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房氏历代人物志(1)
房氏历代人物志(1)
2018-05-04 16:45:53 来源:
编辑:panzhiyong
点赞:  点击:64  评论:0

房氏历代人物志(1)


本期导读:远古及上古时期,本文由四川房明毓整理并发表于房氏网


欢迎转发分享给更多房家人

房氏历代人物志(待增补、整理、修正)

房氏历代人物志(1)

远古及上古时期

本文由四川房明毓整理并发表于房氏网

世系:伏羲氏——........少典氏——勖其——...... 依卢——启昆——黄帝——玄嚣——蟜极——帝喾——帝尧——丹朱——房陵

伏羲氏:姓风氏,伏羲氏是上古的一位睿智的首领,(伏羲、燧人、神农为远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三皇)。太昊伏羲氏在距今约6000年前生活于渭水中游的天水(今甘肃省东部)境内,其部落后裔东徙姜水(黄河流域的一条河名)一带定居,并建立政权于古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

少典氏:天字辈,少典氏部落的人,太昊伏羲氏的后代,少典正妃任姒,又名女登,有娇氏部落之女,生炎帝名石年。相传女登游华阳,见一神龙降临身上,感而怀孕,回来就生下炎帝。少典另一子名勖其,勖其十一世即为黄帝轩辕氏……(按:炎帝与黄帝的关系,与有的记载不一致)本文由房氏网(fang.org.cn)整理发布

勖其:少典子。

少典氏第十代公依卢。

少典氏第十一代公有熊君:盈字辈。讳启昆,乃依卢公之子也。由少典北迁于熊(河南开封新郑县。)因改国曰有熊。为人刚健中正。

妣女蟜氏附宝,生子轩辕、子高。

少典氏第十二代、黄帝轩辕氏第一代:昃字辈。父少典国君启昆,母曰附宝之长子。名轩辕,又名荼,字玄律。姓公孙,长于姬水,又姓姬。

黄帝元妃西陵氏,生子三人,曰昌意、曰元嚣、曰龙苗。次妃方累氏,生子二人曰休曰清。第三妃彤鱼氏,生子二人,曰挥曰夷鼓。第四妃嫫母,生子二人,曰苍林、曰禺阳。凡妃之子九人,庶妾之子十六人,共二十五人,别姓者十二。祈、酉、滕、箴、任、荀、厘、佶、儇、依及青阳夷彭为二纪也,其十三人皆姬姓。见氏族典第十一卷。

黄帝元妃西陵氏次子元嚣之系

黄帝第二代元嚣:昃字辈。父黄帝,母西陵氏之次子,姓姬,一云己姓,名挚,字青阳,其德金行,遂号金天氏,以鸟记事。即位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

黄帝第三代蟜极:宿字辈。姓姬。元嚣之子,母不详。未继位。妣陈丰氏裒,生子帝喾。公妣生逝不详。

黄帝第四代帝喾:列字辈。姓姬。父蟜极,母陈丰氏裒。名喾,号高辛氏。

帝喾妣四妃,元妃有邰氏之女姜源,生后稷为周朝先祖;次妃有娥氏女简狄,生契为商朝先祖;三妃陈锋氏女庆都生唐尧;四妃有陬氏(一云陬訾氏。)常仪生挚;四子后裔皆有天下。

四子依年龄序:长子挚,次子尧,三子契,四子后稷。

尧:房姓血缘始祖,"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其统治时期被称为"唐尧盛世",并有"尧天舜日"的成语流传.首开中国政治的"禅让制"先河,使"公天下"成为后世百姓不懈的追求.

丹朱:尧之长子,受舜封为房邑侯,其后代以封地为姓。

房陵:丹朱子,尧之孙,袭封为房邑侯,以封地为姓,为房姓开姓始祖。 本文由房氏网(fang.org.cn)整理发布

古代

夏朝  ......

商朝  ......

周朝

房钟,丹朱第三十六世孙,周昭王时食邑于灵寿,为"房邑侯".

房沈,丹朱第三十七世孙.

