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考证三:关于太原王氏王景肃、王仲舒上源的考证总结
考证三:关于太原王氏王景肃、王仲舒上源的考证总结
2019-08-02 17:03:03 来源:
编辑:牟雯霏
点赞:0  点击:40  评论:0

太原王氏祁县支以三槐王氏为典型支派的上源考证,已经由本编辑部在2008年底所作的《关于三槐王氏上源考证总结报告》中予以论证。而太原王氏晋阳支中的以王景肃为始祖的豫章王氏支派和王仲舒后裔的武口、泽富、阳新等为典型支派在太原王氏占重要位置,编辑部经三年多的认真考证,现又经20099月总谱局编辑工作会议讨论,并经听证会征求意见,特作此考证总结,提出此统一的太原王氏王景肃、王仲舒上源世系图。

一、关于王景肃上源的十一种说法

由于王仲舒是王景肃的孙子,因此对王景肃、王仲舒上源的考证,实际上主要就是对王景肃上源的考证。多年来许多热心研究人士和景肃公后裔对王景肃上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20081213日—14日南昌湾里“豫章王氏源流暨字辈研讨会”上散发的“各地王氏源流”资料,提出了八种说法,南昌安义县王礼强先生总结了十一条说法,已故南昌安义县王习金先生经十八年潜心研究总结了十六条说法,等等。其中王习金先生尚未作出结论性意见;王礼强先生提出了倾向性意见;《南昌豫章王氏宗谱·湾里分谱》作出结论性意见并载入新编谱中。本编辑部为认真考证,以十一种说法为例首先将关于王景肃上源的不同观点罗列出来,详见《附件一》,以进行具体分析,从中确定认为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王景肃上源世系图。

二、 对十一种说法的分析

王景肃,讳仪。唐高宗乾丰二年(667)生,开元时,任丹阳太守。(经与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联系,该办吴小铁先生20091231日复函:“经查《江南通志》职官志,唐代润州刺史,确有王景肃之名”)。唐时的丹阳即是现今江苏省的镇江市,镇江在隋朝统一后改置“润州”,唐天宝二年(742)改润州为丹阳郡,乾元元年(758)改丹阳郡为润州,镇江之名自北宋至今。开元初(大约713714)景肃公任刺史时,当时镇江叫“润州”。后人在修撰家谱时,时值“润州”已改为“丹阳郡“,因此将景肃历官“润州太守”改“丹阳郡太守”是符合情理的。除南京地方志有王景肃任润州刺史(丹阳太守)的文字记载外,河南及其它省市的地方文献均无记载。景肃之父元暕(一说玄暕),属王霸裔孙,王霸生殷、咸二子。殷居祁县,属太原王氏祁县支;咸居晋阳,属太原王氏晋阳支。本文剖析的“十一条”世系都有王霸之名(其中①⑨两条世系属太原王氏晋阳支,②③④⑤⑥⑦⑧⑽⑾九条世系属太原王氏祁县支),因此,我们从王霸起对各条世系逐一探讨。

(一)②说:霸—泽—翊—孝—湛—览—裁—导—洽—述—邵—詚之—混—恺—绥—大兴—神念—僧辩—仲孝—诠—通—福畤—勃—元暕—景肃。(王清祥提供)

分析:这条世系有两个明显的错误,一是王霸只有两个儿子,那就是殷、咸,这是众所周知的,“泽”就错了,这是其一。在兄弟七人当中,除王勃之外,其余皆有后代”。既然王勃无后,这世系就有问题了,这是其二。另外世系中的览—裁—导—洽等为典型的瑯琊王氏,显然这条世系是拼凑的。

(二)③说:霸—泽—龚—烈—融—览—裁—导—承—述—继美—坦之—混—恺—绥—烔—神念—僧修—仲孝—子奎—仲勋—福时—仁忠—玄暕—景肃。(《乐安湖坪王氏宗谱》)

分析:这条世系中的“泽”仍然不是王霸之子,烈的父亲也不是龚,而是鍉,从世系本身看,承、述、坦之、恺、绥、均属太原王氏晋阳支,而神念、僧修又属太原王氏祁县支,尤其是融—览—裁—导—承—洽为瑯琊王氏,这条世系也是不合理的。

