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重庆江津广兴下湾支祠吴氏宗谱
重庆江津广兴下湾支祠吴氏宗谱
2016-12-11 23:12:45 来源:
编辑:fangfang
点赞:  点击:6  评论:

 重庆江津广兴下湾支祠 

吴氏宗谱 

二〇一六年十月 


续谱前言

 

我吴氏广兴下湾祠,继承先祖登瀛之后,迁设于此。由二代祖各支系均设有小祠。道国(后沟)。事经三百余年来,时景变迁,老谱残缺,嗣代繁衍,应予补修。从 1983年起,荣泗(正华)(主笔)搜集残谱及有关史料,重整汇编。经荣斌、 荣文、秀荣、秀雅等多次审查核实,现已完成付印,希各自执册, 承先启后,遵祖睦宗,光大吾族,以垂久远。

吴氏宗谱从1995年续谱至今已过去二十余年,国家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我族后嗣也延绵不绝。201689月,经桂林(入川十三代秀字辈孙)历时近两个月对入川始祖登瀛至十六代孙(正字辈)之我族后人按字辈重新排列并转换为电子文档挂于互联网上,供各位宗亲增添本支系从1995年谱以后出生之我族后人,使我族千秋万代、庚续发展。


吴氏考古寻根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的祖先?

我们是炎黄的子孙,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漂泊多远, 都要追逆其根源。编入宗谱,列入门墙,祭先祭祖,托庇于列宗列祖的福荫之下,为纪念列宗列祖,根据我族传统习惯,一是祠堂祭祀,二是祭扫祖先坟墓,三是列谱以传后嗣。列谱的意义,是使“是族不遗,非族不附”,雁行鱼贯,似续照然,颂扬本族发展和道德。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在《百家姓》中,吴姓排在第六位。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吴姓是较大的一支族姓。在今天,吴姓是最常见,也是人数最多的几个大姓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1982年全国人口千分之零点五随机抽样资料综合统计数字表明,在人口超过百分之一以上的中国19个大姓中。吴姓排在第十位。

吴姓起源悠久古老,是由作为今天中华民族公认的始祖神炎、黄二帝中的黄帝族系繁荣发展后分衍而成的支裔。吴姓有四个不同的来源。一是帝颛顼时吴权的后裔;二是舜帝有虞氏后代;三是夏代少康时期吴贺的后裔;四是吴国始祖泰伯、仲雍之后以国为氏。但是,事实上秦汉以来至今的吴姓族人,绝大部分是泰伯、仲雍之后的姬姓吴氏。传统的各种姓氏经典著作及吴氏家传族谱,一般都称出自姬姓泰伯、仲雍之后。他们以春秋时期的延陵季子(吴季札)为始祖神,设庙祭祀,历代不废。大概是因为历史上姬姓吴氏兴旺发达,而其他三个来源的吴姓则后来日益衰落,宗族消亡, 或者转而归到姬姓吴氏中去了。

姬姓吴氏,源起于吴国。公元前476年,越王勾践灭吴,其后楚又灭越,吴姓子孙在家破国亡之后,“散处吴、楚、闽、越间”。在以后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辗转迁徙,到今天,吴姓支族已散布于中国各地。

粤自吾祖,原籍江西临江府,新义县,吴家大湾吴汉之后裔也。汉,乃汉时平东大将军也。自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先祖迁于荆楚,德安孝感邑,地名鸭子大田。因洪兵背乱,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四川战乱濒繁,灾荒瘟疫流行,连年发生,川东尤剧。当时江津县田土荒芜,百业萧条,十室九空,人口尚不逾万,乡民衣食难求,苦不堪言,谋生已属不易。驻四川总督李俊英,上书朝庭,奏准招 “两湖、两粤、闽、黔之民,落户东、西两川”。并实行薄税、轻征政策,以舒民困。鼓励川民,恢复和发展生产。这时始祖吴登瀛迁于四川省江津县高垭铺《今先锋区高牙乡》,死后葬贾坝沱鱼鳅石(江津小什字)。

高祖吴绍开,娶刘、胡二氏,所生八子,分为八房,十有余传,代远年讳号难以记述。代宇辈行列,廷生大,大生有,有生天,天生良,良生万,万生登,登生道,道生仕,津邑。

 

  

黄帝是姬姓吴氏的初祖

 

权威性的姓氏著作如《潜夫论·姓氏篇》、《元和姓篡》等都认为吴姓出自姬姓,是泰伯、仲雍之后。而泰伯、仲雍正是那位作为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神的“黄帝”正宗嫡传后裔。因此,许多吴姓的族谱都强调自己这一高贵而纯正的血统,如《丹阳吴氏族谱》里所列吴氏远祖世系,就赫然以黄帝轩辕氏为第一世始祖。

黄帝是有熊国君,少典和附宝所生的儿子。因曾居住在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所以又名轩辕,号轩辕氏。

 

 

 

姬姓吴氏原于少昊一支

 

据史书记载,黄帝本从少典姓公孙。他的氏族长期居住在姬水流域(约在今陕西北部),氏族强大独立后以姬为姓。黄帝是历史上第一个姓姬的人,因而成为后世姬姓和所有从姬姓分衍出姓氏,是吴姓最原始、最根本的祖先。黄帝娶了四位贤淑的妻子,共生了二十五个儿子,其得姓者一十四人,为十二姓;姬、西、祁、己、滕、箴、任、荀、僖、女吉、儇、依是也。其中:只有黄帝与正妃累祖所生的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继承了黄帝本姓姬。吴姓即从玄嚣这一支发派递传而来,《丹阳吴氏族谱》正是以少昊《即玄嚣》为第二世远祖。

  

从公刘到周王国

 

不窋一族从此居戎狄之地,一晃数十年。不窋的孙子公刘执掌该族,他摒除慵懒,力倡勤勉,更加注重农桑耕织。 于是公刘带领自己的族人自鄙远的邰地迁居到豳地(今陕西旬邑西南)。

公刘生子庆节。庆节继承父权时,以豳地为都,开始营建原始部落国家。庆节生子皇仆,皇仆生差弗,差弗生毁逾,毁逾生公非,公非生高圉,高圉生亚圉,亚圉生公叔祖,公叔祖生古公亶父。九代以来世居豳地,守住了公刘的事业。古公亶父不但继承而且光大了后稷,公刘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积善行德,颇有口碑。其时中原已值商殷之世,西北戎狄游牧民族也强大起来,豳地时常遭受到戎狄游牧民 族的骚扰,威胁和侵犯。古公亶父决定进行一次大迁徙,他 率领人民渡过烟波浩渺的漆河和沮河,翻越巍峨的梁山,南 迁歧山山麓下的周原地区(今陕西歧山县)。

古公亶父定居歧山后,改革原来戎狄游牧民族风俗,营造城廓都市和村邑,同时在氏族组织的基础上开始建立各种国家统治管理机构。古公建立的诸侯国得到了商王朝的认可。《 竹书记年》记载:“(商王)武乙六年,邠迁歧周。命周公亶父,赐以歧邑”。故姬姓从此称周人,建立的国家称周王国,古公称周太王。在吴姓族谱中,遵古公为最近先祖。

古公亶父生三子:长子泰伯,为姬姓吴氏的开氏始祖;次子仲雍,为姬姓吴氏传代始祖;少子季历,是历史上著名的周文王父亲。

 

 

王位相让,泰伯、仲雍出走

 

