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辛亥梁氏三杰
辛亥梁氏三杰
2015-11-22 15:25:35 来源:
编辑:阿猛
点赞:  点击:11  评论:
舍小家,兴国家,力推中国民主进程 ——记汉川梁氏家族的杰出代表“辛亥梁氏三杰” 梁小青 (汉川梁氏后裔,荆楚理工学院教授) (湖北省社科院 荆门分院 鄂中地域经济研究所所长) 一、汉川梁氏家族溯源与“三杰”身世 (一)汉川梁氏家族溯源。 按汉川梁氏家族事务委员会提供的《梁氏历代世系图》所示,汉川梁氏出自山东东平梁涓,历经梁惟忠、梁文度等13代辗转迁移,于第14代子仁(大)、子定(二)、子芳(三)时,由浙江迁至武昌三佛阁。子芳公第二子景哲(二)(老大景常、老三景齐、老四景道)于武昌短暂停留,其子太公(第16代)即迁至现汉川马口,为马口一世祖。现武汉蔡甸区仍保存有子芳墓。子仁公后人则分布于今日蔡甸、孝感等地。 听梁唤平宗兄(江苏扬州)介绍,汉川、蔡甸、孝感梁氏与大悟、九江同源。除大悟仍保留原江西九江堂号“青云堂”外,其它地方皆各立堂号:汉川梁氏七序堂、孝感环南堂,蔡甸连元堂(因先祖梁灏、梁固父子连中宋太宗甲科状元而得名)。经与九江德安县林泉乡清塘村梁德平电话联系,又了解到二个情况:九江德安县、瑞昌市梁氏皆由南昌市进贤县迁徙而来,咸宁通山与江西修水宗谱完全一样。个中情况,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自马口一世祖始,梁氏繁衍生息至今日,共有九个房头,分称老大房、老二房和老三房的八个房头(中间缺一)。作者即老三房仟公裔后八房(一般称老三房后八房)第十九世孙。因辛亥革命时,汉川梁氏族人积极参与,先遭清王朝围堵、再遭袁世凯剿杀,抄家凡六次,曾经高墙深院,如今断瓦颓垣,骨肉四散飘零。令人唏嘘不已的是,于1911年逃往保康的梁氏族人,在事隔整整100年后,终于在2011年中秋节时,在保康为修谱事与马口老家人团圆见面。保康梁氏即分属老三房后四房与后八房二个房头。汉川梁氏字派如下。 原派一:世德传家远,诗书遗泽长;承先惟立业,裕后永垂芳。 原派二:安定宏谟烈,动名翰墨香;精忠绳祖武,佑启卜蕃昌。 新 派:继发前人志,荣功耀夏阳;国兴开盛纪,伟绩谱华章。 (二)家族中的太平天国情结。 史学界一致认可的是,孙中山弃可名利兼收之医师职业,而专心革命,与其受太平天国影响及对洪秀全的崇敬分不开。在汉川马口留传的梁氏家族发家史及家族中难以压抑之“排满兴汉”激情,均与太平天国关系非与寻常.当时太平天国在两湖活动,马口的港堤泊着一艘木帆船,有七八个月之久,船主是一位老翁。老翁经常与港堤边开小茶馆的梁老板闲聊,认定梁老板忠实可靠,请为代管一批货物。几天后,将几口箱子抬来,在支付保管费后启航而去。梁老板忠实等待老翁归来,多年后仍无音信。他启开箱子一看,全是黄金白银。后梁氏族人以此为资本,并以“梁兴茂”为招牌,开设榨房,逐渐形成兴茂一条街。此后,梁兴茂既是家族开店经商的招牌,又是马口梁氏大家庭的统称。梁家之富,马口有 “梁兴茂,估不透,金子银子无其数”的顺口溜可作注脚。在一个开茶馆的小老板迅速变成富翁之后,人们才想起当年木帆船泊岸的事情。 梁氏族人为了报答那位不知姓名的老者的恩德,特别建有根本祠,祠正中立了一个“梁氏恩公神主”的牌位。除了清明节、中秋节和年关开祠祭祀,初一、十五,梁氏家族主要成员进祠顶礼膜拜,其它时间一律紧闭祠门。