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接过父亲手中的那杆“枪” 访仙胡家四姊妹立志宏扬优良家风
接过父亲手中的那杆“枪” 访仙胡家四姊妹立志宏扬优良家风
2016-12-14 21:56:45 来源:
编辑:fangfang
点赞:  点击:47  评论:

核心提示: 时间回到一个多月前,2016年1月16日凌晨,胡家姊妹的父亲、83岁高龄的胡连元老先生起床上卫生间,突然摔倒在地,再也没能醒过来……胡连元是怎样一个人?

猴年春节已经过去,对于原籍访仙镇草塘邵巷村的胡爱芳、胡爱军、胡爱华、胡爱民姐弟来说,今年的春节可谓五味杂陈、百感交集。这是因为,就在春节前夕,他们慈爱的父亲撒手人寰,在万家团圆的日子里,他们为父亲的匆匆离去扼腕。然后,当姐弟四人从南京、镇江、丹阳等地赶回老家时,仍感到欣慰,父亲不平凡的一生深深影响着他们,姐弟们立志,一定要继承父亲的优良传统,把心系大众、助人为乐的良好家风延续下去。

时间回到一个多月前,2016年1月16日凌晨,胡家姊妹的父亲、83岁高龄的胡连元老先生起床上卫生间,突然摔倒在地,再也没能醒过来……胡连元是怎样一个人?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老志愿军战士;他的老同事们都知道,他曾为丹阳制造的柴油机在全国推广做出重要贡献;村里人都知道,他还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关心村里困难群众的“老积极”、大善人”。

他不只是名“志愿军”

“我二哥在解放前就向往革命,迎接过解放丹阳的解放军,他参加抗美援朝那年只有17岁,是戴着大红花,骑在牛背上,被村里人敲锣打鼓送着去参军的。”古稀老人胡坤元回忆起兄长胡连元参军的一幕记忆犹新、印象深刻。朝鲜战场上的胡连元是21军61师183团的一名通信兵,仗打到哪,他就冒着枪林弹雨把电话线牵到哪里。从1951年初入朝参战到1958年返回国内,胡连元随军在朝鲜近8年。此后,他又随军辗转随军驻扎西藏3年,参加过平定叛乱和中印战争,参与过修建青藏公路。

胡连元的子女们从小就是听着父亲讲述战争故事长大的。次子胡爱民告诉记者,父亲在残酷的战场上多次死里逃生,他多次立功,还在抗美援朝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3年转业到地方后,胡连元先是在丹阳西郊供销社工作,后来成为原丹阳县柴油机的创始人之一,担任过厂里的党总支书记、办公室主任和供销科长。

那时的柴油机厂是丹阳的国有大企业之一,胡连元自我摸索,从一个门外汉到专家,逐渐成了一名优秀的供销员。胡爱华清楚地记得,为了把厂里产的“凤凰牌”柴油机推销出去,父亲参加全国各地的广交会,走遍了全国,他有一个雄心,就是“让我们丹阳的‘凤凰’飞遍全球”。

退休后,胡连元回到老家邵巷村安享晚年。然而,他却有颗不老的心。村上有公益事情,他总要带头响应。村里人遇到困难,他总要去设法帮助。尽管他退休金并不多,但他乐意拿出一部分发给困难户,有的还是通过村干部转交的,而这些“小事”如果不是受助人说起,连他家里人都不知道。

邵巷村是一个沟塘密布的大村,然而很多年前,村中水塘上布满了水花生,不但严重影响村民用水,对生态环境也带来严重破坏。作为村中一员,胡连元坐不住了,他要向水花生“宣战”。

