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曹老讲述徽州千年古村旺川的故事
曹老讲述徽州千年古村旺川的故事
2019-04-29 15:41:12 来源:
编辑:youzituteng
点赞:0  点击:123  评论:0

20190429_151339_000.jpg


题记:故乡是生命最初成长的地方,是最美的世间天堂,是游子们魂牵梦绕的记忆,是我们一生都无法割舍的灵魂深处的爱。故乡的家史则是一极其神秘和严肃的存在,今天让我们来听90多岁高龄老人讲诉这座隐秘在徽州,亦是曹操后裔居住地的千年古村的前世今生。




01


旺川-- 徽州的千年古村


➡️这座千年古村在哪里


徽州旺川千年古村落位于绩溪县翚岭以北的腹地中心,原名汪村前,自宋代曹氏来此定居后,以姓氏为村名称“曹溪”,后来大九公第五代孙伯四公站在三圣堂之巅遥望村庄,认为这里是兴旺之地,就易名为“旺川”,这里是曹操后裔居住地。


20190429_151339_001.jpg


村庄坐落在大会山的南面,背倚镜屏山,昆溪从村中流过,在村外先后与芦水和常溪合流。旺川村民以曹姓为主,有宗祠,祖屋,支祠,厅屋,文会书社和书屋等古建筑三十多处,数量之多,在全县境内是罕见的。此外,还有九思堂的太平天国壁画,石牌坊群,石桥群,马鞍山乐安亭,古民居等。绩溪上庄旺川古村落地处黄山旅游区外围,在不久后离黄山风景区驾车仅20分钟车程,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沉淀着浓浓的徽州文化,是古徽州发祥地之一,是至今未开发的原始村落。


➡️旺川为何称作千年古村?


元代绩溪设十五个都,徽岭(又名翚岭)以北为四五六七八都,统称岭北乡,旺川属七都。“徽郡万山丛中,而我绩溪处上游,尤邑其巅。翚岭以北,我六、七、八三都党之水口也。两岸壁立,中通一港,巑岏逶迤,横塞者几30里。自大会冈分众派支流,具复于焉泄泻,巨峰峻峭,则淤渚有难骤通,数丈之地,而受数十里之流涧激湍,其水澎湃,虽溪壑有如江河也......”里人明朝曹志宁撰写《太乙桥碑记》中描述太乙桥所处的地理形势,太乙桥位于旺川村南。


20190429_151339_002.jpg


岭北乡的三条河流芦水、常溪和昆溪在太乙桥一带汇合,经大源、临溪注入新安江。旺川处在岭北乡的总水口的位置上,位于芦昆常盆地中心。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居住在这块盘地中。2007年从旺川村南山坡上挖掘的秦汉时代的瓦罐和钱币,可以证明这里在秦汉时代就已形成村落。约自宋景德二年(1005年)曹氏始祖大九公自婺源迁此拓基建村,至今已有一千余年。大九公讳垚,又讳仲经,是姬周叔振铎八十三世孙,三国魏武曹操三十六世孙,唐天平节度使,南面都统,迁徽始祖全晸公八世孙。旺川曾是绩溪历史上极为辉煌的曹姓大族聚居地,也是绩溪曹姓的发祥地,裔孙由此扩散到本县和周边县各地以及江苏、上海、浙江、湖南、湖北广西等省市,曾有“旺川旺曹氏,族衍二十村”的说法。近些年来有不少侨居外地的曹氏后裔来旺川寻根问祖,从《曹氏宗谱》找到他们的根脉。


20190429_151339_003.jpg

20190429_151339_004.jpg


虽然经过社会历史的变迁,受极左思潮鼓动和利益的驱使,过去的许多文明和地面上的古建筑受到人为的破坏,被历史尘埃淹没,但作为一个千年古村,历代旺川人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了厚重而丰硕的文化,留下历久弥新的历史印记,成为旺川宝贵的物质和精神遗产,仍具有可圈可点,经久不衰的特色。 




02



“千灶万丁”古村的厚重历史


旺川,历史上是“千灶万丁”的大村庄,曾经承载过厚重而丰硕的文物建筑,历史非常灿烂辉煌。据记载明末清初当地历史《应星日记》所载,当年旺川及周边各村就有四千四百五十丁,“丁”指成年男子。就是现在的旺川村,包括会川、鲍家、尚廉、石家和旺川五个自然村,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3200亩,山场13000亩,人口4100人,其中旺川中心村有2260人,在绩溪县境内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村。


