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享受副部级待遇的主任教授忠厚长者 高德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享受副部级待遇的主任教授忠厚长者 高德原
2019-08-01 16:57:47 来源:
编辑:牟雯霏
点赞:0  点击:10  评论:0

高德原,祖籍湖南省石门县新关渡,澧卅高氏常房人。1934年3月23日生,父祖润,母项春秀,姊妹7人,兄弟中排五。先后就读茅坪、新关、城关小学,石门中学,常德市第一中学,北京大学法律学系。1956年6月3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至198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工作,1984年9月调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任教,至1999年9月退休。曾任科员、系主任、教授、人民警察二级警监,部级专家。在公安部主要从事公安业务、公安政治工作,参加一些重要安保活动,以及在西安市长安县王莽公社和沈阳市铁西区冶炼厂参加“四清运动”各半年,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五七”战校劳动和中共中央专案小组第三办公室政工组工作各2年。在公安大学主编教材3部,主编和参编专著、著述、文集、工具书10余种,撰写论说文章50多篇,其中荣获“五个一工程奖”2项,省部级奖3项。

退休后,他热心参加姓氏文化研究活动,自2009年8月参加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北京分会筹备会议至2016年10月,先后担任中国高家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会长、高元傒祖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顾问。在此期间,他团结和组织班子成员一起,所做工作及成绩主要有:

一、维护和稳定高氏文化研究组织,在规范道路上的生存、正常运转和良好发展。

二、组织和支持《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正式出版,对总谱最早作出较为客观、全面、科学评价。

三、支持和推动一批高氏文化研究著述出版,不断丰富和活跃高家文化研究事业和文化活动。

四、总结和坚持高氏文化研究组织实践经验。

第一、在组织管理上,力求“包容稳定”。组织的民间性松散性,决定了组织内部之间、各个组织之间,既要讲原则,又要协调包容,以维护组织的稳定和发展。

第二、有组织目标上,追求实现“高家梦”。以10年或更长时间实现覆盖全国范围有总谱,省市区范国有分谱,地市县范围及高氏群居城镇村落有支谱,激励高家人修谱热情,活跃高氏主流文化。

第三、在组织理念上,践行“崇法·尚文·守德”六字箴言。组织及其成员必须“崇法”,敬畏法律,严守规矩;必须“尚文”,以文立会,讲求品味;必须“守德”,做人做事,忠实守信。

第四、在组织工作格局上,每年坚持开展一谱(编好族谱)、一书(编好研究丛书)、一刊(编好年度会刊)、一典(办好颁谱、祭祖典礼等活动)、一坛(办好年度论坛)、一网(办好官方网站)等六项活动。“六个一”简明务实可持续。

前述“四点”,乃曲折教训实践所得,是高氏文化研究组织长期积累形成的基本经验、基本认识和基本特征。

德原老会长,在高家人心目中,是位德高望重的忠厚长者。

附赞文:

年高志坚举旗前行

——记华夏高研会老会长德原

高路加

一、老将出山

2016年1月26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暨姓氏工作委员会联席会议召开,决定姓氏委副会长、华夏高研会会长高德原分管组织领导工作,预示着老会长将建新功。

德原公首次参加的高姓活动是2009年8月北京高研会筹备会议,当选会长。随后参加了《中华高姓大通谱》编委会在北京举行的第二次会议,担任顾问,承担了难度最大的《宗族文献篇》的一审重任。9月,参加了在商丘举行的高研会第四次大会。

在我于2006年发起创建高研会担任秘书长近4年的2010年8月,原会长首次策划召集长沙“会长会议”,首届40位副会长到会仅10位,另有厦门等两地普通宗亲20余人到会。上午,在原会长主持下,首先通过“由路加负责高研会,由志超另组中华高姓宗亲联谊总会”的决议。这就是高研会分为现在的两会的源头。原会长在会上散发的章程修改稿即名《中华高姓宗亲联谊总会章程(讨论稿)》,第一句就是“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改名中华高姓宗亲联谊总会》。9月,原会长主持在临淄祭祖时,只打出“中华高姓宗亲联谊总会”紫旗。此时在始祖墓石护栏上镌刻的原会长的头衔已只有“中华高姓宗亲联谊总会会长”。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高研会在德原会长领导下,于10月5日在京召开“高研会申请挂靠会议”,18省代表应邀参加。我也应邀出席。原会长未接受邀请。我讲话表示坚决支持高研会走合法道路,声明不再担任职务,只集中研究和主持大通谱的工作。德原当选会长。

这就是高研会探索走合法道路转型之始。从此,高龄的德原会长担任高研会会长达六年之久。

二、坚持合法

由于德原公和北京宗亲都是公务员,身处首都,合法、守法观念特别强。因此北京高研会一直只称筹委会。2009年8月,我进京和剑锋、以诺、高肃一起拜会原文化部常务副部长、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高占祥。占祥部长接受担任作为集体著作的《中华高姓大通谱》编委会主任,同意题写谱名、作序。但说,作为他那个级别的干部,不能担任不合法组织的职务。又指出一条路说,民政部难以注册的情况下,到工商联申请也可以。

因此,北京宗亲经过多方探索,由高肃于2010年8月得到工商联同意挂靠下属协会的答复。同时,长沙会议决定由我负责高研会。这才有了10月的“高研会申请挂靠会议”。由于工商联不同意按我的要求使用“中华高姓”字眼,才变通改称“中国高家历史文化研究会”。

后来,由于文化社团挂靠工商联有不顺之处,北京三老德原、剑锋、以诺和我各自发挥优势,共同努力,获得一级协会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批准挂靠,也是按其命名规范改名“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德原为会长,剑锋为秘书长。同时,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批准成立“中华高氏简史编委会”,路加为主任,以诺为秘书长。

此前,剑锋已在北京工商局申办“高元傒祖文化发展中心”,并由京三老共同努力,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批准为团体会员单位,和各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平级。

由于以上三块牌子事实上是同一班人马,故在章程里规定为一体两翼关系,华夏会负责联络、组织、决策;简史委按主管单位解释负责高氏的各种研究工作,包括修通谱、编写《高姓简史》;发展中心从事文化产业工作。2012年4月1日,华夏高研会第一次全国大会“华夏高氏文化论坛”于北京举行。

2014年初,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迎春年会上,德原会长代表各团体会员单位讲话,并提出成立姓氏文化专业委员会的建议。得到许嘉璐会长的赞许,并委托华夏高研会负责筹建。京三老为此参加多次会议,起草多种文件。2015年2月,炎黄会批准成立姓氏文化工作委员会,任命炎黄会副秘书长王培英为会长,高德原等7人为副会长。9月,炎黄会换届,我当选理事。12月21日,姓氏委主持在京召开“首届姓氏文化高峰论坛”。德原、剑锋、路加参加,路加在会上发言介绍了《中华高姓大通谱》的设计和经验。姓氏委的创建,为解决各姓组织合法化的共同难题开辟了道路。这对中华姓氏文化研究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三、主持正义

2009年12月,由我发起并主持编修的《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卷》全部完成第三稿。原会长也收取了宗亲支持修谱捐款近百万。在厦门—安溪召开的编委会最后一次会议上,经讨论一致通过大通谱理事会、编委会名单。确定按原会长预先制订的标准由新平担任理事长,原会长担任常务副理事长;占祥担任编委会主任,路加担任总编。此后因原会长又要求担任编委会主任而导致纷争,总谱卷无法出版。

2011年1月9日,原会长在温州召开“中华高姓宗亲联谊总会”的会议,宣布仍为会长。1月10日,在北京召开中国高家历史文化研究会的第一次大会“中国高家经济文化高峰论坛”。原高研会按“长沙会议”决议分为两会的格局正式成型。

3月27日,“总会”会长在厦门召集“大通谱编委会会议”,实际参加完成编修《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卷》书稿的52位编委只有不到1/5出席。第二天,在网上公开发布“3.27会议决议”,称重组大通谱新编委会;由原会长担任编委会主任,原主任改任总顾问,原总编取消;要求原编委把文稿、资料都交给新编委会。开始了高氏第二套“总谱”的编修。

对此,中国高研会常务理事会拍案而起,4月在网上发布通告,宣布重组由剑锋担任理事长的的理事会,支持出版占祥为编委会主任,路加为总编的《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卷》。这是德原会长领导的中国高家会亮相后第一次重大举措。

2011年8月,在德原领导的中国高研会支持下,高氏第一部全国总谱《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卷》由作家出版社公开出版。受到出版界、学术界、炎黄会高度好评。一致认为可作为各姓修总谱的范本。

2014年12月,原会长为编委会主任的第二谱印刷。以德原会长为首的华夏高研会及秘书处分别发文,指出该第二谱的原则性问题,例如:对高姓研究、高研会创建、高姓修总谱的历史全盘歪曲,书号是假的。后来,该第二谱果然因假书号被新闻出版总署查处。

此两例充分体现了德原会长的胆略和魄力,以及是非分明的个性特点。

四、定位明确

德原会长的办会思想十分清晰,抓住几个大原则:1、不断追求合法守法。2、重视高端人才:高级别、高职称、高实力。3、以文化研究为主。4、不搞宗亲会。5、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概括为“守法,崇德,尚文”六字。这样既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又符合华夏高研会的实际,用有限的力量集中解决关键问题。

德原会长这样的办会思想鼓励了高姓历史文化研究者的积极性,保证了把成果化为产品。六年来成果丰硕。《中华高姓大通谱》系列:《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卷》,《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仁寿、玉环等各地支谱。《高姓全史》(2013修订版)《中华姓氏简史》系列:《高姓简史》《华夏高氏文化丛书》系列:《唐宋高姓诗词集注》、《高氏史贤》、《高氏文物》(待出版)、《高家将演义》(待出版)。特刊系列:《中华高氏》2013、2014、2015、2016。

德原会长的办会思想,还体现在会议务实、低调上。例如中国高研会、华夏高研会的首次亮相都不叫“成立大会”“就职大会”,而是叫“论坛”,形成惯例,至今每次全国大会都叫论坛,同时召开常务理事会议,解决重大问题,并进行文化研究报告,突出了文化研究会的特色。

五、修养过人

人人皆称德原公德高望重,毫不为过。

德原公颇有长者之风,人格高尚,儒雅谦和,沉着冷静,意志坚定。虽已高龄,但仍思想明睿,头脑清晰,文采高卓,意旨明确。

德原公虽为松散型群众组织之长,但时时事事以模范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光明磊落,廉洁谨慎,责任心特别强。当《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卷》完稿后,我建议德原担任名誉主任,他谦辞说:“当个顾问就行了。”德原为首的京三老保持着良好的工作作风,在北京开会、办事,到处奔波,都是搭地铁、公交车。工作餐常常是面条。赢得了宗亲们的信任和尊敬。以致6年来虽无数次提出“七老八十了,还干什么?”多次要我接班,但我和众常务理事都坚持劝留,认为德原公是难得的好会长。

德原任会长的6年,是十分艰难曲折的。不仅基本工作经费难以解决,还时时面对着种种不利的外部环境,开展工作阻力很大。但老会长始终对华夏会的历史、方向、道路的正义性有明确认识,坚定信念,因此对前途充满信心,对形势的估计常常很乐观,顶着压力领头前进,对保持华夏会的团结稳定有重大作用。

老会长毕竟八十有三了。尽管我们都不舍得老会长退下,但要实事求是考虑老会长的健康、安全,不能要求老会长继续冒着风险四处奔波。因此由另一位老人顶着过渡一段,以待年轻一代各方面条件成熟再接班,已是势在必行的了。老会长虽然即将退到第二线,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仍是极为丰厚的。还希望老会长和剑锋秘书长一起继续为华夏会着重负责总部和在北京的各种事务。

不论由谁接班,都要以老会长为榜样,严以律己,加强修养,兢兢业业,身先士卒,保持坚定的信念,坚定不移带头前行。

高路加2016.2.11

(原载《高研会光辉十年》)

附撰文高氏文化研究十周年高德原

现代意义上的有组织高氏文化研究,至今走过十个年头。这十年,经历艰难曲折,是组织不断发展,思想认识不断升华,研究成果日益丰硕,令人欢欣鼓舞的十年。

一、高氏文化研究活动的酝酿和兴起

全国性的高氏文化研究活动,酝酿了于上个世纪90年代之初,兴起于本世纪头10年中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政治的深入发展,党和国家大力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内外姓氏族众兴起寻根问祖热潮,激起高氏家族中的文化研究学者和爱好者的兴趣和热情。突出代表是专事民族、民俗文化研究、广州大学教授、硕导高路加。他于1992年选择“高氏的来源和历史”作为研究课题,随即广泛搜寻高氏历史、人物、家谱资料,自费奔赴全国各地实地考察,1996年编就《高氏源流》小册子,再经系统研究,1997年正式出版发行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高姓历史文化专著《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承》,2008年修订再版为35万余言《高姓全史》。他的成就获得学术界的良好评价,高氏宗亲的广泛认同,为日后编纂全国性的高姓大通谱,奠定了雄厚的史料、学术理论基础。高路加是高氏历史文化系统研究的开拓者。

二、高氏文化研究组织的演进和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开展新兴的全国性的高氏文化研究,绝非个人力所能及,必须依赖于有组织有目标的群体作为。这就决定了高氏文化研究组织的建立,及其追求的目标,只能是高层的,在合法性、权威性和可持续性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推进,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初创阶段(2006.11—2010.10)。在广大宗亲的促动下,高路加首倡,并于2006年11月25日在温州成立我国第一个高氏文化研究组织“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高路加任副会长兼秘书长、推荐高志超担任会长。这个组织朝气蓬勃,团结各方力量,卓有成效地开展纪念先祖、修造陵园、宗亲联谊、海外联络、文化研究、编创刊物、搜集族谱资料等活动,积累了开展文化研究活动的经验,更为可贵之处是多次提出要申请组织注册。这个阶段的突出文化成果是高路加于2008年增补《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出版的专著《高姓全史》,以及为编纂《中华高姓大通谱》所作的文字资料准备。新生的“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为高氏文化事业作出了开创性贡献,高路加是高氏文化研究组织的创办人。

探索阶段(2010.10—2012.1)。来自前个组织的成员,遵循组织必须注册的思考,于2010年10月在北京组建“中国高家历史文化研究会”,挂靠全国工商联下属协会,高德原任会长,高肃任秘书长。尽管这个组织存续时间短,与主管部门专业学术体系错位,尽管由于秘书长个人专断,使该组织无法正常运行,被主管部门决定停止活动。但仍不失为在组织合法道路上进行过有益探索,为日后组织建设提供了经验教训。这个阶段的重要文化成果是果断决定,组织力量,高剑锋等筹措经费,由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高占祥担任编委会主任,高路加任总编,中国作家出版社于2011年8月出版《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精装印刷1000套,这是高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发展阶段(2012.1—2016.2)。在前个组织被停止活动的处境下,多数常务理事沉着奋起,申请成立“北京高元傒祖文化发展中心”,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批准为“团体会员单位”,同时被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将“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中华高氏简史编委会”批准为“内设单位”。由此形成“一体两翼”(一体为“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两翼为“高元傒祖文化发展中心”和“中华高氏简史编委会”)的组织运行机制。高德原任会长,高路加任执行会长,高剑锋任秘书长,持续5年之久。这个阶级的重要文化成果是编辑出版《华夏高氏文化丛书》、《中华高氏》年度会刊,以及为再版大通谱所作材料准备。这个阶段经受住种种风险冲击,组织得到发展巩固,成果日丰,影响日盛。

提升阶段(2016.2以后)。为使高氏文化研究组织建立在巩固的高规格的合法的基础之上,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两年多来,参与首倡和首创“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分支机构姓氏文化工作委员会”,申请在“姓氏委”内成立“高氏文化研究中心”。年初,民政部发文规定,全国社团组织分支机构不得设立第三级机构,故此成立“高氏文化研究中心”的设想未能如愿。只好另择门路,报请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批准,于2月27日在高晨生所属北京马连道国际茶城满堂香,举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团体会员单位北京高元傒祖文化发展中心”挂牌仪式。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希清等30余位嘉宾出席,喜庆、热烈、隆重、圆满。同时召开第七次常务理事会议决定,高德原任期届满不再担任会长,由高路加接任会长,高晨生担任执行会长,高剑锋继任秘书长。自今年三月以来,为满足更加广泛、深层次的开展文化研究活动的需要,报请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西城分局批准,于5月10日成立“炎黄高氏(北京)文化发展中心”,替代“北京高元傒祖文化发展中心”,这是迄今十年来寻求的最为响亮合规的高氏文化研究组织模式,将开启高氏文化事业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征程。

我们从前述历程,清楚看到高氏文化研究组织,面对艰难险阻,不断发展的顽强生命力;看到法律至上、严格循章依规行事的组织品格;看到珍视经验教训,注重保持组织的原则性、连续性、稳定性,内在的继承和发展;看到高家老领导、老将军、老学者、成功企业家、宗亲贤达,对高氏文化研究组织不弃不离的亲和力和支持力。

三、高氏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

高氏文化研究组织在不断演进发展过程中,不忘初衷,坚持“以文立会”宗旨,付出巨大辛劳,取得具有创新意义的文化研究重要成果。

——高氏首部全国族谱问世。《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2011年8月正式出版,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宗亲们高兴地说,这是高家千古一谱,传世宝典。世界文化名人、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出任编委会主任,题书谱名,撰写序言,是高家的荣耀。资深专业学者高路加,20年潜心研究高氏文化,出任总编,领衔修谱,其地位、作用和影响,无人可代。50余位热爱高家文化、修谱行家里手,数载奋战,只付心血,不取分文的高尚情怀,令人敬佩。十几位省部级和几十位厅局级老领导、老将军撰文题字,真心支持,成功企业人士慷慨解囊资助,难能可贵。专业编辑审稿把关,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版式庄重大方,力助权威之作。姓氏文化研究几位专家评议认为:“这是当代各姓新修大通谱中率先完成并公开出版的第一总谱。这部学术著作样式的新型谱谍专著,内容丰富,结构合理,体系完整,取得具有开创意义的研究成果。在内容、结构、体例、方法和文字总量上可做为其他姓氏修总谱的范本”。由山东齐鲁古籍印务有限公司印刷、中国古籍出版社再版的总谱,将以崭新的面貌,给人们以惊喜。《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的学术价值、时代意义、科学性和权威性,已成公论,经得住历史检验。

