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河南省台前县清水河乡乔氏古碑楼发掘记
河南省台前县清水河乡乔氏古碑楼发掘记
2019-06-14 23:16:59 来源:
编辑:georgeyonger
点赞:  点击:1  评论:0


河南省台前县清水河乡乔氏古碑楼发掘记

 

发掘过程 

河南省台前县清水河及其周边村庄,大凡50岁以上的人都记得:在清水河村南去仝庄的路西,有一座碑楼。该碑楼座西面东,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存于地面以上1米多高,经19826月黄河决口后,才被淤埋地下。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了文化自信战略,大力提倡尊重和发掘历史文化,加大对历史古迹遗产的保护。对此项工作,清水河乡党委政府具有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当乡主要领导了解到清水河村南古碑楼这一情况后,就立即深入调查,访问年长的知情人,于20181月进行了初步挖掘。但由于碑体太大,又恐怕施工中有所损毁,他们先后请来了县市文化文物保护部门的专家进行了前期勘察,做好预案。201951后,清水河乡党委书记王鹏亲自部署,乡长兰锐现场指挥,调来了大型挖掘机和吊车,又在梁山请来了专业技术人员,用了一周的时间,终于把这一古碑楼发掘出来,重新完整地按装在原址北100米滩区大道与小康大道交叉口东南角使这一重大文物重见天日,提升了清水河乡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品位。

碑楼的形制

整座碑楼有底座、主碑、碑帽、左右墙、前、双脊等6部分组成。整座碑楼通高4.5米。具体情况是:1.底座:宽、长2.0米,高0.5米,双层四块长方形青石,上下层纵横排列,2.主碑:高2.4米,宽1.0米,厚0.3米。3.碑帽:双龙盘绕戏珠,高1.1米,宽0.98米,厚0.36米。4.:正方形石两块上下迭砌,各0.98*0.98米;上块中间镂空“回”形“卍”(念“万”,佛家的心语,代表吉祥、永恒的意思)字;下块镂空四边成弧线的“口”字,代表银钱的意思,因习惯上给逝世的亲人烧的纸钱都是这样的形状。5.左右墙:左右两边各有两块竖石组成,高3.5米,宽1.6米。6.双脊:分前后。其中前面的长1.6米,宽0.85米,高0.4米;后面的长2.0米,宽0.95米,高0.5米;双脊八角分别雕刻狮形兽,(据传说:狮形兽对着的村子容易出魔道,也就是精神病人,所以都被砸掉了,现仅存遗痕,实在可惜!)脊面呈凹凸瓦状。按照专业的说法,这后“脊”叫歇山顶”,代表的是正房;而前面那个叫卷棚顶,代表院门,再加上两边的墙和前(临时还没人能叫出它们的名子,作者姑且称其为前挡”,相当于照壁),整体看俨然就是一处院子了。据梁山的石匠说,节孝碑到处都有,但像这种制式的还没见过。依此推断,其文物价值应该较高。

关于碑文

碑的阳面碑文如下:(右首楷书)“钦命头品顶戴陆军部侍郎都察院副都御史巡抚山东等处(以下分两行小字)兼理粮饷督理营田提督军门节制全省军务兼理盐政监督临清钞关袁为(另起一行大字)乔嘉修之妻朱氏立”;碑的正中四个楷行书大字“旌表节孝”;下首落款:“大清宣统元年岁次己酉阳月上浣谷旦”。

看来,立碑人“袁”的官衔实在是多!有必要对此作一番解释。下面,笔者仅就所了解的作一简单介绍(不一定正确,有待方家指正):

钦命:皇帝的诰命,也就是皇帝亲自任命。

头品:也就是正一品,古代职官的最高级别。

顶戴:清代用以区别官员品级的帽饰。以红宝石为最高,依次为珊瑚、蓝宝石、青宝石、水晶等等。

陆军部侍郎:官名。陆军部的副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左右侍郎各一人,秩从二品。宣统二年(1910)裁撤,改设陆军部副大臣。

都察院:明清时期的官衙,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三司。所谓“三司会审”即是它们(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监察委)。清代的左右副都御史是专为总督、巡抚所设的国衔,方便他们行使权力。