房女,周昭王王后,世称房后,穆王之母。周穆王是周朝有名的君王之一。

春秋战国

房喜:战国时韩人.见《战国策》卷二十八"韩三"之《魏为九里之盟》:魏王为九里之盟,且复天子。房喜谓韩王曰:“勿听之也,大国恶有天子,而小国利之。王与大国弗听,魏安能与小国立之。”。

秦朝

房君:上蔡人,秦末(公元前208年前后) 张楚政权(陈胜、吴广建立的政权)相国。司马迁《史记》有记:“陈王令魏人周市北徇魏地。以上蔡人房君、蔡赐为上柱国”。“张耳、陈馀至邯郸,闻周章却,又闻诸将为陈王徇地还者多以谗毁得罪诛,乃说武信君令自王。八月,武信君自立为赵王,以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使人报陈王。陈王大怒,欲尽族武信君等家而发兵击赵。相国房君谏曰:“秦未亡而诛武信君等家,此生一秦也;不如因而贺之,使急引兵西击秦。”陈王然之,从其计,徙系武信君等家宫中,封张耳子敖为成都君,使使者贺赵,令趣发兵西入关” 。“二世益遣长史司马欣、董翳佐章邯击盗。章邯已破伍逢,击陈柱国房君,杀之。”

汉朝

房凤:生卒年不详,字子元,西汉琅琊不其(今青岛市城阳区城阳镇)人。博学多才,以射策乙科为太史掌故,太常举方正,为县令都尉,失官。汉成帝时,大司马票骑将军王根奏除补长史,荐凤明经通达,擢为光禄大夫,迁五官中郎将。哀帝时,与古文经学家刘歆、王龚共校经传,遭到今文经学派的反对,后出任九江太守,以青州牧致仕。王莽篡皇位后,房凤回归不其县,讲学于不其山下。 房凤对《谷梁春秋》颇有研究,汉哀帝年间(公元前6-前1年),在任太史掌故、青州牧等官职时,曾聚徒讲授,时称“房氏之学”。死后葬不其城北,在今城阳村北、墨水河之南。1959年春,城子村村民取土时,在地下深约2米处发现房凤墓。

房植:丹朱第四十八代孙,东汉时,受学于甘陵,周福常谒公咨询善道.为蠡吾侯(后为汉桓帝)所知遇,汉桓帝即位后,徵辟为朝右公,于是大行其道有名当朝.桓帝九年,出任河南尹 ,乡人为之谣曰:”天下规矩房伯武”.后因诏捕党人,贤豪逃遁,公屡谏不听,遂谢仕游于江南九箫山.

房雅:丹朱第四十九代孙,西汉常山太守(清河太守),后迁徙至清河绎幕,有官声,使房姓成为清河望族.

房汉:与房雅同时代人,迁徙至清河绎幕.

房扬:新莽时文士,因劝谏王莽,被杀.

房衮:偏将军.

房广:为父报仇,杀人入狱。母丧,县令准其回家治丧,毕,守义不逃,主动返狱。

三国

房尚志: 博通经史, 于三国魏时尝“执教授生徒于吴山.”

晋朝

房乾,晋初受朝庭派遣出使北方鲜卑族地区,后因战乱留居当地,当地习惯称"房"为"屋引",遂改姓"屋引氏"。北魏时其后代南迁,恢复房姓,该支以洛阳所在地的河南郡为郡望,故称为"河南房氏",唐云麾将军房丰生即此支后代.本文由房氏网(fang.org.cn)整理发布

房朝极, 东晋武帝时召为大司空,未到任而逝.

房凌霄, 房植五代孙,业儒学, 于晋初迁隐于陕西凤翔府伏波村.

房叔安:晋益州司马(入乡贤祠)。叔安字子仁,清河人。高帝即位,怀其忠正,时爲益州司马、甯蜀太守,就拜前将军。方用爲梁州,会病卒。帝叹曰:“叔安节义,古人中求之耳,恨不至方伯而终。”子长瑜,亦有义行,永明中,爲州中从事。

房宣,晋镇东将军军司关中侯。

房晷:侍中,左长史.

南北朝

房堪(一说"谌"或"湛"),房植18代孙,常山人,北燕慕容垂贵乡太守,随慕容德南迁,后定居济南。教女有方,其女事迹见<魏书>"烈女传第八十",名以女传.

房裕/房坦/房邃/房熙,房谌四子,号为"四祖".