——高家梦想实质推进。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曾立宏愿,要用十多年时间,实现覆盖全国范围有总谱,省域范围有分谱,县域和高氏群居城镇村落有支谱。这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人们喻为“高家梦”。继2011年全国总谱诞生,2014年湖南分谱问世,2015年四川仁寿、浙江泉溪支谱先后亮相,相继全国各地10多部分谱、支谱告成。“分谱”、“支谱”与“总谱”构成有机整体。“分谱”、“支谱”反映和记载当地高氏历史文化,吸收和保留老谱精华,使之具有传承性、连续性的个性特色。在“分谱”、“支谱”之前冠以“中华高姓大通谱”,在内容、体例、体系上吸收和采用“总谱”研究具有普通意义的成果,鲜明体现高氏族谱具有的共同性、时代性,使之更为丰满厚重,升华文化品味和价值。现在高氏族谱系列上、中、下三大标志性样板成书,使人们看到了目标,鼓舞了士气,增强了信心,形成高氏一家亲,共园高家梦的态势。

——高氏首部历史典籍修订再版。如前所述,高路加经长期研究于1997年出版的《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及2008年出版的增补本《高姓全史》,是首部高家历史典籍,使之成为编纂《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的雄厚基础。随着大通谱的出版发行,作者采纳读者意见,吸收高姓内外修谱研究成果,收入大通谱由高路加考订策划,高风滨协助整理制作的《高姓总世系表》,形成体系更为完善的60万余言《高姓全史》修订版,于2013年出版,进一步在高姓族群中普及传播系统的历史文化知识,在人们心中树起“全史”和“总谱”当今高氏两部座标性的最高文化成果形象。“全史”堪称记载高家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史籍经典”,“总谱”则为高家血脉不断延续的“传世宝典”,两者互为条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推动高家历史文化不断丰富向前发展。这两部鸿篇巨制实为高家人引以自豪的永之传颂的不朽之作。

——高氏文化丛书如泉涌出。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2011年启动编写《华夏高氏文化丛书》,得到广泛响应,2015年以来著述不断正式出版,如泉涌出。主要有高路加主编,高家协、高荣清参编,在《高姓全史》基础上,按照中华姓氏简史编委会的统一大纲、体例要求改编,凝练成《高姓简史》,这是《华夏高氏文化丛书》首部主要著作,伫立于《中华姓氏简史丛书》之林,成为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论坛赠送与会者的唯一作品。最令人耀眼的是高家协,先后推出《唐宋高姓诗词集注》和《高氏史贤》两部编著;均由名家出版社出版。前者从唐宋诗词浩瀚的海洋中,精选收录高姓100余位作者诗作1000余首、词作140余首。后者逐一简介高姓始祖、始迁祖、皇帝、宰相、将军、状元、进士、巾帼英雄等两千多位。高荣清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高氏文物》,集高氏文物图片之大成,以30余万言文字说明,图文并茂,彩印精美,庄重朴实的形象展现在《高氏研究丛书》之中,令读者大为惊喜赞赏。还有高建成编著即将出版的《高家将演义》两部章回小说,总计100回70万言,将把高氏文化研究推向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和文学样式。丛书如泉涌出现象,显露出高氏文化百花园之繁茂,高氏文化研究组织追求“尚文”之风采,高德富给予保障出品的一片真诚之心。高家人阅之思之,无限感慨高姓先哲先贤对推动中华历史演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所作重大贡献,油然生发对高家及其文化的热爱、敬似和自豪之情。

——高氏会刊广受赞誉。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初创期的会刊《渤海藏真》,由高路加、高家协、高时阔、高忠诚等编辑,在宣传高家历史文化,彰显高家人精神情怀,起了重要作用。2013年起,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出版的年度《中华高氏》特刊,广受欢迎赞誉。这份特刊不像时下某些刊物那么豪华,那么耀眼夺目,而突显一派平民质朴形象,华夏高研会的特质和风格。高占祥宗长所题《中华高氏》四个大字,潇洒大方,刚劲柔美。封面设计,构图简略,主题鲜明,色彩柔和,栏目新颖,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印制精美。已出刊四期,每年年初出版,每期120余页,计10万余言,容量很大,信息很广,有广度,有深度,有学术气息。人称是一本厚重、简朴、大方,有收藏研究价值的好读物。这是高路加、高家协、高荣清、高文中等一批编者、印刷发行者,澎湃热情,为刊奉献,规范印刷,无偿赠阅的心血结晶。

——高氏官网发挥重大作用。“华夏高氏网”自2011年10月开办以来,一直由高玲萍负责管理,精心运作,义务付出。这个官网在宣传高家历史、弘扬高家文化,向内外宣传高家文化研究组织的宗旨、方向、目标、理念、研究成果、工作经验,以及推介传播各地高氏开展文化活动情况,加强与各地宗亲文化研究组织和个人的联系沟通,团结联络宗亲为发展繁荣高家文化,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年4月转型改版,增设栏目,形式更为新颖靓丽,内容更为丰富充实,举办网上论坛,开展各种活动,正在新的征程中为高家文化的深入发展,发挥着受人关注、喜爱的正能量作用。

——高氏文化活动走向族群。开展文化活动是高氏文化研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基层族群需要的表现和出发点。我们与各地合作共同举办喜庆热烈的颁谱活动,让广大底层高家人直接看到总谱、分谱、支谱的研究成果,感受参与活动的喜悦和荣耀。我们在基层举办修谱培训班,为城镇村落高氏培训编纂族谱人才。我们出席和要求各地搞好宗亲联谊活动、清明祭祖活动、敬老、爱幼、扶贫活动,以增强广大族群间的亲和力、凝聚力。我们既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举办高氏文化论坛,更注重将这种论坛办到基层、办到村落,让那些久居原地难出远门的宗亲,更多地参与和互动。2014年,我们在安徽池州九华山下,与当地高家村宗亲一起,在深山古村举办高占祥宗长题书“千年古村石门高”石刻大碑揭幕典礼,全村老少齐出动,热闹非凡,宗亲们无不欢欣鼓舞。这次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宗亲们保护传统高家古村落、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热情,分享了高家开展文化活动所带来的精神滋养和欢乐。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象四川仁寿高家镇、河北衡水高行杖村等,持久多彩开展文化活动,助推乡村文明建设,让当地高氏族众受益的好典型。

——《高姓之歌》激越传唱。创会初始,高家协作词,高路加谱曲,创作了《高姓之歌》,随之在族亲聚会、祭奠先祖、庆典活动,广泛而激越的传唱开来。这首歌内容健康,旋律流畅,音调明亮,词美、曲美、感情美、好唱好听好记,好传唱。“五洲寻根”、“四海理脉”、“族兴人旺”、“慎终追远”、“兴族报国”,抒发出新时代高氏的精神、情感、风采、豪迈。十年来,高家人唱着这首歌,弘扬优良家规家风,传承祖德,坚持坚守,不畏艰难,勇于实践,不断前进,夺得丰硕文化研究成果。这首歌,为高家史上独创,是当代高氏的重要文化符号,新型的文化样式,重要的文化成果。它在激励人心,凝聚亲情,增强信心,起着其他文化形式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四、高氏文化研究实践的思考

十年来,在高氏文化研究中付出很多,取得历史性的成果,在实践中也有不少经验教训,促使我们进行理性思考,探索前进。我在第七次常务理事会上从文化研究组织管理的角度,初步作过概括。

第一在组织管理上,力求包容稳定。包容稳定是主动积极的,包容为了稳定,稳定必须包容。我们文化研究组织的松散性、民间性,而不是集中的、行政的、有强制约束力的、目标一致思想统一的组合体。这种性质和特点,确定了遇到矛盾和问题,既不能回避,也不能粗鲁行事。在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只能从高家一致利益出发,讲包容稳定,团结协调向前看,而不能随意对持不同意见和主张者,施以组织手段,予以武断处置。在不同组织之间,也只能是平等相待,协商沟通,以包容求稳定,而不能任意予以抵制,恶语相向。这十年,本着这种认识,妥善处理矛盾,协调与其他文化研究组织的关系,保持了组织的相对稳定,推进了事业的平稳发展。

第二,在组织目标上,实现“高家梦”。创会之初,就提出组织的目标任务是完成编修中华高姓大通谱,要求各地启动分谱编修工程。我们在党和国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鼓舞启示下,遂于2013年在广州论坛上提出“我们要有一个梦想,一个长期奋斗目标,编纂覆盖全国的高氏族谱丛书系列”。2014年召开的第五次常务理事会议和首次会长工作会议,郑重宣布本组织的长期奋斗目标,是实现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的“高家梦”,争取用10多年时间,实现覆盖全国范围有总谱,省、市、区域范围有分谱,地、市、县域范围及高氏群居的城镇村落有支谱。强调要把为实现“高家梦”作为工作的总纲和总抓手。有目标就有方向,就有动力,目前全国总谱——分谱——支谱三级样板族谱成型出版,激励着各地族亲和衷共济共园高家梦的热情。

第三,在思想理念上,践行“崇法·尚文·守德”六字箴言。这个理念的形成有一个过程,2012年首届北京论坛,针对当时实际提出要以“严格依法行事”、“严守民主集中制”、“严守监督制度”、“坚持团结包容精神”、“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等五条,作为“组织的自我约束”。2013年广州论坛,上升为“必须坚持合法之路”、“必须坚持以研究文化为中心”、“必须坚持高品位为目标”、“必须坚持集体领导原则”、“必须坚持包容胸怀”、“必须坚持奉献精神”的“六个必须”,作为“组织的可行之规”,并据此归纳为“崇合法,重文化,求品位,尊集体,讲包容,做奉献”的“六言三字经”。再经思考,听取宗亲意见,认为“六言三字经”后四个要素均属道德范畴,可以概之为“守德”,这样,组织的基本理念,就是“崇法·尚文·守德”六字箴言。要求组织及其成员“崇法”,做到“敬畏法律,严守规矩”;“尚文”做到“以文立会,追求品味”;“守德”做到“做人做事,诚实守信”。三位一体,互为条件。这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是高氏文化研究组织应予坚持的特色和高扬的旗帜。

第四,在组织工作格局上,坚持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开展“一谱(以编好族谱为中心)、一书(编好高氏文化丛书)、一刊(编好出版年度会刊)、一典(办好颁谱等庆典活动)、一坛(办好每年一至二次有主题的高氏文化论坛活动)、一网(办好高氏官方网站)”等六项活动。这“六个一”的工作格局,一经高文中提出,随即得到常务理事们认同,认为简明、可行、务实,具有科学性和可持续性。近几年高氏文化研究组织的工作起色和扎实推进,让我们从实践和认识的结合上看到,坚持“六个一”的工作格局所得成果及其重要意义。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十个春秋,精心谋划,真诚奉献,收获颇丰。高氏文化之树,枝繁叶茂,在祖国各地蓬勃生长。恰逢好时代,和风细雨。恰有好子孙,辛勤耕耘。回顾以往,珍视经验,牢记教训。高家梦想,目标在前。继续深耕细作,开启新征程,树木成林,覆盖神州,为高氏文化研究的广泛深入开展、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续写华章!

国家“三农”问题专家正高职称记者高以诺

高以诺,1944年生于辽宁沈阳,祖籍江苏宜兴。1968年12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他先后供职于人民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22年。并历任部主任(司局级),主持农村部工作18年。在报上发表各种体裁的新闻作品约数十万字;他并负责审定、编发部门所有见报稿件约千万字之多。1994年1月获正高职称,1997年1月获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证书。他是最早开始从城乡关系和城乡二元结构的角度研究和报道“三农”问题的记者。1986年发表的“农村形势很好,农业形势严峻”一文见报后,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的朱厚泽同志亲自到报社与他详谈。后来,该文获改革开放十周年农村好新闻最高奖。他写成的“找准三农报道的根本着眼点”,获第11届中国新闻奖;他策划主持编发的“中国大豆还有戏”和关于保护生态的专版分获第12届和第11届中国新闻奖通讯和版面奖,他还被推选为全国农业记协副会长;是新闻界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对乡镇企业进行系统研究和深度报道的专家型记者。有多篇述评评论被国内外多家媒体转载和引用,对决策发生一定影响;促成统计部门从1990年开始,第一次使用“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口径,推动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上作出“乡镇工业企业是中小企业的主体”的论断;还被推选为中国乡镇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和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顾问。由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大力宣传促成了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县域”的概念并发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此后党的十七大报告及中央国务院正式文件均采用了“县域经济”的提法。其间策划并组织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经济日报名义联合召开首届(2001)和第二届(2003),“中国县域经济论坛”,并作为首创的大型综合性年鉴“中国县域经济年鉴”创刊及前三期的主编。

他自长沙参加高研会以后,力主合法办会,是北京创会元老。在组建北京高家历史文化研究会,中国高家历史文化研究会,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的过程中,起到了核心作用。特别是,华夏会挂靠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的一系列撰文、呈报、手续办理,他起到了别人无可替代的作用。在2010年夏和2012年初两次华夏“组织风波”中,他旗帜鲜明,选择正义,支持路加,支持走合法办会之路,可谓中流砥柱。

几年来,无论是高家会,还是华夏会的论坛会议的报道、纪要、为高端代言等重要文稿、文章,无不出于他之手。为高家,为高研,他做到了呕心沥血,默默奉献,是高姓高级知识分子中,屈指可数的忠诚厚道的,受人无限敬重的长者。

附撰文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新型家谱

——《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专家评审意见

《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专家评审研讨会2013年8月4日在北京召开,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姓氏简史》丛书编委会主任、中科院研究员袁义达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历史学博士后王大良教授,中国图书馆学会与中国编辑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的家谱》等著作作者、南开大学信息资源博导徐建华教授等著名姓氏谱牒研究专家出席。与会专家经过认真讨论和评审,对以高占祥为编委会主任、高路加为主编,作家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的《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优秀的谱牒学专著。指出该谱是当代各姓新修大通谱中率先完成并公开出版的第一部总谱。其作为一部学术著作样式新型谱牒类专著,内容丰富、结构合理、体系完整,取得了具有开创意义的研究成果,在内容、结构、体例、方法和文字总量上可以作为其他姓氏修谱的范本。具体意见根据专家原话综合整理如下:

《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对高姓历史脉络的记载和描述相当清晰,取之于正史的资料详实可靠,注明出处,并审慎地选用传世族谱资料作为补充供参考,总谱的内容和形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多项创新,对历史上重大事件和有争议的问题做了细致的交待和考证。由于高路加教授持续而不懈的努力,换来了高姓研究的丰硕成果,出版了具有独创意义的系统阐述高姓历史的著作,加上其组织的编委们丰富的的资料积累和整理研究,奠定了《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宽厚而扎实的学术基础,也决定了其亲自主持制定的《高姓总世系表》(整理人按:高路加策划、考订、指导,高风滨整理、制表)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和学术价值。《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编修所积累的一整套成功经验为当今的族谱研究和家谱新修提供了可贵的样板。

《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是与主编高路加教授的学识、见地分不开的。二十多年来,他以一位历史学家的严谨与规范,既熟练运用目录、版本、校勘、辑佚、辨伪、考据等传统研究方法,遍查《春秋》、《左传》和《二十五史》等正经正史,并参考古今方志等地方文献资料,笔记、文集等个人文献及稗官野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同时还引进人类学、民族学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现代研究方法,使得高姓的研究,以一种规范的形态,远远的领先于当今其他姓氏的研究。

《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的成就和创新之处主要有:

第一,继承传统,包罗丰富。它对谱序、源流、世系、字辈、族规、家法、仪礼、宗族文献、旧谱序跋、碑记、墓志铭、艺文、作品、诗词、散文、书画、戏剧、评书、小说、著作、诗词、歌曲、文物、祖墓、祠堂、族谱、文化遗迹、古建筑、古物、历代人物、大事记等都有涉及。该谱既继承了传统又有自己的特点,内容涉及全面,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百科全书式的高姓家谱力作。

第二,定位准确,创新性强。该谱一开始就开宗明义地指出,这是一部工程浩大的大通谱,统一规划,分头编修,陆续出版,“总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总谱只收录具有全国意义和影响、与全体高姓人共同有关的人、事、物。在此之外未收录的内容,要被分别编入以省市为单位的“分谱”或各大家族的“支谱”中。可见,该大通谱实际上是高姓人的一个收纳广泛、无所不包的编修出版大工程,充分体现了谱名中“大”、“通”的性质。全谱以总谱、分谱、支谱进行全面规划并形成完整体系,开了一个先河,对其他姓氏修谱也有导向性作用。

家谱名称的创新。本谱定名为“中华高姓大通谱”,是表示涵盖了全国范围各种来源的高姓宗族,与传统的、以严格血缘群体为单位的一家一支各自所修的“高氏族谱”不同。用这样的名字命名一部家谱,不仅在高姓人有家谱以来第一次见到,而且在全国其它姓氏的家谱中也不多见,这部家谱完全有开创之功。《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的内容非常丰富,是一部简明扼要的全族大通谱,堪称目前家谱“通谱”类作品中的模范。从推动和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来衡量这部作品,其内容、行文、编排、字数等也是值得称赞的。在今后推进姓氏文化的工作时,建议各姓氏文化团队和作者在编辑出版本姓“通谱”类作品时,把《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作为首选参考书。

家谱体例的创新。该谱无论从形式还是到内容都有鲜明的特点。如仅从体例上看,就有不少首创之处。其中如作为家谱重要内容的世系表,自宋代以来大都采用欧式或苏式谱例,但能兼两式之长并予以改革者,只有该谱已经做到。谱中的世系表进一步区分为直系、旁系,直系从始祖开始每页十世,用倒三角符号表示父子关系,无倒三角则仅表示辈分关系。为使世系表更具有完整性、生命力,还选取若干族谱完善、传承基本无缺漏、有代表性的家族世系列入其中。对于那些非汉族或非主流高氏的世系,在世系表中也有单列,使世系表显得更加完备。因此,我们所能看到的该谱世系表既具垂丝形式,又有详实信息,叙述文字从左至右横排,与欧式或苏式都不相同,具有明显的独到之处。

第三,考据严谨,论证科学。这部家谱中竭力避免了通常家谱常见的局限,把该谱编成了一部“学术著作样式的新型谱牒类著作”。每位参加编写的作者全部署名,表明了各自的责任,各自分工,各自负责。此外,他还要求每位作者注重考证和实地考察,做到言必有据,杜绝臆造,严格注释,充分体现了该谱的学术性、科学性特点。

第四,正规出版,印制精美。率先由国家权威的正规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占据了一个制高点,该家谱能在这样的出版社出版,一方面说明其价值早已得到了出版社的认可,同时也说明经过出版社各环节的层层把关,让我们看到的是一部经过严格检验、符合质量的正规出版物。

