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族谱及其编修方法
族谱及其编修方法
2018-09-27 12:23:36 来源:
编辑:georgeyonger
点赞:  点击:0  评论:0


                                             族谱及其修方法

    一、什么叫族谱?
    族谱——是专门研究姓氏的学问,它是在姓氏基础上产生的,又称家谱、家乘、宗谱、公谱、祖谱、谱书、家牒、族牒,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历史图书。它记录一个家族的生命史,记录家族的源流,迁徙的轨迹,族人的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先秦时,社会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同婚姻和仕官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便从官方流行于民间,兴于宋代,盛于明清之后,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
   二、族谱的作用
   1亲疏派别得谱则溯其源,上下分支得谱则穷其本,即荡析代变,而皆有所考焉。
(2)族谱的核心内容是记载家族的世系源流,血缘系统,能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是一个家族寻根的主要依据。
(3)族谱记录了族人生活轨迹,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作用。
(4)族谱是一个家庭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能够比较真实地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族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族谱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5)宗法思想研究资料,家谱和宗法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密不可分,宗法制度是封建王朝维持其统治的重要基础之一,而族谱的族规、族约、家法、乡约等,正是加强宗法制度的有力工具。
(6)家族道德研究资料:族规、家规中保留了许多对我们今天极为有益的东西,如孝父母、和夫妇、勉读书、尚节俭、戒****、戒淫秽、戒懒惰、戒奢侈等,对我们建设现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7)家族制度研究资料:家族制度是利用血缘关系统治族人的社会制度,在许多家谱中都有家族制度的极为详细的资料,如家族的组织系统、家族的财务管理、家族的扶贫帮困方法等,为我们研究家族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组织形式、管理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8)经济史资料:族谱中保存有相当数量的经济史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家族的集体田产如祠田、坟田、庄田、山林等的数量、形成、经营、管理、收支情况等。有的家谱还记录了家庭成员经商、贸易的事迹,这都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经济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9)人口问题资料:家谱的中心部分是家族人口的世系传录,在家谱的房派图、支派分布图、迁徙图、先世考世系图以及家谱的一些序跋时,记录了家族人口的数量、迁徙、分布、婚姻状况等资料,可提供人口学研究者使用。
(10)历史人物记:族谱是世系的记录,许多族谱中既有简单的世系,又有十分详细的传记、墓志、年谱等,对研究历史人物及其家世大有帮助作用。
(11)民族史资料:家族谱记载历史上少数民族情况甚详,更有些少数民族家谱,它们是研究少数民族史不可多得的资料。
(12)地方史志资料:族谱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方志中所包含的内容如选举、职官、人物、户籍、祠字、碑记、艺文等。
(13)教育史资料:家谱中一些重要章节记录了许多教育史资料,如在族规、家法、仕官录、科举记、教育志、传记等就载有家族教育、学校、科举、劝学措施,教育方法的内容。
(14)民俗学资料:族谱还是一个民俗学资料库。一些家谱在家礼和人物传记里记录了许多民俗内容,尤其是在家礼中的婚礼、葬礼、祭礼等中,本地风土人情、本族的礼仪风俗都有相当的体现。另外,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民俗、社会习俗、精神习俗等在各地家谱中都有记载。
(15)宗教史资料:有些家谱是信仰宗教者家世记录,在这些家谱中,他们对本家所信仰的宗教一般都予以说明,同时表达他们的宗教观,还有的对本族人的宗教活动、宗教文化和习俗详细记述。
(16)华侨史资料:中国沿海地区一些省份的族谱涉及族人出国谋生的历史,包括出走原因、人数、时间、侨居地区分布、职业、所在地生产、生活情况及与家乡、家族的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的联系,这为我们进行华侨史研究提供了素材。
(17)重大历史事件资料: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都不同程度地记录在家谱中,虽然这些记录并不完整系统,但却十分具体,也是研究者获取资料的一个途径。
   三、续修族谱的指导思想
   族谱是一种特殊的史类图书,用什么思想指导编修家谱至关重要,关系到家谱的编修方面,决定着什么立场、观点、方法搜集资料和编修家谱,旧家谱是孔孟之道,宣扬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表彰“忠孝节义”、“义夫节妇”贞女,维护封建制度,为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今天编修族谱,是为了敬宗睦族,加强民族团结,建立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因此,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应坚持以下几种观点:
