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太湖赵氏渊源
太湖赵氏渊源
2017-01-10 16:06:42 来源:
编辑:xuemenjun
点赞:  点击:401  评论:

太湖赵姓源远流长。《赵氏宗谱》谱序云:“我族自颛帝以来,历代为卿,赵之得姓自造夫功封赵城始赵”。即赵姓渊源上可溯至三皇五帝。赵姓因造父得赵姓至今已越3000余年历史。笔者通过分析认为,对赵姓渊源系统考试工作源于宋太祖赵匡胤称帝之时。是宋太祖称帝之后为炫耀赵氏家庭,故令手下考证赵姓渊源,修族谱,并御制字派玉牒,钦定兄弟自己和其弟光义、光美仨十二字派以正清世系,使之尊幼有常,世代绳绳脉脉相传承。最早见谱序为南宋宁宗赵扩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大儒家朱熹所撰,是不是此时方始有赵姓氏族谱无法考证。太湖《赵氏宗谱》谱序所载赵氏“源流”也是依据宋庆元二年之序,故太湖赵姓是江西进贤流溪之赵,为宋朝皇室后裔。另沈其新同志编著的中华姓氏通书《赵姓》一书所考赵姓始祖源流也可能是依据赵姓宋庆元二年所修谱序并考证一些史证资料而成。遗憾的是,太湖《赵氏宗谱》自宋至清历经历代兵残,旧谱无存,现太湖《赵氏宗谱》也是后于清乾隆十二年所重修之谱。

1、赵姓起源

据《史记·赵世家》云:“赵氏,由造父得信于周穆王,后因功受赐赵城(今山西洪赵县)而得姓。”即赵姓是以国为姓的氏族,造父即为赵姓始祖。而造父之前赵姓血缘始祖是三皇五帝之首颛帝少白皋。龙与凤是中华民族神圣与吉祥的微号,传说少白皋是以凤凰神鸟为图腾的氏族部落首领,即赵姓是凤的传人。少白皋之后裔伯益娶舜帝之女为妻生大廉,大廉生费昌,费昌不满夏桀残暴统治投奔商国,为建商朝立下了大功,封为诸侯,所生子中衍和其孙中橘均为商朝重臣。中橘生子蜚廉,蜚廉生子二,长子恶来,其后为秦,日渐强大,建立了秦朝。次子名季胜,生子孟增,即皋狼,为西周成王(约公元前11世纪)近臣。孟增生子衡父,衡父生子造父,造父得信于西周穆王(约公元前950年),因功受赐赵城而得姓。

中国古代有幅名画《八骏图》,造父之功源于八骏。相传造父时为周穆王亲信随臣,识马善狩猎,为寻八骏献周穆王,独闯豺狼虎豹蛇蟠出没的荒川野林终获。后周穆王乘兴驾八骏车鸾出游幸至瑶池西王母处忘返,忽闻报周封小国徐国君徐偃王作乱,幸得益于造夫亲驾八骏及时驰归平乱立下大功。于是周穆王赏赐造夫赵城始得姓赵。

2、赵氏建国与赵姓兴衰

东周末春秋五霸争雄,后又战国七雄争霸,赵氏家族乘势而兴,经春秋战国时期中的发展,赵氏建国。

相传造父下传六世至奄父名公仲,《史记·赵世家》云:“奄父,曰公仲,周宣王时代戎,为御。”公仲为西周宣王(约公元前827年)近御,助“宣王中兴”,赵姓由此而初兴。周宣王即位之初,国力已衰,国内矛盾激化,外族侵扰不断,周宣王在奄父鼎力相助下,对内进行改革,对外大力举兵征讨外侵,使周朝统治得到巩固,呈现“宣王中兴”。

奄父生子叔带。公元前789年,周宣王御驾亲征姜戎兵败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县南)之战,叔带舍身救宣王脱险而立大功,任执政。“自叔带以下,赵宗益兴”。千亩之战后,周幽王即位,昏庸无道,叔带不得不“去周入晋”,被晋文侯重用尊为国卿。叔带又下传四世于公明,公明生二子,长子共孟,次子为赵夙。赵夙于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统军伐耿等诸国有功,“晋献公赐赵夙耿。”赵夙生子赵衰字成季,晋献公儿子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后在赵衰鼎立相助下,当上国君即晋文侯,成为五霸主之一。

晋文侯死后,晋襄公即位,赵衰之子赵盾任国政“为晋正卿”,主宰朝政,辅佐三代晋王。

晋平公十二年(公元前546年)赵盾之孙,赵武为正卿掌晋国军政大权。赵武生成,赵成生赵鞅即赵简子。赵简子在晋顷公(公元前525-512)时期任执政,经与反晋的范氏和中行氏“铁地之战大捷”,进一步加强了赵氏家族在晋国的地位,成位六卿之首。到赵鞅之子赵毋恤之时,晋国已被赵、韩、魏三诸候瓜分,公元前377年晋亡。至西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王正式加封赵毋恤四世孙赵籍为赵候(即赵烈侯),正式建国为赵国,定都中牟(今河南汤阴地区)。从公元前约950年至公元前403年,赵姓氏族自造父受赐赵城得赵姓到赵烈侯建赵国,历经了近450年。赵国是战国时期七国中仅次于秦国的强国,也是秦统一中国的最大障碍。