泰伯:吴族的开世始祖,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生于殷,高宗十四年四月四日,后稷之二十世孙。在位四十九年,卒葬江苏尤锡之鸿山。五世而武王克殷,追封为吴国伯。古时,平民百姓无姓,以国为姓,吴族自此始也。泰伯不仅是吴族始祖,历史上亦称江南始祖。

周太王古公亶父对姬昌这个孙子另眼相看,宠爱有加,有意要将周家的天下传给他。太王曾传言:“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平?”但按当时氏族的传统,王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姬昌的父亲季历排行最小,无资格承嗣王位。这样姬昌也就没有继承周家天下的机会。古公既不愿违背氏族的规范,又为自己不能依心意传位而十分苦恼,终日双眉紧锁,郁郁寡欢。古公的长子泰伯和二子仲雍为了顺从父亲要立少子季历以便传位贤孙之意,结伴出亡,逃到与周族邻近的游 牧狩猎民族荆蛮句吴那里。泰伯、仲雍的出逃,据传是当古 病的时候,他们托辞到衡山为父亲采药而一去不复返的。这样,季历才被改立太子。

泰伯、仲雍出奔荆蛮的具体位置,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国古代称“吴”之地有三处:一叫西吴,在陕西陇县的吴山,又名吴岳;一叫北吴,就是西周虞仲封地。在山西平陆吴城;一叫东吴,在江苏吴县。其实,像我们先前所说,吴本是族名,后才成为地名,国名。泰伯、仲雍最初出走之地,是离周国所在歧山下周原不远的荆蛮地区,也就是西吴。这里一直是古老的狞猎民族吴(虞)族居住地。泰伯、仲雍逃到这里后,成为当地吴族的酋长,建立起氏族国家,号称“句吴”。泰伯的吴政权与季历的周政权相互呼应。《诗经·皇矣》因称“帝作邦作对,自泰伯、王季”。

不久,古公亶父病逝,为了照顾氏族的传统,他留下临终遗嘱,要季历让位给泰伯。泰伯、仲雍回国奔丧,极尽孝义之道。这时,季历依照父亲遗命要将王位让给泰伯,泰伯坚持不受。季历不依。泰伯多次避让不成,只好带着弟弟仲雍再次逃回荆蛮吴部落中,为了表示无反顾之心,泰伯、仲雍带着族人远走高飞,举族南迁。他们从陕西西部的西吴出发,一路跋山涉水,披荆斩棘,辗转迁徙,最后一直到达长江入海处的江苏无锡地带。泰伯、仲雍易服毁容,完全改从吴人文身断发的习俗。在以礼义文明自诩的周人看来,只有遭刑罚的人才断发文身。泰伯出逃时曾传话说:“我已到句吴,改从吴人断发文身之俗。我已成刑余之人。再无资格当宗庙社稷之主了”。悲怆之极!壮烈之极!他不知感动了多少代中国人。那位被中华民族尊为圣人的孔子读到这一段动 人的历史,感动极至,拍案惊呼:“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在孔子看来,泰伯的品德已到了极高境界,人世间再也找不出什么词语来形容他的美德了。

泰伯的高风亮节感动了荆蛮,“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 千余家”。于是,泰伯在中国东南长江三角洲地区(即三吴中的东吴之地)重建国家,国号依就叫“句吴”,并在今江苏吴锡市东南梅里(现名梅村乡)营建早期城市,作为都城。

  

泰伯墓和泰伯庙

 

这位品德高尚的开拓者去逝后,就葬在他东迁的最后落脚点,也即他在东南重新开拓新天地的据点——梅里平墟。 至今,无锡县东三十里的鸿山(也叫东皇、梅里山),仍有这位开拓者的墓庐,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墓用青色的大理石砌成,高二米余,直径三米多,墓顶填以黄土,常年绿草如茵。墓碑是四方形,正面刻着“泰伯墓”三个古朴典雅的篆书大字。墓前矗立着两根高大雄伟的华表,华表上刻着威武勇猛的石狮。墓前建有供祭祀用的享堂,建于公元1818年。享堂门旁石上镂刻有齐彦槐书写的一幅对联,概述、歌颂了泰伯的最大功德,其文是: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杯万古江南。

相传泰伯去世后,吴人无不悲恸欲绝,哭声震天。百姓争相向他的遗体敬献鲜花,顿时满山遍野花草无存。后去者不忍空手而归,聚众商议,泰伯生前最喜种麻,大家各采一束麻束系腰间,以表达人们的敬仰怀念和哀悼。这一风俗历经数千年,在民间至今流传,遂形成了中华民族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的丧礼葬俗。

吴人为了纪念这位泰伯的不朽功勋,将他在梅里 的居所改为祠庙。这就是今天的“泰伯庙”,又名“至德寺”。老百姓亲切地叫他“让王庙”。今天那威严雄伟而富丽堂皇的泰伯庙是在明、清古庙址的基础上翻修重建的。大殿前有明代修建的石碑坊,上书“至德名邦”四个文字,醒人耳目。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就曾有《和泰伯庙》一诗颂之:“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尊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后代骚人墨客,多有颂泰伯庙的诗 文遗墨。清明梅里乡俗更有祭祀泰伯庙活动。

仲雍是今日吴姓的传代始祖

 

为什么说仲雍是今日吴姓的传代始祖呢?因泰伯没有子女,姬姓吴氏虽起自他,今日吴姓却非他的直系后代,而是泰伯的二弟吴仲雍的血脉。所以,许多姓氏学者著作都说:吴泰伯只是今日吴姓的开氏始祖,吴仲雍才是吴姓的传代始祖。

吴仲雍和泰伯一起奔赴江苏,在泰伯去逝后,他接任吴国国君,继承哥哥开拓的事业。他去逝后,葬在吴国附近虞山。至今,在江苏常熟县西北的虞山上,吴仲雍的墓庐仍在。墓前原有三道石牌坊。第一道牌坊是清乾隆年间建立的,上书“敕()建先贤仲雍墓门”;第二道石牌坊正面是江南督学使曹秀先题的四宇牌,上书“南国恭友”;三道石牌坊正面有“先贤虞仲墓”五字横额。两侧石柱上刻一楹联,其文曰:“一时逊国难为弟,千载名山还属虞”。 虞仲的墓穴在牌坊之后,正中间一块是明代江南巡按御 吏路振飞的题字,上书“商逸民虞仲周公墓”。至今为常熟一带人民所景仰。

 

   王 寿 梦


 

武王灭商时,泰伯、仲雍开拓的吴国已历四代,仲雍生季简,季简生叔达,叔达生周章和仲。武王寻找到仲雍传人时,周章已继承父位,担句吴的首领,武王依其既成事实,正式分封周章为句吴国君,将周章之弟仲封于周原之北虞,以国得姓,是为虞仲。

虞仲所封之国因在周北故称北吴或北虞。周章所封在东南无锡,即春秋之吴国,当时也叫虞。《史记·吴泰伯世家》载:“自泰伯作吴,五世而王克殷, 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同时,武王还分封仲雍曾孙奕到阎乡(约在今苏州言桥下塘一带),后代以阎为氏,为早期姬姓吴氏分支之一。

