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莆仙话里“随便”说成“姓蔡”的源由
莆仙话里“随便”说成“姓蔡”的源由
2019-07-26 10:07:12 来源:
编辑:潘晓林
点赞:0  点击:13  评论:0

莆仙人爱把“随便”说成“庆采”。据说跟枫亭蔡氏有关。   

“庆采”原叫“姓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日久语音产生变异缘故。   

话说北宋时期,在兴化府仙游县枫亭蔡氏一族,自天圣年间蔡襄考取进士之后,不断有人走上仕途。考上进士的达十数人。特别是蔡京、蔡卞兄弟同登宰相位。蔡氏成了权倾天下的一方望族。人人为之侧目。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些在朝当官的,自然就萌覆荫族人之念。这不但可笼络人心,也可抬高自己的形象。于是就动用职权筹集善款在家乡兴办义学等设施,扶助弱势族亲。那些与蔡氏权贵沾亲带故的,都得到了好处。不少贫困学子都中了进士而飞黄腾达。   

看到如此,与蔡氏没有关系的人,自然就眼红了。不少人也想攀附,就动了歪念,冒称与蔡氏有“亲”,混入群中。   这样行为,自然被正直的人嗤之以鼻——这是蔡氏为同族办的,人家“姓蔡”,你也姓蔡?不是的,为何步列其中?这不是乱认祖宗?未免太随便吧!   于是,“姓蔡”便成了“随便”的代用词,不胫而走。   

不过,“姓蔡”一词的“发扬光大”是在蔡京覆败之后。  

靖康中,蔡京获罪罢相,全家流放直至斩杀。与京牵连的人都得“连坐”。京里暗中派人来枫亭调查登记蔡京的族人。据说“青泽亭”村一带的居民与蔡京同姓,来人问:“你们这里是不是姓蔡?”乡人说:“是、是、是!”在莆仙话里,“是”与“薛”同音,来人以为他是姓薛,就放之一马。青泽亭人逃过一劫,为了避免再生事端,就将错就错,全村索性都改姓薛了。  对比前“争着攀附”、后“避之不及”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人们深为鄙视;再加上对蔡京祸国殃民作为的怨恨,就四处传播有损蔡京及其同族的言论加以嘲弄,“姓蔡”从而代替了“随便”一词,为全莆仙人所熟悉。还不解恨,就编了一个更恶毒的故事:说莆田东沙有个叫“雅儒”,本是呆子。因与蔡京同姓,受其恩惠念了几年书,依然不改秉性。妻子却很贤德。一天,给了他一些银子,他问:“要买什么?”。妻子说:“姓蔡。”意思说随便买一些东西回来。蔡雅儒不知“姓蔡”为何物,空手回来,说:“街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姓蔡。”啊呀,连自己都不认识了!  由此可推,“姓蔡”一词来自于人们对某些人爱趋炎附势的讽刺。现在,出于虚荣心,把自己托附在名人之后依然大有人在。现代国学大师蔡尚思(德化籍)对此有精辟的论述:“家谱族谱的记载,喜欢攀附历史名人。如北宋蔡襄,字君谟,邻县人。我们县里有些姓蔡的人自以为是蔡襄的后裔。他们把蔡襄的像裱起来,并恭恭敬敬地敬致祭,兴高采烈地聚餐,以作为一种荣耀。那时我已上中学,对此现象不以为然。认为我们蔡氏也是蔡京蔡卞的后裔。自己不争气,而老借同宗先贤的光,这就是最不肖的子孙。我们好不好,同祖先的贤与不贤根本无关系。祖先贤与我们无益,不贤与我们无损,何况姓名只是一种便于认识的符号,而决不是本来事实。”

评论
全部评论

0.1162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