赵氏建国历140余年至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赵国和秦国进行了一场大战——长平之战。由于赵孝成王不听老将廉颇和相国蔺相如之言,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改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赵奢之子)为将,领兵四十万与秦军大战于长平,赵军大败,赵括战死,四十万大军被秦军俘获后活埋。从此,赵国元气大伤,一厥不振。秦国也由此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长平之战后不到四十年的时间,赵代王六年(公元前222年),秦国就灭亡了赵国,不久实现了灭六国统一中国。

赵国破亡后,其残存后裔散居全国各地,《通志·以国为民》云:“赵宗散处者皆以国为氏。”只剩几支尚兴。一是赵代王一族。秦军攻破邯郸后,代王赵嘉投降,秦王特别礼遇,以免其他五国齿寒,以利后收服尚剩的韩、齐、楚、燕、魏五国。秦王派赵代王之后赵公辅出主西戎,居甘肃天水,成了望族。在后汉、唐时期,出将入相和封侯者不乏其人,一直延续至宋,自赵匡胤得天下称帝。

3、太湖县赵姓——宋朝王皇室之后裔

赵姓自赵国亡而衰后,散居各地以国为姓的后裔均发奋图强。甘肃天水赵氏之后,历晋、隋、唐近千年发展,至五年后周(公元960年),河北涿郡赵广汉一脉日渐强盛,由其后至宋太祖赵匡胤称帝而走向鼎盛时期。

据《汉书·赵广汉传》载,赵广汉,字子都,河北涿郡蠡吾人,汉时任京辅都尉守、京兆尹,位同宰相,政绩显著,被誉为“华夏第一京兆”。其后晋时有赵至和隋时有赵世模均为朝廷重臣。赵世模随隋文帝建国战死疆场,其子赵元淑袭承父职授骠骑将军,赵文淑生子赵眺,江西《赵氏宗谱》尊为赵姓一世始祖,即为太湖赵姓远祖僖祖。唐时曾任永清、文安、幽都县令。僖祖生子赵王廷即二世顺祖,官室御史中丞。顺祖赵王廷生子赵敬即为三世翼祖,历任营、蓟、涿洲刺史。翼祖生子赵弘殷即四世宣祖。宣祖赵弘殷是个文武全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后周显德年间(公元954-960)任左骁骑卫上将军,因功升为禁军首领检校司徒。据《赵氏宗谱》载,赵弘殷娶有贤妻杜氏,生五子。长子赵廷俊即邑王匡济和五子匡赞早年夭折;次子赵匡胤即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三子赵匡义即宋太宗二世皇帝;四子赵匡美,又名光美、廷美。光美封魏王,太湖赵姓一脉即为魏王所传,魏王被太湖赵姓尊为五世祖。

自公元960年宋太祖登基在位十七年,为巩固政权,对内“杯酒释兵权”,将原跟随征战的一大批拥有兵权的得力干将石守信等人兵权削去;对外征战消灭了许多武装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北宋局部统一的局面。公元976年(天宝九年)宋太祖突然起病去世,按其母杜太后“传位于长者”的“金匮之盟”训,其弟赵匡义(光义)继位号太宗。传说按“金匮之盟”是杜太后嘱太祖传弟匡义,匡义再传弟匡美,匡美再传匡胤之子中长者。但宋太祖驾崩,其弟太宗赵匡义即位后并没有尊太后祖训,先后借故逼死太祖匡胤之子德昭和德芳,再借宰相赵普之手诬陷魏王庭美(即匡美)“骄恣”有异心,于太平兴国七年贬为西京留守,后大臣李符又上书诬告魏王对太宗有怨恨,“望乞涉远郡以防他变”,于是太宗又借机将廷美贬出京城,降为涪陵县公安置房州(今湖北房县)。廷美遭打击后积忧成疾,在房州没呆几年于雍熙元年即公元984年病逝于房州,年仅38岁。使太宗光义想违杜太后立“长者为君”之“金匮之盟”而传位于儿子的最后一个障碍被清除。而《赵氏宗谱》“进贤流溪赵氏族谱引”言此事中,有掩饰太宗之过以为敬,其说为“太宗过听赵普再误之言。(将魏王廷美)罪贬涪陵……”

太湖《赵氏宗谱》云,魏王廷美生来德性仁厚,乐善好施,忠于朝廷,深得杜太后钟爱和太祖宠信。但太宗匡义为保皇位不旁落,不择手段杀弟弑侄,使廷美成为最大牺牲者。所幸匡义不敢诛廷美全家,廷美得以后继有人,方有我今世太湖赵氏一脉。

上一篇 : 太湖赵姓分布
下一篇 : 苏轼谱赵氏序
评论
全部评论

0.1193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