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柏湾村的由来
柏湾村的由来
2016-10-09 15:58:24 来源:
编辑:保保
点赞:  点击:60  评论: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黄渚镇柏湾村地处成县极北山区,属东河之上游,西南于西和相接,西北与徽县相连。西水东流,绿水青山,天开图画,自然风光优美。正如锦崙生前《家乡吟》所咏:“南山峭壁青,北山有田耕,村前一带水,居住百户人”。祖籍以来世守耕读,孝子贤孙,人杰地灵。

自古以来,本地与全国贫困地区一样,祖辈奔波在饥饿线上。因而皆为文盲,谁会记起遗历之事。无有文字记载,也无实物考证。据现存古坟与旧住地址及老人传说《甘肃历史》记载,略加分辩,难以准确。

具《甘肃历史》记载事变来看,我地原来很少有人居住,在一六二七年陕西澄城县发生民变,揭开了农民起义的序幕,最初起义军转战陕北和陇东一带,紧接着甘肃阶州、庆阳和河西也发生了饥民和边兵起义,很快燃遍全国。

在此情况下,以李自成为首的贫民举起了义旗,近来投奔了高迎祥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公元一千六百三十五年,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转战在甘肃,并与明兵作战,打死了明军将领艾万年,后明政府派曹文诏率兵镇压,被李自成在真宁(今正宁)击败,曹文诏自杀,农民军大获全胜。

公元一千六百四十三年,李自成率军攻入甘肃,占据了兰州以东,自此以来,由李自成领导与贫民在四川内江具纹进入了陕西和甘肃阶州等地,流落此地后,贫民开始了自耕定居生活。

据座旧房和坟及地形分析,当时居民不足十户,其中有柏氏。

到了清乾隆后期以来,其他姓氏有所发展。始者先是下庄和上庄头村西,后来定居中村,即本族之起源。

本族祖先有据考证在清嘉庆年间第一代名柏天后,第二代柏炳仁,下生五子为“作”字辈。

本族祖先“行二”为曰“作辑”,字“济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卒于道光二年,享年七十岁。八品寿官。

作楫下生五子,名曰:孔莲、孔固、礼祥、孔建、含章,其后人口各有兴衰不等,但具无绝户,至今共发展约四十户之众。

作楫之兄及三个胞弟名曰:作泥、作彪、作风自、作丹且都后继有人,传自今约八代。兄传自今约八代,三十余户,三第传至今约七代二户,四第传至今约八代五户,五第传至今约八代七户。

自柏氏兴盛以后,其余各氏皆逐消亡,故地名曰“柏湾村”。

作楫以来,家业兴盛,五子之内除孔固早逝以外,其余皆有功名,其中孔祥为监生,县校尉,始修花大门,立栏杆,至今尚存,并修石碑一座,至今残存(在文革和破四旧时被毁),孔莲示为蓝生,从九品,并立路碑一座。

家有土地近三百亩,大兴商业,仅黄渚就有生意号部五处,水磨五座。在此时黄渚名列首位,并在徽县有生意一处,名为积成茂。

已于所谓的“功名”,在清晚期,同治至光绪年间,因清政府败加之外国侵略,及种植和吸食鸦片,造成经济的特大困难,除加重对百姓的杂税以外,还设置了科场考试,在各州如阶州,秦州都可进考,其中武学只要会骑马射箭即可,考试好的贡银百两,次的几十两,就发一个“顶子”,这样就成了“老爷”,“身份”就高了。

这样以来我村为了求取“攻名”,卖掉了家产买一枚“顶子”使家庭破产,大约有数十名,直至民国初年,还有如所有求之人,但科场倒了,新文化开始兴起,固此我村过去也没有具备能写文章的人。

直至民国初年新学堂建立以来,才产生了几个略输文采之人,其中有柏长森,天长自治一年毕业;柏长绿,天水中学三年毕业;柏友竹、柏友梅兄弟两在徽县小学毕业。

就这几个早期毕业生,有的也曾在外做事。如柏长森曾在吉鸿昌部下二年;柏长绿在青海、宁夏等地冯玉祥部下干事;后来创办黄渚小学任校长,并在汪川镇任镇长,柏友梅当黄渚小学校长数年,现已都逝世,本村尚末留下一笔文字。

