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兖州鲍家林村的变迁概况
兖州鲍家林村的变迁概况
2017-01-02 21:41:43 来源:
编辑:xuemenjun
点赞:  点击:60  评论:

据1981年出版的《兖州县地名志》记载:“鲍家林村位于兖州县城西南3.5公里,城效乡西南部,黄土平原,村北有部分黑土地,鲍家林村委会驻地”。全村200户,842人,汉族。

本村极古老,村东北角有土阜隆起,古墓葬层叠,出土文物甚多。据考证,最早有汉代墓葬。本村鲍姓为当地望族,鲍氏林中原有明成化二年(1466),立兖州府护卫官鲍克恭及弘治十二年(1499),立太仆寺卿鲍继文墓碑,言其先祖原籍山西,明初做官落籍于此,至今鲍姓仍甚多,村以鲍家林地而得名。

全村耕地1450亩,以农业为主,生产小麦、玉米、大豆。村南有大面积桐粮间作地。

约在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8),祖籍安徽凤阳的兖州府官宦世家鲍氏,在此安置祖林,其后裔在此看林、居住,年长日久,在此繁衍成村,距今约有五百多年。随后,萧姓、张姓、乔姓、王姓、徐姓、李姓、姜姓、田姓、高姓、于姓、刘姓、尹姓、韩姓、陈姓、蔡姓,先后迁来,现有十六家姓氏组成。

解放前夕,该村约有400多口人,除少数富裕户有砖、瓦房外,其余400多间大都是土坯垒的破草房,低矮且门窗又小,现村中王立成老人家还保留三间1957年盖的草房,后来才换成青瓦,王家人到城里去发展所以留下此屋。

因该村土地地势较洼,百分之八十是盐碱涝洼地,地里积水晒干后,白茫茫一片盐碱,村里人不少以扫碱土、卖盐卤为生,收成很少,地势高的每亩只有百多斤产量,地势洼的经常颗粒不收,如遇水灾,村民生活更苦,只有给地主抗活或担筐挑篓做小生意维持生活,有的则以讨饭为生,衣食无着。农民依靠传统的石碾石磨加工粮食吃饭,用辘轳打井水浇地,用木制织布机织布做衣服穿。效率低条件艰苦。

解放后,村民分得了土地,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由于多年自然灾害和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广大人民依然没有根本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

据有关统计,1962年至1963年亩产平均只有204斤,交完公粮后,每年人均口粮225斤,至1978年,我县农民全年收入最少的平均只有30多元,最多的150多元,解放后三十多年鲍家林村里只出现了鲍淑鼎一个大学生。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改革开放,广大农民才过上了幸福生活,鲍家林村许多人都外出经商致富、如萧伟、王忠义、王忠海等人。他们都是鲍家林村走出去经商致富的带头人。

近三十年来,鲍家林村历届村两委都在不断努力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亲民、爱民、为民的优良传统,开拓进取,勇往直前,走加快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新农村建设中,村两委干部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已经使村容、村貌有了根本性变化,大多数村民都住进了宽敞、明亮崭新的二层庭院式楼房。楼房前、道路两旁树木成行、花草茂盛,村中主要道路全部实现了路面硬化、排水畅通、路灯明亮。

庭院式楼房的普及,大大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居住环境,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电话,宽带、电脑早已经普及。现在鲍家林村农业生产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耕种、收割、浇地全由村里统一管理、配置。老人们戏说,早年说的顺口溜: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浇地不用辘轳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喝牛奶,吃面包,人人向往的共产主义社会生活,今天全部实现了。现在,村民现已发展到262户,1006口人。

鲍家林村的村民在物质生活富足以后,开始追求物质文化生活,狠抓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村中已有二十几人考上了大学,有的大学毕业后在外的工作和发展,不少村民有自己的书房,买书、订报已成为时尚,撰春联、喜联、写书法,是多年形成的文化氛围,茶前饭后到篮球场打球、在健身器材旁活动,已经习以为常。村里东西大道上有市公交专线,方便了村民们出行。

村两委对村中所有事务、财务均实行公开制度、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村中空闲地段,实行承包绿化,垃圾集中存放,专人定时清运,定期组织卫生检查,检查结果公开评议,奖罚分明,使村民们有了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多年来,村里开展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星级文明户”等活动、极大提高了村民的文明素质。

鲍家林村村中道路两旁的绿化树木,全是本村培植的树苗,现有法桐、白蜡树苗一万多棵,保证全村绿化不用去买,成材的还能及时出售,村两委拟规划在三年内将本村建成生态化、园林化的绿色环保型村庄。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鲍志珠同志,深感责任重大,村两委班子的建设,村中的和谐、稳定,经济的发展、村民的冷暖,时刻记在他心中,他用自己的模范行动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努力为村民服好务,立志把本村建成一个真正的村强、民富、景美、风正、人和的幸福家园。


评论
全部评论

0.1180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