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廉洁四川》(137)崔氏家规:自强不息 团结互助
《廉洁四川》(137)崔氏家规:自强不息 团结互助
2017-10-09 14:02:44 来源:
编辑:htctc
点赞:0  点击:222  评论:0

《廉洁四川》(137)

片名:崔氏家规:自强不息 团结互助

编导:祝勇 唐凤飞

摄像:刘磊 唐果 叶广

后期编辑:张海蓉 钟波 梁清越

主持人:唐露

播出频道:四川公共频道

播出时间:2017年10月8日18:50首播;23:25重播

上载网站:“廉洁四川”政务平台,四川省纪检监察信息网

 

主持人:

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廉洁四川》栏目。

在内江市威远观英滩镇,说起崔氏家族,干部群众都会点个赞。崔氏先祖属客家人,清朝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时入川。在威远,崔氏家族艰苦奋斗,形成了“自强不息、团结互助”的家规家风。一家兴、百家旺,崔氏家族优良的祖训家规,不仅在当地形成了淳朴、忠厚、善良的优秀民风,还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崔氏家规入选了首届“天府好家规”。今天,我们一起来感悟崔氏家风。

 

【正文】这里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内江市威远县观英滩镇,这座古色古香的崔氏祖祠坐落于观英滩镇石坪乡竹塘村,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今天,82岁的崔德扬老先生正在给族中晚辈上一堂特殊的音乐课。

【同期声】威远崔氏族人 崔德扬:(山歌)大田栽秧行对行,小田栽秧对书房,书房当门(前面)一窝姜,风吹叶子满田香......

这种在观英滩镇及周边地区广为流传的原生态山歌被称为“石坪山歌”,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坪山歌是清代中期由迁入石坪的客家人将客家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因出行、劳作或隔山交流而产生。石坪山歌形成了歌事、歌俗、歌礼、歌规等乡间民俗。这种极具民俗风情的山歌伴随着崔氏族人的脚步响彻了这片灵山秀水。

【同期声】一段石坪山歌

清朝康熙57年,也就是公元1718年,随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原籍广东的崔氏祖先携族人来到威远定居。斗转星移,崔氏族人在这片热土上开荒置业,勤奋耕耘,从一无所有逐渐发展壮大。

威远崔氏有4本古籍族谱,其中崔氏家规16条、1547字,概括起来就是“自强不息 团结互助”。崔氏族人从小就要接受严格的家规教育。

【采访】威远崔氏族人 崔德扬:我们崔家人,只要你从会说话的时候,就要学家规,你违反了家规,就要拉到祠堂里去打板子。

为了将崔氏祖训代代相传,崔德扬将家规内容进行简化,填进歌词里,写成“家规歌”,在传承“石坪山歌”的同时也用祖训家规教育族人。崔氏祖训所提倡的爱国、礼孝、守法、勤奋、节俭等内容契合了当前的时代精神,引起当地教育部门的重视,“家规歌”也由此走进了学校课堂。

【同期声】威远崔氏族人 崔德扬:崔氏家规十六,吆喝喂,十六条吆喂。家国强盛最,吆喝喂,最为高吆喂......

老人的山歌依旧在山间回荡,如同崔氏祖先温情的眼神,注视着后代的延续。时光荏苒、宗族传承,崔杨现已成为当地崔氏的“当家人”。身为四川崔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的他,此刻正慎之又慎的将刻在大理石上的崔氏十六条祖训家规挂上厅堂。

【采访】四川崔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崔扬:崔氏家规十六条,是入川始祖就订立了的,现在有三百年历史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崔扬抓住改革开放的契机,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成了威远当地远近闻名的富裕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崔扬牢记“自强不息、团结互助”的祖训,2005年,他放弃了发展得很红火的事业,回到家乡观英滩镇办起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家乡父老脱贫致富。

【采访】四川崔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崔扬:因为我们崔氏家族的族谱上就有明文规定,对家族要帮、扶、带。