(三)④说:霸—殷—仁—经—实—懋—怡—忠—冠—寓—光—冏—神念—僧辨—颛—圭—崇基—茂时—光大—遂—颙—宏机—韬—(元暕)—景肃。(《江西王氏家乘》)

分析:这条世系的明显之错是将霸公长子殷之子“亥”的名字变成了“仁”(殷公之子亥已在太原世系中的定位)。虽然世系的本身多数属太原王氏祁县支,但对照王庸敬先生编撰的《太原王氏通谱》,其世系又比较零乱,光大之后,支藩未叙,其余未有提名的王氏在《太原王氏通谱》中根本找不到,这条世系也是拼凑的。

(四)⑤说:霸—殷—当—奉—会—观(希贤)—格—实—懋—宏—云—堂—寓—罕(牢)—秀—玄则—焕—虬—彦—杰—隆—通—福畤—勔—玄暕—景肃。(《奉新上表王氏宗谱》)

分析:这条世系的明显之错同样是将殷公之子“亥”变成了“当”,世系中从懋——勔止,虽多数属太原王氏祁县支,但懋——当以上世系,在《太原王氏通谱》中找不到,这条世系也是拼凑的。

(五)⑥说:霸—殷—亥—岱—卓—述—懋—泓—并(云)—堂(扬)—寓—罕(牢)—秀—玄则—焕—虬—彦—杰—隆—通—福畤—勔—玄暕—景肃。(《中华王氏通谱》,《江西王氏通谱》,《太原王氏源流》)

分析:这条世系在江西王景肃的后裔,特别是“安义后港王氏在一九九九年重修族谱时,经过认真的考证,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证实所说的一线图基本是可靠的,就是采用该支”。二00八年十二月南昌湾里的《豫章王氏宗谱》也采用了这条世系。这条世系与王庸敬先生(清)光绪二十年间编撰的《太原王氏通谱》第一册卷一、二中的“霸—勔”的世系是一致的,但是在《太原王氏通谱》中勔之子却记载的是鹤年,并非玄暕。这个微妙的衔接,只要稍加分析,就可看出其中的破绽,甚至连许多现代人也未能认清。

1、从王通—景肃的生年看,王通生于公元584年,殁于公元617年(见王大良先生《中华姓氏通史•王姓》第36页),王景肃生于公元667年(见“豫谱”36页),两者相隔83年,王通与王景肃之间共有五代,平均每代16·6年,按“豫谱”352页,王通的生年为580年,仍按五代计算,平均每代17·4年,虽然从古到今有早婚早育的现象存在,但不可能连续五代都在16·6或17·4年。

2、王通与景肃之间的世系来源让人怀疑,至少说明,王通—景肃之间的世系是攀龙附凤。因为王通是隋朝大儒文中子,名篇《腾王阁序》的作者王勃,又是王通之孙,王勔又是王勃的兄长。即使王勃无后,也要从王勃的兄弟身上做文章,把玄暕代替鹤年,景肃不就与王勃有血缘关系了吗?可王通—景肃之间世系的五代人的平均生年竟在16·6岁,造成了自我否定的事实。

3、为了证实这条世系的正确,有人著文写道:“在江西的老谱大都是这样记载的、采用的,而且是有前人序文;唐朝宰相、文学家、大诗人张九龄(景肃幼子季友之连襟)于唐开元辛已年(741)在《王氏谱叙》中就明确指出:中丞公(季友)为仲淹先生之后裔(仲淹即王通)。从以上的序文有力佐证了王季友是王通之裔,而非来自晋阳的《四房王氏》,更不是来自京兆万年业里,而是由祁县—河汾—绛州龙门—河南过来的”。

张九龄(673—740),字子寿,韶州(今韶关市)人。但韶关市政府网对张九龄是这样记载的:“张九龄(678—740),唐代诗人,初唐诗坛大家,和张说并“二张”,二人均位置宰相之尊,均有著名诗篇传世。张九龄,字子寿,韶关曲江(今广东曲江)人,也称张曲江,张九龄早年得张说赏识并推荐,唐中宗年间中进士,唐玄宗二十二年官至中书令。后受李林甫排挤,贬为荆州长史。张九龄的诗作前期温婉淡雅,后期质朴遒劲,雄浑刚健。其诗作《感遇》十二首及《望月怀远》传诵之远。”张九龄先生于公元740年(开元二十八年)春,回乡扫墓,因病逝世于家中,享年62岁,被谥为“文献公”。

