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英才辈出的宁津李氏家族
英才辈出的宁津李氏家族
2016-09-09 10:33:39 来源:
编辑:fangfang
点赞:  点击:13  评论:

在宁津县城北鬲津河两岸,有30个村庄的李姓是一家。据李氏族谱记载:李氏家族于明永乐年间由即墨迁居于此,来时惟伯、仲、叔兄弟3人,以勤俭耕读世其业。至民国二十二年修谱统计,已繁衍到400余户近2000人。该家族明清时期考取功名者200余人,官封五品以上的有20余人。

李家九世祖李俊,字秀儒,太学生,少时家穷,借读外祖家。考入太学后,读书求实践,步入商界,在泊镇开设棉布店,专营丝绸棉布。有一回去周村进货,周村的商家伙计错把绸缎当作棉布卖给了他。回家发现后,他连夜赶回周村,要求换回棉布。他想:如果不及时退换,商家可能根据绸缎的价值,扣除伙计的3年工资,伙计拿什么去养活家中的妻儿老小?果不其然,伙计因此自尽(后又被商家救活)。通过此事,李俊信誉倍增,十几家客商争着赊给他布匹,支持他扩大经营,在宁津、南皮、乐陵等处开设分店。

李之美,字在中,李俊之子,武庠生。康熙五十二年,18岁的李之美替父去安徽亳州进货。亳州当时闹水灾,商家布匹也被水浸,李之美用原价3折的价格买回大量布匹。回家后全部打开包装,准备洗后再卖,结果发现湿的仅是外皮,里边完好无损。众人皆称信义之报。李之美昆弟4人,有田70余顷。子侄9人,虽再分割,每人得良田800余亩。 

李憬,字觉菴,太学生,李俊长孙。封儒林郎,候选州同。李憬康爽好义,善于排难解纷,济人之急。他立义学,本地百姓孩子家贫不能上学者,李憬命儿子李硕龄将其招入馆内,安排食宿,分期课读。在他家馆内读过书的有百余人。灾荒之年,赖以他家资助得温饱的家庭有几十家之多。他教子有方,3个儿子遐龄、昌龄、硕龄都考取了功名。他和儿子的义行载入县志,得到政府多次褒奖。死后,乐陵籍道台贾声槐为其撰写墓志,给予高度评价。

李庚长,字子耆,太学生,李氏十四世孙。其父李玑,历任两浙宁绍盐运使、贵州开州黄平州知州、都匀府知府等职,为官清廉,有政绩。李庚长在祖、父影响下,好学尚义,嗜书如命。一生积累16卷读书笔记,1915年由其孙李濬之辑成《臞翁丛钞》出版。李氏家族虽以商兴家,但李庚长倡导以德治族,对族人勤于教诲。本地贫困者租他的土地,李庚长根据灾害收成和贫困者的家境减租或免租,因此在当地威望很高,被百姓称为李善人。李庚长父子出门访友,路遇盗贼,盗贼闻听是李善人,立刻叩拜散去。李庚长的儿子李鑫,以孝道出名,为人豪爽,捐银2000两助军饷,直隶总督宪王奏请皇上嘉奖“急公好羲”匾额,批准建牌坊。

李珍,字珍同,号友珊,清贡生,中书科中书,李氏十五世孙。 《宁津县志》载:李珍精天算,善堪兴。读书涉猎广泛,对医药、种植、绘画类书无所不读,善画山水,得倪瓒、黄公望之画法,时参华亭笔意,与南皮张之万为画友……爱种菊,得种菊法,所种菊变成异色者甚多。著述颇丰,有《菊谱》、《测器图说》、《金石粹语》等20余种。所著《医学传新录》,1958年由河北省中医研究所进行整理正式出版,至今已印行百万册。

李清芬,字子苾,号梅坡,光绪举人,乙酉科拔贡第一名,李氏十六世孙,李珍之子。李清芬画承家学,为南皮张之万弟子,曾两使海外,后游皖、粤。所画山水,气清墨韵,同时代的何维朴、姜筠、林纾均钦佩其画风。官皖南兵备道,迁广州交涉使,钦加二品顶戴花翎;民国初年,任全国禁烟善后局局长、津浦铁路总局秘书长、国务院大总统府一等秘书兼高等顾问。政府颁给二等文虎章、宝光嘉禾章。  

