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王友明·王通故里探析
王友明·王通故里探析
2016-12-19 09:50:50 来源:
编辑:fangfang
点赞:  点击:5  评论:

   山西省万荣县通化镇王通庙

摘要:因为王通有才学盛名,其故里之争,一直以来,未曾间断。一是通化说,二是襄汾说。王通故里究竟在何处?为了探析王通故里的真实所在地,5年时间内,我3次赴万荣县通化镇通化村、1次赴襄汾县南贾镇万王村,实地考证王通故里的点滴踪迹。
关键词:王通  故里 考证 观点


山西省万荣县通化镇王通庙内王通、王绩、王勃塑像

 
 王通,字仲淹,生于隋文帝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卒于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时年34岁,谥号“文中子”。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隋朝河东郡龙门(今山西省万荣县通化镇通化村)人。据《太原王氏族谱》记载,王通是我的先祖,位居《太原王氏通谱》第四十八世。
  因了王通有才学盛名,其故里之争,一直以来,未曾间断。一是通化说,二是襄汾说。
 王通故里究竟在何处?为了探析王通故里的真实所在地,5年时间内,我3次赴万荣县通化镇通化村、1次赴襄汾县南贾镇万王村,实地考证王通故里的点滴踪迹。
 第一次去通化村,我首先找到的是运城市文联副主席王英的母亲,已经80岁高龄的老人,听说我是来寻根的,十分高兴,热情接待。问其是否保存有家谱?老人伤感地说:“早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了。”在其家,我看到了过年时供奉的神子,上面明确地标示着王通几代先祖的名字。不用细问,一看便知,与我是同一个支脉。老人不顾年迈,亲自带领我前往王通庙参观。祭拜完王通、王绩、王勃等先祖,走出王通庙,天色已晚,我未能再到其它地方细细考证便只好与老人告别。老人紧紧地抓着我的手,再三挽留,眼睛里蓄满了泪水。一种亲人分离时的感伤之情顿时袭上心头,我的眼睛也潮湿了。这次考证,虽然是走马观花,可我坚信,王通故里就在通化。
 某日,不经意间,阅读了山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国际晋商研究会理事,襄汾县离休干部,曾被山西省文史研究馆授予“晋国史专家”称号,年已86岁高龄的邱文选先生撰写的《“文洞墨香”与王通家世辨》一文,我的王通故里在通化的信念有些动摇了。
 于是,我和侄子王立贤专程到襄汾县南贾镇最边缘的万王村进行了考证。当我向村党支部书记尚新胜说明来意后,刚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的他,递烟又让座,十分热情。他以毋庸置疑的口气说:“王通,确实是我们万王人。过去,这个村子姓王的特别多,才起名叫万王。现在,村子里有700多口人,姓王的仍然很多。万王分为十家王,每逢年关或红白喜事,十家王都互相来往。王通庙和坟墓,原来就在村东南方向,可惜早就毁掉了。”为了说得更清楚些,尚书记打电话把71岁的王中杰老人叫了来。王中杰沉默片刻后回忆说:“从小,我就听爷爷说,这里就是文中子的家。记事起,村东南方向就有3间文爷庙(即王通庙),庙里还有文爷的泥塑像。西面几十米的地方就是王通的坟墓。小时候,我经常到那里去玩。这么多年来,一直有人盗墓,但没有发现什么值钱的古物。”


