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东莞市李氏渊源概况
东莞市李氏渊源概况
2016-09-11 10:58:44 来源:
编辑:fangfang
点赞:  点击:177  评论:

唐、宋、元、明时期,北方战乱频繁,群雄逐鹿中原;而广东地处南陲,受战乱波及小较为安定,自然灾害(黄河、长江水灾)也较少,为了寻求安定的生活环境,为了家人安全,向岭南山区迁徙,在穷山恶水地带开荒拓土、安家立籍也许是他们的无奈选择。古代由陆路南迁,主要有二条路线,第一条路线他们先从江西越过大庾岭、梅关,聚南雄珠玑巷后迁东莞。另一路线是从福建的莆田、泉州、福州、同安、上杭、永定等地迁来,以火德公后裔为最多,福建与广东的自然分界就是莲花山脉东段的群山,从上杭、永定翻越过西南面的大山就是嘉应州(梅州),在嘉应州落脚后,有部分后迁东莞。
在不停的迁徙过程中,祖先们同时带来中原文明、较好先进劳动技能,促进当时东莞生产力不断发展,祖先对当时社会所作的贡献和功绩,是他们的勤劳和睿智的结晶。几百年间累积文明成果,以致于有东莞今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美国为什么世界先进?就因为每年有几百万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移民;朝鲜为什么落后?就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移民概念。
广东宝安(旧时辖东莞,今宝安李氏不在本文讨论)李氏几乎是从外地迁入的,古代由北往南迁入今广东李氏祖先,以南雄雄居首位,
说起南雄不能不提到珠玑巷,  珠玑古巷位于距离南雄市区东北方向10公里远的珠玑镇,珠玑巷又名沙水镇,在沙水河西侧。珠玑巷是一个具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古巷。它得名于唐敬宗年间。  珠玑巷是珠江三角洲一带主要族姓的祖居。是客家人向岭南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其笔记著作《岭南田野笔记》中,对“珠玑巷”有详尽记述。 本文参考网上资料,介绍几支今东莞市李氏概况,清未后迁入的不在本文之列。

1、塔冈李氏 系出陇西, 唐末迁江西省吉安市。李邵在宋直宗年间(997-1022年)迁广东南雄,至四世仙之徒迁广东番禺,历三世至李昂英。李昴英,南宋名臣,字俊明,号文溪,谥忠简,生于南宋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宋理宗宝庆2年(1226年)考取进士,其后被钦点探花(第三名),授福建省建宁提奉,后为江西提刑兼赣州待制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李昴英为人正直,满身浩然之气,不趋炎赴势,不畏强暴。淳诂六年(1246),为君进言,谏君不从,便弃官归隐居羊城文溪。后人为纪念他,在广州建探花公塑像,光绪年间由东莞久远堂将其塑像迁回塔岗久远堂。昂英第四子性道,性道次子尚文徒迁东莞,尚文长子居东莞市茶山镇塘角新围村,次子居东莞东坑镇塔岗村,三子居牛步良善埔,四子居东莞市大朗镇高英村。始建于南宋末年的塔岗李氏宗祠,位于广东省东莞东坑镇塔岗村西门,宗祠大堂中央供奉四世祖李昴英塑像,供后人瞻仰。

2、 白马李氏  先祖为广东南雄人,李朝议迁今东莞市南城区白马,李用为白马李氏的第三代,弃科举,潜心理学,自号竹溪,着《论语解究》。李昂英进之于朝,宪使周梅叟等交口荐举,宋理宗特书『竹隐精舍』匾赐之。德佑二年(1276年),使其婿布衣熊飞起兵抗元,兵败,李用浮海至日本,以诗书教其国人,年八十一,卒于日本。『比死,以鼓吹一部送丧返里,至今莞人送丧皆用日本鼓吹,号「过洋乐」。现在莞人士葬,仍用『过洋乐』。李用渡日本从事文化传播,较史学界艳称的朱舜水要早四百余年』。

3、东莞陇西李氏(长安獭埗李氏),  开基祖李卓, 字天挺。宋赐进士,内阁学士,朝议大夫,福建邵武人。为宋朝抗金名相李纲同父异母的兄长李仁的长子。系唐太宗李世民第9子唐高宗李治的第20代嫡孙。因积极支持叔父李纲抗金主张,受到主和派的排拆、迫害。情急之下,李卓弃官携妻儿回到老家福建省邵武。公元1127年发生史称为“靖康之难”, 北宋灭亡,然而事情并没有平息,公元1128年复迁广东南雄珠玑巷沙水村柯子里,在柯子里住了几年,于绍兴二年(1132年)由南雄下浈水,乘船南下经曲江、北江、入珠江漂流而下,船至今涌头市场的海汊边,李卓公观察这里山青水秀,于是停船抛锚上岸,见此地民风醇厚,边临大海,有大片可开垦的荒地时,于是就在此开基立图。这次由南雄珠玑巷徒迁东莞长安涌头在东莞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影响深远,因此在《宝安县志》、《锦厦志》中被记下了浓厚的一笔。后居獭埗(今叫涌头)被称为东莞陇西李氏始祖。号陇西,始称一世祖,分支在长安、塘厦、厚街、石排、南城等镇区。其中长安獭埗为东莞李氏起源地。李卓公有二子,长景宏,次景完,号元亨。亨出五子:泳、源、泾、洵、济。济字宁江,号集海,宋末自乌沙迁居土田岗,出一子承开。五世隆兆,自土田岗迁居唐家村,至八世樊圃(讳枢,字国逸。祖名基永,父名显东)出三子,长寿昌,迁居连州;次寿安,字得宜,号上唐,先从唐家村迁居清湖头祖公岭(亦名竹云岭),再于明永乐至宣德年间(1420一1435年)移居林村西方,遂为李氏立村始祖。清乾隆后,李氏子孙先后分居塘坝、罗山、新围仔、中心岭、大塘圩、平棚园、方边、和凤岭、凤吹坳、鸡春、赦边、塘厦围仔、麒麟埔等自然村。至今,东莞境内其裔孙已传至30多代子孙。后裔主要分布:锦厦约4-5千人;乌沙李屋约近千人;    塘厦、厚街等地也有其后人。

4、樟木岗李姓立村始祖李永时,为二世祖景宏之子李竹隐后裔,于明代自东坑塔子头村迁入。 

5、朗厦李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朗厦村
椐李氏子孙代代相传,李氏先祖是由福建上杭县丰朗村分支各后裔子孙的传派,李氏子孙在明朝年间迁移此地,所以立村名为朗厦。朗厦李氏大宗祠据族谱记载,开基先祖大一郎(少七公)是火德公长子(三一郎)的后裔。大一郎公一生为人直谅温柔,绝甘分少、信及豚鱼。后裔将祖德发扬光大,人才辈出。后裔子孙为了纪念他,在道光年间由李郁科督建的李氏大宗祠。

6、田心村李姓始祖为十三世李清江,至今为第二十六代传孙。从何处来,已无从查考。据传为莞城县后李迁来。

7茶山李氏  李氏居南雄保昌柯木里,宋建炎(1127-1130)中南迁居莞城,至第八世李定道,于明洪武14年(1381)避乱于茶山,遂定居。 今有《山茶李氏族谱》。

评论
全部评论

0.1229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