旺川历史上曾有“五多”之说,即宗祠多、水碓多、石桥多、石牌坊多、古民居多。其中光用于粮食加工的水碓就有十六座之多,水碓利用昆溪河水的落差,沿河而建,绵延数公里,用来舂米磨麦,加工粮食。从一个侧面能印证前人所说旺川以前是一个“千灶万丁”大村庄的说法。


昆溪河贯村而过,两岸水街、民居与哗哗的流水和谐融合,相映成趣,历代以来,旺川人陆续在河上建起不同风格的石桥十一座,其中有在桥墩上铺设石梁的,有单孔的和三孔的和四孔的石拱桥。这些桥最早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最迟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自上而下依次是惠吉桥、德贷桥、社屋桥、上渡桥、中济桥、新溪桥、中渡桥、曹溪桥、文济桥、太乙桥和瑟希桥(又名新桥)。这些石桥除社屋桥是胡、鲍姓人合建之外,都是旺川曹氏先人造的。其中有的被水冲毁后改建,有的还保存原貌。


20190429_151339_007.jpg中济桥

20190429_151339_008.jpg曹溪桥

20190429_151339_009.jpg中渡桥


有人把昆溪比做一道长梯,十一座桥好比长梯上的横档,石桥与水碓相映成辉,是昔日旺川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昆溪是灵气的象征,那一座座桥梁又似一道道关锁,拦蓄了灵秀的地气、旺发的财气和馥郁的文气。


➡️古民居


明清以来,旺川和岭北各村一样,出外经商的人多,一部分人在外地赚了钱,省吃俭用,积攒钱财回家建房屋,所以自清代到民国,旺川造的房屋比较多。房屋都用上好的木料做屋架,横梁用粗大的松木,竖柱用杉木和白果树,贴近地面的横木用栗树。墙脚和柱石用花岗石凿成平整的石块,墙用青砖垒砌,外用石灰涂刷得厚而洁白,屋顶盖青瓦,即所谓粉墙黛瓦。屋内厅堂用水磨方砖铺地,天井用石板砌成明堂,有两根白铁水枧从屋檐下垂到地面,房间板壁和大门都用杉木板料,梁柱和板壁都涂刷桐油。


20190429_151339_014.jpg


房屋的格局和规模基本上分两种,一种是“通转楼”,分上下堂,上堂略高于下堂。上下堂都有房间,中间有阁厢,阁厢两侧有经巷,有的除正厅外还有前厅和后厅。一种是“三桁楼”,共四个房间,有天井、阁厢和经巷,下堂只有一条走廊,故称“走马三桁楼”。


20190429_151339_015.jpg

通转楼门额背面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有通转楼和是三桁楼30余幢,到目前尚存在的比较突出的有旺川村111号曹天稀、115号曹秉高、旺川50号曹尚荣、河南79号汪光武、河南23号曹助林和河南96号曹可智等的通转楼及河南50号曹凤书和河南78号曹健的三桁楼。曹天稀宅的通转楼位于村中心,原曹氏宗祠,现旺川小学右首。屋前有门楼,甬道,正屋前东边是客厅,门额上题字为“瑶琴一曲”和“坦荡之居”,抒发主人悠闲自适和虚怀若谷的心境。屋内雀替、梁头,隔扇均有精细的雕饰,保留完好。曹可智等的通转楼,现为我国第一位女农学教授曹诚英纪念馆。


还有九思堂,门额上题字为“村南书所”,是旺川唯一保存完好的支祠,祠内保存有太平军留下的壁画,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当今对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有一种负面的看法,持否定意见,有些人提到太平天国,往往勾起小时候听到老人说的“长毛”故事。不管怎么说,旺川的太平天国壁画是历史真实的存在,是不可抹去的历史印记,让这一真实的历史藏在民间,是非功過留待后人去评说。         


旺川古民居都有门楣匾额,上面的题字各具特色,现保存的有“祥云旭日”、“坦荡之居”、“聿修厥德”、“花萼相辉”、“紫气东来”、“瑶琴一曲”、“秀接东瀛”、“南山在望”、“灌园逸致”、“水绕山环”等。


