒)

析(x7昔)——折(shé蛇)

荀(xún寻)——苟(gǒu狗)

关(guàn贯)——毋(wú无)——母(mǔ亩)

侯(hóu猴)——候(hòu后)——俟(sì寺)

戊(wù勿)——戍(shù术)——戌(xú徐)

栽(zāi哉)——载(zǎi宰)——戴(dài代)

膝(xī锡)——滕(téng藤)——滕(téng藤)

络(láo劳)——缪(miào庙)——谬(miù)

伶(1íng玲)——泠(1íng铃)——冷(1ǐng)

丌(jī基)——亓(qí齐)

井(jǐng景)——开(jiān肩)——开(kǎi揩)

四、形近音同

有些姓不仅在字形上非常相近或相似,而且读音也相同。

班、斑——般bān 包、苞——bāo

句、勾——钩gōu 鉤、钩——沟gōu

苟、笱——狗gǒu 稽、嵇——基jī

竞、竟——敬jìng 蓝、篮——兰lán

厉、历——利lì 芰、笠——利lì

纽、钮——扭nǐu 姚、铫——摇yáo

閏、阎——炎yān 杨、扬——羊yáng

颖、颍——影yǐng 郗、郄——希xī

冼、洗——险xiǎn 箴、葳——针zhē

辛、莘——欣xīn 付、附——负fù

阁、塥——格gé 庚、赓——耕gēng

藉、籍——级jí 萧、箫——消xiāo

园、圆——元yuán 源、原——元yuán

卢、芦、庐——炉lú

糜、縻、麇——迷mí

僚、寮、寥——僚liáo

宓、密、蜜——觅mì

模、摸、谟——摩mó

邢、形、刑——型xíng

苻、符、傅——伏fú

佗、陀、坨、驼——驮tuó

覃、谭、潭、镡——谈tán

曾、增、缯、罾——增zēng

祖、俎、组、阻——诅zǔ

作、'柞、祚、胙——做zuò

枉、往、任、衽——网wǎng

摇、瑶、徭、徭、谣——遥yáo

幕、慕、募、墓、暮——暮mù

五、形同音不同

有些字本为两姓,但写法相同;有些字本为一姓,但由于地区不同而读音各异:

能——nài(奈) néng

幹——gàn(赣)、hàn(汉)

谌——shèn(慎)、chén(晨)

适——shì(视),kuò(阔)

翟——zhái(宅)、dí(狄)

颉——jié(杰)、xié(斜)

参——cān(掺)、shēn(身)

徵——zhēng(征)、zhǐ (止)

璩——jù(据)、qú(瞿)

六、古今读音不同

有部分汉姓字的读音古与今有很大差异:

苻——古读为“pú(仆)”,现读为“fú(扶)”

叶——古读为“shé(舌)”,现读为“yè(业)”

盖——古读为“gè(各)”,现读为“gài(丐)”

屯——古读为“zhūn(谆)”,现读为“tūn(豚)”

郗——古读为“ché(蚩)”,现读为“xī(息)”

后 记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百姓坊中国姓氏文化概念礼品的加盟商,为了使您——我们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及您属下的营业代表、商务代表能迅速了解百姓坊的的运作模式及相关技巧,总部组织了一批销售培训专家、姓氏文化专家及市场营销实践专家,组成专家小组全力打造了一套针对大陆市场颇具操作性的《百姓坊连锁营运手册》,使总部的支持以一种实实在在的方式体现出来。

在您的百姓坊中国姓氏文化概念礼品专门店开办以后,总部行销企划中心还将为您量身定制了针对贵区域入市期、拉动期、发展期、成熟期的一整套营销方案及配合方案实施的执行手册。在产品的整个销售过程中,您及属下的营业、商务代表在需要时,可通过电话和因特网等方式随时和总部营销指导中心联系,并可得到指导中心及时有效的精心指导。另外,针对不同的销售通路和时期,总部营销策划中心都将及时推出与之相适应的促销个案,以满足我们加盟商不同的需要。

更为自豪的是,总部在海内外聘请一批一流的姓氏文化专家为公司文化顾问,就全国用户提出有关自己姓氏文化疑问做出详尽且权威的回答。更是基于这种信心,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加盟商及广大营业代表及商务代表向全国各民族用户郑重承诺:无论您的姓氏来自天涯海角,还是分布东西南北;无论您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还是复杂曲折,我们都能为您追本溯源,寻找到历史的踪迹,同时由百姓坊为您量身定制出一套属于您自己的中国姓氏文化礼品。



0.1346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