1、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大力宣传和讴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智慧和丰功伟绩,激励和鼓舞后人为创造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在族谱中,要认真地记载族人,尤其是族人中的杰出人物爱国爱乡、艰苦奋斗,为社会、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的高尚品质和优秀事迹,激励族人发扬家族的光荣传统,为振兴祖国和家乡贡献力量。
2、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3、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
   四、族谱的原则
   1、民主协商原则——编修家谱是家谱中的一件大事,但必须按民主协商的原则组织实施,从选举修谱编辑委员会、成员到拟定修谱方案、家谱大纲、修谱经费收支情况、谱稿审订、祖墓祠堂的重修(建)、谱书的出版发行,都采取民主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充分酝酿讨论,民主协商,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做出决定,只有通过民主协商,广开言路,提高议事的公开性、透明度,才能调动族人的积极性,发挥族人聪明才智,同心同德,献策献计,顺利展开修谱的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修谱任务。
2、继承创新原则——家谱历经数千年的修谱实践,数代学者、专家的研究,形成了完整的体例模式,总结和概括了家谱的理论体系,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家谱的思想理论、编辑经验、家谱体例是编修家谱发展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继承,就是不能割断历史,另起炉灶,另搞一套,只有继承才能展创新。家谱是在上古时代萌芽,在阶级社会中逐步形成的,带有各个时代的特点,打上阶级的烙印,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在内容上还有不少封建思想。因此,继承不能全盘照搬,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如何发展创新,胡乔木同志对编修提出三新原则:用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编辑。
3、详今略古原则——家谱是家谱的发展历史,家谱只有贯通古今,才能全面反映家族发展变化的全貌及其客观发展规律,记述家谱历史不能有事必录,平均使用笔墨,应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详今略古是由编修家谱的目的所决定的,家族的古代历史是反映古代社会的风貌,对学术研究有一定的价值。今天,时代不同了,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祖国繁荣昌盛,人口也增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大大提高,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千千万万家族成员在社会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站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祖国和家乡建设创造出卓越业绩,涌现出大批优秀人才,只有详细记录家族的事迹,才能更好地激发族人的创造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详今略古是相对的,要详略得当,不要失之偏颇,这样才能体现出家谱的时代特点、地方特点和家族特点。
4、观点和资料统一原则——家谱是以资料见长的历史文献,观点和材料统一,才能体现出资料的思想性和科学性。以新观点统率材料,材料与观点相吻合,富于事实的记述之中,不应作过多的理论分析、阐述和评论,在事实记述中,画龙点睛的评论可以用,文字要简明扼要。
5、有疑则考原则——家谱贵在记事真实,真实是家谱的生命和价值所在,凡有疑问的必须认真进行考评,查清事情产生的本源、资料出处、分析原因,使应用的资料翔实有据,有疑则考是为了史实存真存实,有一些疑问一时查不清的,如实记载,待以后进一步查证。
   五、族谱的内容
   1、封面:族谱的卷名、族徽、卷数。
2、封页:护页。
3、首页:简述本卷族谱记载何宗支和地名。
4、目录:查找的对应表、索引、篇目。
5、序言:编修的目的、意义、原则、全卷的概述。
6、谱名:为明血统,正宗派、籍贯、郡名、堂号、卷名、卷序。
7、姓氏源流:得姓的来源与变迁,中华共祖单列乔姓源流与迁徙分布。
8、谱序:修谱的原因、时间、地点、说明、过程、发行等。
9、思荣录:国家授予的荣誉或家族授予的荣誉。
10、祖像:老照片、祖先图片、风水图、故居(村庄图)。
11、凡例:修谱的原则和体例。
12、家规家训:家族有规章制度。
13、祠堂:祭拜先祖的地方、集会场所。
14、传记:重要人物、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等事迹、好人好事。
15、坟图:老人葬地地形图,便于后人祭祖扫墓。
16、艺文:族人著述、诗词、题词、字画等。
17、郡名和堂名:区分各省、市、县宗支的依据。
18、机构:组织机构。
19、世序:排行、派行诗、派语、派引、字辈、行第等,姓名排行的字语。
20、世系:宗支的迁徙、发展、沿袭、变化情况,属于何代,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系。
21、附记:最后需要说明的事项,如赞助和捐款光荣榜。
22、五服图:又服制图。所谓五服,就是指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种服色,即斩哀、齐哀、大功、小功、缌麻。
   六、族谱的格式
   族谱常见的四种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1、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2、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3、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此种图谱最迟在南宋时期出现,其特点是将始祖置于上方正中位置,后世子孙按辈分依次排列,每一父辈必置于字辈的上方正中,这样家庭成员的亲疏、血缘关系表现的非常明了。但宝塔式的缺点是:当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将世系在一张纸上画出,而且由于各支系子嗣多寡不一,难以保持图谱整体上的均衡,容易给人一种不整体的感觉,另外宝塔式图谱在附记履历时由于篇幅有限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4、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处理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葬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成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起源大约是源于欧式图谱,大致相当于欧式图谱后面的传记部分。其优点是世系固定,依次分明,因此有不少家谱采用这一图谱。