在《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中,突破中国传统谱牒学研究规范和成果之处不胜枚举。例如在每一篇文字之后,均加上了诸如“资料收集,综合、改写,一审、修改,二审、修改,复审,终审、定稿”者的姓名,这个举动,就已经不仅仅是所谓的“文责自负”就能够概括和解释的了,而是一个将普通的编修家谱之举提升到一个历史的高度。因为此举不仅能够调动所有家谱编修参与者的工作自觉性和责任心,更能够使他们油然产生家族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因为这将是固定在家谱之上的,是在为家族和姓氏做贡献。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之下,更便于调动和发挥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加责任感。《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能够获得如此成功,不仅是有高路加教授的学识在起作用,更重要的是高路加教授此举,激发了所有参与者的使命感,使得大家能够以主人翁的心态和姿态来从事这件神圣的工作。这样的例子很多,诸如“高姓总辈序文”(整理人按:高时阔制定)后加注平仄,“第三篇仪礼”(整理人按:高忠诚负责),“第四篇宗族文献”(整理人按:高山水负责),“第五篇艺文”(整理人按:高家协负责),“第六篇文物”(整理人按:高荣请负责),“第七篇人物”中“第二章近现代人物”(整理人按:高广伟负责)按省籍区分,“第八篇附表”中的“第一章族史表”(整理人按:高健人制表)、“第五章《高姓全史》(2008)人名索引”(整理人按:高林主持制表)等,要不就是独出机杼,自成一体,要不就是化腐朽为神奇,源于古人而高于古人。因此,可以负责任地说:《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的价值决不仅仅局限于高姓之中,对于当今的家谱研究和家族史研究,都具有十分积极的示范意义。

高姓编修家谱的历史颇为久远。这些家谱有些保存到今天,有些则在续修或天灾人祸时被破坏,所以保存下来的数量并不是很多,其中有价值并对高姓全族具有普遍意义的家谱数量更少。因此,以路加先生为主编而编修出版的这部高姓大通谱更显得弥足珍贵。中华高姓大通谱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和多方面的作用。

首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高姓发展演变的历史,为研究高姓迁徙、发展、繁衍情况提供线索。使该家谱成为高姓全部历史和文化的系统记录,我们也可以借以了解高姓丰富的姓族文化,其价值和作用独到,难以替代。

其次,该谱还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高姓某些问题的资料。如果我们从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人口学、遗传学等角度研究高姓,该谱都会因其搜罗广泛、资料丰富等突出特点而具备其他文献不能代替的价值。该谱中不仅对高姓的主体渤海高氏的发端和兴衰、后嗣、分布情况等进行了重点探讨,让我们能够借其对高姓有全面的了解;而且还对渤海高氏的南方分支晋陵高氏、北方分支渔阳高氏和辽东高氏的源流进行了系统介绍,甚至对历史上出自少数民族的或其他支系河南高氏、高句丽高氏、北海高氏、京兆高氏等都有详细研究,让我们仅借助该谱就能从不同角度研究高姓许多问题,其资料价值同样独到。

再者,该谱还可以作为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其中无论是新制定的家规、家训、家戒,还是旧的族规家法,既有维护传统礼制秩序的规定,也有规劝族人努力进取、尊老爱幼、睦邻友善等传统美德的内容,几乎都与伦理道德教育相关。

此外,该谱还可以起到联系团结海外高姓华人、增强海内外高姓人凝聚力的作用。由于寻根的依据许多都是家谱,从而也使其具有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家谱是与家和家族有关的典籍,也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高姓大通谱实际上已经成为高姓的一部新型的家史、族史,对于弘扬高姓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良品德都有独到的价值和作用。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几乎是举全族之力编成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华高姓大通谱的编修出版,具有突出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增强高姓全族乃至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仅可以让同族的人了解本姓本族辉煌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借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并借以增强本姓本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认同感,进一步确信“同姓一家亲”的根亲情结,而且还有助于促进高姓全族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建设。

家谱是家的文献,家是社会的细胞。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尤其重视血缘和家庭的社会里,传统思想观念往往以家为中心,注重家与国、家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求家庭和社会维持一种井然有序的和谐状态,因此,把各自家族中的传统美德凝练出来并收录在家谱中的相关部分,使之成为具有突出现实感的文化内容,不仅有利于彰显家谱的文化价值,也有利于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传统中发掘思想道德教育资源,重建社会道德,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总之,《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作为研究高姓历史和文化的最新成果,以“高”字这一每个高姓人都有的身份标志符号为主线,涉及到了高姓人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具有突出的文化价值,同时也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与会专家在评审发言中认为:高路加教授坚持研究高姓历史长达二十年,遍查《春秋左传》和二十五史有关资料,亲身自费全国实地调查,公开出版第一部系统阐述高姓历史的著作《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1997版)及其增补本《高姓全史》(2008版)。高路加教授作为一位专业的历史学者,在我国特定的学术环境之下,选择的课题脱离学术主流,是要付出重大代价的。这不仅会影响到他自身的学术发展,如项目申报、研究经费、科研评奖,申报重点学科、博士点等,也会影响到社会评价。这正是在职历史学者罕有投身系统、深入研究本姓历史,尤其是参与修谱的重要原因。高路加教授能够如此而为,只能说明他是一位具有前瞻学术眼光和魄力、深厚宗亲感情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可敬的学者。高路加教授是当代高姓历史研究的开创人,是第一部原创性高姓历史系统研究著作的作者,第一部高姓全国总谱《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编修的发起人和实际主持人,其核心内容也是高路加先生长期研究成果的结晶。这是一部典型的专家型作品。从内容上看,作者从上古寻祖开始一直溯到现代所存世家谱所提到的支系。没有几十年的收集和专业的研究的功底和毅力,一般的业余修谱者是完不成这部作品的。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有关高姓的其他人士出品的书籍中几乎都可以看到高路加教授原著的影子和片段。其所著《高姓全史》和主编的《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称得上是有关中国高姓人家历史的原创的最重要、最完整、最权威的作品,其作品和内容应享有知识产权的尊严和权利。

与会专家在给予《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高度评价的同时,也坦诚地指出存在瑕不掩瑜的不足之处,并客观地认为有些属于文字表述方面,有些则是后期印刷校对上的问题。希望以后有机会更加完善。

(高以诺据2013年8月4日会议记录整理)

航天功臣火箭发射地面控制专家高敏忠

高敏忠,宁乡沩山人。高雨春之长子,沩宁高氏孟宗公19世世嗣孙,1969年11月生,1992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现供职在地处内蒙和甘肃交界处的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任发射测试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大校军衔。

他一直从事航天测试发射指挥、技术总体和组织领导工作,参加了“神舟”1号至“神舟”9号飞船、“天宫”1号目标飞行器和30多次卫星发射任务。荣立个人一等功和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3次,获得军队级科技成果一等功和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9项,出版学术著作和专业教材多部,享受全军优秀人材一类岗位津贴。

他也是个孝子,父亲患病其间,他挤时间陪父亲说话,陪父亲去父亲想去的地方走走、去父亲想玩的地方玩玩,满足父亲的心愿。使一个由省权威医院鉴定只能拖几个月的癌症病人活了四年多。父亲逝世后,他随乡入俗,身着孝衣,虔诚跪拜!深受乡邻赞扬。

他更热爱高研工作。参加过沩宁高氏祠堂祭拜《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和《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的活动。他是第一个为《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慷慨解囊,捐资助修的人。他几次参加编修会,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他还为《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题写了:“团结和谐兴族报国”的贺词!

政策研究专家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正厅级研究员高同星

高同星,邵阳武冈市文坪镇人,立基次子,1959年10月生。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供职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是正厅级研究员。娶妻催小林,澧县人。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供职最高人民法院;生子浩翔。浩翔在人民大学数学与信息专业就读,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双硕位。

他关心族氏文化的研究和发展。特别注重家规、家训的传承与弘扬。2011年下半年,在他的支持下,由高鼎兴老人出面编纂付梓了全国第一部支谱《中华高姓大通谱.武冈支谱》。在北京,他还于2011年宴请过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高剑锋和《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主编高家协;为《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编纂、体例、印刷和如何注重家规、家训文化的挖掘、传承提出了很多符合国家政策的很好建议。

他还慷慨解囊,予以资金捐助,并接受了出任《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编委会顾问的聘书。

具有编审职称的延安文联副秘书长高其国

其国,1942年生,陕西省米脂县城内西街人。1976年毕业于延安大学中文系,编审职称。

先后在延安报社,延安地区编创组,延安文联,《延安文学》杂志社工作。先后担任过《延安文学》办公室主任,延安文联办公室主任,《延安文学》副主编,延安文联副秘书长等职务。

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延安文艺学会副会长,延安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华圣文化》主编,延安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特邀委员。

参与了《延安报刊志》的编写工作,参与延安市委组织的大型文艺丛书《新延安文艺丛书》的编辑工作。主要从事编辑文艺刊物、黄帝文化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革命文化研究、陕北文化研究等工作。

出版《轩辕黄帝评传》,《流年漫语》专著两部。其著作《轩辕黄帝评传》被誉为“黄帝学的创立和黄帝文化研究的扛鼎之作”,“震撼人心的文化溯源工程”,“华夏文明的总序”。

《轩辕黄帝评传叙论》获陕西省第二届文艺评论优秀评论奖,《轩辕黄帝评传》获延安市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论文、随笔《流年漫语》则是对黄帝文化,革命文化,陕北历史文化研究心得体会的集成。被评为优秀编辑,“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他是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华夏高氏文化丛书编委会委员。是《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编纂委员会顾问。米脂泰安里高氏族谱主编。对高姓历史文化的研究,可谓呕心沥血,劳苦功高,令人敬佩!

《今日左云》报总编辑助理专业编审高海泉

高海泉,笔名高瞻、天池,男,汉族,1964年12月生,山西右玉籍左云人。现任左云县新闻中心总编助理,山西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左云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左云长城学会副会长,左云边塞文化研究院院长。系中国长城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大同市作家协会会员。曾被评为山西省优秀编辑,长期从事《左云报》(文艺副刊)编辑和校对工作。是一名不为人所知的幕后文艺工作者。

高海泉同志自幼爱好文史研究,近年来不间断地开展野外考察活动,整理出左云古城堡160多座,其中近一半为其新发现。他撰写的《左云人物志》上、中、下3卷,计有200余万字,由刘志尧同志任主编,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他还撰写《左云史话》(章回体)。曾任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顾问,再版《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编委会副主任兼总校。

他是一个不计名利,为高姓历史文化研究默默奉献,值得高姓家人敬重、学习的突出榜样!

首届世界高姓文化高峰论坛组织者收藏专家高天铠

高天铠1959年生人,祖籍山东蓬莱,始迁祖文显公于清康熙年间移居辽东,世居辽阳,随旗正蓝旗人,名为满族,实为汉裔,有族谱为据;系辽东高氏三公家族后裔,文显公系第15世孙。1992年定居新疆乌鲁木齐市。号:合一、东山居士、东山樵夫、不不了禅,斋名:四芥书屋。

1978年7月开始收藏,主集历代名僧墨宝,明清及当代名家书画、名人信札、古旧书刊。庋藏清代高僧、著名诗书画家芥航法师(大须和尚)的存世珍品《竹兰石图》四屏;兼集古玉、和田玉、瓷杂精品等。1989年,在广州集雅斋举办个人书画收藏展览,受到好评。有多篇有关收藏文章发表于《收藏界》、《收藏》、《东方收藏》、《中国收藏》、《今日新疆》、《帕米尔》、《同舟》、《玉界》(电子期刊和文字版)、《收藏界文汇》(南京文物丛书)、《新疆日报》、《乌鲁木齐晚报》、《新疆都市报》、《收藏快报》、《作家文摘报》等杂志报刊。其事略被载入《二十世纪中国收藏家大全》【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中国名人风采图文辞典》【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等籍。

2011年参与家族文化活动,曾与高玉涛、高为华、高岳、高杰共5人发起‘’世界高姓文化论坛‘’,在北京‘’梅地亚会议中心‘’成功的举行了‘’首届世界高姓文化高峰论坛‘’会议,盛况空前,后因理念不同,为华与天铠先后退出。在此会议上选读并发表了天铠的《高门代有才人出》论文一篇。

2015年于新疆创建首个民间姓氏文化组织,即新疆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填补了新疆姓氏文化的空白,开创了新疆单姓文化研究的新纪元,受到了自治区相关领导的支持和《乌鲁木齐晚报》报道。

2017年10月,在山东临沂召开的高研论坛会上,斥资为参会代表赠送了著名姓氏研究专家王大良所著《家谱文化知识与编修技巧》。

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新疆和田玉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和田玉电子杂志《玉界》顾问,中华文化促进会姓氏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华文促会高研会常务副主任,新疆羽中之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附:抚古琴“绿烟”忆故人往事随想

高天铠

娟娟片月,低照在帕米尔高原的群峰之上,塔什库尔干四周寂静无声。一位儒雅风范的长者,双手援琴端坐在石头城堡之巅。他背倚喀喇昆仑群山,目视慕士塔格雪峰。一席夜风吹过,伴随着他那手指在弦上灵巧的舞动,一曲《流水》缓缓地流淌出来,始而叮咚沥沥、涓涓汩汩,渐而湍急激越、叠浪奔逐,终而渺渺清波、浩然东流!流入那石头城堡脚下开阔的阿拉尔草滩,消融于蜿蜒而过的塔什库尔干河……

琴,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20世纪初才称之为“古琴”。

古琴亦称颂琴、雅琴、瑶琴、玉琴、七弦琴或别称丝桐、绿绮等。是最富有中华民族色彩的弹拔乐器,西周时期已广为流传,并与瑟、鼓、箫等乐器同时演奏,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诗经》中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记载。

在孔子时代,琴就已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数千年来,琴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孔子,蔡邕、嵇康、苏轼等都以弹琴著称。琴的音乐神圣高雅,坦荡超逸,古人用它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已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

古琴的弹奏法、记谱法、琴史、琴律、美学等方面早已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被称之为“琴学”。其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音乐的代表,也是反映中国哲学、历史、文学的镜子。在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气息的能力上,至今没有一件乐器可与古琴相比拟。宋人陈旸在《乐书》中说“琴者,乐之统也”,这一语便道出了琴在中国古代音乐中的地位。

古琴音乐具有深沉蕴藉、潇洒飘逸的风格特点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最擅长以“虚”、“远”来营造一种空灵的美感,追求含蓄的、内在的神韵和意境,它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表面上看似极简约、自由、散漫的外在形式。

古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与其说古琴身形与凤身相同,倒不如说与人身相应。琴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其浑身上下无不充满着文化内涵,仅从琴形而言,便可说古琴通身是韵。

古琴,面圆而法天,底方象地,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合四气。琴长三尺六寸五分(约120—125厘米)象征一年365天,广六寸象六合。前广后狭象尊卑也,上圆下方法天地也。五弦象五行,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武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十二微分别象征十二月,加居中大微则代表君,象征闰月。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古琴,从形制到曲目,从特列记谱方式到丰富的演奏技巧,都体现了中国音乐艺术的至高境界。

古琴与一般民族乐器不同,几乎各自均有着诗一般雅致的名字,如“大圣遗音”、“九霄环珮”、“万壑松风”等,北京故宫博物院屐藏的“玉玲珑”、“飞泉”、“九霄环珮”、“大圣遗音”等几张唐代古琴,无论是其年代、形制、音色均称凤毛麟角之珍,且早已名闻遐迩。民间的古琴收藏则更为可观,仅我所见,西安的“春风”、“玉箫”,沈阳的“飞瀑连珠”,天津的“秋岭鸣鹤”,北京的“春雷”、“松涛”,成都的“清和”,郑州的“梅梢月”,以及我所藏的“绿烟”等古琴,皆为名贵而难得的古琴珍品。每当琴友往来时,各自捧出宝琴相互观赏,遇有擅操者奏上一曲则更尽雅兴。

我所藏古琴,桐面梓底,造型为仲尼式。龙池上方刻“绿烟”,龙池左下侧篆刻一方长印“珂花道人”,龙池下篆刻一方大印“创观斋主人”,龙池腹内刻“大明洪武戌申吉日蓝于庆造”。大明洪武“戌申”乃公元1368年,即大明开国纪年(洪武元年),距今630余载。该琴通体髹紫红漆,光泽鉴人,小蛇腹断纹清晰精美,音色清越圆润。

承祖上恩德,我有缘与“绿烟”相知相伴。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早年丧母,军旅中的父亲又无暇照料,年幼的我便被送回乡下的老宅,寄养在大伯的家中。乡下的老宅座落在石垒的大院内,远远望去就象一座石头城堡。大院内除宽敞的正房外,还设有东、西厢房,仅此足以显示它昔日主人的地位。就是这座老宅里同时为新中国养育了三位不大不小的人物:二伯父曾任某省委书记、某部部长,父亲曾任某军区某部团长,六叔曾任某县县长。“绿烟”也是这处老宅中特殊的一员。

记得在县城工作的四叔,他每次回来时,在晚饭后总是从西厢房里请出“绿烟”,端坐在开满紫色牵牛花的墙前,凝神静气片刻,便尽情地弹奏一曲。当时,四叔见我似懂非懂地看着他和“绿烟”,弹毕便手抚我的头说“你喜欢吗!”,“嗯”,我点点头。

时至1965年,在四叔的言传身教中,不满7岁的我便能在琴弦上跌跌撞撞地弹拔出一些杂乱无章的“乐曲”。深秋的一天早晨,花喜鹊在老宅后的大枣树上不停的“叽叽喳喳”地叫着。四叔从县城匆匆地赶回来,抓着我的小手背上“绿烟”便乘车赶往省城。在一幢简朴的公寓里,我们见到了一位鹤发童颜、儒雅风范的长者。四叔恭身参拜后,回身急令我参拜,并说:“快拜见顾老师”,“好啦!好啦!!”顾老长者边说边让我们坐下。他那和蔼可亲的面容和那谦谦儒雅的身影,让我一直绷紧的心弦一下子轻松下来。授艺的第一次,他便是要求我忘掉以前,尤其是那些“跌跌撞撞”的弹拔之法。他从调弦正音,指法坐姿均一一调教。并约定每月来他处辅导一次。记得在最后一次的辅导时,他对我们说:“‘绿烟’是张难得的好琴,要精心爱护它,回去用心练吧!”

