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传说典故-柏泉镇的传说
传说典故-柏泉镇的传说
2015-11-22 15:25:32 来源:
编辑:xuemenjun
点赞:  点击:46  评论:
湖北省汉阳县柏泉山南麓,有个富饶美丽的柏泉乡,原称丰乐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划入武汉市东西湖区,1962年改名东西湖柏泉农场。柏泉,相传大禹曾在武汉龟山上种了一棵大柏树,它的根一直延伸到这里,因而得名。如今在柏泉古井中,还能见到根。   柏泉乡的居民绝大部分姓张,都是伏二公的后人。这脉张姓人口,原籍江西南昌郡,元朝末年明朝初年之际,祖上一个名叫张伏二的人,由江西迁徙到湖北麻城,在麻城,据说居住了两代人。然后又从麻城迁到汉阳柏泉,从此在这块风水宝地定居下来,繁衍至今,已成为人口1万二千多人大乡镇。 从江西迁湖北,很多人会联想到屠夫张献忠大肆屠杀川人.造成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之举,但伏二公由江西迁往柏泉要早整整一个朝代,可能是元末朱元璋在江西大战张士诚陈友谅的影响吧。有意思的是,伏二公定居汉阳和晴川栽培那棵银杏树,差不多同时。'   伏二公是个贫苦的农民,自他后好几代人,贫困之极差不多打短工为生。听父亲说,他们比贫农还穷,由于没有地,只好当雇农给人打短工或打渔。虽然代代努力读书,由于生机耽误,直到第八代科举成功求得功名,才改变了家族的命运。从元末明初张伏二公定居柏泉,到清初第八代中举,经历明朝几乎整整一个朝代,两百六七十年,其间张氏只传了七代,平均一代间隔近四十年,为什么这样长?雇农、渔民没地没屋,长年娶不起媳妇。也因为如此,迁来柏泉的那七代张家人,除最早的张伏二公外,没有人在历史上留下任何印记。   到了第八代,据说有四个还是六个儿子,他们的父亲粗通文化,亲自在家教子读书。其中有两个儿子:张如榜和小他十岁的弟弟张三异苦志读书,分别在顺治三年和五年乡试先后中举,这才开始了柏泉张氏家族[学而优则仕]的进程。   我们的家谱始于张三异公,我们是他的后代   张三异公,字鲁如,号禹木,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享年八十三岁。顺治五年(1648年)以头名成绩考中湖北举人,当时已三十九岁,这也是因为家贫读书不易吧。顺治六年中乙丑科进士,同年出任陕西延平县令。任上发生水灾蝗灾,三异公祖上贫寒,深知百姓疾苦,率民祈雨,夜露驱蝗,又平价卖粮,捐资赈灾,救活了不少老百姓。为此延平县民为他立了生祠,这是难能可贵的!以后转任河南南阳府丞,曾率众四更出发,深入贼巢,捕获为害当地多年的响马,并且只办首恶,胁从均放回家务农,这些事深得百性爱戴。因酷爱历史,在任上还重修了东汉张仲景的医圣祠,今日南阳[医圣祠]张仲景墓碑,即为三异公所书所立。再改迁福建邵武府丞,因政绩卓著,邵武百姓也在当地长虹桥建祠纪念他。   时称三异公[负气节,敢言敢为,而居心坦易]。他办事能力极强,在南阳和邵武,所有历年陈案,在他手中都可立断立决,还平反了不少冤假错案,有[片言折狱]之誉。以后升任浙江宁波知府,也是政绩卓著。但他无心仕进,离任回乡,专心著述。   三异公才华横溢,下笔千言,不打草稿。生平著作颇多,有:[来青园文集],[痴龙文集],[诗家全体],[雪史],[雪史续]等等。康熙二十七年躲避战乱,年近八十还写了[江夏记事]。   三异公最重要的著作是增补并注解了明朝奇才杨慎(升庵)的[廿一史弹词]。这是一部文学化的历史名著,但只写到元末,三异公进行了校定,作了注解,并增写了[明史]部分。因此,这部书又称[杨慎张三异合著---廿二史弹词]。三异公的三个儿子,以后还有部分孙子和曾孙,都先后参加了这项工作。   三异公十分注意对后辈的教育培养。他三十七岁开始得子,三个儿子伯琮,仲璜,叔珽,都是长在官宦之家,从小读书,也都在外做官,长子更是二十岁就中举。孙辈十几人,五人中举,为官的就更多了。他常告诫儿子们:“汝辈第守祖父母‘清白忠厚,不爱钱,做好官’之训,尤以活人为念。” 还有:“宜缄默,毋自矜侈,宜省刑,毋多事以扰民……惟谦惟和,以宽以恕。”等等。所以他的儿孙们很多都能恪尽职守,勤政爱民,廉洁奉公。   三异公之时,柏泉张氏宗族已达千余户,晚年他致力宗族和地方的公益:修建祭祠,购置祭田,捐资建桥,周济乡邻。三异公有胞侄十七人,他给每人良田三十亩,以让他们专心读书。   三异公长子张伯琮,字璧九,号鹤湄,生于顺治三年(1646年),卒于雍正十年(1731),享年八十五岁。自幼聪慧,无书不读,康熙五年(1666年)乡试中举,年仅二十岁。经考试授中书舍人,初补江西建昌同知(知府的副职),改任云南临安同知。在云南深受上司器重,留省城协助案件审理,办理得当。云贵总督委派他剿抚鲁魁山贼,他胆略仁爱超越乃父,[不以兵力,身入贼巢,推诚置腹,众遂归化]。   任满,提拔为福州知府,因守父丧未就任。后起补江西抚州知府,在抚州他:[绝馈送,革陋弊,劝农桑,周补助,六邑士民向风]。以两次政绩考核“卓异”,转任陕西榆林道,任上他捐俸垦荒,彝汉伙耕如一家,苦寒边塞,遂作阳春]。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升任河南按察使,为政清廉严明,清理积案,使监狱为之一空。不久,就地转任河南布政使。任上宜阳知县张育徽横征暴敛,苛虐百姓,激起亢珽亢珩兄弟等在神垢寨聚众起义。伯琮[谈笑间,遴能员,擒巨魁,豁胁从],和父亲一样,只办首犯,胁从均放回家,最大限度使老百姓免于伤害,结果[四境帖然]。后再升任河南巡抚,任上督促官吏勤政为民,并根据河南政情民情,著有《豫省奏议》。)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告老还乡,从事著述。曾增补明廖尚贤的古书集[尚友录],他的儿子坦让继续这工作,又对[尚友录作了参校。/   伯琮工书法,习佛理,峨眉山摩崖石壁上“佛都”二字,字径十尺,即为所书。江西石巩寺的[石巩]二字和江西崇阳古镇的[玉泉井]等,亦为所书。  伯琮公有七个儿子。其中坦让、天谟、坦谔三兄弟,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同榜中举。坦让初任江西庐陵(吉安)知府;再任浙江金华知府,康熙六十一年在金华修建[丽水书院](现在的金华一中};最后任山西汾州知府。天谟任奉新知县;坦谔英年早逝,中举后未仕。另有三个儿子:天训、坦议、坦谏,都以明经(贡生)起家,天训任广西象州知州,坦议任陕西榆绥兵备道,坦谏任陕西汉中府同知。
评论
全部评论

0.1232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