2005年,他先是自掏腰包,请人清理水花生,后又发动当地企业家赞助,请来12个劳动力打捞清理,先后花了整整9个月时间,终于把覆盖全村8条河沟2个大水塘累积75000平方米水面的水花生彻底清除干净,使原先散发臭味、满是水花生和垃圾的河塘重显清澈,昔日蓝天碧水的秀色又展示在老百姓眼前。胡连元心中非常高兴,亲自撰写了《浪花在微笑——向水花生宣战》,表达了心中的喜悦之情。几年前,草塘村荣获“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村里群众们评价:老胡自费清理水花生,远在新农村建设之前,村里有能够取得这样的荣誉,胡连元功不可没!”而胡连元则认为: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发挥余热,为民做好事,是应该的。”胡连元虽然早年读书不多,但是一直善于学习,晚年喜好舞文弄墨,他勤练书法,一手毛笔字颇有功力。后来,胡连元又迷上了写文章和编书,他撰写的回忆战争年代的文章《一个电话老兵的回忆》等文章在《丹阳日报》被大篇幅刊载,引起了读者的浓厚兴趣,导墅的一位志愿军战士后人读报后找到胡连元,才确认父亲当年牺牲战场,而不是传说中的被俘留在韩国。在胡连元的证明下,组织上终于恢复了这位牺牲老志愿军战士的名誉,其后人也终于解开了心结。胡连元还参与联络丹阳籍抗美援朝老志愿军战士,编写了一本《曲阿骄子》,为丹阳“最可爱的人”建立了一份珍贵档案。

为了传承家族历史,胡连元还多方奔走和通信查找失传的胡氏家谱,2009年主编了成《丹阳邵巷胡氏宗谱》,赠送给上海图书馆、丹阳档案馆等机构收藏。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胡连元又从上海图书馆找到了散失已久的丹阳《胡氏宗谱》,得知其先祖是北宋大儒胡瑗,为此他还带着家人和村里人去江苏如皋胡瑗故里寻根。

几年前罹患癌症进行治疗恢复后,这两年胡连元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续修《胡氏宗谱》上,做了前期的大量发动和调查工作。然而,正当家谱编写工作接近尾声,他却突然撒手人寰,令族人扼腕叹息。

荣誉勋章及证书

子女立志弘扬“家风”

胡连元去世后,除家族成员外,多户村民自发派代表上面吊唁,场面甚是感人。

困难户胡明二说起胡连元热泪盈眶,他说拿到过胡老的两次捐助,第一次是委托村干部转到他手上的,第二次是在一年春节前夕,他亲自上门嘘寒问暖,给了他200元,他还多次给他送去棉衣等物资。

74岁的王贤凤老太回忆,有一次她摔跤受伤在床上躺了三个月,多亏胡连元关照老伴经常到她家帮忙,给她提供食物。她的孙子买房子,他还借了钱,就像是对家里人一样。

85岁的印小青老太说,胡连元三天两头到他家去陪她聊天,嘘寒问暖,大热天还请她去他家吹空调,有了他的关心,自己孤身一人一点也不觉得孤单。邻居胡夕凤说起胡老的好,更是滔滔不绝,他对村里每一个人都热情得不得了,能帮忙一定尽力,甚至自己掏钱,虽然他从厂里退休收入并不高。”“父亲突然离世后,我深深领会到毛主席讲的话: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我的父亲正是这样的,我们从他的平凡中体会到了他的不平凡,父亲一生正气,给我们做子女的树立了榜样。”胡连元的长子胡爱军回忆起父亲感触颇深,他回忆说,前些年因为工作关系,他们父子俩在南京跟南京军区原司令员向守志上将有过交往,向老了解其父亲为人后,亲笔题字“浩然正气”,给予了高度评价。如今,父亲突然离去后,他们姊妹更加意识到肩上的一份责任,那就是接过父亲手中的那杆“枪”,继承父亲的优良传统,把心系大众、助人为乐的良好家风延续下去。



浩然正气


其实,受父亲的影响,胡家兄弟一直是这么做的。早年村里修路,胡爱军尚在负债经营的经商初期,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捐资5000元。而胡爱民在承建村中废弃地块改造健身广场的工程中,几万元的工程款全部自己承担了,去年又为慈善事业捐助2万元。今年春节前夕,胡家姊妹发扬父亲扶危济困的风格,继续资助父亲帮助过的村里几位贫困户。胡爱民为了实现父亲的心愿,专程前往后巷建山,资助一位志愿军遗孀,并打算年年这样做下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胡家四姊妹在办完父亲的丧事后立即召开了家庭会议,一方面强调虽然父亲这个大家长不在了,但是大家庭不能散,要有凝聚力。

同时强调,要弘扬优良家风,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完成他的心愿,把胡家助人为乐的传统发扬光大。

资料来源:丹阳新闻网,作者:殷显春

——— 中华胡氏网(zhhusw)微信公众平台2016年06月03日推送

评论
全部评论

0.1219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