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好人江诗信
好人江诗信
2019-07-29 09:10:25 来源:
编辑:潘晓林
点赞:0  点击:7  评论:0

湖北省武汉市有这样一位老人,他除了自己节衣缩食,捐资5万多元,福及107名山区贫困学生外,还12年如一日跋涉在秦巴山区,行程20多万公里,为失学的孩子们奔走呼号,争取到138个单位、900多人助学,使近千名失学孩子重返学堂。他就是被人们称为“希望老人”的武汉市离休干部江诗信。

与失学孩子结下不解之缘

今年68岁的武汉市洪山区严西湖渔场离休干部江诗信一生坎坷:他8岁时父亲牺牲。作为烈士遗孤,他在乞讨流浪中度过童年。1949年,14岁的江诗信被党组织送进部队,后转业到武汉一所小学任校长,不久便被错划成“右派”长达20年。平反昭雪后,80年代中期,他年仅50岁就因身体原因,在严西湖渔场小学离休。

1987年,江诗信自费参加摄影培训班学习。毕业后,他开始在郧西一带采风,主要想拍摄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组成“家乡美”影展。

1988年的深冬,江诗信到鄂西北大山深处采风时,看到一个不满12岁、衣衫褴褛的孩童,赤脚走在山坡上放猪,江诗信举起了手中的相机,“苦孩子”的组照诞生了。后来他一打听,才知道那名女孩叫罗娇娇,因为家里穷而辍学在家。此后,江诗信忧肠难解。

1991年初,江诗信在红安县采风,在华河镇熊家河村看到小姑娘张晓丽在家门口一边煎药一边专心致志地看书。江诗信经过了解,才知道她父亲已经去世了,母亲患病长年卧床不起,只好辍学回家。江诗信动情了,连忙挤出100元路费送给她。

1992年秋,江诗信将张晓丽等3名孩子作为自己的救助对象,每人每学期各寄20元学费。当时他月工资仅有100元。次年春,江诗信再次来到熊家河村探望张晓丽。在村西头,一个放牛的男孩子跪在江诗信的面前:“江爷爷,我知道您是好人,您也供我上学吧。”从那一天起,江诗信便拿出了家里所有能拿出的钱和衣物,开始做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让更多的失学孩子读上书。

江诗信决心在有生之年,资助100名贫困学生。至今,江诗信个人一共资助了107名贫困学生,首批12名山里娃今年参加高考都考上了大学。除这12名学生外,还有10多人考上一类高中,20多人考上了中专。

在山区行程20多万公里

江诗信一年中有9个月不知疲倦地到鄂西北、鄂东北山区逐村寻访贫困失学儿童,遇到哪家孩子在地里干活,他就会不由自主地前去打探失学原因,执着地帮助孩子们圆读书梦。12年来,江诗信的行程超过了20万公里。

江诗信资助的孩子,都住在大山沟,去邮局取款很困难,因为一些原因,许多失学儿童就得不到他捐助的钱。于是,江诗信开始送钱上门。

江诗信深知,他一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他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贫困山区还有那么多上不起学的穷孩子。

12年来,江诗信动员组织了138个单位900多人同他一起共献爱心,直接、间接捐助了1028名辍学孩子,这些孩子90%都成为“三好学生”。

舍不得为自己多花一分钱

江诗信现在的离休工资每月有1000多元,但他的家却一贫如洗。

江诗信唯一的一点嗜好就是抽烟。可他抽的是不到3元一包的“长城”,而且每天限制在10支以下。穿草鞋,走山路,如今即使在山区也不多见,可江诗信却固执地认为,穿草鞋既经济又利于长途跋涉。江诗信穿的每双草鞋都是自己亲手编成的,江诗信算了一笔账,如果买最便宜的球鞋,这些年他至少要花去1000元,而这1000元可以供1名苦孩子读5年书。江诗信的老伴李玉珍说,他总这样跟她讲:比起山里那些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没有学上的孩子,我们再苦也是幸福的。

江诗信这样做究竟为什么呢?也许他写在一次摄影展前的序言就是最好的解释:“我并非闲极无聊,我只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唤醒人们的良知,引起社会的反响。请伸出您友爱的手,帮助更多的孩子走进学堂,告别愚昧,走向光明。”


上一篇 : 历史名人江辛
下一篇 : 查氏宗祠
评论
全部评论

0.1273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