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韦祖珍将军故居
韦祖珍将军故居
2016-12-22 21:57:49 来源:
编辑:xuemenjun
点赞:  点击:144  评论:

  将军曾经的烽烟岁月已渐渐远去,将军留在故乡的短暂足音也将悄然消失,唯有尚存故居这间空空如也的泥瓦老屋在依然固我地叨念将军一生非凡的风霜雪雨,在默默守望久别未归的故人。

    我不知道这间矮小的泥瓦老屋已沉默不语了多少春秋,暗淡无光了多少岁月,我只知道共和国第一代开国少将韦祖珍就于1912年8月生于斯长于斯。

    从东兰县隘洞镇红水河大桥右岸码头搭乘机动小船逆流而上近一个小时的水路,然后再行走半个小时陡坡山路便到将军的故里——隘洞镇纳坤村板仆屯。七八十户壮家村寨依偎在青枝山的半山腰,三面环山一面连水,房屋顺着山形而建,错落无致横七竖八,经年累月俯视滔滔东去的红水河,寂静的村庄尚未通车路,久违了纷至沓来的达官贵人。将军的老屋坐落在村寨的中间,在七拐八弯穿行泥泞小道之后,我们来到一直崇尚与景仰的将军故居。将军在村里当小学老师的侄孙为我们打开尘封的两扇木门,眼前是壮家地道的木架泥瓦二层结构,下层牲畜,上层住人,房屋前后几近脱落的围板,直觉在告诉我们建房年代的久远,那密密麻麻的蜘蛛网和厚厚的灰尘,也在告诉我们很久没有人光顾了。屋里唯一的一间简陋卧室是将军慈母之寝间,杂七杂八长短不一的板壁杂乱拼排,两扇东倒西欹的木板门边就是祖宗的牌位,四方老桌尚在,配套的椅子已瘫软一边,将军1955年授衔时的半身标准照悬挂在祖宗牌位上。屋里除了遗留的老舂碓及老油罐之外,就再也找不到其他像模像样的家什了。举目四望,我才真正懂得什么叫家徒四壁。