李濬之,字乡泉,清庠生,李氏十六世孙,李庚长长孙,李鑫之子。李濬之的哥哥李淮之,官守御所千总、武德骑尉,弟弟李沅之曾任知县。兄弟三人在家庭的熏陶和舅父张之洞的影响下,秉承祖训,研经读史,嗜金石篆刻,好诗文绘画。 

1983年中法战争爆发,张之洞因主战,由巡抚升任两广总督,在任期间实施“新政”,力推广开新学,振兴实业。用人之际,大力培养人才和亲信势力,重用了南皮宁津籍的精英百余人。李濬之是其中的一位。他接受了舅父的派遣,从天津出发,东渡日本考察。用5个月的时间考察了日本的工商业、教育、法律、政治等。回国后,撰写了《东隅琐记》刊印出版,表达了“中体西用”的新政思想,对我国的工商、水利、种植、教育等起了重大作用。

 1920年,李濬之在宁津城北置地百亩,在祖、父支持下,修建“榆园”,园中植榆万株,建有别墅,以环境优雅而闻名大江南北。李濬之堂兄李清芬绘制《榆园图》一幅,吴昌硕、华世奎、刘家琛等40余位文豪雅士为榆园作画吟诗写赋,辑成《榆园题咏》一册出版。1933年,李濬之不惜举全家财力购得刻有“君子”字样的汉砖,轰动京师学界。他将各地名士为君子砖题写的诗文集成一册,名为《君子留真谱》,由状元刘春霖题写书名。

李濬之博学多才,为人豪爽,广结天下名士。受聘为故宫顾问,长期从事书画鉴赏,经40年积累,寻师访友,广事搜集。辑成30余万字的《清画家诗史》,辑录画诗4000余(幅)首,不惜重金雕版711块,付印成书。 1983年,《清画家诗史》再版,启功先生在题序中写道:“响泉先生特立独行,表率近世艺林数十年,昔曾求教,诲示拳拳,所著画家诗史,以人存诗,以诗存画,权衡精密……”

 李濬之不但精鉴赏,还富收藏,在京西城区小石作胡同,藏品占室7间,1947年因雇员酒后不慎失火,藏品付之一炬,《清画家诗史》木刻版因藏于书局,才逃过一劫。他一边从事金石鉴赏,一边课读子女的书画技艺,除长子李树义在天津从事中医外,次子李树志、女儿李树萱游历名山大川,拜名师,最终成为绘画名家。

李树萱,字冷云(1913—2011),1953年毕业北平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师从张大千、黄宾虹,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毛泽东纪念堂、大英博物馆等处收藏,曾任荣宝斋画师。 1953年,毛泽东60华诞之际,李树萱与齐白石、王雪涛、李可染等百名画家,每人一幅作品,献给毛主席,表达祝福。 198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为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李氏家族本来重视学业的家风。有家族经济实力做基础,再加上与南皮张氏的世姻关系,民国年到了鼎盛时期。十五、十六、十七世子孙中,毕业于陆军干部学校、军官学校、警务学堂、北平铁路大学、中国公学大学的,共有70多人。其中,有国民军书记官军需官参谋长兼天津大公报记者李清芳、陆军少将李金鹏、河南官销局长李树藩、陆军中校李俊卿、第二混成旅司令部书记李柽、直隶督军署参谋长李椿、国民革命军五军八团团长李存正、直隶全省警务处长李淑忻、陆军少校第五补充团长山东剿匪总指挥李恩。

 解放后,沧南专署在曹塘村建立沧南联师,占用李家住宅120间。在师生间流传一句话:“南京到北京,都没有李家这么大的厅。 ”解放后,全国掀起学文化的高潮,沧南联师在扫盲运动中,改造旧知识分子和培养师范班学员1480人。

如今,宁津李氏作为名门望族,已成为历史。祖先的精神鞭策着后世子孙,在笔者了解的李氏后裔中,有任县文联主席的花鸟画家李宝春、当代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会员李东海等。


评论
全部评论

0.0823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