以上四种家谱形成都各有特色,这是一般族谱中比较常见的,但也有其它的变化,我们在记述家族世系表时,可根据掌握材料的多少、家族成员的多少等灵活运用,总之,家谱要易看易懂、内容真实、层序分明,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七、如何开展族谱编修工作
   编修新族谱,有的是在旧家谱的基础上续修,有的是在正经烧毁无存或从未编修过的情况下进行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编修族谱的时间跨度长,内容广泛,类目繁多,才能充满信心,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开展编修工作,编修一部具有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具有时代特点和家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族谱。
1、建立机构。成立族谱编辑委员会,负责族谱编辑领导工作,编辑委员会成员:由族人中具有影响力、政治理论功底厚、文化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热心修谱工作的宗亲组成,并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作顾问,对整个家谱编修工作给予指导。下设办公室作为日常工作机构,办公室内设编辑部,负责家谱编写和资料搜集工作,设主编1人,副主编若干人,编辑部下设若干编辑小组,副主编任组长,选择若干编辑。主编把谱书分成若干部分,落实到小组完成编写和修改任务。编辑人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有一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
(二)具有高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并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三)要热爱修谱工作,只有热爱,才能产生动力,自觉地钻研家谱知识,认真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勤于思考,敢于探索,敢于创新,能胜任编辑工作。
2、拟定篇目。家谱是按照家族的内容分类依次编排而成的史类图书,篇目反映家谱的基本内容,是编辑家谱搜集资料和编修的前提,是族谱的框架和总体设计,是成书后目录。一部好的族谱篇目应反映一个家族的全貌和时代特点,篇目在修谱工作占有主要地位,决定着族谱搜集资料和编写范围、篇章结构、谱书内容和排列组合,这是族谱编修前期关系家谱质量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有了一个全面、系统、主题突出的篇目,就能把杂乱的资料编成一部分思想明确、有骨有肉、反映家族特点和时代特点的家谱。在修族谱前期,要拟定篇目,主编要在查阅旧谱、了解家族的发展历史和初步掌握族谱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家谱的特点、族谱体例的要求,拟定篇目。
3、搜集资料:族谱是家族历史资料的科学汇编,族谱的历史和现状是通过资料来反映的,资料是家谱的基本特征,搜集翔实、可靠、大量的、全面的资料,是编辑族谱工作中量最大、时间最长的阶段,一般占修谱三分之二的时间。
4、编辑:编辑是修谱的重要环节,是保证谱书质量的基础,一部家谱的篇幅很长,文字数量很大,成书时间较长,除少数支谱可以由几个人执笔编写外,多数家谱几个人难以承担编辑工作,必须按篇章分为若干部分,在主编的统一组织指挥下,由修谱人员分成若干小组给个人编写。如果是合族谱、统谱可按片区或家族支系组成若干编辑小组,设组长、副组长和若干成员,再进一步进行分工编写。组长负责本片区或支系家谱资料搜集编写,也可以按顺、章分头进行编写,不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明确规定编写内容,质量标准和完成时间,并为编写人员提供必须的物质条件,确保谱书按时间按质量完成编修。
5、搞好总编:总编是族谱编写的最后阶段,总编是把分头编写的各部分完成之后,把它合成为横排,结构严谨缜密的完整书稿,总编工作实行编委领导下的主编负责制,主编具体承担总编工作指挥,主持之责,修谱人员集体参与,通力合作完成总编任务。主编要制定总编方案,提交编委会讨论通过,根据已经通过的总编方案,对全谱进行删繁补要,核实资料,处理内容上的矛盾,调整章、节、润色文字,连贯全谱,以求全谱观点、体例、风俗的统一,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出一人之手,完成合乎要求的族谱初稿。初稿完成后,还要继续不断地进行认真细致的修改、润色、校对,最终完成全谱的总编任务。
6、筹措经费:资金是完成编修族谱任务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编修族谱规模,需要筹措相应的经费,从编修族谱开始,就要拟筹措经费的计划,初步确定经费开支项目范围,按照族谱的规模和出版发行数量及其所需经费金额,提出筹集资金的来源、途径和方法。
编修族谱开支项目:①印刷表格费;②印刷宣传品费;③办公费;④举办学习班培训费;⑤会议会费;⑥差旅费;⑦编辑、印刷族谱费;⑧其它费用。

经费来源:①有经济实力的族人赞助;②族人捐资;③丁费;④谱书出版发行收入,每本200-300元。

                                                                                                                                                             (文//山西定襄 玉福)

               

评论
全部评论

0.1284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