祠内供奉着三位太平军的神像,挂着石达开撰写的对联:“忍令上国衣冠,沧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神像下边挂着石达开的诗:“大盗亦有道,诗书所不屑。钱财如粪土,肝胆坚如铁。悬崖鞭胡马,弯弓射明月。人头作酒杯,饮尽仇雠血。”神像两侧挂着梁家兴自撰的一幅对联:“家兴太平日;国举汉人天。”灭满兴汉是太平天国宗旨。梁兴茂专门设有家馆,聘请曾参加太平天国军的杨藻廷先生执教,教育家族子孙排满兴汉,救国救民。 (三)“梁氏三杰”身世。 “三杰”属老二房。其父辈昆仲四人,依序为梁家兴、梁家茂、梁家成、梁家庭。适太平天国起义,老大家兴偕家成、家庭参加太平天国军。洪杨失败后,家成、家庭随石达开西上,杳无信音。家兴解甲返梓后,与家茂一同经商,商号招牌“梁兴茂”,即由兄弟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来。家兴、家茂兄弟共育有七子。大,二,三是梁家兴血脉,四,五,六,七是梁家茂血脉,因家兴、家茂兄弟并未分家,七兄弟就直接排行,外人不知,故有讹传。其中,梁家茂四子依序分别是浩汉,钟汉,耀汉,辉汉。浩汉即梁琴堂,少随父习医,技艺精湛。1897年办“普卫医院”。1912年4月,孙中山来汉致疾,经琴堂药到病除,极为赞赏,亲书“诚仁医院”匾额相赠。1918年,琴堂专程去上海再次为孙中山治病,又得赠“和缓复生”横幅。钟汉,耀汉,辉汉即本文主人公——“梁氏三杰”。 由家谱看,族人皆以字派取名,三杰属“远”字派,是我的曾祖父辈。但其名字中均没有“远”字,而以“汉”字入名,可见太平天国宗旨对家族中人思想的深刻影响。如同梁钟汉在其自传体回忆录《我参加革命的经过》中所说“从杨先生的教诲中,……我们兄弟的排满思想,充溢脑海。”正因为有此强烈且执着之革命思想,在辛亥革命的风云际会中,三兄弟率先响应武昌起义,发动汉川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源于三兄弟在辛亥革命中的贡献与影响,史称辛亥“梁氏三杰”,亦有称“辛亥三汉”。 二、“辛亥梁氏三杰”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辛亥革命为什么武昌首义成功。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辛亥革命为什么武昌首义成功,而不在其它省份?须知,其它省份皆由孙中山精心策划,而武昌不过由意外中的一声枪响引起!武昌起义前,革命力量共有11次起义:第一次广州起义(1895年),惠州起义(1900年10月),潮州黄冈起义(1907年5月),安庆起义(1907年7月),七女湖起义(1907年 9月),镇南关起义(1907年12月),防城起义(1907年9月),钦州、廉州起义(1908年3月),云南河口起义(1908年 4月),广州新军起义(1910年2月),黄花岗起义(1911年 4月)。在这些起义中,要么孙中山坐镇中军,要么黄兴亲临指挥,要么起义前精心策划,但是,这些起义不仅无果且造成革命力量较大损失。唯有武昌起义,孙、黄皆不在,起义行动也由一次意外而起,但一声枪响后却呈燎原之势,满清王朝的几百年统治亦由此枪声而分崩离析。 依笔者看,三个原因不能忽视:一是湖北有相对浓厚的革命氛围与比较雄厚的群众基础;二是武昌首义后不到24小时即有汉川起义响应,使革命有“响”有“应”;三是湖北编练新军较早,各省也多在湖北调用军事干部。