周章正式封吴之后,后嗣绵绵不绝。历熊遂、柯相、强鸠夷、余桥疑吴、柯卢、周繇、屈羽、夷吾、禽处、转、颇高、勾卑、去齐十三君,四百余年。公元前585年,仲雍第19代孙寿梦继承君位,并称王。吴王寿梦生五子,长子诸樊,次子余际,三子余昧,四子季札,五子厥由,其中以年纪较小的吴季札最有学问和才华,而且又心地极为善良,仁义礼让,四德俱全,从小深受父亲宠爱,也为弟兄们爱戴。就像当年周太王对季历、姬昌一样。吴王寿梦在世时,也有要让季札继王心意,临终时还以没立季札为嗣而深感遗憾。公元561年,诸樊以长子身份临时摄政。丧事完毕,他和其他兄弟商量,决定废长立少,将王位让给季札,并受到吴国王室的一致拥护。不料季札却像当年泰伯一样出逃乡下。诸樊不得已继位为王。他旋即与兄弟们商议,决定此后吴国王位一改父终子继的旧法,实行新的兄终弟及制,目的是兄弟们一个接一个传递下去,最后—定要传位绐季札,实现父王的遗愿。

    

 

谈吴姓,不可不提吴王寿梦第四子吴季札。吴季札是传代始祖仲雍20代孙,寿梦之第四子。谈季札原因有三:其一,季札两度让位出亡,与吴国的政坛若即若离,时隐时现,他的一身伴随着吴国的兴亡史;其二,季札不但多才多艺,且仁德谦和,至贤至圣,曾被后世奉为“至德第三人”,是中国道德发展史上一块里程牌;其三,季札子孙繁衍发达,今吴姓各支族谱,大多称出自季札之后,以他为始祖神,可见他实是吴姓血缘史上的承前启后式的人物。初,季札回避王位,从王室出走,逃到延陵乡下,耕田种地当农夫。长兄诸樊无法,只得将季札所逃的延陵一带封 赐给他作为采邑。时人因此称他叫做“延陵季子”。季札封延陵,家室也跟随到此,更有一支后裔世世代代居住这里。因此,延陵成为后世吴姓的郡望之—。季札去世后,葬在他逃耕和初耕地延陵(即今江苏江阴县西的申港)。吴人为了纪念季札,在他的墓上建立祀庙。孔子曾书十字碑文:“鸣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

根据各种吴姓家谱资料以及经典、正史记载,延陵季子吴季札与夫人颜氏,生了5个儿子,个个都有德操、才华。长子早逝(名字不见记载),现已无从稽考。二子吴征生已迁齐国,三子吴重道,四子吴子玉,五子吴木熹。吴季札这四个儿子的后代,人丁繁衍发达,宗族日益昌盛繁荣,逐渐又分衍出后世大部分的各吴氏分支。所以,今天的吴姓各支,多以吴季札为始祖神。

 

 

吴姓的分支姓氏

 

泰伯氏:周太王长子泰伯,让国季历,故以为氏。

阎氏:《通志·氏族略》,周武王封吴泰伯(实是仲雍)曾孙仲奕于阎,后裔以阎为氏。

常氏:《路史·后记》,吴的分支有常寿氏。 虞氏:《元和姓篡》,武王封仲雍曾孙周章之弟虞仲于北虞,其后姓虞氏。

烛庸氏:《左传》,吴王阖庐弑僚后,余味之子烛庸逃楚,封在养邑。后代以名为氏,姓烛庸氏。

盖余氏:余昧之子盖余,也随兄逃到楚国,封养,后代也以名为氏,姓盖余氏。

堂溪氏:《左传》记载,吴王阖庐之弟公子夫概政变失败后,逃亡至楚,楚昭王封于堂溪,后裔以地为氏,改姓堂溪氏。

夫余氏:《风俗通》,吴公子夫概奔楚后,余子在吴国者姓夫余氏,后成为百济王室。

庆忌氏:吴王僚之公子庆忌死后,后裔改姓庆忌氏。

厥由氏:《路史》,寿梦第五子吴厥由之后,以名为氏,姓厥由氏。

延氏:《路史》,季札封延陵,后代有姓延式者。延陵氏:《元和姓篡》,季札封延陵,后裔以地为氏,改姓延陵氏。

濮氏:季札嫡长孙吴濮婪,当越灭吴之际,携母逃隐于震泽东洞庭武峰山南,后代改姓濮氏。

胥门氏、广师氏、公冶氏、公相氏、公刘氏、泰后氏、漆雕氏、唐溪氏、郁闾氏、郁奥氏、或柯氏、冶氏、阖氏、樊氏、余氏、勾氏、寿氏、番氏据罗泌《路史·后记·九上》记载,都是吴姓的分支。

曹氏:据乾隆丁酉湖山秀聚堂《曹吴合谱》记载,梅堰吴氏后来改姓曹氏。

延州氏:《元和姓篡》,吴季札封延陵,州来,称“延州来季子”,后代有姓延州氏。

樊氏:《元和姓篡》,周太王子虞仲支孙为周卿士,食采于樊,后以邑为氏。

狐氏:《元和姓篡》,泰伯生突,突生毛及堰,居于戌,改姓孤氏,世为晋卿。

  

秦汉时期的吴姓

长沙王吴芮

 

吴芮()属吴征生这一支,父亲自楚迁居庐山。秦汉时,吴芮以才能出众,当上了番阳(今江西鄱阳东)县令。 他为政深得民心,百姓尊为番君。秦末农民起义,吴芮纵观天下大势,知秦必亡,遂率领当地越人起兵响应。后转战西北,与项羽等人入关破秦,立下汗马功劳,项羽封他做衡山王。汉朝一统天下,分封功臣,吴芮被封为长沙王,建都临湘(今湖南长沙市),食邑三千户。自此,吴姓宗族中吴芮一支又自江西迁到湖南。

吴芮生六子,嫡长子吴臣,次子吴郢,三子吴浅,四子吴阳,五子吴元,六子吴质,女一,嫁黥布为妻。

吴臣生四子,吴回、吴正、吴平、吴重。

吴回生二子,吴若、吴陟。

吴若生二子,吴差、吴传。

长沙王吴芮第三子吴浅,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9 月,因为其父长沙王的功德而被封为便侯,食邑二千户。便侯国在今湖南永兴县。吴浅做更侯37年后,于公元前157年去世,谥为“倾侯”。

  

大司马吴汉

 

吴汉(公元前57一后44),宇子颜,南阳宛县人(今河南南阳)。是吴章的次子,东汉王朝的著名大将,开国元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吴汉生长在西汉、东汉交替的社会 大动荡时期,少年家贫,当过亭长。王莽末年,父亲吴章被王莽杀害,汉受到牵连而逃往渔阳(今河北密云),在燕、蓟之间往来奔波,穷困潦倒,做贩马生意。险恶的生存环境,掩盖不住英雄的本色。在这段时间里,吴汉结识了许多豪杰英雄,因而深受人们的赏识。公元17年,爆发了绿林、赤眉反莽农民起义。西汉宗室刘玄、刘秀等也抱着“复高祖之业”的目的起兵反莽。刘秀为了扩展势力,派韩鸿到河北一带招揽贤士,经人推荐韩鸿召见了吴汉,并当即拜为安乐令。刘玄当了皇帝以后,生活日渐腐化。吴汉听说刘秀礼贤下士,尊敬人才,于是说服北州太守彭宠,两人一起投奔了刘秀。刘秀任命吴汉为偏安将军,统领突骑,出兵邯郸,很快占领了邯郸,初次显示了他的将兵才能,被封建策侯。