➡️ 石板路


旺川的先人热心公益事业,重视修桥筑路,村外与邻村相连,村内大街小巷的道路均用花岗石板铺设,现在村内所有的道路均是横铺的石板路,一边有水沟,便于排水。

20190429_151339_024.jpg


➡️ 千年古井-里井


时思堂为曹氏供祖宗香火的祖屋,建于曹氏宗祠之前,后改建为村电影院。屋后有一水井,清末拔贡曹诚瑾云:“卜居后先造祖屋,为奠安香火之所,屋后有灵井,大旱不竭,旺川发源地也。”(曹诚瑾:《民国会修曹氏统宗谱启》)。井水清冽甘甜,大旱年头不枯竭,为旺川发源地,称之为灵井。井的西边有一水塘,名马公塘。旺川曹氏十九世祖建有居住的楼房,还为女眷建有习女红的绣花楼。

20190429_151339_027.jpg


   ➡️ 千年白果树


旺川西边村口,中济桥头有一棵白果树,大概有一千年的历史,记载明末清初当地历史  的《应星日记》上有如下的记载:“崇祯十七年······老坟上白果树生白果六粒,有婺源曹君远先生作记其事。”现该树仍枝荣叶茂,秋季果实累累,一片生机。白果树的隔河对面,通往会川的古道口有一供过往行人歇息的路亭,叫槐荫亭,亭的历史很久,大概因旁边原来有槐荫树而得名。往里走在通往八都古道口有一亭名永和亭,又叫新亭。


据曹氏宗谱载:清光绪乙巳年(1905年)里人拔贡曹诚瑾届而立之年,与里中同龄人合力建成此亭,既是纪念本人生辰,又是造福家乡,方便过往行人休息的尚义之举。明代曹世科在通往旌德西乡的杨桃岭顶建有石拱亭,亭的门额上题“拱天济美”四字。国宽公和他的子孙合力在通往寺后的山岭上建有名乐安亭的石拱亭。


旺川历史上有“十景”之说,清拔贡曹诚瑾和当时才士曹少龙曾赋诗唱和,用诗句将十景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而今虽一些建筑如宗祠、牌坊等受到严重的毁坏,有的甚至荡然无存,但古村里旧貌浸渗的山村情调,一砖一石,一亭一桥的原汁原味,仍不失为弥足珍贵的徽文化“活化石”。



03



旺川,曹操后裔聚居地


2010年11月11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报道,在全国找到曹操后人9支,9支后人中,安徽绩溪排在第一支。安徽绩溪旺川是曹姓的聚居地,那么旺川曹姓人就是曹操的后代。消息通过电波传遍大江南北,全国各地。几天之内电视台、报社等媒体,有的打电话,有的派出记者纷纷来到旺川实地采访,旺川村一时间内名闻全国,村内也沸腾起来。当年的旺川村委会主任曹福顺接受记者采访时很激动地说:“从此我们旺川的历史要改写了!”

20190429_151339_032.jpg

➡️ 从族谱中了解祖先身份


族谱是家族的神秘符号,DNA则是人类遗传的密码。说到绩溪曹氏是曹操的后代,旺川是曹操后裔的聚居地,有宗谱记载和DNA基因检测结果的根据。一、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曹文埴的《拓建旺川曹氏宗祠碑记》载:“绩之旺川一世祖大九仲经公,与埴之一世祖大十仲纲公,及祁之一世祖大十一仲维公,兄弟也。”曹文埴是歙县雄村人,进士出身,曾为户部尚书,为清代著名官僚。他在碑记开头就说明绩溪旺川曹氏与歙县雄村曹氏出自同一祖先。


《曹氏宗谱》也记载说明,绩溪旺川曹氏始祖与歙县雄村、浙江富阳曹氏始祖是同胞兄弟,他们都是迁徽始祖唐天平节度使全晸公第八代孙。雄村和富阳《曹氏宗谱》古系挂线图上标明是魏武(曹操)—陈思王(曹植)的后代,因此绩溪曹氏无疑也是曹操的后代。

20190429_151339_033.jpg

➡️ 从DNA检测中确定祖先身份


二、复旦大学DNA检测的结果, 2009年河南省安阳市宣布发现了曹操墓,出土了一男两女三具尸骨,考古人员推测男尸可能是曹操,消息立即掀起轩然大波,质疑者众。当时没有曹操家族DNA特征作对照验证,遗传学无法就遗骸做出判断。


复旦大学为了积极推进历史人类学学科的发展,用遗传学工具来准确定位历史上的民族和家族,解决单纯的历史学方法所无法解决的问题,该校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进行了曹操家族DNA研究。


