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塘下舒氏上祖或为岳飞冤案而退隐
塘下舒氏上祖或为岳飞冤案而退隐
2016-10-09 21:37:18 来源:
编辑:fangfang
点赞:  点击:16  评论:

舒姓,在宋朝编著的《百家姓》中排第九十八位。舒姓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据说是黄帝的直系后代。周武王灭商后,封皋陶(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的后代于舒(今安徽庐江县西),建立“舒”这个诸侯国,爵位为子爵。春秋时,舒国被楚国攻灭,舒国的公族后代子孙就以国名“舒”为姓。

塘下舒氏由金华兰溪迁入,认舒芳川为上祖,目前舒姓人口有近3000人,基本都居住在塘西村。舒氏一脉皆认为,当时时任大理寺评议事的舒芳川因岳飞冤案而退隐山林。

舒姓上祖或为岳飞冤案退隐

舒芳川号文朴,谥玉山,生于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卒于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曾任大理寺评议事。

“在我们舒姓家史研究中,一直有一个猜测,当年上祖舒芳川因不肯加害岳飞,才弃官隐居兰溪。”舒氏宗亲负责人舒良弟说。

舒良弟介绍,舒芳川居住在兰溪白露山(又名玉泉山)一带,而在兰溪县城西北15公里处的黄店村白露寺老鹰岩下,有南宋大理寺少卿周三畏墓地。

《光绪兰溪县志·人物·忠节卷》有《周三畏传》,文中记载:“秦桧下岳飞于狱,命三畏与审,暗喻置岳飞于死,三畏不从,挂冠遁迹,隐居兰溪白露山下,卒葬于此。”

也就是说,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秦桧命周三畏诬陷岳飞,他断然拒绝了,弃官来到了白露山隐居。1141年,舒芳川41岁,族谱中记载,当时他的官职为大理寺评议事。周三畏弃官后,舒芳川也迁居金华兰溪,和周三畏隐居同一个地方。

“这个时间和地点太巧合了,因此我们认为舒芳川和周三畏是同僚,都因为不愿加害岳飞而隐居山林。”舒良弟说。

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宋孝宗赵眘登基,岳飞之冤得以昭雪,一年后,舒芳川去世。而舒芳川之后三世,均为科举进士,有担任苏州府郡守的,有担任文渊殿参议大夫的,有担任莆田县县令的。

“按照当时的社会制度,如果舒芳川加害岳飞的话,其子孙没有三代累官的可能;并且当时舒芳川已隐居兰溪,而其子孙三代累官,可能是得到了奖赏,最有可能的便是在岳飞昭雪中为皇帝所赏识。”舒良弟说。

舒芳川去世后,又过了一百多年,元朝铁骑一路南下,南宋朝覆灭。舒芳川第十代子孙舒从心举家从金华兰溪逃往东瓯瑞邑三都塘岙底,后又迁居西河里(今塘西村),成为塘下舒姓的肇基祖。

“肇基祖原本迁居到塘岙底,就是现在小南山村一带,后来他根据水位流向,迁居到水源丰富的西河里,开渠筑堤,辛勤农作。”舒良弟介绍,小南山村山头上建有一座塘岙老庙,每年清明时节,塘下舒氏都会到这座老庙前祭拜祖先。

古榕树、老桥陪伴舒氏600年

在塘西村中,有一棵古榕树,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属于浙江省保护古树古木,是舒氏祖先迁至塘西时所种。树冠似伞,可供村民纳凉聊天、避风遮雨,有诗云:古石色苍苍,大榕百尺长。饶他天六月,围坐可乘凉。

2013年,台风“菲特”席卷浙江沿海一带,这棵百年老树,最终没能抵挡住台风的肆虐,一侧被刮倒。在村“两委”、村老协以及舒氏宗亲的共同救护下,古榕树终于得以存活。现在,古榕树的一侧建了几根水泥柱子,用于支撑。

在古榕树的不远处,有一座桥梁,叫塘岙桥。“取这个名字,主要还是因为我们舒氏刚迁过来的时候,住在塘岙底。”塘西村村民舒成木说。

据舒氏族谱中一篇文章《募建瑞安东乡塘西河石桥启》记载:“原有塘岙桥一座,建造在元明时。”塘岙桥贯穿塘下东西方向,上通三都、罗凤、驮山等地,下连鲍田、海安、梅头、永强等地,是塘下的交通枢纽。

大约在清朝咸丰年间,因为台风侵袭,该桥遭到破坏,无法使用。

关于老桥毁坏,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当时温州有个算命先生,预言几年后温州地区将有一场大水灾,死伤无数,若要避灾,需造一只船。百姓依言造船。几年后,水灾并未发生,算命先生称等到石狮子眼睛一红,必生灾难。一屠户不信,往石狮子眼睛抹猪血。果不其然,不久后飓风卷来大水,摧毁了塘岙桥。

老桥被毁后,人们来往温瑞塘河两岸,只能靠人力拉船渡河,持续了一段时间。

直到1918年,塘西以及周边村民苦于交通不便,再加上当时有了汽车,迫切需要重修塘岙桥。于是,乡里纷纷募捐,终于在1921年建成新桥,桥名仍取原来的名字:塘岙桥。

新建的塘岙桥由石板铺砌而成,宽约2米。1986年,该桥用水泥重修,加宽至3米多。1998年,该桥再次重修。在塘岙桥下方的河面里,依然能看到重修时被遗弃的大石板。(记者 黄国夫)

  舒氏宗祠


评论
全部评论

0.1121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