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汲黯之卧治阁
汲黯之卧治阁
2016-08-27 10:06:18 来源:
编辑:fangfang
点赞:  点击:41  评论:


汲黯卧治阁位于县城招待所院内,是为纪念汉代淮阳太守汲黯而建。

《史记·汲郑列传》载:"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上曰:'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黯即辞行……黯居郡如故,淮阳政清……七岁而卒"。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正直的名臣,就在此建阁五间,悬额:"卧治阁"。原建筑已无存。《开封府志》载:"墓在陈州东四十里"。今县城东北四十里有汲冢,即汲黯墓。

 位于淮阳县政府招待所院内的臥治阁,是古陈州著名的八景之一,仰慕已久,一直没有机会一睹风采。春天,和几个同事去淮阳逛庙会,于是就趁机前去寻访。

    来到群众街,只见招待所已变成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小区,不仅没见到臥治阁,连其遗址的踪影也不复存在,令我深感遗憾。

    既然现实中已无从见到,那只有在史料中寻找了。

    《周口大观》对其略有介绍:汲黯奉诏任淮阳太守,因患狗马病,常卧病榻,闭门不出,而淮阳政事清明,以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史称“十年大治”。后人为纪念这位正直爱民的名臣,建阁五间,以为祭祀之所,悬额“臥治阁”。明王怜吊汲黯臥治阁诗云:

    一麾守淮阳,山川增价值。

    高卧半榻云,群黎白衣食。

    草绿讼庭闲,春风满衽席。

    阁废名犹存,到今永膏泽。

    我欲一见之,凝睇不可得。

    青史振嘉猷,百世可为则。

    由此可知,建于汉代的臥治阁,早在明朝就已被毁,以后是否进行了重建,不得而知。尽管如此,而今提起汲黯,提起臥治阁,淮阳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

    常卧病蹋,而政事清明,辖域太平,万民拥戴,这汲黯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物呢?翻阅《史记•汲郑列传》才对其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

    汲黯,字长孺,濮阳县人。依靠父亲的任职,在孝景帝时任太子洗马,因为人严肃而被人敬畏。孝景帝崩逝,太子登位,汲黯任谒者。一次,河南郡发生火灾,大火蔓延烧了一千多户人家,皇上派汲黯前去视察,他回来报告说:“一户人家失火,由于房屋相连,,以致大火延及燃烧,不值得担心。臣经过河南郡时,看到贫苦百姓受水旱灾之苦的有一万多家,有的穷得父子相食,臣就趁着方便,凭借所拿的符节发放河南郡官仓储积的粮食来赈济贫苦灾民。臣请缴回符节,接受假托皇上命令的罪行。”皇上认为他贤良,不但释免了他,还提升他为荥阳县令。汲黯认为当县令是大材小用,托病回到乡下。皇上听说,就召见任命他为东海郡太守。汲黯学习皇帝老子的思想,治理官吏和人民喜欢清静无为,选择郡丞和书吏,把事情委托他们去办。他处理政事,只责求大的原则罢了,不苛求小节。汲黯多病,经常在家不出。一年多后,东海郡十分太平安定,得到人们的称赞。汲黯位列九卿,因小错被免职,隐居田园。后来武帝为了治理楚地百姓盗铸五铢钱之事,复诏汲黯为淮阳太守,并说:“考虑到淮阳地方官吏与百姓关系紧张,我只好借助你的威望,你只高卧,不上班也能治好。”汲黯治理郡政和以前一样,淮阳政事清明。后诏令汲黯享受诸侯的俸禄,继续在淮阳任职。七年后汲黯去世。

    看罢汲黯的事迹,心中生出诸多感慨:上忠国家,下爱黎民,中洁自身,汲黯真可谓是一代社稷之臣了。人们常说:使人永垂不朽的,不是经不起风雨的纪念物,而是人的品德功绩。既然汲黯的品德和功绩已载入史册,铭记在人们的心里,至于臥治阁的存在与否,又有什么关系呢?


评论
全部评论

0.1268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