历史以来的变乱

自1936年以后,定居柏湾,人民开始开荒种地、编织、养殖等生产。

到了满清中期以来,本地与全省各地一样,屡受各种灾情。

由于世道混乱,到处匪盗林立,因此在祖先领导下在白岩湾修了城堡,全村贵重物品搬在堡内,并设有土炮防守,到清同治年间,全省爆发了大规模的回民起义。宁夏金鸡堡的马化龙部,河川的马占鳌部,西宁的马文义部,肃川的马艾绿部,与清政府斗争了十多年才被清兵击败。在此年间,各地的部下回民也到处行抢烧杀,我村白岩湾堡子也被破,财产烧坏后重修在岺上新堡子。

一九二O年全省五十八县发生了8.5级地震,1927年河西又发生了7.75级地震,1927年至1929年全省连续三年大旱。天灾兵祸,田户毁没,村容焚毁,树皮草根具已食尽,人相争食,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者在百万以上。全省灾民高达二百五十余万人,死于饥饿的一百四十余万,死于疾病的六十余万人,死于兵祸的三十余万人。此情在我地也有发生,当地传说民国十八年正是此时,人食草根树皮,市场粮食每个银元才能买一升(八斤),人民也有死伤。直至一九二七年土匪李进学在我村烧毁房屋四座,一九三三年张福魁率匪兵进驻太山柏树沟抢人抢粮。此情此景举不胜举。到了一九四九年国民党军队进驻黄渚一个团,团部设在黄渚龙王庙,柏湾为前沿阵地,攻事从上后坪修至紫花坪,百姓逃至八合湾、三合湾,直至古历十月才得解放。在此前数十年我村被抓兵的二十余人,其中死于门外的八人。

柏湾文化的发展

在满清科举考试时曾有两名秀才,其余皆为武学。直至民国初年就有柏长森、柏长绿、柏友竹、柏友梅毕业。此后虽有学生但无毕业者。

到了一九四五年才又有柏友冥、柏云岺于王磨完小考入成县师范,但因家境不好而停学。后有柏锦崙于一九四八年毕业于成县师范,一九五五柏一铎毕业于成县师范。在此之前全黄渚各村无一识文之人,因而柏湾有“文化之村”之称。

本村的人文传说

有据者炳仁所生五子:依次而排,作泥、作楫、作彪、作源、作舟。

在作楫之长子柏孔莲与三子柏孔祥成名之时,清授于篮生建立栏杆,其墩下一边刻曰“永垂不巧”,一边刻曰“双华富贵”,外修大门,门扇绘为天官赐福,门对为木刻,曰“八窗外绿水青山天开图画,三经中黄华白酒人乐幽间”引意唐诗人李白之黄花白酒和潇潇民人乐幽间之词而联,为肖家庄肖国瑞所题写。

村东设立三幢路碑,中间的是八品寿官柏作楫之碑,右边是长子柏孔莲重九品之碑,左边为其三子柏孔祥篮生,县徽之碑。具在五八年和文革中被毁。

人物故事篇

具传在清同治年间,回民造反,攻打白岩湾城堡时,回贼百人攻来,而柏作彪扛起土炮迎敌,土匪前面推其长兄作泥直从山后挖泉湾向上攻,而作彪见热大喊曰“大哥,为了全堡子人的生命,顾不了你”,随之大炮一响,打死土匪数十人,而其兄闻声倒地未伤。第二次,土匪聚众数百,破了各村所有城堡,而我村白岩湾城堡虽破,却无人员伤亡。

柏孔固之六孙柏俊秀当时对满清所有设科举考试不满,几次讥笑;他在家所练武很强,教考了七名学生,后来他也在秦州去考,科场以后给他发了顶戴,他没受,回家后有一次在胡光郭家川当娘家时,事主家请了三个老爷在村外迎接,这三名戴顶的老爷他都认识,当时就三个老爷的名字编成顺口溜,夺口而出曰“姚明礼,吴朝汉,还有一个叫屈判,三个顶子一个半,见了娘家一躬,得罪娘家少礼形”。