临别前夜,他捧出视同生命的“飞瀑连珠”,并对四叔说:“来吧,就让‘绿烟’与‘飞瀑连珠’同和一曲《流水》吧!”。沉静片刻,琴声悠然而起,令人如痴如醉,在不知不觉中,夜色已笼罩大地,在微弱的星光下,我的心神仍在琴声的世界里漫游。

1969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代。“破四旧”之风刮遍神州各个角落,为防不测,伯父将“绿烟”缚于厢房的悬梁之背,才令其躲过那场无妄之灾。不久,落落寡欢而年轻的四叔却不幸病逝。从此,我的练琴学艺之心便渐渐泯灭。

顾老尊者何许人?乃当代琴坛一代宗师顾梅羹也。

顾梅羹(1899—1990)四川华阳人,字焘,别名琴惮,生于古琴世家,1959年后任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系著名的川派古琴教育家、演奏家、理论家、鉴赏家。

他不仅琴艺高超,琴学博深,还擅鉴识古之良琴,诗文、书画无所不精,画竹梅尤佳。为人正直豁达,具谦谦君子之风。一生致力挖掘、整理川派古琴艺术,擅弹《流水》、《醉渔晚唱》、《秋塞吟》、《潇湘水云》等琴曲,与查阜西合编《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又自编著《琴学备要》等专著,培养了众多琴艺接班人,为我国古琴艺术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顾公梅羹师乃华夏琴坛泰斗,其桃李多已名满天下。少时,我有缘得以悉心指导,实为三生有幸。恨时代所误,悔自身不肖,未能持之以恒于琴艺,仅存的三脚猫功,岂敢归入顾公桃李之列,实乃有辱师门。虽为琴坛一芥微尘,但怎能忘却顾公培育之恩。

古琴艺术,弦上的灵魂。只要以心为弦,心存则灵魂永不消散,古琴艺术这一纯正华夏本土音乐文化的瑰宝,将永恒流传于世人的心中。公元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

苍凉、古朴、悠扬、开阔的帕米尔高原,容得下游子无尽的心事,盛得住行者无奈的春秋。行旅于高原大荒中,目视着高山大川之际,眼前或睡梦中便会连绵不断的浮现顾公和四叔昔日援琴相和的英姿。今故人已逝,“绿烟”犹存,耳畔与心中时时回响着那永不消散的《流水》声。只此一人的踽踽独行,只此一人的慢慢回味,心神驰骋于碧空如洗的天窮,往事伴随山风飘荡,塔什库尔干的琴声迎来了金色的朝阳。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鸿宾

高鸿宾,河南新郑人。1961年11月生。法学本科毕业,现为郑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拱传说传承人。

1970年至1979年,小学至高中毕业。1980年至1984年法学本科毕业。1979年在新郑县被服厂上班。1984年至1989年,任新郑县被服厂厂长。

他热爱姓氏文化,喜欢研究历史。2012年4月,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颁谱庆典大会,并出任高研会常务副会长。现为中华文促高研会常务副主任。

附撰文

高拱传说

做为黄帝故里的新郑,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古到今,新郑涌现出了大批的历史文化名人,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高拱就是其中之一。

高拱,字肃卿,号中玄子,河南新郑人,为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生于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卒于明神宗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享年67岁。高拱出身于官宦世家,十七岁魁于乡。嘉靖二十年登进士,任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隆庆时为首辅,万历时为顾命大臣。晚年,受诬陷被罢官,回新郑东街八卦垌故居闭门著书立说。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冤案得以平反昭雪,追赠太师,谥文襄公。

在新郑有很多关于高拱的民间传说,如地名、建筑等,以下我简单的介绍几个片段,以飨读者。

土地庙:

新郑城内为什么没有土地庙?据整理人的父亲讲,在高拱小的时候也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相当顽皮,每天在上学的时候都要踢着一块石头,边走边踢着玩,时间久了,他已经把这块石头踢磨成了圆型。这天他又踢着这块石头去上学,象往常一样踢着走着,一看天色不早,怕耽搁上学时间,于是,他把石头踢到路边土地庙前,等放学回来再踢回家,并且指着他放石头的地方说:“土地爷:您给我看着,等我放学回来再踢。”说完就上学去了。可是等他放学回来,石头不见啦,怎么找也找不到,这时高拱就非常生气,有没有别的办法,于是就指着他放石头的地方说:“土地土地,没有三分神气,把你贬出城去。”说来也巧,第二天他上学走到那里,土地庙的土地爷不见了。从此,新郑城里就没有了土地庙。

讲述人:高继周80岁退休工人南街

搜集整理高鸿宾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特邀研究员管理学博士高铭

高铭,1975年2月生。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菲律宾凯迪雷拉大学Ph.D(管理哲学博士)。现在是人民法治杂志社主任记者,行政职务为课题中心主任,《依法治国的基层实践》丛书执行主编。他兼任的社会职务有: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特邀研究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顾问、中关村双创导师促进会创业导师、香港国际商会联合体副主席。

他曾工作于《法制日报》社广告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现代企业导刊》,国家经贸委《中国经贸导刊》,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在此期间,先后担任编辑、记者、部门主任、副总编辑、执行主编等职。2014年10月至今,任人民法治杂志社高级记者、人民法治网副总编辑。

他工作认真,业绩突出。他曾策划编撰出版大型系列丛书专辑《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集团》、《以质取胜走向世界—ISO9000在中国》、《二十一世纪的产学研合作之路》、《依法治国的基层实践》等。组织策划出品中国画百米长卷《中华和谐盛世图》。成功组织“百名将军部长书画展”、“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党报党刊事业成就展书画展”、“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高峰论坛”、“法治中国50人论坛”等多次大型活动,发表论文、通讯报道、评论等多篇。

他热爱家族事务,提倡传承祖德宗功的家规家训教育。多次参加华夏高研会的活动,为高研会的活法化出主义,想办法。还几次亲自为论坛会撰写报道。

纺织机械专家高忠林

高忠林,1946年生,常州市人。1961年进常州市锦益机械厂工作,1964年12月入伍服役,19 66年入党,1969年退伍回厂工作,1975年当厂领导至今。他是1972年以来任常州市武进县潘家乡镇的人大代表、党代表,直到2011。他被誉为纺织机械专家。

他领导的常州市锦益机械有限公司(原常州市第六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是亚洲非织造布材料协会和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非织造布专业委员会主要理事单位,是集非织造机械设备研发、工艺配套、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已从事非织造行业将近30年,拥有强大的工程技术队伍,具备各种检验,检测,制造设备;净资产达伍仟万元以上。该公司生产的代表产品为短纤无纺的梳理设备,门幅1~35米,常规机型有单、双锡林及各种功能性梳理机,涉及的生产线有各种针刺,水刺生产线,汽车内饰,服装衬布,床上用品,卫生材料,过滤材料,废纺毡设备,尤其是自主研发的热风无纺布生产线在卫生材料行业中更是独占螯头,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作为董事长高忠林从60年代就创办了乡镇龙头企业,是本镇工业发展的开拓者,荣获常州市第一批农民企业家光荣称号,又是历届常州市及武进区的人民代表,为本地区的工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退休后,心怀敬祖尊宗的虔诚,参与家族事务。2012年以后,参加高研会工作,出任常务理事、常务副主任及高研会基金会代理事长。他不仅为高研会的活动慷慨解囊,而且还积极组织江苏,苏南高氏修谱,呕心沥血,亲历亲为,深受广大族亲的爱戴和尊重。

附撰文:续修族谱功载千秋

——高忠林在广州(2013)高氏文化论坛上的发言

首先,我热烈祝贺华夏高氏文化论坛今天在广州隆重举行,衷心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同时向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姓宗亲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我是江苏常州的高忠林。我们的族谱经过一年收集、整理编辑、续修已圆满完成,全套16卷。该族谱记载琼台公晋陵令高彻为一世,原居庐州合肥,本谱为第九世孙起一公后裔为世系的宗谱。第一次修谱在宋乾道九年春,即公元1173年;最近的一次是民国六年,即1917年夏月,距今相隔近一个世纪。族谱中记录起一公迁徙江苏常州武进新塘及两个儿子徙居繁衍的过程。其长子泰一公率子孟永公主青城乡,锡邑之东南隅的支世。其中,第十七世孙为明朝东林党领袖高攀龙;其次子泰三公也由江苏常州武进新塘迁徙到无锡洛社霞皋;又记载到第十七世孙兄弟三人孟岗、爱岗、绍岗以洛社霞皋为中心向四周发展的历史;至今这里人丁兴旺。泰三公另一支系由武进新塘迁居锡邑学前,因明朝东林党的株连被迫徙居武进潘家陈湾山黄泥坎,虽经战乱瘟疫后,至今还幸存20户70人,后辈人丁兴旺。

通过续修族谱,族人可知源流,序昭穆,悉来自,明世次,晓辈分,以便继承祖宗遗愿和祖辈的崇高德行和辉煌业绩;激励族人承前启后,敬宗睦族,艰苦奋斗,爱国爱乡,尊老爱幼,共兴吾族。

自古以来,家兴族旺,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良好心愿和不懈追求。今天,我们所有的一切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财富都闪耀着先祖辛勤劳动的身影,饱含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我们要使高氏家族香火旺盛,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从而为创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最后,再次祝贺本次活动圆满成功,敬祝各位宗

(原载《中华高氏》2014年特刊)

人民大会堂接受中央台采访的安全防范系统设计专家高延军

高延军,祖籍山东登州府海洋县辉春高庄,老家黑龙江省宁安人。1968年生。毕业于河北财经学院。

现任秦皇岛市泰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泰达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秦皇岛市林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期从事自动化设计、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获得国家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4项,秦皇岛安防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物联网发展研究中心顾问,中国企业创新杰出人物,中国科技创新先进个人,中国产业经济促进会理事,河北省企业营销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发明协会会员,2014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蓝皮书特约顾问,中国科技创新先进个人(中国科学家,坛评论),中国国际城市主题文化设计院合伙人,中国民主建国会秦皇岛市委会员,高级项目管理师,高级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秦皇岛暗访专家库聘任专家。曾参与南通北京、唐山轻工企业会战,安装大型工程,后调入秦皇岛电力公司仪表专业。2015年10月,荣获2015年中国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并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专题采访。

曾是华夏高氏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再版理事会常务理事。他出资承办过2016年在北戴河举办的华夏高氏论坛及高研会光辉十年庆典,出资出版了华夏高氏文化丛书《追忆逝去的岁月》;多次参加过全国性高姓论坛。现任中华文促会高研会常务副主任。

著名作家第七届冰心散文奖散文集奖获得者高建新

建新,常州人,当代作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常州市文化馆研究馆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常州大学客座教授。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新闻系,2018年在湖南大学政法学院进修结业。做过农民、乡通讯员、乡扫盲教员、中学教师、记者、文学编辑和专业作家,2015年在常州市文化馆退休并受聘常州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2017年当选常州市钟楼区政协委员。作为民革党员,他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积极参政议政,曾被民革市委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和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等。

680多年前,其先祖元代文宗朝进士高融,自浙江严州府被朝廷派往常州,被委任常州府通判,高建新为其21世后裔。1955年1月生于上海,1962年与祖母、两个妹子随父母从上海下放农村,落户老家常州小新桥河湾村,时年7岁,开始樵草放羊养猪务农。后小妹子玉芳,4岁时溺水村边小河,不幸夭折。大妹子雅芳,17岁时在农田秋收,患上风寒,赤脚医生以“感冒”久治不愈而亡。父亲高朝生在下放后不久调回上海工作,父母晚年生活幸福安康。胞弟建中,现在上海航空航天局企业工作。建新之子高操,自幼好学,为人忠良,志向高远,毕业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现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医师,其幼子高瞻今年5岁,天资聪颖,已识汉字百余个,诵读唐诗数十首,并任幼儿班“班长”。家业两兴,前程似锦。

建新长期从事文化与教育工作,编辑、出版、发表和入选的作品逾400万字。8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在《雨花》《散文选刊》《散文百家》《安徽文学》《西湖》《散文家》《散文世界》《红豆》《青年文学家》《中国文化报》《短篇小说》《都市文萃》《大众文艺》《杂文选刊》《扬子晚报》等十余家报刊发表作品。公开出版《生命的激流》《走过心灵的脚步》《谁在黑暗里与我对话》《风雨中的守候》《有一个承诺叫永远》《走向自由的村庄》《非遗与民间文化简论》等文艺专著8部,其中《谁在黑暗里与我对话》等3部均首印1.5万册,总发行量超过11万册。作品入选《2007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2008中国精短美文精选》《2009中国精短美文精选》《2009中国散文年选》《2010我最喜爱的中国散文100篇》《2011中国精短美文精选》《2012中国散文年选》《2013中国年度散文》《2014年中国散文诗精选》等20余种权威散文年度选本,由漓江、长江文艺及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发行。主编10余部散文集及《青春美文精选文丛》(20册300万字)等文学丛书。获中国当代散文奖、中国百篇散文奖、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及《中国作家》短篇小说二等奖等省级以上奖项30余项。2006年获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辅导老师金奖,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2016年《走向自由的村庄》以反映新旧交替时期的农村的巨变和风貌及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荣膺第七届冰心散文奖散文集奖。

中国新闻出版署在介绍推广散文集《有一个承诺叫永远》时说,本书“以朴实的文字讲述了为人处世的哲理,凝练的话语浓缩了人生智慧的精华。内容不但涉及诚信、谦恭、善良、宽容、勇敢等品格方面的培养策略,同时也深入阐述了学会放弃、懂得合作,如何调整心态,如何与人相处等立足社会所必备的技能”。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何永康评论说,“高建新的作品的在当今散文园地是十分难见的,因为他实话实说,毫无矫饰,朴素的文笔中流溢着动人的文采,显示了一个农民儿子特有的机智”。相关创作成果与获奖,在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常州日报、常州晚报及中国新闻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作家网、凤凰网、江苏作家网、上海作家网和中国徐州网等数十家主流媒体作了报道。

他热情参与和支持高研会的工作,多次参加论坛会并演讲,深受欢迎。他是文促高研会《华夏高氏文化丛书》编委会顾问。

北京政企人本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副教授高贤峰

高贤峰(~),北大企业家班、清华总裁班、中央党校企业家班特聘教授。山东经济学院副教授,北京政企人本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贤峰融智管理顾问中心首席顾问。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有: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国民营企业老板政治文化心理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自我诊断与预警体系设计方法与工具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模拟式训练方法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诊断式内训方法研究等。曾作为清华大学访问学者。

他多次参加高研会在北京举办的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出版庆典、颁发和高姓研讨会。曾任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现任中华文促会高傒文化研究工作委员会顾问。

中国书画研究院院士著名书画家高泽刚

中国书画研究院院士、中国人才库管理中心书画研究员、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关山月艺术研究会(北京会所)副会长、中国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高品书画院院长高泽刚;字煜、号高品斋主人,著名书画家性别男;民族:汉族,安徽淮北人;1957年生。

2017年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作品《福满华夏》入选中国文化产业规划网。2016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23周年,作品《丰碑》获全国书画大赛银奖。2015年作品《九福九寿十八罗汉图》由加拿大友人收藏。2014年作品《福泽天下》等十余幅书画作品由福建莆田湄洲岛妈祖祖庙永久收藏展播。2012年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书画作品展播2010年北京百雅轩秋季艺术沙龙展(金奖)。2009年万寿图长卷获国庆60周年书画展播(金奖)。2008年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主办水墨华夏书画展(银奖)。作品曾发表于新华网、中新网、中华妈祖网、台湾福报、凤凰财经、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安徽商报等,多幅书画作品被中外友人和机构收藏。

2018年5月27日,他作为高研会的代表之一,参加了中华文化促进会姓氏文化中心在河北清河县举办的第三届姓氏文化论坛。会议期间,他应文中执行主任之求,把自己花一个多月篆书的,70公分宽,18米长的《高姓颂歌》手稿送给了沂河文化城,作为会议室常年展品,供与会者欣赏。

硕士生导师延安大学年轻教授高建国

高建国,男,1985年生,陕西府谷人。渭南师范学院2008届历史学学士,内蒙古大学2011届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内蒙古大学2014届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博士,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曾获得内蒙古大学2013年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硕士学位论文《(南村辍耕录)史源研究》获得内蒙古自治区2013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辍耕录)“大元宗室世系”条始源》和《麟府路军马司与府州知州的关系》两文,分别获得内蒙古大学第三、第四届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奖,一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至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多次参加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

高建国现任教于延安大学历史系,担任科研与研究生秘书和研究生班主任的职务。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中国古代史》《中国北方民族史》等课程,已遴选为硕士生导师。目前主持延安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两项,延安市社科联项目一项,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一项。曾于2015年协助府谷县折氏文化研究会成功举办“陕北历史文化暨宋爱府州折家将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主编《宋代府州折家将历史文化学术论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4)《陕北历史文化暨宋爱府州折家将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两部,编著《宋代麟府路及折家将文献录》(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一部,参与策划了府谷县折氏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折氏文化研究展厅”,并承担了文稿的创作工作。

2017年7月底8月初,高建国与导师齐木德道尔吉教授远赴蒙古国,组成中蒙联合考察队,对蒙古国中戈壁省一处汉文摩崖进行考察。最终确定,该处摩崖为著名史学家班固撰写的《封燕然山铭》,反映的是公元89年,东汉王朝在窦宪带领下大败北匈奴的历史。“燕然勒功”“勒石燕然”的典故就出自这次战争和这处摩崖。发现近2000年前的《封燕然山铭》摩崖,这是高建国目前学术研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页。

高建国从小喜好历史,关注姓氏文化研究;热心家族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米脂泰安里高氏族谱的编修;撰写过《唐宋时期陕北的两支高氏家族》的学术论文。2018年,府谷县木瓜乡芦则沟梁村高氏族人集资重修龙王庙,高建国出资赞助外,还撰写了《芦则沟梁重修龙王庙碑记》以襄盛事。2018年12月赴江苏徐州,参加“中华文促会高氏研讨会”,并在大会发表“认真修家谱,精心传家风”的演讲。

高建国演讲内容大概有五点: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姓氏文化研究既能增强族人认同感,团结族众,弘扬优秀家风,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二、深感在高路加教授带领下,高氏文化研究会已经做出了很多成果,希望在以后也能加入到高氏文化研究行列,为高氏文化研究增砖添瓦;三、目前米脂高氏家谱修撰,任重而道远,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认真对待;四、高氏文化研究应以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高氏家族的历史就如同中华民族历史一样,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在今后的成果中,学术性和普及性要并重。五、高氏文化研究应发动和吸收更多年轻人参与,要将姓氏文化研究传到下一代,要将优秀家风继续传承下去。