房女:房堪之女, 北朝燕魏溥妻, 温婉和顺高尚明白,从小便有光明的操守。十六岁时魏溥生病死了,儿子魏缉出世还不到一百天,她不愿改嫁,便割耳明志。善于诱导严格督促子孙,后魏缉的儿子魏悦做济阴太守,官吏百姓立碑歌颂他的美德。

房坚:后魏司空参议,太和中累迁齐州大中正,帝令诸州中正各举所知。坚与幽州中正阳尼各举其子,孝文曰:“昔有一祁,名垂往史;今有二奚,当闻来牒。”出为澲阳太守。官终司空参议。

房元庆:南朝宋建微府司马,清河人。武帝时,历七郡太守,后为青州建微府司马。

房爱亲:房元庆子,父元庆为文秀所害,率勒乡部攻文秀。刘彧嘉之,起家授龙骧将军。寻会文秀降彧,乃止。显祖时,三齐平,随例内徙,为平齐民。以父非命,疏服终身。

房景伯: 清河人,梁武帝时为清河郡守,年轻时由当时名士崔元孙亲授经义,其母性严明高尚,历览书传,多所闻知,事迹见于<魏书>"烈女传第八十"。与其父房爱亲,弟景光,学行修明,并为当世名士。

房景先:景伯弟。幼孤貧,無資從師,其母自授毛詩曲禮,晝則樵蘇,夜誦經史。遂大通贍,太和中為太學博士,時太常劉芳、侍中崔光,皆歎其精博,奏兼著作佐郎,修國史,累遷步兵校尉,領尚書郎、齊州中正,所歷皆有當官稱。景先沉敏方正,事兄恭謹,卒諡文。著《五经疑问》

房篆:南朝梁人, 《乐府诗集》卷七十四存其诗作《金乐歌》一首。

房崇吉:南朝宋并州刺史,清河人.以七百人为宋守升城,魏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将骑五万筑长围以攻之,自二月至于夏四月,乃克之。 房法寿:房裕之孙,清河人,父经,蓍县令。房崇吉从兄.曾为南朝宋王玄邈司马,屡破道固军,历城人畏之。后为绥边将军.归魏后为青冀二州刺史,庄武侯。其从弟房灵民、本文由房氏网(fang.org.cn)整理发布思顺、灵悦、伯怜、伯玉、叔玉、思安、幼安等八人皆为郡守。伯玉为后魏南阳太守。

房伯祖:房法寿之子,任北齐郡内史/幽州辅国长等职.

房思顺:济南大守。

房灵悦:平原太守。

房伯怜:广川太守。

房叔玉:高阳太守。

房伯玉:河间太守。

房思安:乐陵太守。赐爵西安子、建威将军、北平太守,迁大司马司马、齐州武昌王府司马。高祖南伐,征为步兵校尉、直閤将军、中统军。善抚士众,高祖嘉之。汉阳既平,复为武昌王司马,带东魏郡太守,加宁朔将军,改爵清河子,卒官。子敬宝袭爵。

房敬宝,奉朝请、征北中兵参军、北征统军、宁远将军,每有战功。早卒。子去病袭。

房幼安:高密太守。

房幼愍,安丰、新蔡二郡太守。坐事夺官,居家,忽闻有客声,出无所见,还至庭中,为家群犬所噬,遂卒。

房祖渊,羽林监。从章武王融讨葛荣,没于陈。赠安东将军、济州刺史。

房祖皓,长水校尉。后讨萧衍将于九山,战殁。赠抚军将军、兗州刺史。

房士隆,兴和中,东清河太守,带盘阳镇将。

房士达:后魏济南太守兼摄齐州剌史. 少有才气。济州左将军府仓曹参军。骑兵参军,领帐内统军。

房士素,武定末,太尉谘议参军。

房士章,尚书郎。

房文烈,景伯子。武定中,尚书三公郎中。

房延祐,景先子。武定末,太子家令。

房景远,字叔遐。重然诺,好施与。景远好史传,不为章句。天性小急,不类家风,然事二兄至谨,抚养兄孤恩训甚笃。益州刺史傅竖眼慕其名义,启为昭武府功曹参军,以母老不应,竖眼颇恨之。卒于家。