民国初年时,本村办了一所私学,请来西和马元佛孔寺的一位老先生教书,名字叫典。他又编顺口溜曰:“豆腐房子对书馆,师傅名字叫王典,每月挣人四百钱,不及人家护身汉”。另写一首曰“自古教上是下流,他人门下度春秋,半饥半饱无人问,一来一往不自由”。

后有柏锦崑初识字,也见物可编顺口溜。五一年初解放,人民欢天喜地,正月一次就来了麻石沟,吴湾,赵河三村的社火,当时场所较小,就领在立立地理,闹得很欢,有狮子、旱船、秧歌,还有麻石沟的云朵子。他当时看了就编顺口溜曰“正月里正月正,三架社火闹新春,三个狮子两个船,立立地理转圈圈,三架社火闹得欢,秧歌唱的进状元,还有几个不能唱,打扮下的神仙像,神仙下凡走不成,未曾行动架的云。”惹得大家都特别高兴,流传至今,虽然这些人已早已去世,但他的名编永远流于后世。

还有柏友梅编写的“王祥戒烟”“杀狗劲夫”内容和台词都通俗,在本村上演了几年,很受观众喜爱。

关于本村社火

自1930年以来,由于本村人有几个识字的,通过讲故事,在外看戏的影响,就自己排练唱戏,所用的服装、衣帽、道具、乐器都是自己制作和借用的,村里人也都很爱,就借来老年人的寿衣、头巾、腰带等支持,帽子自扎式样后用的木板、竹席搭成,板胡用纸板或葫芦做成,锣鼓借用,戏词都是口传,演员都是男人,剧种当时有“齐世子逃国”,“张连买布”,“杀狗劝夫”,“三娘教子”,一直相传至今每年末断,越演越精。解放以后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正式成立了文艺组,县文化馆每年还发来演唱材料和戏本,人员还调县学习、训练,到1963年又修了戏楼,历年增购进了服装等。直到现在有价值三万多元的正式服装和乐器。近几年来在全镇十个行政村和厂矿单位每年演出达四十多场,深受群众欢迎。

关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解放前有些青年识字心切,但贫困上不起学,就自己组织办了冬学,自筹灯油,由柏锦崑任老师,无偿教学识字。解放后又改为夜校,政府号召扫除文盲,又发来扫盲课本,从此后逐年不断,通过扫盲有数十人会写信能读报纸。到1957年又开始举办小学,柏锦崑仍任民办教师,每天记几分工,校舍桌凳自找。

五八年以来由于混乱停学,直到七O年重新办学,由柏一铎任民办教师。直至目前,全村已有初中毕业生一百二十多人,高中毕业生二十多人,还有大学的三人。

解放后的变迁情况

自1949年解放后,到1956年以来,农民生活改善,组织了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大兵团生产,清水沟为徽县成县北山钢铁战斗团,战士人数高达三万多人,指挥部设在王家庄,大搞钢铁运动,每家每户所有铁器全部上缴,完钢铁任务,那时各村办起了公共食堂。我村办了两个,集体吃饭,家中再不准生火煮饭,后来口粮紧张,但限量供饭,加之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农民便又吃草根树皮,当时每人供应口粮最少时每月只供十七斤,不过我村并未饿死人。直到1963年才解散食堂。

到1966年以后又开始了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之久,混打混创,还在冤枉沟真枪实弹打了一仗,二郎祁坝的“联总”战士两名当时被打死,以后又在肖家庄打死了耕地的青年农民肖保成。我村也有参加之,但未参加“战斗”打仗。

到了1977年以来,中央制定了各项政策取消了以阶级斗争为钢政策,提出了安定团结,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新政策,从此后我村也和全国一样,面貌大为改变。1982年白银公司在我地办起了厂坝铅锌矿,我村招收男女青年五十多人,更加黄渚镇分为镇是成县最早的开发地,从此经济繁荣。到目前我村兴修了村内水泥道路,拉上了自来水,还安上了闭路电视,粮食逐年增产,建起了几十座新砖房,每户用上了电灯,目前有50%的户按上了电话。村里兴修了教学大楼、办公大楼等。学生入学率达百分之百。现在的形势正在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向前发展。忆往昔,岁月艰辛;望将来,前途无量!

评论
全部评论

0.1216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