现有人说张九龄在唐开元辛巳年(741)为《王氏谱系叙》写序,这只能说是一个玩笑。一个死去的人,还能在第二年复活,还能为《王氏谱叙》写序,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我们对张九龄先生所写的《王氏谱系叙》中的文字不去评价,仅信是《王氏谱系叙》中末尾落款“开元己巳春三月吉旦,年家眷弟荆州长史张九龄谨撰”,再一次地证实了张九龄先生在公元741年为王氏宗谱写序。《中国历史纪年表》明确记载,开元己巳年,即开元十七年(729);开元辛巳年,即开元二十九年(741)。如若按开元己巳年(729)年计算,王季友时年15岁,一个14—15岁的少年能编撰宗谱吗?王季友(714—794),开元二十四年进士,试第一名状元。在《江西第一位状元王季友的传说》一文中讲到“开元二十四年(736)三月,王季友中进士,”“天宝十四年(755)四月,经左拾遗杜甫、左补阙岺和礼部尚书崔灏等人的大力推荐,朝廷下诏起用王季友……。”同时,在《豫章王氏源流综述》一文中写道:开元年间,季友公因陈时弊,见忤权奸,休官在家,有了空闲思忖建树家风,着手修撰家谱,以明祖敬宗,垂教后昆,并请友人张九龄作叙。谱刚写成,应诏复官见(“豫谱”第5 页)。按照上述文字所述,王季友22岁中进士,41岁重新启用,在38—41岁之间编撰宗谱的可能性较大,但请张九龄为谱写序是不可能的,因为是公元755年,张九龄先生已去世15年了。张九龄长安二年(702年)擢进士,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迁中书令,开元二十五年(737)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二十八年(740)在家乡曲江病逝。如若在“荆州长史”间为王季友所撰的“家谱”写序,应该是在737—739年之间,而此时的王季友时年23—25岁(两者相差36岁),刚中进士(状元)才不久的他,正是走马上任、为国出力的时候,不可能“休官在家,修撰家谱。”这些充分的证据和权威的历史纪年充分证实了唐·张九龄写的《王氏谱系叙》可能是后人炮制出来的。

(六)⑦说:霸—殷—亥—岱—卓—述—懋—凌—飞—武—皋—光—冏—神念—僧辩—颛—圭—崇基—茂时—光大(《中华王姓通谱》)

分析:这条世系到光大止,还未谈到景肃就终了,显然这条世系与景肃无关。

(七)⑧说:霸—咸—甲—甫—稷—憬—泽—昶—湛—承—述—坦之—愉—绥—谦—昞—璣—玄谟—淳—昌—惠—懿—僧辩—诏—伽—审—贞—仁四—玄暕—景肃。(《中华王氏通谱》)

分析:这条世系既有太原王氏晋阳支,中间又有个别太原王氏祁县支,还有一些连王庸敬先生编撰的《太原王氏通谱》中都找不到,可见这条世系也是东拼西凑的。

(八)⑽说:霸—烈—殷—仪—履初—杰—泽—昶—湛—承—述—坦之—元则—虬—彦—杰—隆—通—福郊—元暕—景肃。(《三沙王氏通谱》)

分析:这条世系与“⑧说”同样,既有“四房王氏”,又有乌丸王氏、龙门王氏。霸公子不是烈,而是殷和咸,这支世系人员混杂,也是一条拼凑的世系。

(九)⑾说:霸—殷—甲—烈—允—述—?—宏—?—?—寓—牢—秀—玄则—焕—虬—彦—杰—隆—通—福郊—玄暕—景肃。(《湖南上梅王氏通谱》)

分析:这条世系同样将殷公之子变成了甲,又将甲变成了烈之父,允明明是烈的族兄弟,却成了烈的儿子,述是烈的伯父,却成了烈的孙子。完全是公孙颠倒,不成体统。

(十)①说:霸—悦—伯符—达—烈—佐—泽—昶—湛—承—述—坦之—愉—绥—慧龙—宝兴—琼—遵业—松年—邵—孝京—子奇—庆位—光复—邕—篆—审—智义—仁四—元暕—景肃。(王远坤先生提供)