在这三个原因中,“三杰”特别是梁耀汉功不可没,尤其在前二个原因中,钟汉、耀汉所立之历史奇功不可抹杀。 (二)埋没的英雄。 然,其功绩与地位却不为后人所知。即便是我这个第四代孙,也是今年清明方知此家族历史。以“三杰”为代表的汉川梁氏家族“甘把热血写春秋”的英雄壮举,及其为革命所付之巨大代价为当时国人所知。在“三杰”率领下,梁氏族人无论男女老幼,均全力投入,不仅巨富无存,且牺牲甚巨,仅查阅到的正式文献记载,亡者十余人。1922年,梁钟汉落入陈炯明判军之手,连乱军军长洪兆麟亦不忍加害,到头来却被自己人遗忘。其时,洪怒见梁曰:“兄来此,用意姑且不论,惟念兄全家效忠于国,骨肉凋残,房屋焚毁,今实不忍加害,但不宜停留此地,今派人送兄赴沪。” 究其原因,梁氏兄弟矢志革命,既散尽家财,又弃厚禄高官,故见于史籍者甚少。加之梁耀汉较早过世,1912年3月殉难夔门,在《成都市志》有关四川军事巡警厅的记述中,也仅载梁耀汉后继者杨维。梁钟汉则因1927年帮助共产党被国民党开除党籍及一切实职,又没有加入共产党,逐渐淡出了中国政治舞台。 (三)还原历史,子孙有责。 令“三杰”后人欣慰的是,以梁氏三兄弟的辛亥历程为主线的历史著作《辛亥“三汉”》即将出版,该书属大型丛书《辛亥革命全景录》(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规划)之人物传记类图书。《辛亥“三汉”》从亲历者的角度详叙了在巨大的辛亥变革中湖北发生的系列事件,凸现了湖北在辛亥历史中的“首义”地位和湖北人的“首义精神”。 欣闻唤平宗兄正在组稿出版《永敬堂集》。作为“三杰”曾孙,我把我知道的“梁氏三杰”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主要革命活动作一个概要说明,既缅怀先辈,还原真实历史,彰显他们为中国民主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又作文明志,更加自觉地表现学者良心与政协委员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无愧于“三杰”后人。 三、梁钟汉:汉川起义主要领导人,创辛亥革命史三个“第一”,无役不从 (一)20岁在蕲春开办煤矿、密谋革命,后投笔从戎。 1897年,20岁的梁钟汉和15岁的梁耀汉兄弟分工:钟汉在家以办煤矿为掩护,联络本县志士;耀汉外出联络志士。梁钟汉即与县城富户邹幼云等筹集巨款,在蕲春县韦沱口睡虎山开采煤矿,多方联络同志,并在矿工中传播反清思想。1900年,人多称义和团为“拳匪”,梁钟汉即写信汉口《中西报》馆予以反驳。1904年,日俄以中国领土作战场,清廷不敢干预。钟汉、耀汉二兄弟即决定投笔从戎,拟在军中发展革命力量,梁钟汉入新军第四十一标左队当士兵。 (二)偕梁辉汉留学日本,因黄兴结识孙中山。 1905年,梁钟汉协助梁耀汉成立群学社、开办明新公学后,退出军队偕梁辉汉赴日本留学。在日本东京,常与黄兴来往。1906年7月,二人到头山满家见孙中山。由黄兴介绍加入同盟会。填誓愿书后,举手对天盟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有渝此盟,神明殛之!”誓毕,孙先生同梁钟汉握手道贺。