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编篡家谱的目的
编篡家谱的目的
2018-10-12 10:45:20 来源:
编辑:panzhiyong
点赞:0  点击:63  评论:0

编篡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且比较关注亲亲之道的提倡。家谱的编篡也逐渐由官方垄断走向民间私修。家谱沿革可简要概括为:先秦时期:家谱萌芽;魏晋南北朝:家谱兴盛;唐代:家谱发展;宋代:家谱功能转折;明清以来:家谱普及;近五十年:续修新谱。   家谱的主要内容有16种:   1.谱名。为了防止混淆,常把地名加在谱名前,如《合肥李氏家谱》、《韶山毛氏家谱》。   2.谱序。概述本族来历、姓氏源流、人口迁徒、修谱经过、修谱理论等,既有修谱者自序,也有请名人作序的,历次修谱的序言均收录其中。   3.凡例。规定修谱的原则和体例。明清时期女儿不能入谱,媳妇可以入谱。民国时期有所变革,现在新修男女均可入谱。   4.遗像。收入老祖宗和重要祖宗的遗像,旁边配有文字赞语。   5.恩荣录。记录本家族受到的朝廷和皇帝的赐匾、封号等。   6.姓氏源流。姓氏来源、迁徒路线、分支情况等   7.族规家法。三从四德、婚嫁墓葬等。   8.祠堂。建筑规模、地理位置、兴建时间等。   9.世系。从古到今,一世、二世是什么人,姓名字号一一列表。   10.传记。本家族名人、忠臣、孝子、烈女等都要立传。   11.族产。记载家族的坟地、学田、义庄、山岭。   12.契约。家族打官司、过继、卖田、分家、婚嫁、邻里纠纷的文约、契据等。   13.坟苑。祖坟方位、朝向、四界等。   14.艺文。辑录祖宗的着作、诗文。   15.字辈。姓名中的辈份排行。   16.领谱字号。即规定一套谱印多少份数,如某个姓有34房,就印36部,每房谁来领一部均记录在案,多余两部放在祠堂里。历史上家谱严禁传出,只能内部传阅。   此外,家谱还有其它体系形式,明谱在因袭欧苏谱例的同时,增加了"志、图、考、录"等体例,这是进一步吸引正史和方志编篡成果的重要体现。从以上这些体例可以看出。方志上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   续修家谱的通常程序   盛世修志,族兴续谱。古人认为,人生有三件大事,这就是修族谱、建宗祠、修坟墓。修纂族谱是宗族的头等大事,各地宗族都极为重视,就如国家、政府重视编修正史和方志一样。但正因为如此,要完成这家族大事,家谱编修的组织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完成一部族谱的编修,大致要经过资料收集、发凡起例、内容编辑、印刷出版等程序,具体来讲:   一是成立修谱委员会(谱局)。   首先是组建以家族中负有文名或职务最高的退休官员或族长为首的修谱委员会。编委会旧时一般设主修(由族长担任)、倡修(编修)、监修、协修、校阅等,今日一般设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主编等。   二是筹集修谱经费 。   编委会即所谓的谱局建成后,接下来就要筹集修谱经费。经费旧时一般来自族田、祭田及其它族产的收入,除此之外,每个入谱的男丁都必须交纳一定数额的谱银。今日主要通过捐资和族谱预售筹集,部分地方仍有按男女人丁派摊形式集资。   三是开局 。   经费筹集就绪后,编委会就进入谱局动手编修,谱学名称称为"开局"。谱中的"凡例"定好后,一般要出榜通告族人,表明本次家谱编修宗旨、基本体例、资料报送要求。书稿编好后,即请名人作序以弘扬先辈祖德,同时请人刻写和印刷,监修、校阅负责校对。   四是出谱。   谱书装订完毕后,即通告族人,并择吉日将谱迎回祠堂,这在谱学上叫"出谱"。   五拜谱 。   谱入祠堂再择吉日举族对谱予以礼拜,这在谱学上称为"拜谱"。   六发谱 。   拜谱礼毕,即由族长拿出朱笔按序发谱。今日不同之处,主要是将谱稿送到印务公司胶印、铅印,印毕多择吉日(如腊月二十三"进灶"前、三月"清明会")发谱即可。因为旧时有"先得谱先得福"的传说,家谱迎回祠堂至分发完毕,一般都要安排家谱的保卫事宜,避免"抢谱"现象发生。   一共九种人削名不书:男子为乐艺、僧、道、义男、奸盗、过恶、并犯祖茔、盗卖坟地、嫁娶不计良贱;另还有六种属于冒大不韪之事,只要沾上其中一点,也都削名不入谱。第一、弃祖:凡杵逆不孝,凶暴横行,殴打兄弟致残者,殴打族人致死者,嫖妓所生的儿子等,都属弃祖,一律不准入谱。第二、叛党:藐视国法,参加叛乱,大逆不道,以至欺君蠹国虐民者和为吏舞文弄弊,连累宗族者都属叛党类,同样不准入谱。第三、犯刑:犯法受刑者,或无故将人缢死还想抵赖逃脱者都属犯刑,也不能入谱。第四、败伦:乱伦、同姓通婚等都不能入谱。第五、背义:其中与娼、优、隶、卒结婚的,丢失家谱者,修谱时不肯出钱者都属背义,不入谱。第六、杂贱:为人奴者,或从事娼、优、隶、卒等职业者,都属自甘下贱,不入谱。

评论
全部评论

0.1400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