吴汉为人“质厚少文”,因不擅吹牛拍马,虽聪颖过却久未升迁。经邓禹等人多次举荐,刘秀终于召见了他,一番交谈,大吃一惊,认为吴汉的胆识和谋略远胜他人,从此纳为亲信,刘秀得此良将,开始独创基业,拜吴汉为大将军,发兵幽州,消灭刘玄的势力。吴汉用计谋击败了更始幽牧苗曾,夺幽州,斩苗曾,收起部属。接着,他又统率大军彻底打败了王朗的势力,为刘秀消除异己,夺取王位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25年,刘秀称帝,吴汉被拜为大司马,封舞阳侯。他多次率兵镇压河北农民军余部,深得光武皇帝宠信,再封广平侯。食广平、斥漳、曲周、广年等四县租税。 吴汉为人质朴纯厚少文,但却勇猛机智。刘秀曾说:“吴公差强人意,威重勇猛如一敌国”。建武8(公元32),吴汉亲率大军讨伐隗嚣。第二年平定了公孙述的割据势力,斩公孙述首级,武阳以东诸地 纷纷投降,归附汉朝。吴汉大获全胜,班师回京。吴汉为人又极忠孝,路过南阳宛县,上奏回家扫墓,以尽孝心。皇帝亲下诏书,恩准他回家上坟祭祖,并赐谷二万斛。建武15(公元38),吴汉已到古稀之年,仍亲自指挥军队北击 匈奴,大胜而归,迁代郡,上谷居民6万余人。18年,蜀郡守史歆在成都起兵,吴汉只用了百余天的时间彻底铲除了史歆势力,诛史歆及部将二百余人。

吴汉性格沉着刚毅,一生身经百战,为东汉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每次出征之前,凶吉未卜,朝庭上下一片惶恐,大臣公卿失其常态,唯有吴汉镇定自若,亲自检点装备,激励土兵,士兵看到大司马成竹在胸,因而士气高昂,为赢得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吴汉在皇帝面前虽宠信有加,但他从不恃才傲物,讨价还价,每每朝晨受命,夕即出兵,斤斤谨质,十分谦恭。因有一代英名。

建武20年,吴汉病,光武皇帝亲往病榻前探望,宠爱之深可想而知。公元445月病逝。光武皇帝下诏哀悼厚葬,诏赐谥号“忠侯”,时年88岁,葬在棘阳(今湖北棘阳县)。因此,史书称为“广平忠侯”。下葬时,光武帝发北军五校、轻车、介士送葬,葬礼规格之高与大将军霍光相同,可谓皇恩浩汤,荣宠至极。

 

 族谱(谱牒)起源


 

刘化灿烂,历史悠久的十亿神州,是由无数家族的历代祖先共同缔造的。古往今来,勤劳勇敢,热情智慧的千千万万炎黄子孙,为保卫和开创祖国的锦绣河山,无私地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这些光辉灿烂的历史相继载入各姓的谱牒之中,再由一部部家谱构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由此可见,家谱和国史是两种相辙相成的文化遗产。族谱,它将与山河并寿,日月同光。

族谱之兴,肇自商周,旺于魏、晋、南北朝、隋唐,盛行于明清,迄今已历数千年,是—枝永远盛开的鲜花。追溯历史,古代家谱,主要是记述世系承继的书籍,称谱牒,又称家乘。皇帝家谱称玉牒或金牒。

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史记·太史公自序》: 维三代尚矣,年记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即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史籍。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有司选举,必稽谱牒,谱学成为地主官僚保持门阀的工具。晋太元中,贾弼撰《姓氏薄壮》,子孙相传,号为贾氏谱学。梁武帝时,王僧孺因贾弼旧本。改撰《十八州谱》,号为王氏谱学。北魏太和中,诏诸郡中正各立本土姓族,次第为选举,名“方司格”。唐时路敬淳、柳冲、韦述等讲明谱学。太宗武后时,曾修订《氏族志》,五代以后渐衰。郑樵《通志》著录谱志六种,一百七十部,至马端监撰《文献通考》,现在所存者不过数家。明清两代,朝廷十分重视编修谱牒,并易名为族谱。

 

      

 

姓: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

姓氏:姓与氏的合称。《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通志·氏族略序》; 三代之前,姓氏分布为二,男子称氏,妇女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地望即《郡望》。如吴姓为延陵,李姓为陇西。秦汉以后,姓氏不别,或言姓,或言氏,或兼言姓氏。顾炎武《目知录》卷二十三《氏族》;自太史公始, 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 

姬姓考:传说黄帝居于姬水,因以为姓。周人以黄帝之后稷为祖,故周人皆姓姬。黄帝即轩辕。《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居于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轩辕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金子里谱序

 

人道之大莫过于序,昭穆分长幼辨远近也,须于宗族中见之虞。曲曰:九族亲睦。周诗曰:百世不迁春秋之时,合泽属际会而亲,亲之义尽之也。

盖我族原于荆楚德安孝感邑。因洪兵背乱而始迁于津邑高垭铺,十有余传,不意甲申之变,长幼星散,亲疏派别,至今存者,虽异其地,而芹香折桂,缕缕相传,不可谓非祖宗之深仁厚德,山川之毓秀,钟灵致之也,惟是始祖以至曾祖世远人烟,难以悉记余等,若不登之方策,子孙辈或居远居近,将昭穆长幼亲若浮萍也。然莫为之先,虽美不传莫为后,虽美不彰余等,特记之俾,子孙识所从来,而仕字辈以下,皆以金水木火土相生取名,至于吉凶同患,守望相助,出入相友,有过相规,有善相摩,酿成雍睦之象气,是余之所嘱望也。而子孙免急为免航焉。特序。

吴道升、道隆、道恩、道成四人同编 

(注:甲申之变,明末崇祯甲申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农民军攻克明王朝都城北京,称甲申之变)

 

 

宋徽宗皇帝御制吴氏族谱序

 

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云返天岳之灵,幕阜黄龙之秀,厥惟酝函毓,故有吴氏聚族其间,瓜瓞绵绵:巍科洪代炳烺,方策奕叶重光,朕居藩邸,久知为忠孝望族也!登极后,诏征天下诸名家志、铭、序、傅、各种文集及旧勋家乘事迹,用备参稽考编国史,秉义郎干办经略司公事吴革棒其宗谱进呈,朕万杭余暇披览一遍,嘉其肌仕,历泰山濮阳、西河太原诸郡,由汉唐至今,清流美谱犹存,乃其远祖吴隐之,当晋世放达、怗侈、波扬、风煽之会,独忠厚廉,谨高其操行,以矫俗而启后,尤堪高尚,宜其演为千百载世胄而甲第籍缨、蝉联歙奕、弥久弥光?呜呼!可谓盛也矣。可谓远也矣。联缅维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天伦也!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天性也!于是乎,相戴、相爱、相事、相使,其生生之无穷也!曰大宗,曰小宗,曰高祖,曰曾祖,曰祖,曰父,曰子,曰孙,曰曾玄,更引而远之:而敬焉,爱焉,传焉,守焉,又不知几万年也!夫人所以异乎禽兽者,以其有 此天伦天性也!明乎?此尽乎?此则谓之人,须臾不明毫厘,不尽则禽兽矣!家之兴衰,国之治乱,道之隆丧,替胥由之。呜呼!天生时,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四者并重焉!必使饱食而暖衣,仰事而俯畜,知有礼,知其义, 知有忠孝廉耻,始堪天地祖宗生生极也!尤有说焉!昔苏洵谱苏氏,其曰:一人之身分,而至于亲尽,则视如途人,此谱之所由作也:朕尝感于斯语,以为尽人情之变,亲尽相视如途人,簿也。人不有谱,安知有亲,未尽而己。疾视如仇,者乎?谱,岂可不作,亦岂可途作谱,官爵之盛,不如谱诗书之泽;谱族党之富,不如谱礼逊之风;杜房门户非不幸,若随为不肖子败之,崔庐地望,非不显荣及衰冷;仅足为卖偿樗簿之用耳!毕不免后世之笑,皆不如诗书之泽长,礼逊之风懿也。须各训儿孙,世敦诗书,恪守忠孝,此乃人心千百年不可磨灭之谱也!诚聚族而博稽,倘有谮言僻行, 其群起而创艾之。则吴氏源远,勋旧永偕,生生于勿替与国咸休矣!吴氏族姓其尚饮哉!