分析:这条世系的前段“悦、伯符、达、佐”都不在《太原王氏通谱》之列,从泽起至景肃止,都属太原王氏,但慧龙之父应为“缉”,“庆位”应为“庆元”,“智义”应为 “智”和“义”两人,仁四之父应为“贞”(审三子)。这条世系从泽起基本是对的。

(十一)⑨说:霸—咸—甲—甫——畊—恬—泽—昶—湛—承—述—坦之—愉—缉—慧龙—宝兴—琼—遵业—松年—邵—孝京—子奇—庆元—光复—邕—篆—审—贞—玄暕—景肃。(《双杉王氏宗谱》)

分析:这条世系缺玄暕之父“仁四”,如若将“仁四”加进去,正好与(清)同治六年江南才子王风池先生编撰的《王氏宗谱》相吻合。江西图书馆存双杉《王氏宗谱》太原王氏源流,但源流在审后面支藩未叙(见“豫谱”242页),(清)王庸敬先生在《太原王氏通谱》第三册卷五第十七页记载到篆(进士),篆后面支藩也未叙。但是王风池先生却早于王庸敬先生27年收载了“⑨说”中的全部世系,只可惜王庸敬先生没有收集到,故而又在《别派王氏通谱》第三册卷五、六第5—7页,将元暕作为烈的后裔,一直到仲舒七子止。这种编排,王庸敬先生主要是依据唐代文学家韩愈为王仲舒写的《王仲舒神道碑》和《墓志铭》编撰。

三、景肃公上源的结论

根据对上述景肃公上源世系十一种说法的分析,比较正确的王景肃上源世系应是如下:

1子乔—2宗敬—3风—4覃—5渠—6丰—7芝—8亿—9错—10墳—11渝—12息—13恢—14亢—15頣—16翦—17贲—18离—19威—20志—21珣—22言—23山寿—24嵚—25彝—26彞—27朂—28励—29霸—30咸—31甲—32甫—33畊—34恬—35泽—36昶—37湛—38承—39述—40坦之—41愉—42缉—43慧龙—44宝兴—45琼—46遵业—47松年—48劭—49孝京—50子奇—51庆元—52光復—53邕—54篆—55审—56贞—57仁四—58元暕—59景肃。

与这条世系相吻合,特别是从王霸至景肃(59世)世系一致的有:江南才子王风池先生于(清)同治六年所编撰的《王氏宗谱》、湖北阳新《中华王氏家谱》、湖北阳新《太原王氏宗谱》、湖北鄂州泽林《太原王氏宗谱》、湖北浠水团凤《王氏宗谱》、江西婺源武口《王氏宗谱》、江西婺源武口《双杉王氏宗谱》、江西婺源武口金源山派《王氏宗谱》、湖北咸宁《太原王氏宗谱》、浙江淳安洪圻庄《王氏宗谱》、浙江淳安横塘庄《王氏宗谱》、江西乐平市杨家边村《太原王氏宗谱》、江西戈阳县三县岭乡《太原王氏宗谱》等。同时按子乔一世至景肃59世,生年相差1232年,按59代计算,每代在20.88年,即使按“豫谱”子乔画像下方载的公元前582年,两者生年相差1248年,仍按59代计算,每代在21.15年。因此,从十几条世系分析与上述“子乔—景肃”(59世)相吻合,又经多种计算方法证明该世系是合情合理的。