湖南省公安厅原治安总队政委法医学副研究员高洪金

浏阳高佑先、杨喜梅之子,徯祖89世孙。1954年11月生,1978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先后在湘潭卫校任教、省公安厅工作。人体解剖学、法医学副研究员,退休前任湖南省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政委。娶妻志斌,大学文化,省监狱局干部;生子高兴,媳马立为,均为留美博士,供职湘雅医院;孙亦微。

他在家庭中注重“孝道”教育,率先垂范,做好样板。工作再忙,有空就去老家看望父母。退休后,常回老家陪老人生活。每逢节假日,总要择机会带着祖孙三代人回老家团聚。

2016开始出任本支《中华高姓大通谱.浏西南支谱》主编。他自驾私车,自带生活费用,驱车数千公里,寻根问祖。跑遍浏阳,足迹洒遍浏西南高氏后裔的居地。出钱、出力,还发动自己的老婆负责打印资料,过年的休息时间也都利用起来了。支谱付梓颁发,他没有向族亲摊派一分一文。所需费用,除部分企业家主动捐赠外,不足部分完全由他“兜底”。

2014年12月5日,经推举并通过会议决定增补为,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现任中华文化促进会高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编委会主任。自2014年开始,先后参加了湖南张家界、浙江玉环、河北秦皇岛、山东临沂、江苏徐州等地的全国性姓氏文化研究的论坛会。是大家公认的谦虚谨慎、德高旺重的高氏族贤。

香港资深新闻影视制作专家高峰

高峰(1946~),原名滟华。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北,毕业于北京四中、北京大学。70年代大学毕业,正式改名高峰,被分配到安徽工作,后来分配到安徽电视台作记者。在整个七十年代,身背摄影机,走遍了江淮大地,工、农、商、学、兵、政、党无所不涉猎。常常是由采访到摄影到剪辑到制片,甚至到旁白解说,都要一个人干。曾使用国产16mm“代代红”国产彩色胶片,摄制了中药麻醉手术纪录片,在中央台播出,并被评价为彩色质量可与美国柯达相片匹敌的为国产彩色胶片争光的样板片。1980年底开始,在香港生活、工作了几近35年。曾担任“北大实业(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北京大学香港校友会会长、北京大学校友会理事、蔡元培教育思想研究会创会会长、中国高等院校香港校友会联合会当然理事、香港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创会理事、副会长;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顾问、香港安徽联谊总会创会理事、安徽旅港同乡会顾问、高氏港澳宗亲联谊会顾问;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顾问等社会工作。

他支持高姓丛书《高氏史贤》。不仅负责提供了有关香港高姓族人及始迁祖的情况,而且还慷慨解囊支持出版。再版大通谱出版后,他积极在香港高姓族人中进行宣传。

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高秋霖

高秋霖,1948年生,福建福州人,祖籍长乐龙门。1967年毕业于福州高级中学。历经上山下乡知青,赤脚医生,仓库管理员、理发员、伐木工、福建生产建设兵团劳改农场工作人员,煤矿风枪手、爆破手、排矸工、采煤工、采空区回柱工、轨道修建工、永定煤矿“7、21”工人大学学员、龙岩师专1977级本科中文、福建师大1981级高师社会语言学硕士研究生班。历任初中、高中、高职、大中专院校中文教员、福建警察学院图书馆、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客家通网“中华楹联文化”主编、1994参与发起组织“闽江第一漂”文化考察活动,任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福建“华严艺文研究院”副院长、福建“华严艺文诗联研究院”院长、福建通俗文艺诗联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文联诗联书法专业委员会主任、福建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创作《当代行业对联500副》、1986年至今,一直从事“反扒窃”与“扒盗犯罪”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第六次常务理事会通过担任常务副会长。

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高敏

高敏字秉庸,笔名高湘,斋名翘楚,1927年6月生,益阳市大桥塘人。中共党员。就读于湖南大学历史系,后转学武汉大学。毕业后考入武汉大学研究生院。1958年毕业,被分配到河南省高校任教,任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8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1989年为博士导师。1978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1989年为博士导师,培养硕士生40人、博士生8人。传略载入《世界名人录》、《中华人物大典》、《中国高等教育专家名典》、《中国当代教育家大辞典》等20余种辞书。

著作有《云梦秦简初探》、《秦汉史论集》、《简牍研究入门》、《中国通史·秦汉郑》、《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秦汉史控讨》等,另外《魏晋南北朝史发微》与《汉文帝传》二书正在出版中。还主编了《奸臣传》、《隐士传》、《诸葛亮的故事》等书。出版了《永乐大典本〈河南志〉点校》及《授堂金石跋点校》。目前正在撰写的书稿有《〈北史〉掇琐》、《翘首斋札记》和《二十四史说略》等。上述论著曾行后获得国家、省部级优秀论著一、二等奖多次,受到过陶铸、胡耀邦的表彰。他多次荣获省部级奖章。1986年被河南省评为“研究生教育优秀指导教师”,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战线劳动模范”,1990年被河南省政府授予“首批优秀专家”称号,同年,中央人事部评他为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他对高姓研究很重视,多次参加在郑州举行的有关高研活动。2013年3月,已是87岁的老人,几次在他的“翘楚斋”接待《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主编高家协及《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主编高路加。他在接受了担任《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顾问的聘书之后,与路加、家协合影留念。并应家协请求,书写了“修好湖南宗谱,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题词。他渴望能参加家乡省高姓谱的颁发。遗憾的是,他没有等到2014年12月6日《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在张家界颁发,就于2014年1月8日在郑州去世了。

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成都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收藏家高兴华

高兴华,1949年出生,祖籍仁寿县老君乡花地嘴,出生地华阳县蓝家店。贵甫公23代孙。中共党员,学历,大学专科。四川省三都博物馆馆长、成都欣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民间博物馆馆长联谊会秘书长、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特邀研究员、四川省文化联合会委员、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学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兼书画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法人代表)、成都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三度博物馆坐落于文化积淀深厚的古镇华阳,是川西屈指可数的博物馆。馆中收藏有钱币、字画、古碑、雕刻。古钱币10000余枚,唐、宋、元、明、清、民国各代具备。字画200余幅。其中有现代名人李敏(毛泽东之女)的真迹。古碑(实物)32座,极具川西风格。馆内藏品还有宋代、明代的石佣、陶俑,对研究宋代、明代的文化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博物馆内的藏品侧重于文化领域。

2006年,高兴华为巴中革命老区抗日战争70周年纪念修建图书馆捐资30万。2008年,为“5,12”地震重建捐款60万,并多次前往重灾区慰问。2009年,举办书画论坛和书画展,捐资32万。2012年,为双流县籍田镇扶贫捐款20万。2014年,为编修《中华高姓大通谱仁寿支谱》一次性捐款10万。

高兴华任职多,工作繁忙。但是,仁寿高家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大型会议,一次也没有缺席。他说,公事要办,家事更要办,先齐家而再治国嘛。我的祖籍在仁寿,贵甫公是我的先祖,为家族修谱,是义务,也是职责。我是修谱的拥护者,也是参与者,是修谱的后盾。他主动承担了高家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在双流召开的两次会议的会务费。其举措,极大的提高了编委的修谱积极性和信心,为编修《中华高姓大通谱仁寿支谱》提供了充足的精神食粮,同时,又为修谱奠定了物质基础。

赞文,高淮泽笔下的高兴华

高兴华,四川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全国民间博物馆联谊会秘书长、四川三都博物馆馆长。

2009年建成的三都博物馆为私立博物馆,由民营企业成都花雨集团董事长高兴华投巨资所建,免费向市民开放。2012年,三都博物馆黄龙溪分馆开馆,每年接待参观者数百万人。

经过高兴华20多多年的收集,三都博物馆典藏的历代名家书画,陶瓷精品,青铜器,玉器等文物共一万余件,其中三都地区的文物一千余件。这些文物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色。博物馆在展示藏品的同时,更注重对藏品的整理、修复、鉴赏。特别是对三都地区文物的深入研究,显示地方文化属性,提升地方文化品位。作为双流民间博物馆第一人,高兴华的三都博物馆是收藏大观园,又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双流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营造精神家园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5年《中华高姓大通谱.仁寿支谱》编撰颁发,他个人捐赠10万元,在淮泽总策划及仁寿高家会全体成员精心组织下,仁寿免费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宗亲,深得好评。

(原载《高研会光辉十年》

医学高级讲师与社会科学教育管理副研究员高荣球

高荣球,1952年生,湖北赤壁市人,祖籍湖南望城。从事医学教育40余年,曾任咸宁市卫校学生处、总务处、招生办主任等职。专业技术:经湖北省人事厅技术职称高级评审委员会评审,晋级医学高级讲师与社会科学教育管理副研究员职务。数篇医学专业论文发表于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杂志》及《咸宁学院学报》等。湖北省诗词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全球汉诗总会会员。2011年至2014年曾任咸宁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现任咸宁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业余酷爱诗词创作,自1996年以来两千余首诗词作品先后发表于《陆水诗苑》、《湖北诗词》、《中国当代诗词选(06-10集)》以及《当代山水诗词宝典》、《中国国粹丛书.诗词卷》、《中华国学人物志》、《党旗红党恩深》、《盛世中华》、《盛世中国颂》、《诗人档案》、《当代诗坛名家精品集》、《天南地北神山人》、《中华诗词著作家辞典》、《华夏颂诗词名篇大鉴》、《首届神舟杯诗词联大赛作品集》、《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中华当代诗词家大典》、《中华传世诗词艺术家大辞典》《当代诗人旅游诗词联作品精选》、《全国优秀诗词文章书画作品联展》、《全球诗坛精英榜》、《国际华夏文化大奖赛优秀作品大典》等几十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发行大16开豪华精装版本获奖颁证并被国家级省部级图书馆档案馆收藏。自2011年以来,累计三千余首诗词习作发表于咸宁论坛《咸宁诗联》版块与众多文学微信平台及世界华人文学网等,部分诗词习作被众诗友唱酬或引用。传入《蒲圻当代人物志》、《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个人诗词专集著《温泉吟草》行世。

他是《白沙围六修高氏族谱》的副主编,2006年以后,他负责登记湖北蒲圻清末自望城迁往该地,人称:“湖南村”高姓的名册,审查、校核稿件的负责人。由于工作认真深受公众的称赞。

2012年起,又积极参加《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编委会的各项事务。他除收集整理本地的入谱资料以外,还为“艺文篇”撰写了500句的《咏长江组诗》,丰富了该谱的艺文氛围,提高了族谱质量。他还为《中华高氏》会刊提供稿件。先后参加过全国性的张家界、玉环等地颁谱和论坛会。是华夏高氏丛书和中华文促高研会顾问。

中国“画坛五杰”之一世界美术家协会终身荣誉主席高玠瑜

高玠瑜,生于1937年,祖籍四川仁寿高家场罗汉村。贵甫公21世孙。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坛五杰”之一,世界美术家协会终身荣誉主席,我国著名油画家。《中华高姓大通谱仁寿支谱》编委。其父亲,高沛成,仁寿县高家乡伪乡长,中共地下党员,中共地下党仁简武装支队队员。

高玠瑜先后到德国、法国、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中国香港、台湾讲学、写生、考察。其代表表作品有油画《震不垮的学校》、《彝族巡道工》《刑场上的婚礼》、《摩梭族姑娘》、《战友》、《多难兴邦》、《生死不渝》、《血肉长城》、《危急时刻》、《胜局》,部分作品在世界《油画》发表。舞台美术设计作品19种,代表作品有《康巴的春天》、《火车飞来大凉山》、《羌笛颂》、《清明颂》、《闹花灯》、《蜀宫夜乐图》、《阿哥追》。大型歌舞美术设计作品有《巴蜀新舞》、《嘉陵风光》。大型歌剧美术设计有《白毛女》、《沂蒙颂》、《天鹅湖》、《草原小姐妹》。大型歌剧舞台设计有《天涯歌女》、《奴隶颂》、《夺印》。作品专版介绍有《画坛五杰》、《中国油画三大家》、《走向世界,十大中国书画大家》、《中国艺术大家》、《人民功勋艺术家》。其作品入选期刊的有《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画廊》、《上海文学》、《人民体育》、《四川文学》等刊物。

高玠瑜热爱家乡、爱家族。仁寿县高家场西5华里处的牛角寨山上,有一座石刻半身佛。该石刻为国家级保护文物。大佛始建于唐朝开元初年(公元713年),于唐贞观19年(公元749年)竣工。据专家考证,是闻名遐迩的乐山大佛的蓝本。高玠瑜为了保护家乡的文物,多次对大佛及其附属凿刻的作品进行描摹、拍照,并予以保存。曾多次向地方文物部门建议予以保护。为抢救历史遗存做出了贡献。

高玠瑜为编修《中华高姓大通谱仁寿支谱》作画,为版面、封面设计做出了积极的努力。2014年,高玠瑜主动无赏地承担了族谱中高贵甫、高固泰、高固显、高固梁、高固桢、高固明、父子六人的模拟画像。为了追求画像的真实性,他查阅了大量明代四川农民的服饰,以及仁寿有关明代的农民服饰的图片、资料,历时三个月完成了贵甫公父子六人的模拟画像。其间,三次驱车到仁寿征求编委的意见,三易其稿,8次修改,才形成今天见到的祖宗形象。2014年夏,多次参与《中华高姓大通谱仁寿支谱》的编排体例、架构、封面设计的审定,为族谱的出版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了减轻修谱资经的压力,他一次性捐款14000。

他先后参加了2016年的秦皇岛北戴河,2017年的临沂沂河城举办的高研会论坛会议,并发表演讲,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语言文字学家江西萍乡高姓研究会长高洪年

附撰文先秦文献所见高氏,其呈现的特点有如下几端。

1.高氏得姓在上古已呈多元化,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从上古黄帝时期的原始社会后期至东周的春秋时期,前述所论,有二十支得姓高氏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历史舞台上,为推动华夏的历史文化建设,做出了伟大贡献。又以这么早的历史出现在上古,十分罕见。

2.出现的人数多和频率高。先秦的高氏已查到的有近六十位先贤,多是为各诸侯封国做过重要贡献立过功劳的臣子,为春秋时期的历史大改革、大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这从他们的受封谥号可知,如:(高傒)敬仲、高庄子(高虎)、高宣子(高固)、高倾子、高武子等都是春秋时期所得封号。春秋时期始称霸者齐桓公,所依重臣唯高、国两氏,《世本》所见高傒频率17次,高固16次、高厚14次、高酀16次、高张25次(还有高无咎3次、高发1次、高无丕5次等不计)共88人次;可与高氏并驾齐出的是国氏国左29次、国弱40次(还有国子7次不记)共69人次。可见高氏不但其人数多于国氏,而且出现的频率也多余国氏。

3.高氏之得姓,其发端直接见于上古黄帝时期就有高元、高阳氏、高辛氏等三支,也属十分少见。其中的高元,其“高”(髙)字的古文字形,就是古代高大宫阙的象形字之简笔画;其“元”古文字像上端突出和强调人头脑之象形字。对于人,其头脑最重要;由此引申出第一、头等之意。现代语汇里的“元首、元帅、元旦”之“元”即此意。由此推知,“高元”当是上古宫观殿宇的设计规划、建筑施工的顶级大师工匠。其后人当有所传承和发扬,今天尚未见其后裔流布,尚有未知原因。

4.高氏得姓多元化在春秋时期出现高氏发展史的第一个繁荣高潮。华夏姓氏文化发展史上,如刘氏、王氏、李氏、陈氏等都有过各自的繁荣发展高潮期,但高氏春秋时期的发展高潮更早;且为高氏汉魏南北朝至隋唐的发展高潮所承续,其超长历史罕见;并为宋元明高潮的重现奠定了基础。

5.春秋时期高氏发展史的第一个高潮以聚焦于高傒世家为特色:(1)其家族成员多达14位8代高氏:高傒至高柴共十代,只缺第8、第9两代(笔者依据《萍西高氏四修谱》补充了此两代、其余八代相同)。有八代高氏裔前后接力的二百多年,其持续时间之长,贯穿整个春秋一朝,应该视为历史奇迹。故以“高、国”二氏并称雄盛于其时虽不为过,但“国氏”的雄盛之人数和持续时间都次于高氏的。

先秦高氏得姓多源的产生原因

1.先秦高氏诸公以自身的巨大社会贡献而获封赏所致。从黄帝、夏商、西周到春秋时期,先秦高氏以其艰苦努力,为社会历史、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建功立业,得到或部落首领、或帝王、或周天子诸侯等的封赏至少有两种情况:

(1)以父之名受姓。如高傒先祖,本是齐太公吕望之裔,因助齐桓公励精图治,成为春秋称雄之首霸而有功,封以其父子高之名“高”受姓;

(2)因功以受封地名为姓。如复姓:“高堂”氏,是因高傒祖受封食邑于“高堂”而赐姓“高堂”氏。有文献提供“高阳”氏、“高辛”氏得姓也属这种情况,同见《世本》。

2.先秦高氏以自身的技术专业超众而得姓。黄帝的大臣高元,因自身在宫阙殿宇等设计建筑等领域里的巨匠地位和影响,受姓“高”,这是很典型的例子(参见前述)。其他如改姓于高氏,在先秦是否存在,尚无直接资料可证,从略。

先秦高氏先贤在周代及以远的历史舞台上,所做出的贡献,《左传》里的记述,令我们能窥见先秦高氏群星璀璨的一角,还有待我们去挖掘其可研究的资源。

先秦华夏高氏的第一个发展高潮在周代,还只是历史的荣光,侪辈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担当起高氏文化研究的重任,开创新局面,取的新成果,才无愧于我们的先贤。

(摘自《左传》高氏群星璀璨看先秦高姓之多源)

博物馆馆员中国书画函授教员著名书法家高树槐

高树槐,岳阳平江人,1942年生。1962年高中毕业,同年7月参加工作。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岳阳市博物馆馆员、中国书画函授教员。自幼酷爱书法,早在学生时代,就练得一手书法,参加工作后,坚持以书法服务于社会,应用于工作。1986年5月,受日本沼津市邀请参加中日友好书画代表团出访日本,1988年后一直受聘担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岳阳分校和市老干部大学书法教学工作。教学中讲究传统,注重技法,形成了自己的楷书教程,培养了四百多名学生。高树槐广泛涉猎篆、隶、真、行、草各种字体,专攻楷书,融欧、颜、柳和魏碑、隶书及行草于一体,形成了结体端庄,骨力雄强、点画遒丽,气韵和畅的书法风格。在岳阳楼、岳州文库、君山公园、金鹗公园等风景名胜及海内外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堪称巴陵楷书一绝。个人简历,载入1999年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湖南地方志委员会编印的《湖南名人志》。

他热爱族氏文化的研究,为本支族谱的编修提供资料,出钱出力,深受族人们的爱戴与敬重。

他热爱大通谱,宣传大通谱。他题写了“湖南分谱”谱名。为《高氏史贤》题写了书名。还为多本高研书籍题词和题名。

国家一级书法师高振华

高振华,字小刚,号湘邵书人,男,汉族,1971年12月生,湖南邵阳市新邵县人。大学本科,华夏堂康复理疗公司高级中医针灸理疗师。现安家东莞;为国家一级书法师。自幼酷爱书法,曾师从清华美院博士生导师周样,现为国务院文艺中心副主任,启功亲侄子爱新觉罗焘健的入室弟子。作品多次参赛和获奖,深得社会各界喜爱。多次被评为“中国500强书画家”,“中国百强书画家”。其作品多部被包括莫言文化艺术研究会,文化博物馆,文博会等权威机构和组织永久收藏!

