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祥云县七宣村
祥云县七宣村
2016-07-15 09:13:36 来源:
编辑:fangfang
点赞:  点击:18  评论:

七宣村位于云南省祥云县禾甸镇东部,是大营村委下辖的一个自然村,与禾甸镇政府相距12公里,东与祥云县东山乡相连、北与楚雄州大姚县接壤、西与祥云县米甸镇相连,南与东山乡接壤,属于边远高寒山区。

基本概况

村委会下辖7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是一个民族众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丰富而又特色鲜明的村落。

居住有彝族、白族、苗族、僳僳族,汉族五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0%。

七宣村常年气温偏低,年平均气温11.7度,无霜期239天,日照时间2623.9小时,平均降雨量810mm,有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七宣村生物资源丰富,森林植被主要是针叶林。除种植业、畜牧业外,松茸、木耳、菌类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七宣村属于多民族聚居的村落,是一个彝族聚居的村寨,每家每户跳哑巴舞,与七宣村的交界处有一水阁(又名魁阁),成为汉彝传统民俗活动的分界,一直保持着“汉人闹灯不闹下(七宣村),彝人哑巴不跳上(大营村)”的传统,所以说大营彝族“哑巴节”是一个地域性强,较为独特的彝族节日,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收保护中有着较大的保护作用和研究价值。


民间风俗

“哑巴节”是祥云县禾甸大营七宣彝族村世代相传的一个传统节日,“七宣”是彝语的汉语记音,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祥云县禾甸镇大营村公所的七个彝族自然村,它们分别是拆收、阿地咪、新秀、河西、独家村等;一是单指拆收这个村子。

“拆”是彝语“麂子”的汉语记音,“收”是彝语“剥开”的汉语记音,“拆收”即是“开剥麂子的地方”。相传当地彝族先民最初来到这里居住时,这里有一个泥潭,僳僳族打山匠(猎人)经常在这个泥潭边开剥猎到的麂子,因此村名叫“拆收”。七宣村所居民均为罗姓。

“七宣”在彝族语言里记为“拆(cei)叟”,也记做“渠叟”,《尚书-禹贡》中载西戎(古代西方的少数民族)有“渠搜”。

《史记·五帝本纪》:“西戎、渠搜、氐羌。”《汉书·五帝纪》:“北伐渠搜,氐羌来服。”《华阳国志·汉中志》武都郡说:“氐傁,多羌戎之民。”从这些记述可以看出,大营七宣彝族属于氐羌氏族的后裔。大营七宣彝族“哑巴节”当日,整个村落男女老少都进行脸部彩画,男青年都要理固定的发型,是本地彝族对祖先的追随和崇拜,也能体现彝族从古至今的图腾崇拜。

民间传说

关于“哑巴节”的来历有个传说。在远古时代,由于多发的自然灾害,加之兵荒马乱,少许几户人家迁移到现在这个地方,觉得这里的地势、水土都还不错,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但还是避免不了自然灾害。随着村民人口的逐

渐增加,人们的生活更加艰难,多数人还染上疾病。

村里有一个漂亮的哑女,心地善良。哑女为了村民的生活,徒步到寨子外面四处乞讨,给大家讨回干粮食物,求回药材。一天,哑女走到现在的龙王庙(当时这里还没有建盖庙房),由于辛苦疲劳,便在水潭边坐下休息,不料坐下却觉得困得不得了,一会就沉睡过去。

当哑女醒来的时候,自己吓了一跳,原来自己的心地和行为感动了这里的龙王,被龙王相中纳为妃子,被龙王带到了龙宫,开始的时候哑女百般不情愿,她惦记自己的家和自己的村民,但最后还是嫁给了对她一片真心的龙王。

哑女的突然失踪让七宣人民感到迷惑,因为再也没有人为大伙讨回食物,求回药材。可日子还得一天天的过。就这样,时间一缓过去了八年,哑女为龙王生了很多的子女,更让她惊喜的是,她会说话了!可她还是忘记不了生活苦难贫穷的七宣人民,几次要龙王放自己回去看看。龙王经不住哑女的诚心恳求,允许她在每年的正月初八带着自己的子女回村看看,同时还给七宣带去雨水,药材。从此,七宣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转了,疾病没有了。

村民在每年的正月初八,选出村民装扮成龙王,但装扮者都不讲话,代表对哑女的思念和感激。这样一年一年的流传下来,于是开成了现在的 “哑巴节”。


上一篇 : 鉴定家宣家鑫
下一篇 : 昭关镇大宣村
评论
全部评论

0.0907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