房敬道,景远子。永熙中,开府参军事。

房翼(一名翼宗):伯祖子,后魏镇远/宣威将军、宋安郡守,袭壮武伯。孝庄帝永安年间做过青州太傅开府从事中郎.房玄龄曾祖。

房豹:北齐大臣,与房彦谦父房熊同为房翼之子,是彦谦之叔。年十七便任州的主簿。先后任西河(今山西省临汾县境内)、博陵(今河北省安平县)、乐陵(今山东省博兴县)太守,政贵清静,颇有能名,特别是任乐陵太守时,因该地近海水苦,他主持凿井,遂得甘泉,时人认为这是他教化所致。在他的治下,“阶庭简静,囹圄(指监狱)空虚。”齐灭,豹还乡,“丘园自养”。终于家,无子,以兄熊子彦诩嗣。彦诩明辩有学识,本文由房氏网(fang.org.cn)整理发布位殿中侍御史,千乘、益都二县令,有惠政。

房熊:字子彪,房翼子,自小孝顺,聪明有节概,起初做本州主簿,后迁任清河/广州二郡太守,为官颇得清名。留有七子。

房世宝,后魏征虏将军.

房倫 : 後魏殿中尚書、武陽公

房谟:房乾的后代,河南洛阳人,北齐吏部尚书,其事迹见<北史>"列传第四十三"。

房毓:房谟之弟.孝庄以毓为都督,毓弟钦为行台,同为经略。

房钦:房谟之弟.

房兆:代人,本姓屋引氏,刚毅有武略。频为行军总管攻胡,以功位至柱国、徐州总管。并史失其事。(《北史》列传第六十一)

房巖 : 周平陽公 。

房旷:尚书左丞。

房默:尚书郎。

房灵民:北魏 郡守。

房法延:北魏谯郡太守 。子房亮、房悦、房诠。

房亮(459-529):字景高,清河人也。父法延,谯郡太守。亮好学,有节操。太和中,举秀才,为奉朝请。拜秘书郎,又兼员外散骑侍郎,副中书侍郎宋弁使于萧赜。还,除尚书二千石郎中、济州中正。兼员外常侍,使高丽,高丽王托疾不拜。以亮辱命,坐白衣守郎中。后除济北太守,转平原太守,以清严称。时冀州刺史、京兆王愉据州反,平原界在河北,与愉接境。愉乃遣人说亮,啖以荣利。亮即斩其使人,发兵防捍。愉怒,遣其大将张灵和率众攻亮。亮督厉兵民,喻以逆顺,出城拒击,大破之。寻遭忧解任。服终,除左将军、汲郡太守。迁前将军、东荆州刺史。亮留心抚纳,夷夏安之。时边州刺史例得一子出身,亮不言其子而启弟子超为奉朝请。议者称之。转平东将军、沧州刺史,入为光禄大夫,加安东将军。永安二年卒,年七十一。赠抚军将军、齐州刺史。

房悦:北魏平东将军大中大夫(长子超,次子昭)。曾任"国常侍"、"青州镇东府中兵参军"、"司徒相公刑狱参军"、高阳太守"、"广川太守"、"平南将军太中大夫"等职。房悦死后,孝静帝又封他为"使持节"、"宣成公"。

房诠:北魏本州中正。

房柬:字元约。房亮子,卒于光禄大夫。

房超:北齐黎阳郡太守 。

房昭:北魏淮州骠骑大将军。

房唐:北魏刺史。

房天乐:北魏清河人,滑稽多智。先为青州别驾,文秀拔为长史,督齐郡,州府之事,一以委之。卒于京师。

房嘉庆:渔阳太守(天乐弟子) 。

房瑚琏:北魏 ,长广太守 (嘉庆从弟) 。

房品广:北齐 郡守。

房东:北齐光禄大夫。

房僧寄:时竟陵太守房僧寄被代还至郢,东昏敕僧寄留守鲁山,除骁骑将军。僧寄谓冲曰:“臣虽未荷朝廷深恩,实蒙先帝厚泽。荫其树者不折其枝,实欲微立尘效。”冲深相许诺,共结盟誓。乃分部拒守,遣军主孙乐祖数千人助僧寄据鲁山岸立城垒。 ......房僧寄病死,孙乐祖窘,以城降......本文由房氏网(fang.org.cn)整理发布时以冲及房僧寄比臧洪之被围也。赠僧寄益州刺史。

房长瑜:青州治中,永明中,爲州中从事。(叔安子)