1996年荣获西南三省教师书法大赛青年组一等奖,2002年中国华生杯书画大赛二等奖,2012年惠州“中国梦,美丽惠州”书画大赛二等奖,2013年东莞市“廉政杯”书画大赛二等奖。2014年全国“红高粱杯”书画篆刻大奖赛金奖,

2015年全国“红高粱杯”书画篆刻大奖賽二等奖。2015年全国红云杯书法大奖赛特等奖。其书风尊古,亦有创新,是中国书坛实力派后起之秀。

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中国兰亭书协会员、国际影视明星书协会董事、中国名人书画院院士、中国翰林书画院院士、中国书画展厅特约书画家、广西书法协会会员、广西硬协会员、华夏书画院院长等。

他热爱高姓研究,经常为《中华高姓大通谱》的分支谱书写封面,为《华夏高氏研究丛书》无偿书写书名和题词。

曾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的高级编辑高峰,

高峰,1955年生,北京人。曾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级编辑。

198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2004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83年分配至中央电视台专题部工作。

从1992年始,先后担任专题部副主任、纪录片室主任、国际部副主任、青年部主任。2000年3月,任中央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主任。2004年3月,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厂长、党委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影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常务理事,中广学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会副会长。制作过多部纪录片及其他电视作品,并出版专著《电视纪录片及其审美选择》、《电视纪录片论语》、《对电视解说词的解说》等。是著名朗诵艺术家,曾朗诵《唐之韵》。

高峰,曾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影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兼职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

2012年8月,他在办公之处接待了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时任秘书长高剑锋和第一副秘书长高家协。亲情融融,谈笑风生。特别是高峰就有关高研会:“依法”、“尚文”,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问题,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对指导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当时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9年3月在浙江千岛湖,他参加了中华文促会的姓氏研究会,会议期间与参会高研会高路加热情交谈,并合影留念。

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委员会主任兼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院长高德魁

高德魁,李斯故里河南上蔡伏羲寺白圭庙村人。父向岑,母刘氏,1961年农历六月初三生,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在海军旅顺基地某部服役。曾因发明、自创军事用品及民品等,多次获得军事奖项。回地方后在县粮食局、地区科委、省电子工业局、河南省驻北京办事处工作。后因工作需要,被调到《人民日报》大地月刊社,负责国家机关豫南扶贫组的新闻报道工作。他曾担任过《新华社农村大世界》河南版总编、《农村开发报》河南版总编、《河南电子技术》杂志社社长总编、《市长》杂志社长总编、《城市建设市长》杂志负责人等。现任文化和旅

游部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理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委员会主任兼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院长。娶妻董国红,育子阳阳,媳夏岩,龙凤胎孙润浠、润泽。

他从小生活在一个注重礼仪、家教的家庭。“尊敬长者前辈,和睦兄弟姊妹”的伦理道德观念,在脑子里根深蒂固。他曾组织参与《中华母亲》纪录片的成功录制,将母爱、爱母的主旨很好的传播给天下人。在开播庆典上,他语重心长地说:“就今天的主题,我谈谈我自己的感受,我的母亲非常不容易,我母亲养育我们姊妹7个,我居中间,把我上面的三个都培养成了大学生、军官。等我们7个都结婚生子了,等到我们有能力很好的养老的时候,父母亲走了。即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在’。我期待着《中华母亲》纪录片的成功录制,将母爱、爱母的主旨很好的传播给大家”。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赞许。

他特别热爱高姓族氏文化的挖掘与传承,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他多次参加华夏高氏的文化论坛和中华文促高研会的活动,并为活动和族谱书题贺词。仅2014年,他就二次参加华夏高研会的活动。上半年,赴安徽池州参加华夏论坛;在大会上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演讲。下半年,又赴湖南张家界参加湖南高姓族人举办的《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的颁发庆典会;亲自为《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揭幕。此前,他还为《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扉页题写了:“贺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正式颁发:寻根溯源,高氏同脉。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高德魁书”

他还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院长身份,为保护姓氏文化遗产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为挖掘姓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在他身上,可找出许多不为人知道的典型故事。他无愧为华夏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者,保护者,无私的传承者。

人们常说,人生最大成功莫过于“儿孙满堂,家庭幸福”。从他和姊妹及以下,计数十余人。三兄弟中,添龙凤胎孙的就有二个。真是善良会积赞福泽,上天会恩赐人丁兴旺!

第二节名流精英

高研会中第一个大校军衔的常务理事高凤阳

高凤阳(1947~),安徽颖上县人,1968年入伍至今,军队大学毕业生,师职干部、训练、施工,参加自卫反击战,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五次,曾作为英模报告团成员,现为南京七星汽修董事长。

他热爱家族事务,积极参与姓氏研究活动。慷慨解囊,捐资《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的编修和华夏基金会的筹建。2011年,还曾远赴甘肃,给甘肃省直单位高姓领导干部及榆中青城祠堂等地族人颁发《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曾任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江苏分会会长及中华文化促进会高傒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眉山市公安局警务保障处处长高淮泽

高淮泽,生于1962年,地仁寿县高家乡罗汉寺人,贵甫公21世孙。大学本科文化,中共党员。父发弟,退休干部;母汪淑霞,终生务农。高淮泽深受传统教育熏陶,具有一身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娶妻冯淑群,育子:高勰,大学本科,中共党员,眉山市公安局工作。

高淮泽从事公安工作后,从仁寿县警员开始,历任副政治指导员、派出所所长、科长,县公安局副局长.县政府机关党委书记,眉山市公安局警务保障处处长。多次荣获县、市、省公安机关表彰。

他热心姓氏研究。2009年参与修谱工作以后,历任修谱筹委会主任、仁寿高家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顾问、总策划等。在任理事长期间,他把筹资、组织的构建、人员的分工、章程的制定、工作目标的确立、目标的分解、上下级的联系、信息的收集都纳入到工作范围。由他组织筹集的资金达120多万元,他个人捐资捐物金额达15万余元。在编修《中华高姓大通谱仁寿支谱》时,族谱的架构设计,基础材料的的收集整理、分类都亲临现场。族谱的封面、版面、插图、纸张设计选择都实地参与。至2015年末,高淮泽共组织召开了近90场大小会议。其中,100——500会议十多次,最多达1856人。每次会议的主题,流程,会标、发言稿、座次、就餐等他都要亲自布置检查。甚至连水杯的摆放这些细节他都要过问。在调查登记阶段,还多次到村社参与宣传登记。他捐资助学的高姓大学生11位,拜望高姓老人22位,吊祭高姓老人9位,总资金约10万。10年间的节假日他基本用于关心修谱的工作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忠、礼、仁、义、孝、慈、善在高淮泽身上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淮泽是参加高研会时间较早,年纪较轻的一个。他组织的“仁寿高家研究中心”,是高研会中第一个经当地相关部门批准成立的合法团体。2011年4月举办的“清明祭祖大典”,时任会长的德原等应邀参加。此前,他就参加过在北京召开的会议,自费招待过全国各地与会代表。2012年初,他邀请高研会主要成员到仁寿举办《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的颁发。2015年8月,他组织编修并颁发的《中华高姓大通谱、仁寿支谱》创造了高研会“三个第一”:入谱丁民十万以上;占祥部长谱题全名:支谱颁发免费接待全国各地与会代表。他积极参加高研会的活动,是最活跃,最惹人喜欢的年轻人。也能慷慨解囊,他不仅以“中心”名义在广州、张家界、玉环等地为基金及高研活动等捐款1万多元;还在广州、池州、玉环等地,个人合计捐款数千余元,支持高研工作。他是再版《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的特别顾问;是中华文化促进会高傒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赞文家训家风涵养时代新风

——贵甫公后裔高淮泽家风纪实

一个好的家训家风如同春风,随着时间的流逝,足以影响人的一生。钱学森去美国留学时,其父钱均夫专门为他写了庭训,“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教!”秉承庭训的钱学森在学成之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带领着年轻的科研队伍一起奋斗,为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贵甫公后裔高淮泽认为,家庭文明的建设与传承,是一种无声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凝心聚力,让一个家族上下一心;这种力量,可以承上传下,让一个普通家族的家训成为一个时代的蓝本;这种力量,可以涤荡心灵,经历岁月年轮而后洗尽铅华;这种力量,不会因时间而湮灭,更不会因平凡而消减。他不仅身体力行,事忠孝、行仁义、严家教、重家风,修身自省、砥砺前行,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俯仰无愧、豁达于心,为贵甫公后裔树起了一面标杆。

工作中,高淮泽同志先后在仁寿县公安局、眉山市公安局工作,时间长达三十七年,从一名热血青年步入退居二线,立足本职工作,作出了领导和同事们交口称赞的突出贡献。三十七年间,荣立两次三等功、一次二等功,受到公安系统多次嘉奖和市、县政府表彰。在县公安局工作期间,他努力提高政治站位,以大局视野和全局思维来为领导排忧解难,为民警强化保障,争取省、市力量,多方协调,建成了惠及仁寿公安全体民警的办公大楼。调任眉山市公安局警务保障处处长后,高淮泽同志勤勉自励,久久为功,热情不减、激情不退,为全市公安警务保障工作作出了更大的贡献,多次获得原任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辜永忠同志的高度肯定。

家庭里,高淮泽十分尊敬自己的父母、兄长以及岳父、岳母,小到穿衣端饭,家长里短,大到住院治疗,尽终尽孝,都无微不至,细心赡养,让他们安度晚年。其岳父临终时专门写下遗书,把他当作亲儿子。对待晚辈,高淮泽更是关爱有加。不论是儿女,还是侄子,他时刻传承着优良家风,处处做好榜样。在汶川和芦山大地震时,其儿子高勰冒着生命危险将外公从五楼背到街心广场,连第一个月的工资,也是全部交给家中老人。高淮泽同志的良好品性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被仁寿县老龄委评为优秀孝子。

宗亲间,高淮泽坚持“崇法、守德、尚文”,努力将其作为高氏子孙牢牢恪守的第一要义,将箴言化为实践,堪作高姓儿女的典范。他热心投入宗亲事业发展,担起了仁寿高姓宗亲发展的重任,组织成立四川仁寿高家历史文化研究委员会,发动宗亲搜集高氏历史遗留文献资料,付梓《中华高姓大通谱——仁寿支谱》,填补了全国高姓文化历史研究的空白……这是他对高姓历史文化的尊重,对宗亲文化的热爱。

生活中,高淮泽对本村相邻总是笑脸相迎,和睦相处,经常济困扶贫。2004年就开始资助仁寿一中校高2004级9班学生刘阳军同学的学费和生活费,使他顺利考上四川大学,但高淮泽同志爱心不断,大学期间的学费仍然分文不少,一直资助到大学毕业。2016年,仁寿县珠嘉乡高姓媳妇周琴身患重症,高淮泽第一时间带领高家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宗亲前往看望,并当场捐钱医治,而且承诺每年资助周琴的儿子高伟学费和生活费,从初中一年级到大学毕业。同时,为修建高家镇罗汉村、战胜村的乡村公路,改善村民出行环境,他东奔西跑、日夜操劳,四处拉赞助,八方筹资金,终于将家乡的乡村道路全部硬化。对此,全村老小无不感恩戴德、赞不绝口。积极帮忙,修路搭桥。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风连着国风,家风清则国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有了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才能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高淮泽同志曾说,他的家庭只是构成高姓大家庭的一个小单位,他个人更是高姓大宗亲里的一个小细胞,惟愿所有高姓宗亲都能涵养新时代的家训家风,将“根”和“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梦密切对接,浸润道德土壤、净化社会风气、增强自重自信,涵养出高家人的精气神。

《中华高姓大通谱.叙永支谱》主编高小明

高小明,男,中共党员,1963年10月9日,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城郊区的农民家庭。

1981年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到云南某边防部队。1982年2月至12月在原昆明军区汽车技工训练大队学习。1983年至1987年在边防某部修理所工作。先后任技工、班长、运输股仓库管理员、油料管理员。参加过著名的对越老山、者阴山阻击战。多次受到嘉奖;。

1987年退伍,1997年在叙永县拖拉机汽车大修厂工作。历任班长、技术员、厂党支部书记,获农机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8年改制后,自办叙永县昌明汽车修理厂。期间多次到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深造,获高级技师资格证书。2010年创办叙永县叙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2010年参加姓氏文化研究工作。并开始主编叙永高氏族谱,后定名为《中华高姓大通谱.叙永支谱》。

2012年成为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理事;2013年在广州论坛会时,被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当选为常务理事.常务副会长。

他热爱家族事务,特别对姓氏文化的研究很感兴趣。在主编《中华高姓大通谱.叙永支谱》的同时,还积极收集资料,为编修《中华高姓大通谱.崇文公后裔分谱》。作充分准备。他待人诚恳,做事可靠,既灵活,又有原则。是当前中华文化促进会高傒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之中,年纪最轻,原则最强,工作最为看好的一个。受到了族众的普遍称赞。

附撰文《中华高姓大通谱.叙永支谱》序

言及家谱,必与国史、方志随行。国家乃国与家,有国才有家;国史为大史,规模大、影响力深远,是反应各朝各代的政治、军事、文化、人物替代、兴衰传记,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家谱为小史,是反应一个家族参与国家政治、军事、文化活动以及家族成员的发展史,表现为家族成员的社会地位、文化影响、家规家训、子孙传承的兴衰发展史。

悠悠数千载,人们尝曰:三皇五帝到如今。三皇即指燧人氏(燧皇)、伏羲氏(羲皇)、神农氏(农皇)。五帝指黄帝(轩辕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尧、舜。皇帝臣高元作室,使人类结束了穴居。高阳氏、高辛氏也或为高氏先祖,然史籍未全。

炎帝生于姜水始有姜姓,黄帝降临姬水衍生姬周;炎帝十五世孙伯夷佐大禹功封吕侯,吕尚辅武王兴周而封齐称“太公”。子高受封高地,有孙姜傒助立桓公,而赐有高姓,是为我始祖高傒也!

傒公衍十世高柴公,从学孔丘,憨直忠厚,敦孝爱民,列入贤班,宋赠“共城侯”。再衍至二十五世高洪。洪任东汉渤海郡守,居蓚县。家族兴旺,成为望族。由此享有天下高氏出渤海之美誉。

傒之四十八世高崇文,平吐蕃、征刘辟,南唐封南平忠武王;长子承简,任检校工部尚书、义成军节度使、郑滑颍等州观察处置使等职,加检校尚书右仆射;有孙高骈,平定安南封南平武昭王;其五世孙亿霞、亿雲进士为官,居吉安府,开基皈仙里。今后裔众多,人才济济,遍居五洲四海。

亿霞公十世孙国钦公迁永丰华田创永丰华田派。二十四世孙端用、端信于1500年左右迁湖北仙桃。端用成为今江汉平原始迁祖迁;端信复回江西,其后于1550年左右迁居川北,端信公四世孙映椿1606年(明万历34年)生,于1643年(明崇祯16年)南迁四川下南道永宁府简村黄家岭(今龙凤乡文村)成为今叙永县龙凤高氏始祖。其后裔居叙永镇、龙凤镇、天池镇、后山镇、枧槽乡共三千多人。

崇文13世德胜公迁安福嘉林水车,其孙应崧公,宋末恭宗(1274-1276在位)学士院佥枢密院事。元人逼迫仗节不屈,卒于燕维。子孙流离,一徙建昌城,一徙泰和州。应崧公曾孙彪三公,南城县大井头十八都人氏,元末“以武功起家佐明太祖定天下”,洪武18年(1385年乙丑)长沙卫总兵,21年(1388年戊辰)调永州府封盱江侯,后裔始居零陵县,彪三公十一世孙高钿万历43年(1615年)乙卯科中进士,任陕西西安華州知州,崇禎元年(1628)任陕西華州知州刺史,宜直大夫。在《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人物篇(336页)记载:高鈿,零陵(永州)人,以举人入仕,官至华州知州。在湖南《湘人著述》中注明:高鈿,字鼎垣,嘉靖34年(1555)举人,著有《秦中杂记》。钿四世孙高在约于清雍正年间入川居四川省下南道永宁府忠义里一甲大乾塝(今泸州市敘永县江门镇)形成今叙永县江门高氏,延续后裔约3000余人,分居于泸州市叙永县、纳溪县、宜宾市江安县三县的三角地带。

叙永赤水高氏谱载:五代天下大乱,五十三世怀德公辅宋太祖取天下创大宋基业,成为北宋初年名将、宋太祖妹夫。因功官至武胜军节度使兼侍中。死后被追赠中书令、封为渤海郡王。怀德公十二世秉忠,官任都统制。因受贾似道排挤,弃官南渡隐居金陵。秉忠公六世孙国顺(据贵州林公谱),国顺十一世孙高林,字盛芝,避祸逃居贵州大定府。林公五世孙高登.字登龙因军令迁四川叙永赤水,现高家院子,是为叙永县赤水高氏始祖。其后居叙永赤水、摩尼、古蔺马蹄、纳盘、贵州毕节生机镇一带约3000余人。

叙永麻城高氏谱载:明末天启年间(1621-1628),被后人称为“西南霸主”的永宁宣抚司彝族首领奢崇明为“复兴彝族国”,与贵州水西宣慰司安位叔父安邦彦的作乱,占重庆、破泸州、陷遵义、围成都,大明朝廷北兵南调征讨“奢安之乱”。明怀远将军高成德领军由顺天府宛平县南征入黔平叛,功成后留守居贵州威宁,后迁毕节,再迁居现叙永县麻城乡高桥村高枧槽(渤海郡.衍德堂)形成今天的叙永县麻城高氏。后裔于5、6世时有40余人外出后下落不明,现已历15世,人丁仅百余。由于其先祖尚且不明,待考;1998年已经修谱,此次暂未加入叙永支谱。

上为敬祖尊宗,下为福佑子孙。我于2010年立志修谱,历时6年,足迹遍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山东;有幸得到《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主编路加教授、副主编家协宗长的指导,以及江西吉安《南平皈仙高氏宗谱》主编绍球宗长、副主编公仆宗长等的指导和叙永支族广大族亲的帮助资助之下,《中华高姓大通谱.叙永支谱》终得告竣。此乃族之大事,应可喜!可贺!