后由黄兴教秘密接洽的礼节,先行握手礼,用右手四指和对方右手四指勾紧,重扯三把,犹恐有误,还有三句问答,然后再谈心事。相传礼节由兴中会传下,同盟会袭用。 (三)“丙午党狱”后、辛亥革命前,狱中的梁钟汉仍然发挥着潜在组织者作用。 1906年底,湖南萍、醴煤矿矿工举义。考虑到梁耀汉巨大影响,孙中山专门委派梁钟汉等回国响应。因人告密,梁钟汉等九人被捕,湖北革命主要领导人几被打尽,此即震惊中外之“丙午党狱”。 群学社、明新公学被查封,日知会无形停顿,湖北革命几乎停止。 梁钟汉虽在狱中,但其影响力并未稍减,继续发挥着潜在组织者的作用。1909年夏之前,梁钟汉在武昌候审所羁押期间,仍有很多党人,如覃秉钧、彭临九、赵鹏飞、任重远等,常来狱中商讨革命方略。鉴于“党案”告密者是留日学生,新军中的革命党人遂对留日学生和知识分子产生不信任。经两个月秘密联络,并到狱中征得梁钟汉同意,1908年7月成立湖北军队同盟会,实际会务由任重远主持。军队同盟会成员分布于湖北新军各标营,它的成立,使消沉一年的革命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后任重远因梁耀汉一再函催而火速赴川,军队同盟会后来演变为群治学社、振武学社,再而演变为文学社。 不久,有党人彭汉遗由日本回国,密来狱中,告之梁钟汉诸情,并称共进会誓书上将同盟会的“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并希望梁钟汉介绍几位社会团体中的革命人士与他接洽。梁钟汉认为与其联络革命性的社会团体,不如就在新军中发展组织,并说:“‘平均地权’具有深刻意义,‘平均人权’未免肤浅。”彭似乎误解其意,以为梁钟汉冷淡,就改与孙武接洽。孙武组织共进会,是否由此而来,不得而知。 (四)汉川县狱几成学堂,传播革命思想,酝酿汉川起义。 1909年夏,被判三年徒刑的梁钟汉转押回汉川县狱。知县将县狱中一栋三间房的偏屋收拾给他,并允许他自由会客,于是,许多有志学生,如岑伟生、张卿云、晏勋甫、袁筱三等纷至沓来。每逢星期日,县狱几成学生俱乐部,看守们既不干涉,也不过问,且倒茶送水。此时学生一般爱看梁启超的《新民丛报》,梁钟汉担心青年思想囿于君主立宪之说,于是将海外秘密运来的《民报》,分别散发,灌输以民主共和的理想,在梁钟汉启发下,不少有志青年开始信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其后不少成为辛亥革命骨干分子。 1911年,武汉革命阵营经过分化重组,最终演变为两个分头并进的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但双方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不信任,双方虽早在5月底就开始踌躇不决的会谈,但革命的领导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于是,6月底,梁钟汉特派岑伟生到武昌狱中见胡瑛,再由胡瑛书密函交岑,面呈上海宋教仁。但宋等搁置了湖北要求,只由陈其美提供少数炸弹炸药。岑带回后即转交武昌女子职业学校校长张荫兰(梁钟汉妻),后转交梁辉汉保存。 武汉诸同志原定10月6日起义。但10月6日并无动静。胡瑛又写密信与宋教仁,说义举须另约期。得闻此事,梁钟汉认为胡估计错误,即派梁辉汉到武昌狱中见胡瑛,到汉阳狱中见李亚东,劝他们无须悲观。