万荣县通化镇王通墓

 问起“文爷庙”和坟墓毁坏的年代,王中杰老人沉思良久,才有些伤感和气愤地说:“那是可恶的日本鬼子,在我五六岁时给破坏的。从那以后,那里变成了地,种上了庄稼,遗迹慢慢也就没有了。”得知“文爷庙”和王通墓早已被毁灭,心中不禁生发出一缕凄凉悲伤之感。于是,更勾起了我们前往遗址探究的欲望。看到我们如此虔诚,王中杰老人便亲自带路,把我们引到了王通庙和坟墓的遗址。驻足遗址,引颈张望,下面就是弯弯的汾河,看不到涟漪,看不到波涛,明明亮亮,平平静静,从万王村的脚下,欢唱着流向远方。面对着缓缓流淌的汾河水,思考着悠悠逝去的沧桑岁月,我真有一种“人生如梦”的感觉!在王通庙和坟墓遗址,我们老王家照了几张合影,是想把先祖的遗址,永远留存在记忆的底片。
 由此,我感觉襄汾县南贾镇万王村应该是王通的故里,并很快写出了《王通故里在襄汾》的文章,发表在《山西日报》“黄河文化周刊”。即刻,在万荣县引起轩然大波,再次把沉积多年的隋末大儒王通故里之争拉上水面。万荣县“三王研究会”专门组织有关人员,撰写文章反驳我的“王通故里襄汾说”,并在《山西日报》“黄河文化周刊”发表了《王通故里在通化》的文章。看了文章,我暗自高兴,因为,真理愈辩愈明。说实话,我撰写《王通故里在襄汾》的文章时,心里也不是拿得很准,曾存有一丝疑虑。之所以要在《山西日报》发表出来,目的就是想引起一番争论,帮我更加澄清事实。
 打那以后,我就更加注意搜集有关研究王通故里的文章和资料。王通故里究竟是在通化?是在襄汾?因时过境迁,考证确有难处。但是,经过考证,我认为,襄汾县南贾镇万王村,肯定与王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里即便不是王通的出生地,也或是王通的暂住地,或是王通的教授地,或是王通后裔避难时的迁居地。否则,一个偏僻的乡村怎么会有王通祠、王通墓及与王通有关的景点?清光绪版《太平县志》又怎么会重重地记载一笔?邱文选先生的《“文洞墨香”与王通家世辨》中的观点,绝非空穴来风,亦有诸多依据。临汾古为平阳府,当年平阳府管辖着蒲、解、绛、霍、吉、隰6州28县,为全省最大之府。原河津县(今万荣县)通化镇通化村便归属平阳府管辖。故,王通后裔不论迁居于何地,根在平阳是确凿不移的。
怀着对王通先祖的崇拜之情,我第二次去了通化村。族人王中先生带着我们参观了王通庙、王通墓、“三王”亭—享亭等古迹。我们在王通庙“三王”塑像前、王通墓碑前,虔诚地磕头跪拜,追忆王通、王绩、王勃先祖的丰功伟绩。握别王中先生时,我有一种凄酸的感觉。出了通化村,穿过公路西行不远,我们便来到了王通学校。学校内有王通、王绩、王勃的半身塑像和王通故事牌。我们一点一点地观看,一点一点地记录。最后,驱车来到了万荣县文化广场,在王通、王勃半身塑像前,拍了几张照片,以留作永恒的纪念。这次实地考证,更在我们心里留下了一缕疑惑:王通故里在通化?在襄汾?
 回家后,我立即翻阅开了清光绪版《河津市志》和1995年版《万荣县志》,查找了有关资料。上面对王通庙、王通墓、王通著述均有记载,并为王通立了传,称其故里在通化村。在网上,我查看了原河津市政协委员、万荣县“三王”(王通、王绩、王勃)研究协会主席苏振宏先生(已故)对王通故里的看法。我又索要了一本2011年4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的《襄汾县志》,第三十五编“丁陶文化”第四章“著述”第一节“古代著作”中,有王通、王绩、王勃的著作记载,称其为唐太平万王人。第四十一编“人物”第一章“人物传”中,为王通立了传,称其出生于太平县(今襄汾)万王村王族世家。可我查阅旧版《襄汾县志》时,对王通、王绩、王勃的情况,却没有一个字的记载。显然,王通、王绩、王勃的资料是新版《襄汾县志》加上去的。
 王通故里究竟在哪里?说法不一,难以定论,我总感觉心里不踏实,便又找来了清康熙版·孔尚任总纂的《平阳府志》,翻阅了一番。《平阳府志》如此记载:“文中子故里,县西南三十里通化村。所谓疏属之南,汾水之曲,有先人之敝庐在,可以避风雨,有田可以具饘粥。即此地也。又太平县亦同名。”一个“又”字,让我看出了端倪。抱着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我第三次去了通化村,又考证了“三王”亭—享亭的有关资料。据载,这里是王通、王绩、王勃经常读书的地方,有《重修通化享亭碑记》为证。从而,我对王通故里在襄汾的说法发生了改变,王通故里的天平,不由自主地偏向了万荣县通化村。
 至此,我想,王通故里是在襄汾县万王村?还是在万荣县通化村?应该是不言自明了。王通故里在何处?实在是没有再论争下去的必要了。我以为,最最要紧的应该是对现存王通遗迹的保护,是对王通遗志的继承,是对王通思想体系的弘扬和拓展。
 不知诸位宗亲以为然否?
 
作者:王友明
职务:临汾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原党委书记、副局长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邮编:041000
电话:18635708799
邮箱:
lfwym@1216.com


评论
全部评论

0.1280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