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谱中错漏,不一而足。吾心之戚戚,诚望各位宗亲海涵!更望后世贤哲,亡羊补牢,详察增补,以告慰先灵。愿吾族兴人旺,永续绵绵!

高傒公89世、高洪公65世、崇文公42世、

龙凤始迁鼻祖映椿公12世孙昌明敬撰

公元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河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处级高级政工师高天栓

天栓,西高秀文之子,厚公26世孙。父母育2男3女,他为长。中共党员,处级,高级政工师,自学取得汉语语言文学本科学历。

1969年参军,任卫生员,四年后复员。回家即顶班,当了八年矿工。后调井陉二矿及矿工报社,任干事、记者等。接着,又参加井陉煤矿史的编写,抗日战争时期及井陉煤矿大事记编写等。其间,写作《高花子和他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收入公开出版的《石家庄风物志》。所写煤矿史话《井陉煤矿与故宫博物院》《并陉煤矿早期的植树活动》《井陉煤矿与天津劝业场》等在《中国煤炭报》发表。从1985年起,在中央及省、市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400多篇其作品《煤矿工人万岁》先后获《中国煤炭报》、中国产业报协会好新闻一等奖,新华社发通稿进行了报道,受到当时人民日报社总编范敬宜的称赞。1994年《纪念中国煤炭报》创立十周年,报社领导在纪念总结中,列举了该报六篇全国好新闻,《煤矿工人万岁》列第一位。他先后被《中国煤炭报》《中国矿业报》等多家报刊聘为特邀通讯员和特邀记者。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

2006年任蔚州矿业公司医院党总支书记兼工会主席,坚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中心,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带领医院领导班子,主持了老虎头医院的升级改造工作,把一个破旧的地方矿医院,改造成一流设施、一流环境的现代化医院,并被评为开滦集团星级文明单位。个人先后被评为开滦集团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蔚州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党风廉政先进个人等。

2011年退休后,主编《中华高姓大通谱、河北井陉小作支谱》。该谱由占祥部长题写全名,大校级考昌任编委主任。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中华高姓大通谱》系列中,首开历史先河,第一套公开出版发行的支谱。

娶妻段秀荷,井陉南峪地都村人。1965年参加工作,曾在电讯厂、人民公社、焦化厂工作。她曾在区多数企业不景气的情况下,秀荷被委以重任,使焦化厂一独秀。她泼辣、干练,被全厂职工称之为“女强人”。

子:高俊杰,

女:高俊华。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员,四级大法官。2016年应邀出席世界海洋大会并发表英文演讲。

高天栓现任中华文化促进会高傒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赞文送天栓

一一写在退伍分别之际

吾恨逢君迟,汝却离去早。

回首忆昔日,心潮逐浪高。

胸中装四海,潇洒志气豪。

博览群书勤,好学精神好。

笔下飞彩虹,古今叙滔滔。

三载如瞬间,一言难尽了。

去后频来信,新作不可少。

别时言语哽,主席话记牢。

壮志化金星,直上九重霄。

战友夏存芳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六日

于沉湖!

首个省级分会长参加第三届世界高姓宗亲联谊会高峰

高峰,安徽无为人,1957年生。他在高中毕业后学徒,学得“一技之长”后,创业办厂。曾任安徽省三色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承包过北京奥运会部分场馆灯具的安装,是安徽颇有名望的民营企业家。

他还自学报考,就读于北京大学班,清华大学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班,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班。

现在,他在安徽省铜陵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了资本金为5999万元的铜陵峰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拥有《用碎米制备米蛋白乳粉和米蛋白奶的新方法》,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业登记薄副本》证书号:950475.

他是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2007年论坛会当选的常务副会长;全国第一个省级分会——安徽省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2008年在黄山承办过全国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2009年,赴台湾参加过世界高姓宗亲。2011年在高研会出现紧急意见分歧的情况下,他支持执行副会长高峰(湛江)在北京召开会议,私费宴请与会代表,主动参与调解矛盾,使高研会朝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进2011年,他参与为《中华高姓大通谱》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捐资,是2016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顾问。。现任中华文化促进会高傒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附撰文: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第三次大会组委会主任安徽分会会长高峰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宗亲

天都峰舒颜致意,迎客松展姿迎宾。时值金秋十月,大家欢聚黄山参加“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第三次大会”,共商开展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研究,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之大事,共襄华夏和平崛起之大计。我谨代表大会承办单位安徽分会全体会员大会组委会全体人员,对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衷心地祝贺,对诸位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2006年11月,在高福舜、高明忠宗长的带领下,温州龙港的高氏宗亲勇开先河,承办了“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去年12月初,在高志超会长、高锦煌宗长的操持下,厦门的高姓宗亲承办了“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第二次大会和“世界高姓宗亲首届联谊大会”。温州和厦门的宗亲为我们做出了示范,提供了经验。正是在这种示范和经验的鼓励下,我们才有了承办“中华高姓

历史文化研究会第三次大会”的勇气。然而,由于我们地处中部,局限于财力、认知方面的差距,以及我们这些操办人的能力和水平,尽管我们在操办过程中付诸加倍的努力,但也难免疏漏,存在一些不周到或不尽人意的地方。好在我们是自家人办自家的事情。不到的地方,敬请各位宗亲提出批评,以备我们总结经验和教训。

最后,祝大家心情愉快,身体健康,事业发达!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

2008年10月25日

52岁考上长春工程学院工民建专业的大学生高敏松

贵池区棠溪镇石门村上高人。生于1953年1月5日。初中肄业后应征入伍,历任部队文书、报刊通讯员。退伍后,曾任棠溪公社铅锌矿负责人、钳工、机械车工、石门村架电队现场负责人、电工等。他大学专科毕业,具有预算员、施工员、安全员、工程师等从事建筑行业的资格和职称。

1995年辞职打工。历水电工、领班、水电清洁工、承包负责人、水电施工员、水电监理等。

他有着谦虚好学,不畏艰难险阻的勇气和毅力。52岁那年,他力排众议,克服了家庭儿女拖累,经济不济等诸多常人不敢想象的困难,参加全国统一成人高考,被长春工程学院录取。

2018年1月,在长春工程学院工民建专科毕业后,历任安装工程师,民营建设单位现场代表、安装预算师。曾设计同一单体建筑多单位独立供电方案。

他对姓氏文化也非常热爱。1994年独自主编石门高氏(上高)族谱。是合法高研会常务理事、副会长。2012年4月,参加《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颁发。还托人请占祥部长题写了“千年古村石门高”的题词。2014年8月,承办了华夏高研会在池州举办的全国高研论坛会议,为占祥部长的题词碑刻揭幕。他经过多年的“日以继夜,无私奉献”,主编的《中华高姓大通谱、石门高支谱》于2017年告竣。他的谱,以史为依据,“引经据典”,在考证的基础上,“求是修谱,有错必究”深受族众赞扬。颁谱时,80多岁的中国公安大学的二级警监、享受副部级待遇的主任教授,华夏高研会老会长高德原等亲临祝贺。

儿子:高伟,生于1979年4月23日;高中文化,在武昌自创电商公司。

媳妇:孙玉凤,号孙冰,生于1983年,初中文化,从商。育一子一女。孙子:高硕,生于2008年5月24日。

孙女:高梦瑶,生于2019年4月18日。

女儿:高珊,1983年生,本科文化,学士学位。自创电商公司。育二子。

女婿:朱业传,1982年生,六安人德国RMT亚深工业大学博士学位。

供职西安工业大学。

外孙:高朱哲,生于2014年5月18日。

高朱谊,生于2017年5月。

高敏松的精神、人品和对高姓研究的执着、奉献,族人皆知。他无愧是高姓族人的楷模!

附撰文高起公世系考

多家高氏宗谱皆有高起名之载,但高起之前世系不明按照皖南高氏联谱(1605年,如东至万贵、枞阳晟三、桐城、繁昌继善堂等高氏宗。

以下称联谱)世系:

起胜祖不识勋拱…

不惑

联谱记载:“起从汉高祖定天下,封都武侯,官鸿胪太尉,景帝时太中大夫。”

“不识武帝时校尉,从霍无病征匈奴,封宜冠侯,官右辅都尉”

萧山东瓜沥高氏宗谱(《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世系是根据东瓜沥高氏宗谱世系):

邑成则不疑兴…

不识

东瓜沥谱:“邑从淮阴侯,高帝六年(201)封祝阿侯””。

“不识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以击匈奴功封宜冠侯”。

“兴袭爵,汉康四年立孙长陵上造宏诏复家”。

联谱中“起”的三世孙有不识,萧山东瓜沥谱中的“邑”的四世孙有不识。两个谱中的不识都是汉武帝时“以击匈奴功封宜冠侯”,这进一步充分确认,两谱中的不识公是同一个不识公。

既然两谱中的不识公是同一个人,其先世“起”“邑”字不同、音相近,爵相等、时相合,都是汉高祖初年大将,即“起”“邑”应是同一个人。

《史记·高祖本纪》《汉书·卷一上高帝纪第一下》皆有“五年…帝置酒雒阳南宫。上曰:“通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先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嫚而侮人,项羽仁而敬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与人功,得地而不与人利,此其所以先天下也。”《史记·高祖本纪》《汉书·卷一上高帝纪第一上》《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项羽本纪》等,均未见“高邑”之名。但《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

号谥姓名侯状户数始封位次子孙曾孙玄孙

祝阿孝侯

高色以客从起啮桑,以上队将入汉,以将军击魏太原、井陉,属淮阴侯,罂度军破项籍及豨,侯,千八百户。<76>正月己卯封,二十一年薨。七十四孝文五年,侯成嗣,十四年,后三年,坐事国人过律,免。孙曾孙元康四年,色玄孙长陵上造弘诏复家。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祝阿孝侯是高色,属淮阴侯。与萧山东瓜沥谱中的“高邑”都是从汉高祖时属淮阴侯,汉高祖封祝阿侯,“邑”“色”爵相同、位相等,时相合、字相似。这又充分肯定“高色”“高邑”是同一个人。而从而说明“高起”、“高邑”、“高色”亦为同一个人,但究竟其名是起,还是邑,或者是色?

《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祝阿孝侯高色,以客从起啮桑(地名),以上队将入汉,以将军击魏太原、井陉,属淮阴侯,罂度军破项籍及豨,”

《史记•项羽本纪》“汉之四年,汉王得淮阴侯兵,欲渡河南。…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破齐、赵,且欲击楚。”这里明确淮阴侯是汉之四年(前203年)归顺汉高祖。

《汉书·卷一上高帝纪第一上》“二年(前205年)…九月,信等虏豹,传诣荥阳。定魏地,置河东、太原、上党郡。”《史记·高祖本纪》“三年(前204),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即绝河津,反为楚。汉王使郦生说豹,豹不听。汉王遣将军韩信击,大破之,虏豹。遂定魏地,置三郡,曰河东、太原、上党。《汉书·高帝纪第一上》与《史记·高祖本纪》的差异,一个是二年…九月…定魏地,置河东、太原、上党郡。”,一个是“三年…遂定魏地,置三郡,曰河东、太原、上党”。在时间上相差一个年度。《汉书·高帝纪第一上》与《史记·高祖本纪》共同点是韩信“击魏,大破之,虏豹。遂定魏地,…张耳与韩信遂东下井陉击赵,斩陈馀、赵王歇。”,而不是淮阴侯。至于《史记·高祖本纪》“三年…淮阴已受命东,未渡平原。”指的是淮阴侯受命项羽,时未渡平原击汉。

按照《司马迁简介》,司马迁是前145年~前90年人。以司马迁30岁开始作《史记》,距汉高祖四年,仅88年,《汉书》是班固所作。班固(33~92)在其父班彪所作《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汉书》。班固的父亲应该是在其30岁左右的公元30年前后作《后传》,距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已230余年。故《史记》具准确性,因此,当以《史记》为准。《史记·高祖本纪》“五年…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甲午,乃即皇帝位泛水之阳。…天下大定。高祖都雒阳,诸侯皆臣属。”未见正月封爵。《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五年春正月…诸侯上疏,请王立社稷。…二月甲午,上尊号。汉王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帝乃西都洛阳。夏五月,诏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又曰:“七大夫、公乘以上,皆高爵也。诸侯子及从军归者,甚多高爵,…。”故帝诏封爵为夏五月。”而不是正月。

萧山东瓜沥谱记载“邑从淮阴侯,高帝六年(201)封祝阿侯”。查《汉书》“六年,人告楚王信(即韩信)谋反,…上还至雒阳,赦韩信,封为淮阴侯。”故高帝六年是封韩信为淮阴侯,而不是封高邑祝阿侯。

再从《史记•高祖本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吕太后本记》《史记•孝文本记》《汉书•卷一上高帝纪第一上》《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皆有“起”,未见“邑”与“色”之名。多有表淮阴侯之功,而未见淮阴侯其名。列表:

《汉书》

《皖南联谱》

起高祖初《汉书·高帝纪下》有高起,无侯爵、无邑、色之名。

联谱记载高起都武侯、鸿胪太尉

孙不识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以击匈奴功封宜冠侯”

萧山东瓜沥

邑高祖初

从淮阴侯,高帝时封祝阿侯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

色高祖初

按照列表,既然“起”“邑”之孙是同一个“不识”,“邑”“起”谐音,因音而误,则“邑”就是“起”。“色”“邑”都是淮阴侯,都是汉高帝封祝阿孝候,肯定了“色”就是“邑”,因“色”“邑”字相似而误,故“色”“邑”就是起。

《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世系表。邑是十八世,即起公,是傒公的十八世孙。

(高敏松)

原望城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民政局长高新田

高新田,白沙围高氏子政公后裔,长沙望城人,1946年生。1963年中学毕业后,回新康乡新河学校任教师;1968年入伍,199年专业到望城县民政局。在县民政局先后任股长、副局长、局长、党组书记,是望城县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

退休后,积极主动开展高姓研究工作,先是在望城主修《白沙围高氏六修族谱》,组织“家规、家训、家诫”的传承,开展颁谱、祭祖活动。他组织的“弘扬族氏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活动,对提高民众的道德修养,丰富“厚德载物”的精神内涵起到了积极作用,深受好评。现在,他老当益壮,正紧锣密鼓主修《中华高姓大通谱.白沙围支谱》。

2010年以后,积极参与《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的编修、出版。他为2011年由作家出版社首次出版的《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提供资料、捐资印刷,是该谱的名誉理事;还到四川邛崃、仁寿、叙永,重庆的垫江等给族亲们颁发《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后又出任了中华姓氏简史丛书《中华高姓简史》顾问。

2012年开始,他为主协助家协组织《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编委会。他带头自筹资金,与科建,家协,在长沙主持召开了第一次编委全会。从此,使湖南分谱的编修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他是全省近70余支高姓世系的制作主编,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尽管年近古稀,任不辞艰辛,夜以继日,呕心沥血。期间,他要老婆开私车,自掏费用,先后到湖北赤壁、咸宁,常德鼎城、娄底新化等处寻根问祖;还陪家协,去了张家界、凤凰、沅陵、郴州、祁东、衡阳、浏阳等多处。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他打了一个漂亮仗。在张家界召开的全国高姓代表参加的颁谱大会上,深得与会姓氏研究专家,谱牒编修内行等一直好评。2016年10月,在郑州召开的第二次中原谱展评比大会上,《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荣获“最佳编修优秀奖”。

他参加过北京、广州、池州、张家界、仁寿、玉环、秦皇岛、临沂、徐州等全国性高姓论坛会。他是《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常设编委会执行主任、中华文促高研会常务副主任。

20岁任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第一届理事的江西高锋

高锋,1986年生,江西鄱阳人。大专学历。

2006年任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第一届理事。2014年任江西高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2015任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第六次常务理事会通过担任常务副会长。他是201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华高姓大通谱》编委会委员,2016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再版的编委会常务委员。

曾任广西八步区教育局和平桂区教育局工作电教站站长的高兴平

高兴平,汉族,祖籍: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1960年生于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1980年毕业于湖南科技学院,副高职称。1980年至1988年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铜矿职工子弟学校任高初中教师5年,后调到广西八步区教育局和平桂区教育局工作,在两局曾任电教站站长,至今从教39年;且深受好评。

他工作多,任务重,忙里偷闲,热爱高姓研究的各项工作。收集有关高姓资料,丰富自己的家族文化知识;为族人们寻根问祖设立平台;为宣传族规、家训,祖德宗功不遗余力;不仅协助广西高姓组织做好工作,还能参与完成合法高研会的很多工作。他参加过山东临沂等地高研会的全国性论坛活动。2018年参加了高研会学术研究组在遵义举行的“文企联谊,抱团发展”的研讨会。会后,发表文章,积极宣传。

现在,他担任了《炎黄高氏网》、闻诺网络公司高氏app《中华高姓大通谱》编修栏目及弘扬《革命先驱——高自立》革命家风栏目的管理员和助理编辑。挑起了中华文促会高氏文化研究会网上宣传的这几幅重担;已进入角色,初露锋芒;我们预祝他“百尺杆头”。

他性格豪爽,性情耿直。凡网络上出现不和谐现象,或有人不尊重事实,歪曲历史的时候,他就能匡扶正义,仗义直言。达到澄清是非,解决问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族人,共同为高姓研究做出贡献。

他深受族人的爱戴和拥护,无愧高研族贤。

贺州市宏伟服装民用品经营部总经理高兴新

高兴新,汉族,祖籍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1963年生于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1977年年仅14岁就开始做收废旧和餐饮行业生意,1980年从事服装行业生意,1985年办红砖厂,1988年与广州珠江啤酒厂做猪花生意,1991年与贺州市武装部合作经营军用品服装,1996年至今任“贺州市宏伟服装民用品经营部”总经理。

2013年任华夏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2015年任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广西分会副会长,2002年3月任贺州市第一届至第五届贺州市高氏宗亲会副会长,2016年任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2017年2月9日任贺州市第六届贺州市高宗会会长。