房虬,北朝常山人。东魏郡肥乡(今河北肥乡)人,孝明帝侍读、安东将军、光禄大夫、中书舍人,赠征东将军、齐州刺史冯元兴,少年时随着做太守的父亲冯僧集住在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从房虬学习《周礼》。长乐阜城(今河北阜城)人,后周宫露门学博士,著名北朝经济学家,北学代表人物之一熊安生,从房虬受《周礼》,并通大义。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卫国人、四门小学博士、诏征教授京兆、清河、广平、汝南四王,后特除员外散骑侍郎、长流参军、仓曹参军、沛郡太守加扬烈将军,太尉司马、辅国将军、安州刺史、司农少卿、光禄大夫,加平东将军,赠散骑常侍、都督相殷沧三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相州刺史董徵,从房虬受《周官》、《仪礼》;北齐教育家、国子博士,渤海南皮(今属河北)人李铉,从常山房虬受《周官》、《仪礼》。

隋朝

房氏(佚名):据<隋书>卷三十四 "志第二十九 经籍三 子"载:《九宫行棋法》一卷作者。

房山基:隋考功郎中,以工吏知名,称明幹 。

房恭懿:字慎言,河南洛阳人也,谟之子。恭懿性沉深,有局量,达于从政。仕齐,释褐开府参军事,历平恩令、济阴守,并有能名。会齐亡,不得调。尉迥之乱,恭懿预焉,迥败,废于家。隋开皇初,吏部尚书苏威荐之,授新丰令,政为三辅之最。上闻而嘉之,赐物四百段,恭懿以所得赐分给穷乏。未几,复赐米三百石,恭懿又以赈贫人。上闻而止之。时雍州诸县令每朔朝谒,上见恭懿,必呼至榻前,访以理人之术。苏威重荐之,超授泽州司马,有异绩,赐物百段,良马一匹。迁德州司马,在职岁余,卢恺复奏恭懿政为天下之最。上甚异之,复赐百段,因谓诸州朝集使曰:“如房恭懿志存体国,爱养我百姓,此乃上天宗庙之所佑助,岂朕寡薄能致之乎!朕即拜为刺史。岂止为一州而已,当今天下模范之,卿等宜师学也。”上又曰:“房恭懿所在之处,百姓视之如父母。朕若置之而不赏,上天宗庙其当责我。内外官人宜知我意。”于是下诏曰:“德州司马房恭懿出宰百里,毗赞二籓,善政能官,标映伦伍。班条按部,实允佥属,委以方岳,声实俱美。可使持节海州诸军事、海州刺史。”未几,会国子博士何妥奏恭懿尉迥之党,不当仕进,威、恺二人朋党,曲相荐举。上大怒,恭懿竟得罪,配防岭南。本文由房氏网(fang.org.cn)整理发布未几,征还京师,行至洪州,遇患卒。论者于今冤之。

房晖远: 隋国子博士,扬字崇儒,真定人,幼有志行,世传儒学,桓以教授为务。远方负笈而从者,动以千计,被牛弘称为“五经书库”。

房彦询:彦谦之兄.彦询最知名,以魏勋门嫡孙,赐爵永始县子,特为叔豹所爱重。病卒,豹取急,亲送柩还乡;悲痛伤惜,以为丧当家之宝。初,彦询少时为监馆,尝接陈使江总。及陈灭,总入关,见彦询弟彦谦曰:「公是监馆弟邪?」因惨然曰:「昔因将命,得申言款。」彦询所赠总诗,今见载《总集》。

房彦谦(547-615):隋代名官,字孝冲,原籍河北省清河郡,其七世祖房谌移居南朝刘宋所侨置的冀州清河郡(在今济南历城区东部)。通涉五经,擅文章,工草隶,累迁长葛令,又深通政务,为官清廉,甚有惠化,察天下能第一,超授司马。隋开皇七年(587年)应荐入京,任监察御史,为执政者所嫉,被贬为泾阳(今属陕西)令,卒于官。唐贞观五年(631年)其子房玄龄被封为魏国公,奏请唐太宗恩准,将灵枢由泾阳归葬于故乡齐州(今山东济南市)祖茔,朝庭并追赠其为徐州都督、临淄县公,谥号曰“定”,此为殊荣,故房玄龄请太子右庻子、有一代文宗之誉的李百药撰写碑文,又请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欧阳询书丹,刻石立于墓前。

房彦诩:房彦谦之弟,曾任北魏益都县令。

房献伯:隋末起义将领。

房崱: 光禄少卿,朗州刺史。

房彦藻: [唐]近秉戎律,略地东南,师之所临,风行电击。李密的主要谋士、大将。


评论
全部评论

0.1295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