至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的戏剧性事件,一声枪响而势不可挡。 (五)领导汉川起义,创辛亥革命史三个“第一”,主动迎击清军,为省城争取20多天宝贵时间。 武昌首义后不到24小时,汉川起义爆发。汉川起义是中华大地响应武昌首义的第一次大起义,梁钟汉是高举十八星旗回应武昌首义的第一人,汉川军政分府是全国第一个县级军政分府。汉川起义后,始有10月12日的京山刘英起义、10月28日的光化县老河口起义等。汉川军政分府无论人力与财力,梁氏家族均大力承担。据贺觉非、冯天瑜所著之《辛亥武昌首义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版,P340——341)所载,梁氏族人在军政分府所任职务分别是:梁钟汉任总司令,黄警亚(梁钟汉妹夫)任参谋长,梁辉汉、张荫兰(梁钟汉妻)为参谋,梁诗经为军需,梁远达为稽查主任,梁远道、梁远德、梁诗智、梁诗慧、梁诗敏分任稽查。书中所载其它人物,与梁氏家族非沾亲、即带故。“军政分府一切开支,除地方原有收入以外,多由以梁家为首的富户垫支,老百姓摊派不多。”时汉口军政分府设第一支队司令部,汉川设第二支队司令部,梁钟汉任二支队司令。汉川军政分府所建之武装,使湖北军政府如虎添翼。为后来武昌、汉阳保卫战起到了外围支撑作用,对防止清廷的即行复辟作用很大。 1911年10月下旬,清军巡防营统领刘韫玉率五营之众,从襄阳开抵仙桃镇,准备进攻武汉。刘韫玉在仙桃扬言,“踏平汉川,直捣武昌。”梁钟汉挑选敢死队员事先潜入仙桃,于10月23日在巾帼英雄张荫兰带领下开始进攻,大败清军。清军败逃途中又遭到京山刘英军堵击。刘韫玉逃回襄阳。此事京山政协所编《风华京山》亦有载。之后梁钟汉布防新沟,使冯国璋部停留于应城,不敢贸然进军。是役为汉阳义军争取了20多天时间得以从容布置,而不致如流星闪过。若非梁、刘率众抵御,则刘韫玉从襄河而下,冯国璋从孝感、应城而至,汉阳早受危险,历史当如何演绎实不得而知。贺觉非、冯天瑜合着之《辛亥武昌首义史》有评价:“梁钟汉、刘英……陈兵汉水,阻止刘韫玉军东下,有助于汉水流域的光复”。 (六)应季雨霖之请组建招讨使行署,以行军总参赞身份筹划北伐,其间化解“教案”冲突。 11月4日,湖北军政府正式委任梁钟汉为襄河游击总司令,扼守襄河各要隘。11月12日,刘英会晤梁钟汉、王守愚。梁告之:“前日季雨霖来,谓黎都督拟委他为安襄郧荆招讨使,我已答应,愿作后盾。若我们能同予协助,不惟襄河一带治安,可以维持,兼可成为一枝劲旅,凭借荆襄,号召全国,武汉之声势,当可一振。纵或清廷困兽犹斗,亦可出奇兵袭取南阳和武圣关,进窥中原。”刘极赞成。11月15日,季雨霖派员专函,请梁钟汉率部到仙桃镇帮助组织行署。 12月4日,梁钟汉赶赴沙洋,为民政处长,张难先为财政处长,刘英为军政处长。张未就,另以汪继舟继之。季之兵力多源于汉川梁钟汉、梁辉汉兄弟和京山刘英、刘铁兄弟的地方民军。在两部鼎助下,季部声势日益浩荡。 1912年1月,襄阳光复,梁钟汉兼任襄阳府知事。斯时原襄阳各县官吏,皆乔装逃走,土匪蔓延,民不聊生。梁钟汉以治安为第一要务,派队痛剿,不料意大利传教士认为剿匪伤有教民多人,以蹂躏公法、仇教等名目,电禀湖北都督府,提出严重交涉,都督府令季使查究,经梁钟汉严词辩驳,该神父亦知教民行为不轨,罪有应得,理屈词穷,自愿了息。