他热爱族人,关心高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建设事业,宣传《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自2015年参加玉环会议后,常年收集高研会资料。2016年,《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再版后,他个人一次就出资购买十套,配齐了《中华高氏》会刊,《高研会光辉十年》等资料,分别送给广西热爱高姓研究的族人。他还给香港高姓宗亲会秘书长高綺卿赠送了一套再版《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

他还强力推进《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贺州市支谱》的修谱工作,多次开会组织发动,认真研究。他为保护和传承高氏历史文化尽心尽责,为高研事业既出钱又出力,受到贺州族人的普遍赞誉。

他是中华文促会高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主任,参加过在浙江玉环、山东临沂等多地举办地的大型高研活动,为高姓研究擂鼓助威,献计献策。在全国各地的高姓族人中,影响颇大,印象特好。

广东省海丰县梅陇镇银丰乡走出来的高研族贤高舜岳

高舜岳,字巨峰,号高峰;1955年生,大专文化程度,祖籍广东省海丰县梅陇镇银丰乡,水口《余庆堂》后裔,念六公廿二代裔孙,现旅居深圳。

他是水口村育才基金会组织发起人之一,酝酿多年,于2017年正式设立,共筹集资金达六十万多元;奖励当年度考取的本科生三名,每人一万元;资助贫困生一名,二仟元。2018年奖励考取当年度硕士生二名,每人二万元;本科生三名,每人一万元;大专生七名,每人三仟元;基金会每年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邀请附近村镇宗亲代表和乡亲们一起参加庆典,受到极高的评价,纷纷表示赞赏,并且把为子孙后代办实事的“水口经验”带回去广泛传播。

为了大力推广《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先后自购了120套,其中免费送给了广东高研会、深圳高研会、汕尾、惠来、福建等地宗亲共计20余套。

2017年发起修编《中华高姓大通谱·.粤东支谱·念六公卷》,他出任主编,为了拿到一手资料,多次深入基层,往返于福建、汕尾、深圳之间,可谓呕心沥血。十几年来,不管多忙,也不忘记查研老谱,整理资料。特别是,一年之间母亲谢世、爱妻突发心脏病,相继离他而去;这如雷灌顶的遭遇是常人难以承受的。他凭借虔诚的“敬祖尊宗”之心,擦干泪水,坚韧的从悲痛阴影中走出来,强打起精神,又继续为支谱写起“凡例”、“序言”、制作“世系表”、整理“高氏人物”,编撰族谱资料等一系列重要工作。

他是高研会常务副会长,却不张扬,为人善良,坚持原则,敢于匡扶正义。为《中华高氏》积极撰写文章;资助华夏高氏丛书出版发行而慷慨解囊;参与高研会的论坛活动。特别是在高研会的重大变故中,他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无愧于人,是受人敬仰,德高望重的高氏族贤之一。

原澳门南兴置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广康

高广康(1940~2018),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大沥人。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任罗村公社团委书记,历任塘头公社党委组织委员、中共南海县委组织部组织员、丹灶公社党委书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政府财办主任。1992年起任香港樵梅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澳门南兴置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1971年至1993年任南海县(市)委委员。1993年任澳门南海同乡会名誉主席。2007年当选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2008年四出拜访宗亲,领导创建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第一个省级分会广东分会,担任会长。2008年12月,支持深圳企业家高越富资助总会于深圳召开第一次会长会议。2009年2月,支持广州花都杨村高氏资助于花都召开《中华高姓大通谱》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启动大通谱《总谱》的编修。2009年4月,响应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黄山第三次大会号召,领导广东分会率先召开企业家联谊会,组建经济委员会,并带动广东分会支持高越富牵头为总会做试点,于2009年12月创建第一个高氏宗亲企业—深圳高氏联合投资有限公司。由于其大力宣传、发动,从在花都召开通谱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开始至总谱完稿,在为修总谱捐款总人数中,广东始终占半数以上,保持全国第一。在其领导下,广东分会扎扎实实做实事,一路为总会带头摸索前进道路,做出突出贡献。现任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顾问、广东高研会荣誉会长。

广东新会高树南

高树南,1967年生,广东新会人。共青团员,2008年9月28日担任广东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2014年3月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现在经营二手汽车服务,地址: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迎宾西路新河花园南华二手车行。曾任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第七次常务理事会通过担任监事。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第六次常务理事会通过担任基金会监事。现任中华文化促进会高研会常务副主任。

第三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优秀成果奖获得者高文豪

高文豪(1942~),广东汕头市人,国家卫生部执业中医师。学验俱丰,在国内外发表临床论文40多篇。论文被载入《世界优秀医学论文选要大全》。著作《中医长寿学》(海外版)荣获第三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优秀成果奖,事迹入编《中华民医大辞典》等典籍。2003年被香港城市大学聘为中医教授,担任中医文凭课程教学。热爱宗亲事业,1986年开始组织粤东宗亲编写并出版潮汕高氏族谱,2009年和高峰宗亲一起帮助越富宗亲创建深圳市高氏联合投资有限公司。2010年积极支持向政府注册中国高家历史文化研究会。热心参与编修大通谱,为《总谱卷》集稿,提供大量照片等资料。曾任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执行副会长高峰

高峰(1955~),广东徐闻县人。一向热爱宗亲事业,自20多岁被选为本村家族族长起,一直参与宗族事务活动。2009年在湛江分会筹备会上当选为秘书长,主持全面工作,随即召开理事会,提出组建湛江市高家实业公司。由于工作单位与家庭都在深圳,他和文豪宗亲积极协助越富宗亲在2009年年底成立深圳市高氏联合投资有限公司,参与领导层管理工作。同时被增选为广东分会副会长。2011年担任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执行副会长。

在他担任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执行副会长期间,由于秘书长与会长发生意见分歧;即:秘书长私自在高家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上公布“自任会长”引发出矛盾的紧急关头,他自费数千余元,聚合各地常务理事,在北京召开会议。认真听取情况,分析原因,找准根源,力挽狂澜,进行了妥善解决。自此,使高研会一步一个脚印的大踏步前进。

娶妻.陈月连,生于1961年,相当初中文化,在深圳驭先实业有限公司工作退休。生一子一女。

儿子:高飞,生于1981年,本科毕业生,在广东双泰运输集团公司工作。

女儿:.高汝虹,生于1984年,本科毕业生,是深圳社工助理督导师,在广州工作。

高峰,近来尽管身体欠佳,但仍然关心高研,积极建群,参与宣传高研的活动;是中华文化促进会高傒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顾问。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军屯镇高行杖村原党支部书记高清君

清君,男,1949年5月15日生,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军屯镇高行杖村人。1969年参加故城县组织的贫选队开展斗、批、改,恢复农村党组织,1970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在本村任党支部副书记、民兵营长、团支部书记、故城县第六届县团委委员。1982年在乡办企业,故建三公司任党支部书记。1990年至2000年在乡办企业驻海拉尔办事处负责。2000年自建兴隆绒毛厂。

他十分热爱家族公益事务。自2001年开始参加高氏家族活动,被无记名投票推选为高行杖高氏家族族长。他组织了2001年、2006年、2011年、2016年,高行杖始迁祖后裔迁出的18个村的五年一祭的祭祖活动。

自2013年开始积极参加了中华高研会的各种活动。先后参加了高研会2013年广州、2014年池州、2014年《中华高姓大道谱.湖南分谱》张家界的颁谱庆典、2015年3月22日在北京召开的高研会、2015年的浙江玉环论坛、2016年秦皇岛的高研会十年庆典活动、2016年参加了清河孔子书院成立祭孔大典、2017年临沂召开的高研会常委会和10月27日中华文化促进会高研会首次年会、2018年5月27日河北清河文促会组织召开的中华姓氏文化论坛并发言,还曾代表高研会接授文促会主席王石的授牌仪式。2018年10月6日和路加会长、云禄、参加了河北小作村高氏宗谱颁谱庆典,2018年12月8日参加了徐州、中华文化促进会进会高氏文化研讨会。

2015年至2017年,他精心组织高行杖高氏,包括迁出的18个村的高氏族人议修《中华高姓大通谱.河北故城高行杖支谱》。在他的带领下,组织编委会一班人,历经三年的呕心沥血,支谱告竣并举行了颁谱庆典。该谱由高占祥部长题写谱名,《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编委会主编高路加,副主编高家协分别撰序;高研会其他常务副会长等题词。为本支后裔寻根问祖、传承祖德宗功贡献了留芳百世的宝典。他积极支持宣传《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的再版发行,是再版顾问。他对华夏高氏丛书的资料收集,出版,更是重视有加。

他现任中华文促会高研会常务副主任、监事。他办事积极、公正,待人热情、诚恳,是高研会领导核心中,不可多得,且令人敬重的长者。

原江西南昌市政协常务委员高康候

康候,祖藉南昌县幽兰镇江陂村民委员会高家仲房人。1949年10月出生,民主人士,中国国民党党员;曾先后任南昌市青云谱区和南昌市政协常务委员;现居江陂州街。

1956年至1962年就读于江陂小学、罗舍完小;1963年至1979年在家务农;1980年至1985年在江陂村修理厂、砖瓦厂任採购员、出纳、付厂长之职。1985年应南昌市烧鸡厂聘请任厂长之职至1989年。同时由江陂高家迁居南昌市青云谱区三店街办熊坊花园新村定居至今。

自1990年始,他把所积累的资金创办起了他个人所有的民营企业:2000年始承包了南昌市正力宾馆;承包四年合同,到期于2003年赴广东深圳继续经营宾馆、酒店、招待所直至2010年退休返回南昌。经南昌市委统战部组织的培育考察下,由他本人申请,于1995年加入了中国国民党组织。19 92年开始市委统战部推荐,参加了南昌市青云谱区政协委员任常委;又于1999年加入了南昌市政协委员任常委。

2013年10月12日,在华夏高氏文化广州论坛期间,以科保、国勇、高锋、洪年、承厚、扬根等人发起,于次年1月1日至3日在江西南昌幽兰镇举行的江西高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经与会代表表决,高康候当选为江西高氏文化研究会会长。近5年多来,他格尽职守,含辛茹苦,劳累奔波,为江西高姓族人的家族事务而努力工作。凡江西境内,高姓支族有什么活动、要求,只要告知了他;他一定会不推卸、不拖拉,亲历亲为。吉安地区修皈仙谱,从修谱发动、稿件审核到颁谱庆典,他无一缺席。高泽塘主修《中华高姓大通谱、赣南分谱》,他更是每逢开会,有邀必到。高洪年在萍乡组织研讨“革命先驱高自立诞辰1百周年”,他也如约参加。

现在,康侯本支家族正在紧锣密鼓编修《中华高姓大通谱、幽兰支谱》,他不仅积极参与,而且还慷慨解囊,予以资助。他常说:“我这一路务农、打工、创业过来,虽奔波坎坷,但得益于老家父老乡亲。特别是,幼年时的关照和培育、使我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小家庭,过上了自由的好日子。我要报恩于先祖,报恩于乡亲。为家族的事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深圳市闻诺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斌

高斌(1979~)江西赣州人。寒窗苦读机械自动化专业至2001年,然后外出深圳打工。在2006年创办深圳市精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2008年创建深圳市闻诺科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主要经营家电、设备控制板设计与生产和互联网平台搭与运营。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第六次常务理事会通过担任华夏高氏文化研究基金会监事长。

原江西省政协委员高忠明

忠明(1975.12~),江西南昌人,民革委员。2006年创办江西亿栢嘉公司并担任董事长,高级农艺师职称,并担任江西省政协委员,江西省工商联常委,江西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江西省地税局特约监督员等社会职务,荣获2010年10月(中小企业)“风云人物”;2011年“创业中国年度十大人物”;2011年第四届创业中国年度“风云人物”;2011年12月江西省青年企业团聘请担任为“点燃创业激情、放飞梦想”青年创业典型宣讲交流活动导师团导师;2012年1月荣获南昌市青年商会颁发的“年度风云人物”称号;2012年5月荣获“共青团优秀团干部”称号(共青团南昌市委)等荣誉。十年来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几家控股和参股子公司的互联网生态有机食品企业集团。现有员工三百多人的互联网有机食品企业。2015年筹建江西省谱牒研究会高氏文化研究委员会会长。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第六次常务理事会通过担任常务副会长。

世界高姓宗亲首届联谊大会秘书长高锦煌

高锦煌(1939~),台北市高姓宗亲会理事长及烈山五姓宗亲会理事长。祖籍福建安溪大坪,其先祖炅东公于清康熙年间迁台开垦于万盛庄。1945年台湾光复,百业萧条,在艰困的环境中为补贴家用10岁稚龄即上山捡柴、下田捡稻穗及浮萍饲养鸡鸭,早上卖油条、白天卖棒冰,15岁失恃20岁失怙,一妹两弟年幼尚待扶持,肩负一家之主重任,为维生计毅然报考进入台北市公共汽车修理厂担任钣金技工。1975年至公司担任业务经理,与公司同事合伙开发建筑工地,从此事业小有成就。对兄弟姊妹有情有义且呵护备至,二位弟弟多年失业、几十年来均赖其资助。他年轻时甘苦、四十岁始创业,先后参加狮子会、兵役协会、改善民俗实践会、体育会、宗亲会、警友会、民防大队、后备军人辅导中心、团管区组训顾问、民众服务社等,他所领导社团公私分明、绝不公费私用,反而慷慨解囊垫补不足,锦煌宗长长期服务宗族事务,热心公益慷慨捐资重建吾宗祖祠,倡修祖墓及吾宗族谱无私奉献,锦煌宗长1987年加入台北市高姓宗亲会即膺任第九、十两届常务监事,1993至1999年膺任第十一、十二届理事长,因人团法规定:理事长连任以一次为限,2003年再度膺任第十四届理事长、2007年连任第十五届理事长,对内:先后完成(一)制定会徽;(二)邮政划拨账号;(三)向国税局申办、捐助本会经费依法申报年度所得列举扣除额;(四)修改《会员子女奖助学金简章》、增颁荣获硕士、博士学位暨高普考及格纪念品或奖牌;(五)制定《惠赠办法》、限制公费使用;(六)理监事自强活动;(七)举办会员暨眷属联谊活动;(八)编纂《敦睦》及《渤海》特刊等。对外:(一)加强与各友会往来;(二)组团参加烈山五姓恳亲大会;(三)率团晋谒开闽始祖、立碑献匾并捐赠基金;(四)促成盘山子渐宗祠重建等,尤以收回安平高氏宗祠重建暨南安惠连祖陵园扩大修复、公推担任主任委员,除捐巨资外、本着荣誉心与责任感、提纲挈领并多次返梓督导工作进度。锦煌宗长自力奋斗微有成就,不图自身物质享受,二三十年来为公益、宗务付出及捐赠达新台币千余万。2007年世界高姓宗亲首届联谊大会,应会长高新平邀聘出任秘书长暨筹备会总干事,本届联谊大会得以圆满达成,归功其周详策划。退休后年年透支,仍然无怨无悔继续为公为宗奉献,宽阔的心胸及牺牲奉献之精神,海峡两岸宗亲同表敬佩。

原淄川行政经济执法管理工作人员高风滨

高风滨,1960年生,山东淄博张店区九级村人。是山东淄博淄川高氏第20世,大专文化。是政府机关从事行政经济执法管理工作三十年退休的老同志。

他自2006年个入家族文化和遍修家谱,曾经主笔整理翻译家族文献《高氏家模》的出版,制作淄川家族十年家族历史光盘;还参与在路加教授领导下的《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卷》世系总表的整理编辑。该世系总表随后在再版的《高姓全史》中被收录:还用电脑修谱软件为高氏宗亲编修家谱。现任华夏高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编委会常委,会刊《中华高氏》编委。

中共榕江县委编办主任高明华

高明华,1974年9月12日生于贵州省榕江县八开镇党央村。大学文化,公务员,中共党员,现任中共榕江县委编办主任。

据传,在清末,其太爷第辉公跟其祖太爷到原黎平府古州八开司引我寨,即今榕江县八开镇党央村引我寨居住。后来第辉又随其父转回湖南新化生活,长至16岁再回到党央村引我寨松列居住。尔后移居党央寨,即原党汪寨。家谱在太爷时,失火被烧。口传字辈为:正大祖光,书香第中,德明跃邦。第辉育有三子:长子宗利,次子宗培,三子宗和。宗利育有一子二女。子:德林;长女高秀。次女高本。宗培育子:德方,女:高英;宗和育子:德明,女:高嫩。明华是德明次子。

明华父德明,中共党员,1949年10月14日生,小学文化,2017年11月病逝。育有四个儿女。曾任村会计,村长、村支部书记等职。在24年的村干生涯中,尽自己所能,积极工作,为本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曾多次被县、乡评为优秀村干、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特别是1989年带领群众参与世行林公司的植树造林,使每家每户在当年都有一份经济收入。30年过去,现在树已成林,在每家每户当年造有50至100亩不等的杉树林,按照五五分成,现有10至30万不等的收入,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母蒙兰芝,生于1948年,是勤劳的农民,1994年因病去世。

高明华,1998年7月毕业于黔东南师专政史教育专业,9月份分配到榕江县计划乡中学教书;后到贵州师范大学进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后回校教书,2007年调到榕江县民族中学任教,2011年3月调到县委党校任副校长,2013年调到组织部工作,先后任县公选班主任、部务委员、副部长等职,2017年调县委编办任编办主任至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期间,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成绩突出,曾多次被县、乡、学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从政以来,任劳任怨,一心为公,廉洁从政,曾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是县政协十二届、十三届委员,多次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现育有一子一女,女儿高海琳,儿子高跃睿。在家族中,有很高的声望,是家族中第一个大学生,第一个正科级干部。他很关心家族的兴衰,在他的影响下,家族大学生逐年增多,有的教书育人,有的救死扶伤,有的正在读大学。在他的关心下,家族许多兄弟姐妹都到县城创业,经商致富。特别是家族大型的祭祀活动、春节慰问家族老人及整理家族迁徙历程的寻根问祖及家谱的收集、整理、编写等等,都是他亲历亲为。现在,他正筹划:第一是积极与湖南新化县高氏家族沟通对接,在近段时间到湖南新化寻根问祖,找寻亲人;第二是正在收集、整理、编写家谱、家训,尽快成书;第三是积极联络本县区高姓,并组织召开族人联谊会,为本县区高氏文化研究做出积极贡献。

似这等年轻、在职的领导干部,工作之余,能如此为挖掘家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贡献者,实属不多。他,无愧于“榜样”“楷模”的称号,值得族人们学习!

评论
全部评论

0.1284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