制诰

 

宋宣和六年三月初三日

 

     

 

吴氏正宗谱序

 

“古者大宗,百世不迁,别子之道,群第宗之。哀哀相承,宗子之殁,必制服焉。后世无大宗,士大夫得祭四宝,有四小宗,五世必迁,救属反五世祖外则无服。溯其源,一人之身,未至化为路人,盖由宗法不立,莫知所始也,吾实惧焉。原吴氏本长沙王吴芮,自黄帝之后,姬姓、姬周之隆始于后稷,至于公刘,传绪于古公亶父,亶父追尊为太王。长子泰伯,让德封于吴,子孙以国为氏,因以著姓。世笃忠贞,服劳王家,锡爵胙田,土在延陵之地。积厚流光,蔓延天下,枝繁派衍,殆不可纪。家藏谱系,肇自长沙王王子浅得新安山水之胜,贻后子孙居焉。衍至我考,历二十九世,距千百余年,委蛇节次,班班著见。予博采稽评,证以经传。其巍庙古篆,火华华丰珉,拔萃莫奇,积代茔域,罔不具备,敬编家乘,庶古之宗法仿佛,其余顾蜚幸与。元和八年九月七日后裔左台监察御史少微敬辑拜书。”

 

 吴遵路《丹阳吴氏宗支录》


 

“木有本则枝叶茂;水有源则流派长;族之世系分明,则子孙繁衍”,其理一也。吾家自泰伯让国而逃于吴,至武王剪商乃封于吴,其国始大。历十九世,吴王寿梦之少子季札,又让位而退耕延陵,以国为姓,故后代奉为始祖。季札娶颜氏,生子五,俱有德操,长子卒葬于赢博。中子王,生二子,世居延陵,人称延陵吴氏。孔子曾题季札墓云:“鸣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庙在云阳九里,子孙世守不替,有司每岁致祭。历汉晋唐来,代有闻人。而谱牒散失,大宗小宗统绪不明:族人或隐或显,皆无稽考,非后世之责欤?吾曾祖号延陵散人,潜处山林。虑后代无证,取上祖所集图系,并杂录逐节详明,编成家谱二十余卷。庶几昭穆序而宗族明矣。然子孙繁盛,散居四方,亲疏远近,各不相知,简册浩繁,未易遍阅。遵路托宗祖德荫,列名馆阁,退食之余,取家谱详叙某祖娶某氏,生子几,生率葬墓,有失考者,盖从阙疑,俾后人易于观览,名曰《吴氏宗支录》,合并一卷。凡尊卑疏戚,历历详明;昭穆宗支,班班可考,展卷了如指掌。惟愿后之子孙,世世相继纂修,则门楣奕祀不泯,木本水源,有不侵冒浸炽哉。

宋著名学者龙图阁大学士吴遵路  

 

 吴氏宗谱序


 

窃谱欧苏立式笃亲亲,谱谍之修,有自由来矣。我族自组绀以上至后稷,系衍于无潢;至有商之后,居于姬水,受姓曰姬。而公刘九世孙古公亶父居邠地,因狄人入侵之,走马于水浒,卜居岐山。厥后积德建功,肇基王迹,谥曰太王。太王生三子: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而泰伯当商周之际,本逊让之心,偕仲雍逃楚,隐于无锡。乃武王受命周公厥德,追王上祀,求仲雍之后,访周章而封于吴,逐以地为姓。吴姓之来基如也。延及季札,观乐知四周之音,治平称天下之最,高出延陵之鼎族,早标汉殿之芳名。历代以来,英贤不绝。迨唐宗,复居椒陵,自北宋又徒江西,安居数代,其德泽流芳于吉安。声名洋溢于泰和,丰功伟烈,难以枚举。至南宋兴隆年间,吴木兜职居大理寺评事,徙楚南长沙宝庆,吴木优居南昌泰和,散布居焉;吴木葵吉水居之。吴氏子孙,其丽不亿,考其世系,其非派衍姬姓之后。幸际明良,修建家乘。庶使后之子孙,因情思义,敦本重 源继往开来,则尊尊亲亲之义,乃不负我姬周礼乐之行。《书》曰:“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其斯之谓欤

元大理寺卿    吴国相

 

 吴氏族谱序


 

按旧谱,吴氏之先始于后稷,至二十世泰伯,四十世至季札公,乃江南之始祖也。余闻上古言,有叶必有枝,有枝必有根,根不培,则枝叶替。有河必有水,有水必有源,源不归,则河水涸。故谱不由其鼻祖而修,若枝之无根,水之无源者也。故后稷,本轩辕之玄孙,安可损其四世而不载也哉。然观吴氏之谱,天下望族,初非他姓可比,即有世家之胄,簪缨勿替,亦未如此之递递相承、绵绵之系。斯其谱,可美而可久传也。今吴氏子孙出其族谱,索为校正,由鼻祖轩辕至后稷至泰伯,而至季札传长沙王吴芮,自根而叶,自源而流,此所谓固本穷源之遐迩,则益广先德于无穷也。若达之以天下,当无忘同胞之义矣!呜呼!今之子孙重本敬宗之切如此,未知后世亦有贤子孙,慕范前人之意否?然谓吴氏之盛,有贤宗祖重本,敬宗于前,则必有贤子孙,世代重本敬宗于后。谨序

皇宋庆元三年仲秋  新安朱熹谨撰

说文解字——“吴”

 

吴姓之吴,繁体汉字作“虞”。在先秦以前,吴、虞两宇是相通的。甲骨文中,没有虞,吴宇即代表“虞”。甚至秦汉文献中,仍有虞吴不分的现象。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姓氏是家族的图腾和一个人血源出身的标志。虽然作为姓氏的“吴”字,在今天已看不出丝毫的特殊意义,但在上古世代,“吴”字本身的包含意义,却令人惊奇。

“吴”是一个会意宇,由“矢”和“口”两个构件组成。大约到东汉以后,汉字规范化。“矢”部已开始改成“天”。今天的吴姓人在向初见面的人介绍自己的姓时,往往也都说姓吴,口天吴。

“吴,哗也”。从经典语言学看,“吴”的本义是大声喊叫,远古先人把他作为自己的姓氏,又说明了什么呢?深层解剖就大悟。

从吴字的两个构件看,“口”表示喊叫,“矢”像一个人在奔跑时不时地回头反顾。两个构件组合成“吴”。他的原始意义就在这里。古代“吴”字又加“虍”首作虞,吴人又因此叫虞人。西周以上,“吴” “虞”不分,自秦汉以后,吴虞二姓已区分清楚。

吴人最初居住在山、陕一带,留下了许多以吴、虞命名的地名。

 

 家规家范十条


 

为弘扬吾族之传统美德,特拟族训家规十条,规劝后裔切盼遵行,如有违纪,轻者应受族众教育改正,若触犯刑律者,送交政府依法处治,绝不宽容。

第一条:热爱祖国。凡本族人员,必须遵纪守法,安份守纪,不得杀人、放火、抢劫、偷盗、赌博、淫秽、毒品、拐卖人口和其他犯罪行为;

