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查氏寻根问祖
查氏寻根问祖
2019-08-02 15:35:48 来源:
编辑:jialuyao
点赞:0  点击:60  评论:0

寻找查氏四十六世祖文徽公陵墓

微信图片_20190802153209.jpg

查氏四十六世祖 查文徽  谥宣国公

怀思先祖、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美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査秉枢教授(和着名武侠小说家查良镛(金庸)先生同宗同辈)多年来为寻访其徽州休宁查氏先祖四十六世祖查文徽陵墓,费尽心血,以年愈八十的孱弱之身,曾和美国查利川教授等一道,自费深入休宁山乡僻壤,探访乡间长老,勘查各种遗迹遗存,对照各类文献,认真研究追寻,其尊祖敬宗仁孝之心令人感动。查秉枢教授曾两次有安徽省黄山高专徽州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中国着名徽学研究家方利山先生陪同前往休宁北门黄土岭一带。这种寻根问祖,既是追踪水源木本的宗亲联谊活动,其实也是一种努力厘清徽州宗族历史文脉的徽州学考察研究活动,有很强的学术性。所以有人从海内外四面八方来徽州寻根问祖,找到方利山研究员,他都尽力参与,贡献微力,其间也常有令人惊喜的收获,分享他们寻得“祖根”的喜悦,在这种奔波劳累中,很多姓氏族人乐此不疲地探寻着徽州宗族社会的诸多秘密,努力走近徽州宗族社会历史。

2011年冬至前三日(12月19日),中华查氏宗亲联谊会会长、中华查氏总谱编委会主任查从发,中华查氏总谱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兼总编查焕康,中华查氏总谱编委会常务委员兼主编查天锡三人,根据査秉枢教授的研究推断和查寻线索,根据查氏宗谱记载:“文徽公葬休宁五都黄江古林塘丑山未向,再次来到徽州休宁寻根问祖,查找查文徽墓址。他们到休宁档案馆,休宁博物馆,查氏宋元时在休宁的居住地认真寻觅文徽公和道公生活过的蛛丝马迹,以及查询文徽公陵墓的所有历史资料。在休宁博物馆,他们看到了四十八世祖查道、查盛(都是宋朝进士)的一块半截石碑,他后在县城查询两天后,冬至前一天(12月21日)决定再赴黄江古林塘(现名黄土岭)因查秉枢教授的介绍推荐,查从发一行早早邀请方利山研究员一早就从休宁县城出发,直奔目的地休宁北乡蓝田黄土岭。

休宁查氏先祖查文徽(885——954)五代年间从歙县篁墩迁徙至休宁,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查文徽是五代南唐朝重臣,历任监察御史、工部尚书等职,有治绩,也是徽州文化中的着名历史人物之一。陆游着《南唐书》中有传。据《查氏家谱》等多种文献记载,查文徽逝后,“葬休宁北乡五都黄土岭”,只是年代久远,随着乡村行政的历代变迁和原始山林风貌的改变,加上这一墓葬明、清两代都曾遭到损毁和篡埋,遗存遗址已经很难查寻。

在黄土岭村,他们得到了村民乡亲余根来的热情接待。余根来乡亲应他们的请求,2010年就曾专门钻进深山老林,查找过有关古墓遗存。经过商议讨论,查从发会长决定在当地乡亲带领下,进入深山老林,实地踏勘,寻找查文徽古墓遗址。很朴实诚厚的村民乡亲余根来叫上自己的儿子余模敏,还有村民乡亲邓承德、程顺富,扛着板锄,带上柴刀,立即就往山里进发。同行的查焕康总编已74岁,年纪最大,也执意要一同上山;查天锡主编也已67岁,精神抖擞地在前后照应。

大家从山脚小溪边钻进树丛,一步一步沿着几位乡亲用柴刀、板锄奋力斫砍掘挖出来的“山路”往上攀爬,越往上,越难走,荆棘杂树越来越密,腐叶浮土山陡石滑,只有边走边歇。在几处山湾,已倒下多年的松树,脆得一碰就断;一不小心抓着棘刺,立即就是一手鲜血。七八里的山林攀爬,大家竟用了两三个小时。我们在勘察了小竹林中的一处古墓遗存之后,又向更高的山峰攀登。下午一点多,终于在一片两人多高、长势茂盛的茅草丛前找到了一处古墓遗址。

这处古墓遗址虽在高山密林之中,地势却有些独特:背靠最高山尖,四周松树环绕,前面明堂开阔稍缓,有好几级台地,残存着几圈石磅,还剩有好几块开凿精细的长方形古老麻石,见证着古墓不同一般的建筑档次和规模。据余根来等村民回忆,以前墓前像这样的长条大石料不少,已被搬到附近作土墙屋石基,可能都埋在倒塌的土墙屋里面了。几位乡亲挥汗如雨,将墓前茅草斩倒,露出了坟堆模样,古墓范围不小。只是经过里外前后清理翻找,始终未能找到和查文徽古墓有直接关连的文字实证。大家不顾劳累在古墓前七嘴八舌地进行讨论,照了一些照片,查焕康总编还仔细地抹去石块上的青苔,想发现点新的遗迹。这时,休宁县金涛县长闻讯也打来电话,十分关切考察情况,叮嘱要注意安全、防火,县长的热情关心让大家感到心里热乎乎的。

根据文献和查氏宗谱记载:查文徽陵墓坐东朝西,和这个古墓遗址的朝向十分吻合;文献和宗谱还记载其墓“葬于黄土岭背乙而辛”,可惜同行未带风水地理罗盘,本来可以验证一下。如果能找到这一带地块,历史上确曾属于休宁五都黄土岭“原昆字、新丈结字二百三十七、八两号”,如果能在附近土墙屋基发现和“查氏”有关的刻石文字之类,那么这一古墓遗址,就可以确定是查文徽古墓葬了。当然,假设之后还要文献、实物佐证,这些,只有等稍后继续努力了。

快两点的时候,我们又在乡亲的开路中艰难下山,在古老的山湾树丛中,乡亲们披荆斩棘,对我们又牵又扶,还硬要把手套给我们护手,他们热心、诚朴、认真、敏健,一上午大家就成了亲密的好朋友。分手的时候,查从发会长嘱托他们继续帮助查找查文徽古墓的有关信息,乡亲们也都表示乐意支持,欢迎我们下次再到休宁寻根问祖。这时,天下起了小雨。大家虽然已被汗水湿透了几层内衣,查从发还是风趣地说:“今天不冷不热,爬山正好,我们下山后,老天才下雨,这也是我们诚心敬祖,精情所至,老祖宗在保佑我们呢!”


上一篇 : 近代史伟人--李达
下一篇 : 查氏源流
评论
全部评论

0.1240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