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新城(一) 忠勤祠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新城(一) 忠勤祠
2016-12-19 09:58:48 来源:
编辑:fangfang
点赞:  点击:348  评论:

  忠勤祠位于新城镇西南新立村,是一组典型的明代建筑,为纪念王渔洋的高祖王重光而建,为新城王氏家祠。据《新城县志》记载:该祠于明万历戊子年(1588)始建,己丑年(1589)落成,距今已400余年。

  王重光,字廷宣,山东新城人,明嘉靖进士,官至户部员外郎。因其秉性刚直,直忤当事,触冒权臣,被贬为贵州布政使左参议,分守贵宁、安平二道。嘉靖三十六年(1557),北京皇宫内“华盖、谨身、奉天”三大殿遇雷击遭火灾,急需修复,嘉靖帝诏令王重光从贵州采伐大木。当时生长大木的原始森林,被3万僮(壮)、苗等少数民族起义军占据,无法进入。王重光受命后,经充分调查,周密计划,先派兵断绝起义军后援,尔后,率领骑兵突入起义军首领营寨,“宣布明王朝政令”,以“恩德招降”,“全活三万众”。这样,“不折寸铁,不废斗粟”,安抚了起义军,取得了招抚的胜利。王重光随即带领武士、壮丁去森林伐木。因林区地形复杂,崇山峻岭,急流湍激,探木、砍伐、运输都非常艰难。王重光亲临指挥,排万难,除险阻,终于把大木辗转运出,跟随他的两员部将(王之屏、张朝)抢救大木,被卷进激流淹死。王重光也因深入森林达一年之久,操劳过度,触冒瘴气,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以身殉国。嘉靖帝为之感动,认为“平蛮”功成为“忠君”,
  “督木”殉职是“勤事”,于是亲书“忠勤可悯”四字,并降旨礼部尚书吴山书“忠勤报国”四字以示嘉奖(忠勤祠由此而得名)。翌年,谕旨派山东布政使右参议李一翰到新城谕祭王重光。嘉靖四十一年(1562),朝廷三殿竣工,帝“追叙前烈”,赠王重光为太仆寺少卿,并在贵州永宁为王重光立祠以祀,命名为“忠勤祠”。
  王重光死后30年,其次子户部左侍郎王之垣,长孙兵部尚书王象乾为首的子侄们,认为“岁时常酹,贵州祠远,不能近祀”,“家乡无祠,雅不称成功之盛德”。于是奏得万历皇上的恩准,于万历十六年(1588),在家乡新城又立忠勤祠。
  明末清初祠盛时,占地30多亩,碑碣成群,松柏参天,翠盖浓荫,肃穆庄严。大门外广场前有制门,制门的青石柱上方,刻有“诸侯戴露朝天”圆雕;中间的石额是“登辛丑科进士王重光”;边联是“万里勤王忠侔日月昭青史,一身殉国气作山河壮紫宸”。广场边均为青砖砌就,条石压顶。制门至大门有笔直的甬道,甬道旁建有碑亭两座:一为石造,一为砖造。大门额上有“忠勤祠”横匾。进大门,便是3间仪门,中间陈列一巨石匾额,镌有礼部尚书吴山书写的“忠勤报国”4个正楷大字。向里便是正厅大院,正厅5间,取中3间又出一厦,使正厅的平面呈凸形。厅前设有月台,环以青石栏杆。东、西厢房各配3间,皆前抱厦。大厅前有两人合抱桧柏两株,一雄一雌,左右矗立,苍劲挺拔,虬枝盘旋,蔚为壮观。
  正厅正中,为王重光的线刻彩绘画像,高与人等。头带乌纱帽,身穿红底绣花袍,手把玉带,端然正坐在虎皮交椅上,神情庄重慈和,须髯飘拂,栩栩如生。左侧为王重光次子王之垣线刻彩绘像。随王重光伐木溺死于赤水的张、王二帅的线刻彩绘像,神采威严,端庄肃立,分立左右两椅角,一并享祀。四尊画像均出自名雕刻家之手。左、中、右3面墙镶砌着85块碣石,记叙着王氏家族的兴起、功德、人物传记以及墓志和当时名人颂词等,多数是选自历代名家书体,刻石成文。其中有王羲之、王献之的,有锺繇、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的,还有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邢侗、祝允明、申时行、程可中、王象晋等的墨迹刻石。祠内明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申时行撰写的《书少司徒王公墓表》碣石刻文中记:“集文遒劲貌美,宛然孤峰拔起”,又称:“搜古书法,自晋右军大令及唐颜、柳辈,凡数家,择抉剪剔,绳连栉比,点画波拂,并出手摹……使人悦目醉心,把玩不能去手,观者可以兴焉”。《新城县志》载:“忠勤祠石刻,琳5良满目,海内知名”。
  正厅后面,又有3间抱厦后厅,是王氏后人纪念兵部尚书王象乾的处所,名曰“司马祠”,只设有牌位。祠东又分三个跨院,占地面积不小于西主院。后跨院有接官厅3间,接待春秋致祭的政府官员,内悬“四代翰林”匾,进士举人题名匾等。中胃后跨院仅有一道花墙相隔,墙中有月洞门可通。该院内H有东、西屋各3间,为护祠人所住。前跨院的东侧设有碑廊,内列嘉靖和万历两朝的龙首碑和功德碑10幢。廊外院内还有碑近15幢。东南隅另有大门,便于迎送朝拜者。忠勤祠建筑古朴典雅,加之院内植松柏数百株,四季长青,遮天蔽日。还有碑碣林立,古色古香。祠盛时,达官显宦络绎不绝。在弘扬“忠勤报国”文化方面,声誉海内。
  经沧桑,历浩劫,忠勤祠到1984年底,仅存碑碣130余块,桧柏两株。建筑物只剩大厅、后厅和西厢,也已破烂不堪,其余荡然无存。为了保护这组明代建筑和珍贵石刻,继承历史文化遗产,1985年忠勤祠被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又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市、县三级政府先后拨款数十万元,将大厅、后厅西厢翻修一新,东厢、接待室、大门、迎门屏风等也得以翻修。在院内和院外广场种植花草树木数千株,忠勤祠基本恢复了原貌,并于1986年对外开放。现在,每年接待游人3—5万人次,数以千计的港澳、台胞和国际友人,各大院校的专家学者也慕名前来观光。1991年在忠勤祠原东跨院内,修建起了忠勤祠石刻园,在有效地保护忠勤祠原有碑。廊石刻的前提下,将传统的刻造艺术与古典园林艺术有机结合起来。园内有楼阁、碑廊、石像及著名的“松风水月”石屏、“振玉”、“苍云”两大天然太湖石、百鹿石等新城王氏家族遗留下来的珍贵石刻。

评论
全部评论

0.1265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