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故居名胜-孙权故里义门
故居名胜-孙权故里义门
2015-11-22 15:25:31 来源:
编辑:xuemenjun
点赞:  点击:12  评论:
孙权故居位于富阳市龙门古镇自然村。自然村6000余人口中,90%是孙权后裔,是我国孙权后裔最大集聚地。龙门古镇至今保存着为数众多的明清古建筑,有祠堂2座、厅屋56座,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有孙氏宗祠、山乐堂、义门、百狮厅、等。 浩浩江南,风涌河山。自古以来,富阳都是一个精英汇翠,人才辈出地方。而三国时期一代吴霸孙权即是成就于此。 三国前期,整个大江南北战乱连绵,民不聊生。茫茫江东,内有山越作乱,外有中原征伐。对于匆匆接过父兄遗业的虚发少年孙仲谋,等待他的又将是何等的一种考验与挑战呢? 在豪强逐鹿的时代,年轻气盛的少主开始了他光辉的征程。“易服”之后的他谨遵兄长“以保江东”的遗命,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聘周瑜、程普、吕范为将帅;鲁肃、诸葛谨为宾客,招延俊秀,聘求贤良;对内镇抚山越,先治吴理国,发展生产;对外采取连横之策。正是一系列的措施,使一片原本岌岌可危的江山打造得井井有条,充分显示了治国安家的帝王之才,为而后与蜀魏鼎足而三打下了稳泰的基础。 作为一个曾经在三国历史上啸傲江东、叱咤风云的绝世霸王,他那独当一面的雄风豪情,为后代的南宋大词人辛弃疾所敬仰。“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我们曾在那无尽长江的滚滚浪滔中,在那西风残照的历史烟云中,仰瞻过这位有着无数丰功伟绩的千古英豪。而他们的后裔是否有着这位江东霸王的绝世豪情呢?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吴侯故居富阳,位于沪、杭、甬“金三角”的交汇点,物阜民丰,经济发达,是闻名全国的“造纸之乡”和“鱼米之乡”。 富阳古称富春,秦初置县。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221年)置县,古称富春,东晋太元十九年改名富阳。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阳不仅有景色绮丽的富春江横贯境内,而且孕育了三国东吴大帝孙权、晚唐诗人罗隐、现代文学家郁达夫等历史名人。除拥有孙权故居、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结庐处和著名文学家郁达夫故居之外,还有华东最大的天然淡水浴场、极负盛名的新沙岛民俗旅游区等众多自然人文景观。 中国最大的孙权后裔聚居地 追寻历史踪迹,探究三国文化,我们到龙门去拜拜这个霸侯神照的遗风之地。 龙门古镇地处富春江南岸,座落在仙霞岭的余脉龙门山下,距富阳市区16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孙权后裔聚居地,也是明间孙氏文化保留最全之地。东汉名士严子陵畅游龙门山,曾留下了“此地山青水秀,胜似吕梁龙门”的赞誉,龙门古镇也缘此而名。 这明清古建筑群保存极为完整的山乡古镇,但见古镇内廊房相连,巷道纵横。在这里走一家就可以进百家,如入迷宫一般,当地人有“下雨天串门不湿鞋”之说。历史上这里原有60多座厅堂古建筑,历经战乱保留至今的只有一半,按照各房系的厅堂围聚而居。 古镇上无论是“井”字形还是“回”字形厅堂,都是高墙筑就,空间通透而高大,既相对封闭又相互通连,粉墙黛瓦,雕梁画栋,古朴典雅。狭窄悠长的老街、古朴的民居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在横穿古街的卵石小路当中,用卵石拼出了很多图案,有结着红红果实的万年青,寓意着万古长青人丁兴旺,还有是圆圆的铜钱模样成双成对,当地人告诉我们,那是金山银山。 据资料介绍,宋初孙权第二十六世孙(宋奉议大夫,具体名姓已不可知)迁居龙门定居,孙权的后代在此已经生息繁衍了六十多代。这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民都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家族的后裔。龙门孙氏定居早,人口众,迁徙广,受到海内外人士的关注。龙门孙氏虽已迁居多年,但至今还按各自房系的厅堂围聚而居,保留着以血统为基础的宗族社会的伦理道德与尊卑之序,是罕见的宗族社会缩影。 “义门”牌楼 造型别致的“义门”牌楼是纪念种瓜的先祖而建的思源堂,堂内陈列着关于孙氏的宗族资料和介绍。相传孙钟生前以种瓜为业,因十分孝奉老母,所以感动了三仙下凡相助其成。有一年,孙钟的十亩瓜地只结了一个西瓜,但他仍然毫不吝啬,一半送给仙人品尝,一半留给老母。于是仙人告诉孙钟说:“你向前行走一百步筑坟葬,子孙必为帝王。”孙钟半信半疑,走了三十多步就回头了。后来经过孙坚、孙策、孙权父子的艰苦创业,终于使江东崛起,并建立了吴国。只可惜当年孙钟并没有走完百步,所以三分天下只占一分,如此才形成魏蜀吴三国鼎足的局面。如今,这里依然保留有传说中的十亩“雄瓜地”和记述孙权轶事的碑记。 一直以来,都有着“龙门孙氏,浙东望族,富春之嫡派”的说法。“义门”楼牌造型奇致。抬眼就可看见左右两旁喟然夺目的两块大石,其一是“下马石”,而另一块则是“上马石”。传说过去文官到此要下轿,武官到此要下马。在“义门”两字的左右,还有两行小字,上款是“富阳县知县奚补”,下款是“为义民孙潮立”。这门楼是为表彰义民孙潮在岁歉民饥时,慷慨地代缴全村皇粮,并以积谷一千余石救灾的义举。“义门”上的斗拱结构、石雕狮子、屋脊吻饰,都体现了明代晚期的建筑风格。门前地上有两个鹅卵石铺成的钱币图案,据说“左金右银”,踩上去会沾满财运。 “百步厅” 穿过“义门”,便来到“百步厅”。此厅分为四进,前进称“慎修堂”,中进叫“素怀堂”,后进名“光裕堂”,末进为“咸正堂”,都为明末清初所建。 关于“光裕堂”,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有一年太平军曾到达龙门,正值酷冬,大雪纷飞,气候奇寒,由于缺乏柴薪,有人就想锯厅柱当柴取暖,幸而太平军当时军令十分森严,在进行了大量劝阻甚至是刑示之后,柱子才得以保存。今天,在“光裕堂”里面的两根顶柱上,浅浅锯痕仍然依稀可辨。 厢房外天井两旁,还有青石凿刻的围水池,石上刻有象征吉祥的鹿、羊、鲤鱼和各种花卉。
评论
全部评论

0.1286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