巡抚山东:也就是山东省的巡抚。主管山东省的军政民政,前期其官位略低于总督。

以下是其正规职务以外具体负责的工作范围:1.兼职管理军粮军饷;2.监督管理军队据有的田亩土地;3.负责全省的军务;4.监督管理盐政。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食盐都是由官府专管专营的,是历代朝廷重要的税收来源。贩卖私盐是杀头大罪。5.负责临清州的银钞钱币监督发行和流通。

中间正文四个大字“旌表节孝”楷书兼行书。经名家鉴赏后,评论较高。台前书法协会会长玄承军先生评论说:这四个字“遒劲有力,法度深严,楷书兼行,灵活多变,应该是名家书写。”台前致远斋书画馆主朱贵行更大胆的推测:“应该是康熙、乾隆风格的字。”内容不难理解。1979年版《辞源》“旌表”条解释:表彰。自汉以来,历代王朝,提倡封建礼教,对“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常由官府立牌坊,赐匾额,称为旌表。这说明朱氏是一节孝之妇人。至于落款“宣统元年岁次己酉阳月上浣”就是公元1909年农历的10月上旬了,或许是“十月一”的寒衣节,俗称“鬼节”的时间吧!

袁氏其人

这个碑文上只留姓未留名的袁氏是谁呢?据懂行的人讲:立碑人是代表朝廷来表彰的,怎么能写上自己的名子呢!这也是通行做法或者惯例,只能写到姓氏。通过百度搜索发现,此人应该是袁树勋。袁树勋,生活在18471915年,湖南湘潭人(士),是清末著名的朝廷重臣,先后在江西、天津任知府,光绪二十九年在上海查禁《苏报》,逮捕章炳麟、邹容。1906年后依次任江苏按察使、山东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湖南湘潭雨湖区近现代人物专题》介绍:“19081020日,时任山东巡抚袁树勋巡访青岛,暗访外国人在山东内地侵害主权的问题。”据此推断:该碑上的“袁”应该就是袁树勋,理由是:该碑立于宣统元年(1909)十月,1908年他已在山东任职,宣统二年(1910年)他因故辞职定居上海,1915年逝世。并且,在这个时间段(19061910)在山东任巡抚的袁姓人物只有袁树勋一人,而清水河村属于山东省寿张县的辖区,由山东最高地方长官代表朝廷来表彰“先进模范人物”就很顺理成章了。按照这个逻辑推断,再深入一步,碑文上的字也许就是袁树勋亲笔书写了。需要说明的是:该碑上没有一般碑上的“某某书丹、某某铁笔”的落款,也不晓何意。

乔嘉修、朱氏及其家人

据乔氏家谱记载:碑上的乔嘉修,属清水河村乔氏于清初河北任丘迁民以来的第七世乔铭(兄弟五人,铭排行老五)之子,其祖乔丕若是监生(即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生,大概相当于清华北大吧!),诰封武德骑尉(武官官阶,正五品),其墓碑是台前县文物保护单位。乔嘉修的四伯父乔铨(即乔登岸)是同治年间的武举,候补守备,安徽捻军顺运河北上时,在东平寿张先后与官军作战,其中有一支窜到清水河、尖堌堆一带,其中的一个头目被乔登岸捉住,将其押送给了清军将领,为此,乔登岸立了军功,受到了表彰。乔嘉修的大伯父乔鎕之女,嫁给了阳谷莲花池杨家大户,其儿子(也就是乔嘉修的表兄弟)杨海滨是山东国会议员张瑞萱(又名张金兰,后任云南省司法厅厅长)的女婿。朱氏娘门祝口村,也就是“三打祝家庄”的那个祝口,现属阳谷县李台镇所辖。乔嘉修的长重孙乔明福现任濮阳市教育局副局长;三重孙乔明全现任濮阳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事迹之谜

由于历史的原因,关于乔嘉修及其夫人朱氏的事迹家谱无记载,县志也未查到,成了一个谜团。但可大胆的推测:肯定有较大的动人事迹,否则,不会惊动朝廷派出山东巡抚还挂“国衔”的大员来为其旌表,建碑楼。这将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发掘。但不管怎么说,这次乡党委政府的发现和发掘,对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对提升清水河乡的历史厚重和文化品位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清水河古碑楼照片_副本.jpg


 清水河古碑楼题词2_副本.jpg


乔德全_副本.jpg

                                                                                       本文作者乔德全


(图/文:德全,记于2019511日;编辑:凤杰;编审:明雷) 

评论
全部评论

0.1389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