第二条:道德风尚。为人处事,要城实正直,礼貌待人,谦逊有礼,光明磊落,不得昧天良,仗势欺人,横行霸道,为非作歹,招摇撞骗;

第三条:尊长爱幼。同宗后代,必须尊敬长辈,礼貌文明,有礼有节,关心体贴,对晚辈好爱护,关怀成长,加强教育,劝戒其去邪从正,光我宗门;

第四条:赡养父母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之责任,无条件提供衣食住行,有病求医,做到生前厚养,死后从简,方能报恩,绝不准侮辱、虐待、遗弃;

第五条:勤俭持家。必须以勤耕苦读为本,以勤俭节约劳动致富为荣,艰苦创业,建设国家,反对铺张浪费,好逸恶劳,坐享其成的败家子作风;

第六条:培育后代。本族子女必须入学深造,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科学、有文化的人材,凡大学生和有功人员应载入谱册;

第七条:婚姻配偶。严禁未脱五服近亲婚配,同时提倡晚婚晚育,坚持婚姻自由,反对包办;子女要积极支持父母再婚,不得任意阻止;

第八条:男女平等。各家不得重男轻女,凡我族女儿婚后,无论生男生女,均可随同母姓,姓吴,各代按吴姓字派类推起名入谱,族内不得岐视;

第九条:字派统一。续谱字派,一律以现有字辈为准,自克字辈起类推,不得紊乱辈次;

第十条:按辈取名。字派统一后,按字排取名。

 

 

 尊重女性的思想精华


 

俗云:只有男洲,没有女县。重男轻女是数千年中国文化的痼疾。然而,吴姓宗族的历史上,虽无帝王,但后妃却极多,甚至使人有阴盛阳衰之感。吴姓的佳人才女,更远较他姓突出,吴姓向以美女为世人所知,世有“吴姓”、“吴娘”、“吴女”之称。这一文化现象,与吴姓对妇女的态度有关。我们从吴姓族谱的宗规家范中,可以看到许多尊重女性,甚至男女平等的思想精华。同治壬申(长沙《吴氏族谱》)在家规里设《劝育女文》一篇,鞭挞溺杀女婴的社会恶习。文中有这样的话:“世之不育女者,大都求生子耳。不知七子八婿,大享荣华,生女至多,奚为溺哉!且夫今日所生之女,可为异日之母,今日生子之母,乃当年未溺之女。推前例后,皆同一辙,胡为溺女不育?又况我之子若孙,未溺之女所生也,子与孙之妻他人未之女溺也,因此顾彼,易地皆然。”长沙洗马塘《吴氏支谱家禁》中也有这样精辟的见解:“天地好生之德,不向阴阳,父母爱子之心,何分男女”,那些溺女之举,“伤无地之太和,造人世之罪孽”,因此宗族将严惩不怠,这些条文中,确有许多人道主义,男女平等因素,这在昔日中国宗法社会,是至为难得的。移风易俗,这次修谱,把女性写进族谱中。

  

 

吴氏祠名“谦让”的标志

 

我氏总祠名“宗让祠”。地址:江津市城内小什字街附近(包括李市、先锋、仁沱、白沙等地分支)。

我房总祠,原名“吴氏宗祠”,又名“高洞步祠堂”,“下湾祠堂”。经族人商议,于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乙亥岁,修改为“百让祠”。

“宗让祠”,“百让祠”的含意,是仿古怀念古公亶父在邠(兵)地受到戎人的威胁南迁到周原,表现崇高的“让”。古公的“让”被泰伯、仲雍继承,而“让”位季历,逃之荆蛮,而后开拓东吴。季札亦回避王位,而“让”位诸樊,从王室出走,逃到延陵乡下,耕田种地当农夫。泰伯开于前,季札嗣于后,这种“让”德之光,发挥到至德至善。因有“三以天下让”的美名传于后嗣。故取名“宗让祠、“百让祠”。

 

 

宗谱与族谱的区分

 

这次修谱,封面题词称宗谱,不称族谱、家谱,其区分如下:

家谱:是指同财产共居的,以一对夫妇为中心的,个体家庭的世系而言。(称家谱)

族谱:是指五服之内的血缘亲属联合家庭而言。由若干个家庭组成。(称族谱)  

宗谱:是指五服之外的血缘,亲属联合家庭而言,可聚居一地,也可异地分居。(称宗谱)

根据上述情况,故所封面题词称宗谱。我氏总祠原名“吴氏宗祠”,其理一也。 

 

  

      

 

前面字派:登道仕。金水木火土。

现用字派:克秉维荣秀,文明正宪邦,永开英俊美,万世应洪昌。

将来的模拟字派:延陵季子根,伯让庆光兴,忠义仁和顺,至德远长春。

将来的模拟字派,经续谱成员吴荣斌、吴荣泗、荣文、秀荣、秀雅共议而立。

 

 

后沟支祠的建立

 

后沟支祠建丁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丙戌岁,三 月下浣。到1994年,祠已建108年。

祠产是煜正出售产业,由三房煜仕买回,因早殁,由煜祖经理。建祠时不少祖辈捐资助建。建祠后,由克伸买吴刘氏之业辅助,代代遗传,至1949年解放。  

“百让祠”(下湾总祠),因房屋改建,碑记损坏,无从考核。

  

族谱:家族的命根与天书

 

国有史,县有志,家有谱。国无史则忠奸不分,县无志则记载难明,家无谱则昭穆难述。因此,家族主义或曰宗族主义,为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证,而族谱便是维系中华传统宗族的圣物。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形成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寻根追源,重视族性历史的传统。历史上的吴姓宗族,都重视族谱兴修,以修谱为不朽伟业。

东汉时灌阳侯吴如胜,始创吴姓族谱上进,汉桓帝御览后,拍案叫绝,于是立吴如胜之子为吴氏正宗,主持苏州吴泰伯庙祀。民国初的吴佩孚,在兵驻湖南时,曾以数千银洋聘岳阳同宗吴獬撰修全国吴氏统谱,惜因故未成。

吴人认为,族谱是神圣之物,修谱是对宗族的一大贡献。各家吴氏族谱,大谈族谱的神圣意义与作用,成为卷首谱序的主要内容。清顺治十二年,《湖南八甲湾吴氏谱序》曾说:“夫族之有谱,所以序昭穆,考世系,以成千秋不朽之言也。”明嘉靖丁亥《延陵吴氏谱序》也说:“谱学之兴,其有益于世也大矣,盖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乎本末,莫不由之。”把族谱的作用,说得其乎其神了。在古老中国,族谱的神秘意义,首在维系宗法制度,保持血统纯正。《延陵吴氏家谱序》说得好:族谱兴起于中古而有先王之遗风。“先王宗法坏而恭敬之教亡,教亡而后谱作,谱作而后分明,分明而后义生,义生而后礼行,礼行而后祖尊”。族谱的出现,就是在宗法制度败坏后一种挽救宗法礼制,维护系血统纯正的产物。有了族谱,就有了区别、分明,就知自己从那里来的,属于那一宗、那一支,不会乱认祖先宗派。没有族谱,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所归属。随着宗族的发展,子孙人丁繁衍分化,族人之间就会日益疏远,甚至同族兄弟,视如路人。而有了族谱,就能联络宗族同姓之间的感情。因此。“尊祖宗而联族姓,承先启后之谋,莫切于此()”。(乾隆己亥吴以忱《丹徒吴氏续修谱序》。)在大多数吴姓宗谱的家范家规中,多把修谱作为突出的一条。