同时,有关王景肃祖上的迁徙路线是京兆王氏来自万年业里,还是经祁县龙门王氏,也是完全可以澄清的。

“豫谱”第七页载:“景肃公非经晋阳乌丸,京兆王氏来自万年业里,而是经祁县龙门王氏,来自河南”。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我们同意王礼强先生在他的《探讨》一文中所述:“凡参加过江西大同谱的都说景肃是由京兆万年县业里迁来”。又据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古徽州村族礼教钩况》第42页载:“迁新安的太原王氏:王威传至王贞任河南推官,子孙定居于河南”。《徽州大姓——徽州王氏》(陈爱中文)第13页载:“按明嘉靖《新安名族志》、成化《泽富王氏宗谱》、清乾隆《新安武口王氏总谱》和《婺南云川王氏世谱》、光绪《双杉王氏宗谱》等载:世居太原晋阳的王霸后裔,至东汉时有隐士王烈,居山西祁县君子乡。下传迄唐,有名王贞者为河南推官,遂家河南。其五世孙王仲舒,历官至江南西道观察使,因而从宦江南,家于宣州之船莲塘,长庆三年(823)十一月卒,赠左散骑常侍,谥“文靖”。湖北阳新县《太原王氏宗谱》“太原王氏迁居地方图”中也载:“贞河南推官,就彼入籍,遂家焉。”江西婺源《武口王氏金源山头派宗谱》(王鸿亮先生提供)中载:“按唐宰相世系表节录据明,谱载大房王氏续图,篆生审,审为相。四子:智、义、贞、常。智:静州总管,迁九江。义:工部侍郎,常德安府提刑,居太原文甲村。贞:任河南推官,子四:仁一、仁二、仁三、仁四,随任居河南,仁四子是元暕,元暕以下见韩昌黎(韩愈)碑志。”王审是否为相,已无资料查找,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入河南定居的不是景肃,而是景肃的曾祖王贞,所以江西的景肃后裔都说景肃来自京兆万年业里是有依据的,这个依据就是王贞。

唐代的万年县(今陕西省长安县,归西安市管辖)城是首都,设京兆府,长安城城廊外以朱雀大街东西分治,东归万年县,西归长安县,两县归京兆府(据陕西省长安县政府网)。王贞就是从当时的长安来河南任推官,并世代居于洛阳,一直到景肃任丹阳太守,从河南洛阳去丹阳(现在的镇江)上任,然后又从镇江到豫章(即现在的南昌)。从京兆万年业里而来的并非乌丸王氏一支,也有“四房王氏”,居住祁县的并非全都是王殷之后,也有王咸之后,正如居住在江西这块红色土地上的王氏,他们中有王殷之后裔,也有王咸之后裔,既有太原王氏,又有瑯琊王氏,还有太原王氏中的王杨王氏,并非全部都是景肃之后裔。

因此,从王景肃祖的迁徙路线也进一步证明,他的上源不是龙门王氏的王通,而是晋阳王氏中的四房王氏。

四、王仲舒上源的确认

本来王仲舒作为王景肃之孙,其上源世系就已经非常明确,无须再行考证,就是因为有少数谱载和唐代韩愈的一篇碑文所记,提出了“王子成父”说,造成一些混乱,就需要予以考证澄清。

据《中国东南的宗族与宗谱》(王铁著)第12页载:碑、志说:太原王氏,至东汉有隐士王烈,居山西祁县,称所居乡为“君子乡”,仲舒就是君子乡人。仲舒,字弘中,其父鄂州采访使王政早卒,仲舒幼年即随其母居江南。游学有名。贞元十年(794)以贤良方正拜左拾遗,历官知制诰,庐州、婺州、苏州刺史,江南西道观察使兼御史中丞。长庆三年(823)十一月卒,年六十二。赠左散骑常侍。四年春葬于河南某县祖墓。有七子:初、哲、贞、弘、泰、復、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韩愈在碑志中没有明确讲王烈是太原祁县人,只是讲太原王氏至东汉有隐士王烈,居山西祁县”。在王庸敬先生编撰的《太原王氏通谱》中,王烈系王霸6世孙,王烈父亲怡,有四子:鍉、烈、柔、泽,都属于太原王氏晋阳支。王烈只不过遭黄巾董卓之乱避地辽东,夷人尊奉之太守公孙度,接吕昆弟之礼访酬政事,欲目为长史。烈乃为商贾,自曹操闻烈高名遗征不至,建安二十四年己亥终于辽东,年七十八,所居乡为君子乡。现在,除王庸敬先生在其所编撰的《别派王氏通谱》载君子乡未详外,在祁县的历史演变中也找不到,在祁县的历史名人中也查不到王烈之名。居于祁县者,世代以高贵乡吉千里为发源地,地点相当于今天山西祁县东南祁城一带。古代由于战乱、灾荒、游学、升官、从军、经商等等原因分迁者众多,王烈就是这些千千万万迁徙者中的一个,为避董卓之乱,隐姓埋名居于祁县,其实王烈并不是王殷之后,如若是王殷之后,又为何在“⑥说”的世系中没有烈的名字,又为何在《太原王氏威公支下殷公世系》的世系表图中找不到王烈之名,不能将凡在祁县居住的王氏都归属王殷之后裔。经查,古代进入祁县的王氏有十几支,但仅仅只有王通这一支属殷公之后裔。比如王柬,太原王氏晋阳支“四房王氏”遵业之四孙,松年之四子,北魏从事中郎,出为祁县令,封太原郡公,后人称为“太原王氏祁县支”,也称为“太原王氏晋阳支”。                       