在那个洋人即为“太上皇”的年代,靠严词辨驳化解矛盾于萌芽阶段的事例,可谓凤毛麟角,实属难得。 襄樊、随州、枣阳既定,军威树立,季雨霖困惑于“是进,抑是守”。梁钟汉力劝:“清廷未倒,荆棘尚多,是进取之日,非保守之时;征之历史,无不兴于忧患,败于安乐,今宜借进取以鼓励士气。”季雨霖深以为然,于1912年1月23日下令北伐,分兵三路,约定会师南阳,并委梁钟汉为行军总参赞,兼任民政处长,筹划军饷事宜。三路大军一路奏捷,正拟挺进河南中部,洗马洛水,忽接电告,清廷已允退位,南北和议告成,乃班师回襄阳。反清王朝战争结束,省城革命队伍旋有内讧:文学社、共进会围绕权力分配和对待黎元洪的态度等问题互相倾轧,竟至兵戎相见。经梁钟汉、季雨霖、刘英等多方疏通,内讧告息。梁钟汉与刘英被聘为元帅府顾问,季部整编为第八师,季为师长。 当其时,孙武与张伯烈等组织“民社”与同盟会、国民党相抗衡。为组建湖北分社,孙武邀请梁钟汉到平湖门乙栈赴宴。孙武等簇拥梁钟汉上楼且高呼:“大家公举梁五哥为社长!”遭拒。孙武再三以黎元洪也参加民社来勉力相邀,未果。为此,梁钟汉在省议会当面弹劾黎元洪,故为黎忌恨。此后直到1927年北伐胜利前的中国历次军政活动中,梁钟汉均为中流砥柱。 (七)“二次革命”后,孙中山于1913年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时,梁钟汉极尽调停孙、黄两派之能事。 “二次革命”中,梁钟汉与季雨霖、熊秉坤、刘英等分别藏在法租界和日本租界,暗中联系同志,进行讨袁活动。后因段祺瑞率兵南下,黎元洪照会法、日领事馆要求引渡革命党人,失败后东渡日本。“二次革命”后,孙先生组织中华革命党。因誓词中有“服从孙先生再举革命”字样,且填写誓词时须捺指印,党人间发生争执,并隐隐有孙、黄两派之分。接近黄兴者,另组欧事研究会。梁钟汉认为革命党人分离门户实属不祥,便极尽调停奔走之力,并首先加入中华革命党,以为同志倡。孙中山让田桐组织机关处,取名曰“大田寓”,替孙办理来往书牍。梁钟汉劝田酮:要大家协力同心,田桐极以为然。大田寓组织未久,由居正又组民国社,成立中华革命党本部,陈其美任军务部长。 (八)护法运动时,任鄂靖国军梯团长兼联军前敌总指挥,梁门一族牺牲甚巨,后襄助孙中山党务。 1913年,梁钟汉以中华革命党湖北西路军总司令身份从日本回鄂讨袁,在上海被捕,坐牢凡3年。1916年袁死,经孙中山营救,方出狱。此时,梁钟汉穷居上海,黎为笼络南方革命党人,许以800银元高聘他为总统府咨议、湖北省政府高级顾问,梁坚辞不受。并于1917年到广州,出任孙中山的“清水衙门”——护法元帅府咨议。湖北荆襄自主时,梁钟汉回鄂,设机关于汉口日租界富贵旅馆。梁钟汉妹夫黄警亚及其堂弟远东、远荣等均积极参与,到汉川挖取家藏枪支两百余支,并在家中赶造炸弹两百余枚。梁琴堂、梁钟汉妻张荫兰、梁辉汉妻胡氏、梁耀汉妻周氏均参与其事。起事过程中,梁书达惨死。 梁钟汉后任鄂靖国军梯团长兼联军前敌总指挥,负责攻取宜昌。此役梁门牺牲甚巨:梁云裳(梁钟汉侄)任第二营营长,阵亡于宜昌;梁金祥(梁钟汉堂侄)任卫队连长,阵亡于秭归,梁云山(梁钟汉侄儿)任连长,打瞎一只眼睛。马口“梁兴茂”所有老宅亦被悉数付之一炬,梁耀汉妻周氏自缢而亡。家人骨肉,无地容身,只好四处流散。 1921年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召开,公举孙中山为大总统。国民党在广州西堤广西会馆内设办事处,张继为处长,梁钟汉为干事兼负总务部分责任,后复加委为军事委员。