正因族谱有如此重要的神秘作用,吴姓宗族无不重视族谱的收藏保管。每次族谱之修,都要注明受领人姓名,开明谱牒部数。宗族要求族人对族谱要留心收藏,勿视泛常。不得乱笔涂改或让鼠咬虫伤,潮湿霉烂。更不得贪财出典,否则严惩不怠。如《吴氏支谱给谱录》就规定:公议子、午、卯、酉清明节,各携谱齐集公所,凭值年人眼同会看,倘有毁坏者听罚,其遗失出典者,议罚不轻,严追不怠。

 



吴姓风云人物谱

 

吴姓以谦让的精神传家。古公亶父以“民之在我与彼何异”而弃逃周。泰伯、仲雍为顺从父意而避位奔吴。季札避位让国而逃耕延陵。正是这种精神的代代相传,使得吴姓淡泊于帝王之尊贵,然而这一切掩盖不了吴姓宗族的优秀才华,杰出能力。但有的是淡泊功名,无意仕途。有的是淡泊名利,抛弃了荣华富贵。可是,吴姓名卿显宦,开国元勋,名将辈出,数不胜数。

在历史朝代中,殿试中一、二、三甲,科举创业,层出不穷。文有忠心耿耿的五朝元老,武有安邦定国的开国元勋。如吴潜父子三人登进士,一人中状元,吴渊、吴潜先后入相。吴芮一家五代封王,九人封侯。大将军吴汉,一家十多人封侯。吴浅—家四代封侯。吴待向父子五进士。吴泳吴源父子五人,均为南宋一代名儒。

积德长寿,宽乐长寿,五代同堂,是吴姓宗族的美德。如广东中山的吴智达,首创三辈五代同堂,高龄97岁;次子吴锋,也是五代同堂,年98岁;孙吴立厚,继创五代同堂,年93岁。

 

  

古代名人篇

 

吴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生于“蕞尔小国”(公元前?381),卫国左氏人。他!善用兵,曾受于曾子,至杀妻求将,虽失之太过,而将略即卓然可观也,起为西河守,声名著有《吴起兵法》,是历代珍贵的军事文献。

吴广: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3),字叔,阳夏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秦末,起义军建立张楚政权,任假王,率诸将西征,围攻荣阳,后为部将田藏借陈胜令杀害。

吴汉:东汉大将军,开国元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吴如孝:太平天国顾王。(公元约18251864)。广东嘉应州人。参加金田起义,历任师帅、总制、指挥。咸丰三年,与罗大纲镇守江宁,大败清总兵邓绍良,并与罗大纲向英驻华公使宣布太平天国禁止鸦片,允许通商的方针。1856年配合秦日纲歼灭清巡抚吉尔杭阿军。1857年撤出镇江,次任庐州守将,配合陈玉成击败湘军,获得三河大捷。1860任前军主将,与吴定彩援助捻军。后封顾王。

吴兆麟:武昌起义临时总指挥(公元18821942)。 字畏三,湖北武昌人。武昌起义时,临时总指挥。湖北军 府成立后,任副总参谋长,后任大元帅参谋总长,第五镇总治,后遭冷遇。抗战爆发后,避居乡里,1942年卒。

吴玠、吴麟:立志抗金。吴玠宇晋卿。吴麟,字唐卿。同为高宗宰相。吴麟,著兵法二篇,上篇兵要,下篇阵图。孝宗时,拜太傅,追信王谥武顺。南宋名将,后封新安郡王。

吴居厚:变法拥护者。字郭老,洪州人。宋仁宗嘉佑年第进士。神宗熙宁初为武安,节度推官。后召拜户部侍郎,尚书,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拜尚书右丞,进中书门下侍郎,资政殿学士,东太一宫使。政和三年(1113),以武宁军节度使知洪州。年79岁卒。追赠开封府仪同三司。

吴泳:升以直言,罢亦直言。字叔永,号鹤林,潼川人。南宋大臣。嘉定二年(公元1209)进士。历官军器少监,行太府寺丞,行校书郎,秘书丞兼权司郎官。性直、言切正时弊,洞察事物敏锐及时,受理宗的重视,因而被一再升迁。权至刑部尚书兼修玉牒,进宝章阁学士,差知温州, 后改知泉州,著有《鹤林集》。

吴潜:南宋大臣(公元11901262年),字毅夫,宣州宁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镇东军节度判官,改签广德军判官。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添差通判嘉兴府,权发嘉兴府事。转朝散郎、吏部员外郎兼国史编修,实录校对,迁太府少卿,淮西总领。淳佑十一年,又入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开庆元年(1269年),拜左丞相兼枢密使。明人辑有《履斋选集》

吴元珪:五朝重臣(公元?1323年),宇君璋,广平人。元初至元十四年(1277年),授后卫经历,佩金符。26岁,即参议枢密院事。28岁,除礼部侍郎,迁左司郎中。31岁,参议中书省事。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任命为吏部尚书。1308年,武宗继位,拜为枢密副使,诏为议政中书。1312年,元仁宗即位,出拜江逝行省左丞。1314年,延祐元年,又拜甘肃行省左丞。1321年,至治元年,英宗即位,三年卒。1324年,泰定帝元年赠光禄大夫,河南等处行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赵国公,谥号忠简。 1326年,又加推诚佐理功臣,光禄大夫,司徒。

吴良:明开国元勋(公元13241381年),初名国兴,后赐名良,定远人。吴良雄伟刚直,以勇略闻名。1352年起,一直跟随朱元章,并为前部先锋。后升为枢密院判官。1367年,朱元璋歼灭苏州张士诚后,良被加昭勇大将军,苏州卫指挥使,移镇苏州。后又授进都督佥事,移守全州。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建立明朝。吴良作为明朝的开国元勋,授进都督同知,封江阴侯,食禄一千五百石。朱元璋大加赞赏,“良,今之吴起也”年五十八岁卒,赠江国公,谥襄列。

吴廷举:百折不屈(公元14591525年)。字献臣,号东湖,梧州人。明宪宗成化23年,会试登进士。授广东顺德知县。1496年,明孝宗弘治九年,迁成都同知。18年受命知松江府。后擢为广东佥事,协助总督藩蕃掌管南海兵事。1509年,武宗正德四年,升为广东右参议,琼州兵备副使。先后任云南兵备副使,江西右参政,广东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世宗即位后,被召为工部右侍郎,旋改兵部。辞官回到家乡梧州,终年66岁。

吴政治:清初名臣(公元16181691年),宇当世,号赓庵,湖广汉阳人。政治少年时机敏聪慧,意气豪迈。九岁能属文,十三岁应郡邑童子试获第一。顺治五年,乡试中举,翌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国史院编修。顺治十五年,授江西布政使司参议,分管南昌道。十六年迁升陕西按察使。十七年擢工部侍郎,后调任刑部。康熙八年,提升为兵部督部侍郎。十二年迁左都御史,后迁工部尚书,调礼部。二十年拜武英殿大学士,任《太祖实录》、《圣训》、《会典》、《方略》、《一统志》编修总裁官,加授太子太傅。 康熙嘉奖他“端勤诚慎”。“有宰相风仪”。康熙三十年卒,终年七十四岁,谥名僖。

吴范:我国古代著名的术数家,风水先生。(公元? 226年),字文则,会稽上虞人。吴范事孙权,每有灾祥异事,他在事先都能推算出来,而且都被后来发生的事证实,真是料事如神。公元221年,《缶庐集》,印谱有《缶庐印存》等,其艺术风尚在国内外影响甚大。

