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家谱家风》:吴氏至德传千古,延陵礼让振家风 庆让堂第二
《家谱家风》:吴氏至德传千古,延陵礼让振家风 庆让堂第二
2018-05-02 09:38:57 来源:
编辑:panzhiyong
点赞:  点击:114  评论:0

《家谱家风》:吴氏至德传千古,延陵礼让振家风 庆让堂第二


《家谱·家风》

姓氏是一个人行走于世立言立行的重要“标签”。在这个合家团聚的日子里,我们栏目也推出一组了系列报道《家谱·家风》,带您去了解咱们厦门一些姓氏的由来,听听关于家风传承的故事。

1.jpg

今天我们先来来说说“吴氏”。历史上,周朝开国武王的祖父周太王亶父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和季历,在当时的社会,一般是嫡长子传袭王位,但是当长子泰伯得知父亲想传位给老三季历时,就决定让出王位,并和二弟来到了当时的荆蛮之地开拓了“句吴”国,就是现在的江苏无锡一带,而他们的后代则以“吴”为姓。孔子就曾盛赞,吴氏先贤“礼让天下”,而此后吴氏子孙也一直以“礼让”作为家风,铭记至今。


将军祠,厦门人再熟悉不过的地名。历史上,清朝两位英勇善战的施琅和吴英,他们的祠堂曾建设在此因而得名。吴英将军的祠堂旧址,如今还藏身于社区之中,只是断壁残垣,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香火。

厦门市吴文化研究会会长 吴国荣

2.jpg

他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一个忠于朝廷,保护老百姓,这(是)种家风的传承,从他一个流浪汉一直到当将军,他也忠于朝廷忠于他的顶头上司……

3.jpg


4.jpg

吴英是莆田人,幼时父母早逝,只身赴厦门谋生,从军后英勇善战,还曾追随施琅为清政府收回台湾,最后官至福建水军提督,被封为“威略将军”。当年这里有了吴公祠,周边一带吴家族人也渐渐聚集成社。


5.jpg

将军祠的吴氏宗祠已废弃多年,但在同安区石浔村,这里的村民主要以“吴”为姓,至今还留存有一座吴氏宗祠延陵家庙。明朝洪武年间,福清玉塘村人吴从师移居于此繁衍生息,六百余年过去,“石浔吴”已经发展成为了厦门吴氏的一条重要脉络。


同安石浔村吴氏宗长 吴耀辉


6.jpg

石浔吴最早过去是在厦门的梧村,最早就叫吴村,现在是梧村+从梧村一直往南迁,打铁街最多人在那里居住+现在我们石浔吴到世界各国差不多有五六万人。

7.jpg

在宗祠大厅的石柱上,“延陵礼让振家风”的门联赫然入眼,千百年来,“礼让”二字,始终没有被吴氏后人遗忘。

而同样的“让”字,如今我们还可以在天一楼的庆让堂中找到。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来自石浔的吴氏兄弟吴清体、吴文屋在厦门码头上可谓赫赫有名。他们白手起家,最后联手经营出了对洋贸易的“合福庆”商行,在家族盛极之时建造了这座中西合璧气派豪宅——天一楼庆让堂。

我们海口有一个合福庆,我们两兄弟没有分家就到这边来建这个房子,建这个房子以后也没有分家,两个兄弟就住在一起。互相互让,他(大哥)让弟弟住在这边,东边,大伯就住在(西边),互相互让,这就叫做庆让堂。

在带着我们寻访将军祠时,吴国荣说,目前吴氏宗亲一直在努力希望能恢复当年的吴英祠堂,不仅保留一份吴氏族人与这座城市的记忆,也希望把吴姓的礼让风范告诉更多后代。礼让家风,是泰伯“三让天下”的大义,是吴英“鞠躬尽瘁”的职守,是庆让堂“兄弟齐心”的佳话。这个相随于姓氏源流之初的美德,应该一直被铭记。

      我感觉我们吴家祖孙,一直都恪守祖训,甚至包括我,我也是这样,以我们的祖先祖训为我们的行为准则,我们做事情不跟人家争不跟人家吵,我们就说规规矩矩地做人,遵循我们的祖训。


评论
全部评论

0.1195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