在祖训家规的影响下,崔家人身上总有股勤劳的劲头。在崔扬的带领下 ,10年间,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观英滩镇16个行政村2万多村民收入翻了3倍。除此之外,崔扬还结合竹塘村独特的地形地貌,积极带动村民发展乡村旅游。

地处观英滩镇竹塘村西南部的情人谷,就是当地发展乡村旅游后逐渐被人们所熟知的一个景点。这里群山叠翠、草木葱郁、溪水潺潺、绿草茵茵。情人谷原本有着一个恐怖的名字叫“杀人沟”。相传,清乾隆年间,匪盗猖獗,啸聚山林、打家劫舍,当地民众苦不堪言。崔家有两位武功高强的兄弟,挺身而出,与匪盗血战十余场,杀得土匪闻风丧胆,再也不敢来此作乱。在崔氏族人的努力下,恐怖的“杀人沟”变成了诗画般的情人谷。

在“团结互助”的祖训家规的教育下,一代又一代的崔氏族人在这里生存繁衍,忙时务农,闲时读书,以耕读传家。

【采访】威远崔氏族人 崔德扬:我们崔氏家规中有规定,但凡子弟进学,除了要备办三牲到祠堂祭祖,族中还要给现金奖励,以此来鼓励我们崔氏家族出更多的人才。

崔氏族中人才辈出,没有一户因为懒惰而贫困,更没有一人因为贫困而辍学。崔扬的三个女儿通过努力,分别成长为心理学博士、医学博士和路桥工程师。重视教育、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崔家已蔚然成风。

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焦急等待,19岁的崔峻伟收到了盼望已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今天,他和族中考上大学的几个兄妹要跟随崔扬祭拜先祖。随着时代的变迁,祭拜的内容早已大幅简化,可这种重视教育、自强不息的精神早已像基因一样植入到每一个崔氏族人的血脉之中。

【采访】四川崔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崔扬:我们崔家建立了帮扶机制,如果哪一家有困难,我们就大家捐款帮助他,带动他。

这个女孩儿叫崔威,由于家里条件差,初中的时候差点辍学。在族人的帮助下,她不仅读完了高中,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医科大学。大学期间,崔威刻苦学习,年年获得奖学金。目前崔威在一家三甲医院当药剂师。

【采访】威远崔氏族人 崔威:我很感谢我的家族里面那些叔叔阿姨,还有那些长辈。因为我们的家规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帮助,所以我希望,我以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更多的人。

【采访】四川崔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崔扬:现在我们崔氏家族总体来说,凝聚力很强,又很团结,一方有事,八方都在支援。

崔氏祖祠在崔氏族人心中具有不可动摇的神圣地位。今天又是崔氏家族的祭祖大典。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周边的崔氏后代都齐聚到祖祠里,共同祭拜先祖。每年召开理事会和开展扫墓祭祖活动时都要重温祖训家规。每次祭祖,参加者都有两三百人,一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浩浩荡荡,十分壮观,对族人起到了很好的鼓舞和洗礼。

【采访】四川崔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崔扬:对国家要忠,对父母要孝。我祖是南迁入川的客家人,在这三百年里,族人们辛勤耕耘,谨遵祖训家规十六条。崔氏家族异客化常客,情系中华,千秋创业,自强不息,转把他乡做故乡。

一年又一年,崔氏族人以这样的方式来告诫后人:要对国家忠诚、自强不息、团结互助,只有这样,家庭才会越来越兴旺,生活才会越来越红火。

 

主持人:

传统文化,既是服饰,是文字,是词曲,更是背后支撑、绵延着文化精髓的那群人和精神。威远崔氏家族“自强不息、团结互助”的祖训家规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到了每个崔家人的血液里。在一代代崔氏后人的共同努力下,崔氏祖训家规得到传承,不仅影响着崔氏子孙,还为社会贡献了一份“崔氏力量”和“崔氏精神”。

好,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评论
全部评论

0.1154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