有关“太子晋与王子成父”之说,太子晋从古到今一直是王姓族人公认的始祖,即韩愈的《王仲舒神道碑》也无法改变王仲舒之后裔是太子晋的裔孙,除《乐安湖坪王氏宗谱》载有“晋—宗敬—成父”外,《双杉王氏宗谱》⑨世系从霸上源就是空白(见王礼强先生《探讨》文中的世系图),又何来“晋—宗敬—成父”呢?这就把“王子成父”说成是太子晋的孙了。据最近几年接触到的王仲舒之后裔的《王氏宗谱》里面世系均无“王子成父”的名字。

太原王氏研究会老会长王剑霓先生早在1988年全国首届家谱研究学术讨论会上《关于太原王氏的研究报告》一文中载:关于“王子成父”说,前人亦多论证,《广韵》:东莱之王,殷王子比干为纣所害,子孙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而《王基断碑》云:“成父出仕于齐,获狄荣如……为莱大夫”。《魏志》王基传:东莱人,那么“东莱王”氏系出生于王子成父,成父岂不是比干之后么?这样看,韩愈《王仲舒神道碑》所说“王子成父为太原王氏祖”之说就有问号了。《潜研堂金石跋尾》说“按太原之王,皆祖王子晋,成父在子晋之前,既祖子晋,不得更祖成父矣”,退之误也。按王仲舒,曾官苏州刺史,唐穆宗召为中书舍人,后为江南西道观察史,祁人,是“太原王”氏,如说他是“王子成父之后”就须质疑。《左传、文公十一年》(前616年,齐昭公十七年):“冬十月,叔孙得臣败狄于齐,狄者何?长狄也,兄弟三人,一者之齐,一者之鲁,一者之晋,其子齐者,王子成父杀之,其子鲁者,叔孙得臣杀子,则未知其之晋也”。按此,王子成父杀长狄于齐,并非晋。王子成父既没“之晋”杀狄,那么韩文“王子成父败狄有功……,厥后世居太原”之说即不合逻辑了。无怪前人谓“王子成父其殷王子比干之后乎?”显然王子成父为“东莱王”氏祖先。

关于王子成父问题,南昌安义的王礼强先生说得好他认为:王子成父就是王子成父。太子晋就是太子晋。他们不是同一个人,王子成父更不是太子晋的孙子了。都是周王室的宗源,同时也是姬姓来的”。由于王子成父的生年比太子晋早一百多年,如果说他是太子晋的孙子,就世系错乱了。但如果说他是太子晋的祖上,那么东周的皇帝传承历史要改写了。所以王子成父肯定不是与太子晋世系传承上的先祖。

但族谱就是族谱,沿先世传谱仍有说“东莱王”氏为“太原王”的。除乐安湖坪谱载有“王子成父”外,全国各地凡是记载“四房王氏”的王仲舒后裔,不受韩愈《神道碑》的约束,世系中就是没有王子成父。因此,王仲舒与王景肃的上源是相同的。

从王景肃到王仲舒的传承世系为:

景肃—孟友(政)仲友(致)、季友(徵仲舒、运俊、武俊、承显—缉辉、缉荣、初、哲、贞、宏、泰、


《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编辑部

○○九年九月二十日公布征求意见

○一○年三月十日正式公布

本文载入《太原王氏总谱》第一册

《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编辑部2009年9月

《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编辑部2019年7月24日复审


评论
全部评论

0.1348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