吴尊世:南北朝时期北魏占卜学家。字季绪,渤海人。从小研究《周易》,甚有造诣。北齐文襄帝拜为大将军府墨曹参军,引为军师。齐孝昭帝皇建元年,被授与中书舍人,因病辞谢不就,改授中散大夫。后死于慰迟迥乱。

吴均:南梁文学家。(公元469520年)。字叔庠,吴兴故郸人。南北时代大文学家,诗律学家。沈约对吴均的文章颇为称赏。其诗文“文体清拔,有古气”,为时人仰慕,称“吴均体”。梁武帝十分看重吴均的才华,召见了他,为撰写《通史》,上起三皇下迄代。吴均一身著述颇多,曾注释范华的《后汉书》、《庙记》、《十二州记》、《钱唐先贤传》、《续文释》,以及文集等。明人辑有《吴朝清集》,文如其人,清新典雅。

吴道子:“画圣”。(公元约685758年),又名道玄,阳翟人。唐画家,玄宗时,任内教博士。嘉陵江三百余里的风光,只用一天的时间,全部展现在大同殿上,唐玄宗惊奇地赞叹,“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

吴承恩:《西游记》作者。(公元1504年至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明代著名小说家,嘉靖中补贡生,任县丞,《西游记》作者。

吴敬梓:清小说家。宇敏轩,一字文木,安徽全椒人。青年时代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安徽巡抚欲荐他应博学宏词试,以病不赴。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所著《儒林外史》根据自身体验,从多方面揭露士大夫的丑恶面貌,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批判。成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杰出作品。又有《文木山房集》。

吴趼人:谴责小说家。(公元18661910年)。原名沃尧,字茧人,广东南海县佛山镇人,故又自称“我佛山人”。晚清著名小说家。戊戌变法时,在上海助办《字林沪报》、《采风报》、《奇新报》、《寓言报》等。1902年赴汉口,为《汉口日报》撰文。他写的《九命奇冤》、《宋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他终身三十余部著作中代表作。鲁迅对此书评价很高,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把此书与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列为晚清“谴责小说”的四部代表作。

吴大澂  :金石学家。(公元1835年至1902年)。字清卿,又号愙斋,江苏吴县人。同治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湖南巡抚。撰有《说文古籀补》、《字说》、《愙斋集古录》、《权衡度量实验考》、《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古玉图考》等书。

吴汝纶:曾门四弟子。(公元18401903年),字挚甫,安徽桐城人。同治进士,任官冀州知府。后充京师大学堂总教习,赴日本考查学制。曾师事曾国藩,与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被称为“曾门四弟子”。著有《桐城吴先生全书》。

吴俊:近代杰出的篆刻家。(公元18441927年),原名俊卿、倉石、别号缶庐、苦铁,浙江安吉人。吴俊还善诗,有意。有《缶庐集》。印谱有《缶庐印存》等。时人为他建筑了一座书院,名为“东湖书院”,人称“东湖先生”。嘉靖四年在扬州病逝,终年66岁。

吴仙标:美籍华人,任美国华裔副州长。

吴健雄:美籍华人,是美国著名女物理学家。

吴家玮:美籍华人,任美国华裔州立大学校长。

吴克列:朝籍华人,任北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

吴振宇:朝籍华人,任北朝鲜武装部长。(大将军御)

吴作栋:乃客家吴氏后裔,原新加坡总理。

吴清源:日籍华人,是日本围棋大师。

吴姓开拓海外,自战国时开始,从沿海广东、福建、江西、浙江等地迁出。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沧桑、沉淀,已融入其他民族。在朝鲜的演变成“高丽族”,日本的演变成“松野”等。我国的史书:《魏略》、《晋书》、《梁书》、《北史》、《路史》都记载了这类大事。

 

 

近代名人篇

 

    吴佩孚:直系将领。(公元18741939年)。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清末秀才。1906年为北洋军阀第三镇曹昆部管带。先后任陆军第三师六旅少将旅长、第三师师长,晋升“援粤军副司令”,授予“孚威将军”上将头衔。1922年直奉战争后,先后任两湖巡阅使,直、鲁、豫三省巡阅副使,总兵力达十余万人。1925年任“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1926年和张作霖联合,进攻冯玉祥国民军,同年被北伐军打垮,逃往四川依附地方军阀杨森。“918”事变后,伏居北平。因牙痛,汉奸配合日本特务,强行开刀拔 牙,将喉管割断,暴死于北京什锦花园公馆。

吴鼎昌: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华阳,字达全。早年在日本高等商业学校毕业,回国后曾任大清银行总务局局长。民国初年先后任农商部次长,财经部长等职,为安福系骨干。1918年起任盐业银行总经理。1935年任国民党政府实业部部长,为新政学系首领之一。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贵州省政府主席及国民政府文官长。1948年任蒋介石总统府秘书长。1949年去香港,1950年病逝。

吴玉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四川荣县人。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辛亥革命,1915年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1925年入党,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历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委员会主任,四川省委书记,华北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教育工会主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人大代表和中央委员等职。196612月在北京病逝。

吴晗:现代史学家。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1934年清华大学毕业。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系主任和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政协常务委员,1957年入党,1958年当选为民盟中央副主席。著有《朱元璋》和《历史的镜子》、《史事与人物》、《读史札记》、《灯下集》、《春天集》、《投枪集》、《学习集》等。

吴曙光:西南军区副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续谱名录内光荣篇

 

我伯让祠族,自先祖登瀛入川落业迄今,已三百三十载,嗣孙繁衍近二十代,分布祖国各地,人材荟萃,各就其业。惜数百年来,未写完整系统族史,嗣孙偶有相聚,支系不明,亲疏难辨,往往视若路人,且能相顾相依。今幸有荣泗叔,解甲还乡,落叶归根,首议编修族谱,在既无经费,又无史料的情况下,他年高有病,不辞辛劳,独自垫支费用,各处查找史料,奔波寻访,历时三载,仔细核对,几易共稿。现已定稿付印,对族源史部份写得较为具体,这对我祠嗣孙,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和睦相顾,发扬光大,起到团结奋进的促进作用,对荣泗叔将余热无私奉献给祠族的高 尚品德,我特在此向他表示无限的崇敬之意。

 

十三代孙秀荣浅草

 

 

科技致富——吴秀逵

 

吴秀逵(进东),荣江(旭琴)的后裔。生于公元194712月,出身于贫苦工人家庭。从小遵重父训,勤俭攻读。66年于重庆重点37中高中毕业。69年到内江县农村锻炼。71年调回重钢公司机修厂工作。81年提干,83年考入重钢专科学校机械系深造3年,毕业后于85年回厂,调任生产科副科长、科长。86年入党,92年调设备制造公司经营计划科科长。

他在工作实践中,发挥所学特技之长,结合实践,发明 创造“利用网络计划技术,线性规划方法,价值工程原理组织制造二炼厂大修零部件的制造”发明。此资料已收入“中国实用科技成果大辞典”;列入冶金部历史档案,评定为“经济师”。

他的最新创造发明,荣获重钢集团公司“管理方法运用”三等奖;四川省冶金厅“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三等奖。重钢集团公司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

他在创造发明生涯中,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严寒酷暑,日日夜夜分分秒秒,以精湛的先进科技,毕身精力投入创造发明,终于走出一条“科技致富”的道路。他!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对祖国建设,付出无私的贡献,可歌可颂。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评论
全部评论

0.1462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