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璩姓姓氏考补
璩姓姓氏考补
2015-12-25 22:49:23 来源:
编辑:幽女
点赞:  点击:78  评论:
现全国各地多已将“璩”写作了“琚”字,是错误的。“琚”音读居,解释为古人佩带的一种玉。《汉语大词典》《中国姓氏大全》亦缺乏严谨,跟风以错传错,称其为“较罕见姓”。其他诸如《康熙字典》、《古汉语词典》、《辞源》、《辞海》等均未将“琚”字作姓解释。另据最新出版的有关姓氏书籍(含《百家姓》)计504个姓氏中,均无“琚”姓存在。因此在报纸上或文书里出现的“琚”姓,是“璩”(qu)字的误写。琚是受“据、剧”简化为“据、剧”的误导,认为璩也可以写成“琚”。但璩姓人仍然把琚读为qu,以致于现在本该是璩的人名和地名,绝大多数都写成了“琚”。这种错误只有在中国大陆才存在,台湾和海外的璩姓就没有写成琚的,因为那里没有搞所谓的简化字,姓氏文化得到真正地传承。天底下的璩姓都是春秋战国卫大夫蘧公伯玉后人,后因避难,易蘧为璩,去草头,去走之,加玉旁,保留母音和主体部分,以示伯玉之后,仅这个字就足以表明璩氏先祖的聪明和智慧。她已传承了2000多年了,怎么能在现代错成了“琚”呢?如果不改回璩,那几代之后,琚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了吗? 璩姓之先祖应追溯到周天子的姬姓。周公旦辅佐成王,分封诸侯时,将同父同母第康叔分封到卫地,建都朝歌,史称康叔。随着康叔到卫地的姬姓祖氏,其中一只居住在蒲邑东不足5公里的一个丘岗上。这里山坳中到处生长着蘧藕,蘧是荷花的另一种名字。蒲邑位于蒲水和济水之间,古代这里树林成荫,丘岗连绵,山清水秀,池塘洼地蘧花怒放。居住在这里的先民,敬慕蘧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雅洁净,就以物为地名,曰:蘧丘。居住在蘧丘一带的周王室后裔,因辅佐卫国国军康叔有功,其中一人被封在蘧丘,封曰蘧伯,后来又设置了蘧伯乡。出此以后,这里的居民以地名(蘧丘)以封爵(蘧伯)为姓,施有蘧姓。正月初八是先祖伯玉的生日后人为纪念他设立大古会,琚姓在古代写作璩。作为姓氏,璩一般读若渠,其来源出于姬姓。西周初年大分封时,康叔(姓姬名封)被封于卫,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西南)。至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有功的公族子弟被卫君封于蘧,为伯爵,史称蘧伯。 聚居有:河南、山西、湖北、浙江、安徽、河北、山东、江西、浙江、江苏等。每年正月初三、六、九,璩氏后人到长垣县蘧贤祠祭奠。景象颇为壮观 蘧公伯玉,名瑗,今长坦县伯玉村人,生卒不详,事卫三公(献公、襄公、灵公),因贤德闻名诸侯。蘧伯玉品德高尚,光明磊落,孔子与善者,于齐晏婴,于郑子产,于卫伯玉。孔子几次适卫,多居蘧伯玉家,可见孔子与伯玉相交之厚。伯玉笃行不倦,慎德深思。一次,他使人到孔子那里,孔子问:“夫子(指伯玉)何为?”对曰:“夫人欲寡其过未能也。”使者出,孔子曰:“使乎!使乎!”既赞伯玉之德,亦赞伯玉其使者。《论语》孔子赞:“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淮南子·原道训》说:“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伯玉确是一位求进甚急而又善于改过的人。《了凡四训》载:”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
评论
全部评论

0.1149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