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油坊村秦氏家庙
油坊村秦氏家庙
2016-08-24 15:44:42 来源:
编辑:秦基龙
点赞:  点击:109  评论:

油坊村位于荥阳市西北的广武山下,村子不大,但很有特点,是一个如今非常难寻的中原古老村庄。


在这个不大的村落里,栋栋典型的中原风格的青砖灰瓦高楼,像一排排坚守岗位的士兵。这些高楼大多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它们是明清时期秦氏家族经商积累的财富缩影。


小村里现存10余处明清古建筑,它们阁楼雄伟、墙壁浑厚,散落在村庄角落,虽然面貌破旧,却依然以凌人气势引得游人流连忘返。


油坊村明清故居的主人基本上都姓秦,来自于山东郓城。据家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山东举人秦景瑗到当时的河阴县(现荥阳境内)任教谕(县教育局长,由朝廷直接任命),落户到现在的油坊村,整个村庄都是秦家的地盘,繁衍出了整个村庄的秦姓。


油坊秦姓家族兴起,应该归功于明朝一个叫秦川的后裔,他是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周定王府上的女婿。明朝土地集中非常严重,秦家依靠着官方关系,通过聚敛土地迅速成为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然而这些东西并没有在族谱等文献中显示,具体真正的发家史无从考证,但是从族谱来看,当时整个秦姓家人非常勤奋,曾经的家谱记载都是:“某某某,巨富”。


秦姓人家生意曾遍及全国,尤其是河南到北京,沿线都有秦姓人家的商铺,曾有“马行千里,不吃别家草,日行千里,不走别家路”的说法。


秦氏家庙


7269117dtc1c8c3f0aeab&690.jpg

秦氏宗庙和其他宗庙不同,从建筑模式上看,完全是住宅的样式。秦氏宗庙为什么和住宅相同,这里面还有个故事,这个宗庙原来就是住宅,主人也姓秦,后来出了一个“败家子”,很小时就有了败家的本领,喜欢听摔碟子和撕纸的声音,听不到就哭闹。长大后吃喝嫖赌,无所不做,还经常站到自己的房顶上,用剪子剪金箔,然后撒到空中,这就是当地流传很广的“放金蝴蝶”的故事。在这个“败家子孙”的折腾下,这户秦姓人家很快败落下来,把住宅卖给了村里,做了秦氏宗庙。庙院有不太宽敞的前后两个四合院组成。


7269117dtc1c8da71d48d&690.jpg

秦氏家庙的正门


7269117dtc1c912727e48&690.jpg

从里面看家庙的正门


7269117dtc1c8f306bade&690.jpg

进入正门首先看到的是“文化大革命”初期加建的牌坊门。立柱上是毛泽东的著名诗句:“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阴刻。紧挨着的竖式“语录牌”上的阳刻文字是著名“红宝书”《毛主席语录》的第一页第一段,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画面右边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左边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7269117dtc1c8f4b19c81&690.jpg

前院正房中厅摆放着神像。东西厢房由青砖与土胚混建,距离也较近,表明当年的宅主不如秦家大院主人富裕。


7269117dtc1c8f89076b7&690.jpg

正厅门额上的牌匾明确告诉我们,本村秦氏来自山东。


前院厢房基本闲置


后院是青砖兰瓦的东西二层厢楼与三层主楼组成。院内长势很好但不太规则的竹子是否因为庙院平时来人不多,基本不做管理。


虽已改为家庙,但原本住宅的模样仍存。后院正厅仍保存着当初主人自题在匾额“内省斋”。


古老墙洞现代锁,此锁基本不使用。


二楼走廊看西楼。


砖雕精美的西楼门。


石刻新修家谱,以图世代相传。



“秦氏家庙”已成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走出秦氏家庙,领导油坊村街上,不时可以看到“时间悠久”的印迹。这个只余院门的宅院依稀可见曾经的阔气。


面中间部分的现代高墙是我们见过的最高的民宅院墙。相邻两个古老宅院还能互闻鸡鸣犬吠吧?


家道虽已中落,家风仍然不改。“五好家庭”的牌子说明家风优秀不是自夸而是政府认可的。


小村里的大人物像,竖立在当街最繁华处。




评论
全部评论

0.1258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