2009年复旦大学曹操家族研究人员来旺川,通过当地政府,从旺川曹氏11个行派中筛选出德公派的曹立煌、珙公派的曹善保、琇公派的曹晚成和琏公派的曹根生四位男性志愿者采集了静脉血样本。通过与曹操老家亳州曹氏家族元宝坑一号墓出土的曹操叔祖父曹鼎的遗骨(两颗牙齿)DNA的y染色体比对,结果完全一致。复旦大学公布的结果是“确定Y染色体突变点02*—M 268为曹操家族DNA 固有突变点”。


20190429_151339_034.jpg

(基因检测结果属于个人隐私,故隐去个人信息)


“通过对内部的多样性分析,发现它跟绩溪的曹氏家族是最接近的”,然后是安徽亳州、江苏海门、安徽舒城,远一点的是盐城、东港、铁岭。复旦大学并告诉歙县雄村和浙江富阳的曹氏家族,说安徽绩溪曹氏是曹操后裔,其中就包括了他们,因为他们与绩溪旺川是同一始祖,也曾采了血检测,结果是一致的。


20190429_151339_035.jpg

20190429_151339_036.jpg

(旺川曹氏后裔参加安徽卫视百家姓节目)




04



崇文重教,明清以来名人辈出


在官本位的徽州社会,一个村落,一个宗族的兴衰,关键在于读书入仕人才的多寡,是否出了名人,是决定一个家族的品位高低,决定一个村庄的声望大小。在科举时代旺川人崇文重教,敦尚诗书,建文昌阁,立文昌会,鼓励“入学”、“补廪”,在科举方面孜孜以求,即使时逢兵荒马乱,仍然弦歌不辍。功夫不负有心人,明清年间有进士7名(含小九公派宋延炎乙酉进士曹仁卿、宋绍兴进士曹廷芝、宋祥兴戊寅进士曹继祖和明代的明经进士曹景诚),举人21名,贡生76名,生员279名。


通过读书进入仕途充任教谕,知县、推官和长史以上官职者诸多,其中也不乏有知名的历史人物,明代有曹志第、曹志宁和曹志嶽官至四品,清代有勤政爱民,造福一方的钦点知县曹有光,“兄弟同科,文武进士”的曹作云和曹作舟。曹作云为御前侍卫、南京两江督标,左营守备,诰受建威将军。曹作舟为钦点知县加同知衔,诰授奉政大夫。曹唤斗,乾隆年间武术大师,精少林正宗拳术,文武皆备,当年名扬大江南北。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有曹唤斗注的《少林正宗拳经》全集,为大学体育系武术教材。


“十户之村,不废诵读”,据有关资料记载,当年旺川村中文会、书院、书屋、书所、经馆、私塾不下数十处,其中较有名气的有曹光錋的临清书屋、曹家琯的爱莲书屋、曹应昞的长坦青云书屋、曹寿俅的怀古树屋、曹聖彦的友杉书屋和曹功垣的村南书所等。曹永辅还在县城西关设艮山书屋,如今书屋旁边的一口水井名曹家井仍在,成为历史的见证。民国初年曹彝宪创办的萃升高等小学是绩溪岭北第一所高等小学。


旺川著书立说的人颇多,仅清朝到民国就有:


曹有光  纂修康熙《绩溪县志》四卷、与婺源曹鸣远合纂《新安统宗谱》。

曹天佑  纂修乾隆《绩溪县志》、乾隆《休宁县志》、乾隆《上庄明经胡适宗谱》,著有《雨水书屋制艺》。

曹若楫  著《诗韵启发》、《枕流诗集》、《伤寒寸金》。

曹国祚  著《拗谈》、《地理一得》。

曹光绍  著《医学指南》。

曹文在  著《屏芦山房制艺》二集。

曹文正  著《时艺》、《芥溪诗集》六卷、《芥溪杂著》四卷、《群言集》。

曹  超    著《大学辑解》。

曹衍乐  著《少贵集》、《格致集》。

曹唤斗  著《林正宗拳经注》

曹衍玺(又名金和百岁老人)著《痘科医学》。

曹清泉   著《蘅甫诗文集》。

曹功有   著《求是居集》。

曹  堂     著《仿王叔明山水册》、《潭水松风扇画册》。

曹聖彦   著《漂流子难存稿》、《壬癸杂著》、《酉山文集》,  编《一经堂家乘》   

曹  谟     著有《新天文学基础》、《中国地球形状》(英文)、《天文学大辞典》、《中华天文学史》等。

曹昇之    著《周易精微》二卷、《礼记选解》、《毛诗申义》、《周易新解》、《庄子小内篇疏解》、《宇宙论》、《人生论》、《佛学修持录》、《金刚般若经疏解》、《仙子正宗》《玉洞玄经》《故乡回忆录》(手抄本)。