    置身近乎摇摇欲坠的将军老屋,不知为什么,我顿生身在何处的感觉。在与将军遗像炯炯有神和蔼可亲目光的对视中,我在努力搜寻将军遗留屋中生硬的乡音——1971年7月初,刚从空军工程学院政委之职奉中央之命赴任广州军区第二政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第四个月的他,第二次回到阔别的家乡。在旧屋里,将军与乡亲们手把手拉家常:“家乡没有什么变化啊,如果说有变化,那就是我们家门前的两蔸大樟树不见了”。言者无意,情真意切,也许仅仅是脱口而说出对家乡一草一木记忆犹新的缕缕情意,而就是这句家常话一传十、十传百,被别有用心的政治小人添油加醋添头加尾,最后竟成了他“污蔑社会主义”的罪证!直至今日,乡亲们还觉得愧疚不已,说他老人家那时回来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玉米苞还嫩嫩的,我们就去砍收了,连玉米棒一起舂煮了一大锅稀饭,没有什么菜,没摆什么桌,三四十个客人就这样站着吃了。随后将军返程,走到村口见那块水田里依然还横卧三块大石头,就停下脚步,对送行的父老乡亲指着那石头,因一直说不出家乡的壮话,就索性用拐杖敲打那石头,越急越讲不出家乡话。那情景,乡亲们是会意了,他想说的是那石头我小时候都在田里了,你们为什么到现在还不挖走,就花点力气嘛,挖走了就增加种禾苗的地方,填饱肚子要紧呀!乡亲们心领神会了,要解决吃饭问题,首先头脑要开窍,要多想办法,动起手来艰苦奋斗,就会山不转水转。是啊,将军看到寅吃卯粮的村民,心里难过极了,想当初自己背井离家闹革命,是因为肚子饿得慌穷得揭不开锅,如今革命还没有达到目的,村民们还是这个窘境,脑子里不禁萦绕着自己临受命前周总理找谈话时的嘱托:“韦国清身体不太好,你到广西要当好他的助手,要尽快熟悉情况,建设好家乡”。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想不到自己戎马一生却在花甲之年身负中央赋予重任得以报效家乡机会,自己应义无反顾地做好人生旅途的最后冲刺,倾心尽力踏踏实实工作,否则,将愧对中央,愧对群众。责任重于泰山,使命就是命令,他刻不容缓地又离家匆匆而去,前方一波又一波的工作在等着他,谁知将军此去再也不得复返了!
        步出将军的老屋,我脚步有些犹豫,甚至有些颤抖,忽然感觉人生的跨步竟如此关乎命运的转折。想起将军16岁就投身韦拔群组织的农民运动,17岁参加百色起义,以后相继参加了红七军的千里北上和中央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受了八年抗日烽火和四年解放战争硝烟的洗礼,在横扫千军万马的沙场上,他足智多谋,横刀立马,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当班长、排长时就曾获得“小韦子上战场不是死就是伤”的赞誉,从士兵直至旅政委、师政委、军政委和大军区政委,都是举重若轻,有板有眼,有口皆碑,春风得意。而由军界转入地方官场却举步维艰,如履薄冰,屡屡受阻,性命难保。他好纳闷,明明是他下农村真实了解到个别地方一亩地产玉米不到百斤,就在广西十八级以上干部大会上呼吁“重视生产,恢复生产,狠抓生产”,实话实说,苦口婆心,为的是发展广西经济改变广西贫困面貌,却被批为“唯生产力论者”。刚到广西履职之初,见领导上班均在家里,办公室空无一人,他觉得不可思议,就提议集体办公,但似乎人微言轻,就是没有人响应,吃了闭门羹,他便独自一人坚持上办公室上班,谁料这一反常态的举动,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了其他头头脑脑,冷嘲热讽他不识时务,不懂地方规矩,不会吹牛拍马,他不明不白成了众矢之的。之后事态的剧变他始料未及猝不及防,“林彪事件”之后,铺天盖地而来的白纸黑字大标语“坚决批判上了林彪反党贼船的那个自治区党委原负责人”遍布广西城乡,矛头不言而喻,直至遭受停职批判,他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百思不得其解又有何用呢?真是无独而有偶,无巧不成书,从13岁起就跟随父亲在红水河上摆渡一只旧木船艰难营生的他,在革命几十年之后变成了上“贼船”,不明不白又与“船”搭上缘,从此命运发生了360度的大拐弯——1973年2月被“专案”组秘密残酷监禁,直至1980年才得以“解放”, 身陷囹圄达七年之久,铮铮铁骨的他被折磨成偏瘫,祸不单行,后来又患上癌症,屋漏偏逢连夜雨,功名显赫一身正气一生磊落的他于1982年10月11日在南宁磕然长逝,终年70岁!此时,“文革”颠三倒四强加于他身上的莫须有罪名统统得以推翻,雨过天晴分外好,人间正道是沧桑,平反昭雪和恢复名誉之后,广西党政军和社会各界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为他敬献了花圈,深沉的悼词里对他予以高度评价:“韦祖珍同志是我军的好干部。他从小参加革命,忠于党,忠于人民。”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逝者如此矣,屈指数来,将军回广西名正言顺大刀阔斧满腔热情工作不足两年光景,出师未捷就马仰人翻了,水土不服,早知后来何必当初回来呢?看来,将军留给后人思索的天空捡拾的碎片是太多太多了……

    我们沿着将军当年走出村子的小路返程,将军的乡亲们依依不舍地与我们话别,并一再叮咛,2012年8月是将军百岁诞辰,他们乡亲和将军的五个子女已商定好在板仆屯修建将军墓园,将将军及其夫人单而人尚托存南宁殡仪馆的骨灰带回家乡安葬,届时请我们一定再来。面对纯朴而热情有余的将军乡亲后代,我心里想,作为前辈的将军没有来得及给你们任何特殊照顾,没有带来任何的物质财富,但你们不求任何索取,也无怨言可说,全屯四百多个乡亲心照不宣心甘情愿地腾出风水最好的地方作为将军的墓园,筹集银俩修造,让将军不再走远回到乡亲们身边,与父母在另一个天地间相依相伴,得到抚慰和安息。我的至善的乡亲们,我还能说什么呢?我能不来吗……



评论
全部评论

0.0923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