谭雪影    著《孝经论解》、《谭雪影诗词》、《抗日西行记》(手抄本)。

曹诚英    著《曹诚英诗词》稿本。

曹诚意    编有《中国疗养康复大词典》、《航海与卫生保健》、《航海医学》、《航海卫生勤务学》等著作。

曹天玷     著《曹天玷自选集》。


20190429_151339_037.jpg


05



当代知名人士


曹  谟(1897—1994)“中国测量之父” 1933年创建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中央测量学校校长,赴台湾后被授上将军衔。

曹诚克(1896—197?)著名矿冶工程师,美国惠斯康大学采矿冶金科硕士,曾任北洋大学教授、武汉大学工学院院长,建国后曾任中南区矿务局总工程师。

曹诚英(1902—1973)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农学家、诗人,九三学社社员,美国康乃尔大学农科硕士,历任安徽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和沈阳农学院教授。

曹  强  (1900—1973)著名机械工程师,五四运动后与徐特立、李维汉、赵世炎、任光等同时期赴法国勤工俭学,建国后任南京金陵机械厂工程师、南京电影机械厂工程师兼设计科科长等职。

曹昇之(1902—1985)著名学者,台湾东吴大学教授,著《周易精微》等十余部著作。

曹  浣   1934年生,香港企业家,知名人士,捐赠修建旺川小学及建立曹时旺纪念基金会。

曹诚渊 1955年生,香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中国现代舞创始者,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曹立宁 1937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化工部光明化工研究所核工业应用技术研究专题组组长。   

曹诚意(1940—2002)祖籍绩溪旺川,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中国人民海军大校,曾任海军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

曹天玷 1935年生,经济管理高级官员,曾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中国消费者协会会长。

曹  弘  1949年生,篆刻家、摄影家、书画家。

曹诚梓(1935—200?)轴承专家,教授高级工程师,原机械工业部洛阳轴承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曹天赐  1937年生,路桥专家,曾任交通部第二公路工程处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务。从事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和设计等工作。

曹助我  1936年高等教育专家、民办教育家,曾任上海海运学院(今上海海事大学)数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创始人、法人代表、董事长。

曹天宁  1935 年生,光学工艺专家,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光学与光学仪器工程学系光学工艺教研室主任。

曹天守  1938年生,物理学家,曾任安徽省政协常委,安徽工业大学物理系教授,安徽省工科物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曹建树  1965年生,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终身教授。

曹  麒    1960年生,医学专家,江西省卫生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20190429_151339_038.jpg

中国农学界第一位女农学家曹诚英 (右一)与胡适等人合影    


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和全国各地一样,历年来,有不少莘莘学子经过勤奋学习,考上大学。如今各自在不同的岗位上,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作出贡献。其中还有的攻读硕士、博士、博士后,出国留学,崭露头角,成名成家。


据初步了解,比较突出的有:


曹助信(梦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毕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曹明  美国休斯顿大学博士;曹刚 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曹阳  医学博士,武汉同济医科大学任职;曹爽  浙江大学博士后,任教于中国计量大学;曹原  医科大学硕士,旅居日本;曹德俊  硕士,北京协和医院医师;曹伟义  硕士,中国邮电大学教授;曹競  浙江大学硕士,杭州信托公司经理;曹菁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硕士;曹凡  中国科技大学硕士;曹勇军  博士,苏州大学附属医院;曹庆平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浙江大学教授。(以上尚不全面,遗漏不少,敬希有关人士提供信息)。

      

老人说,整理此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后人更了解旺川的历史,重修家谱是为了追念前人,是后人认祖归宗的凭证,更重要的是启迪和鞭策后人,使曹氏后代恪守家风,堂堂正正做人,公公道道办事,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者: 曹健老师

编辑: 曹盈(晒太阳的五子姐姐)


上一篇 : 做人如水
下一篇 : 曹氏家谱续修
评论
全部评论

0.1243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