此时,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之所有文稿,多由梁钟汉经手刊印。 (九)陈炯明叛变时,奉命组织讨逆军于黄埔;北伐攻打武昌时,任攻城别动队总指挥兼第一师师长。 1922年孙中山率军北伐,梁钟汉为大本营咨议。陈炯明广州叛变,梁钟汉与韩恢奉命组织讨逆军于黄埔。后赴香港晤总统府秘书长谢持。因逆军军长洪兆麟与梁钟汉有金兰之谊,私交颇笃,梁又返广州与洪接洽,即身处绝地。幸洪感念梁氏族人在革命中的巨大牺牲,而脱离虎口。 1923年,滇、桂军联合驱走陈炯明,欢迎孙先生由沪返粤,仍以总统名义主持国事。我与孙先生左右筹划北伐。 1925年,国共合作北伐,梁钟汉与詹大悲、刘伯垂、田桐等回鄂,筹划军事,回应北伐军会师武汉。 1926年秋,北伐军直逼武昌,敌军将领陈嘉谟、刘玉春闭城据守。梁钟汉即在汉口极力策动敌军内变。9月20日,敌军师长宋大霈派人来说,有意投降北伐军。梁钟汉、董必武、刘伯垂商定:梁钟汉为攻城别动队总指挥兼第一师师长,宋大霈所部由梁总指挥调遣,并于张美之巷汉皋旅馆组织总指挥部。里应外合,生擒武汉守将刘玉春,迫使吴佩孚远遁。北伐胜利后,因极力帮助共产党被国民党开除党籍和罢免一切实职,并险落虎口。 (十)1938年武汉会战前夕,力拒日本人之邀,避难四川万县。 1938年初,武汉会战前夕,有日人夤夜来访,请他在日军攻占武汉之后,出面维持秩序。纠缠至第三天晚,五爹义正词严地下了逐客令:“的确,我反对国民党,并为此付出了代价,这是因为国民党背弃孙中山,但我反对的是国民党清共而不抗日,现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我是中国人,当举双手拥护。不错,这些年我穷困潦倒,日食维艰,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失民族气节而食周栗,绝非我梁老五所为!”说罢,即端茶送客。为免纠缠,梁钟汉决计避难万县。 万县是湖北入川的门户,汉阳帮、沔阳帮、黄孝帮的商人往往集中在这里开店设号、经商贸易。梁钟汉在湖北同乡中享有很高的声望,所以湖北同乡会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的时候,常常请梁钟汉出席。由于往来故旧、乡党频繁,梁钟汉洞悉国民党腐败甚多,不满之情溢于言表。于是鼓励梁高树(梁钟汉长房长孙)将社会丑恶写成文章在报刊上发表,救救社会,救救学生。1941年,梁高树因在恩施《新湖北日报》上发表短篇小说《一个女演员的故事》抨击时弊,于1942年初被捕,押送至恩施方家坝集中营囚禁,历时1年有余。梁钟汉在听到狱中共产党员何功伟、刘惠馨等的铮铮铁骨时说:“我平生坐过土牢,也坐过洋牢;坐过省牢,也坐过县牢。坐牢可以识人物,长正气,你这次坐牢认得了共产党,值!” (十一)抗战胜利后,加入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极力帮助共产党。 抗战胜利后,梁钟汉从万县回到汉川马口镇。其时,老家“ 梁兴茂” 早成一片焦土。梁钟汉出面把烧焦了的大片宅地和附近的学田、水塘统统卖掉,除资助各“房头”度过难关外,其余全部充作中共鄂豫军区三分区城工部武汉人民解放先锋队(下称“民先队”)的活动经费。梁高树(梁钟汉长房长孙)为民先队队委,梁绍栋(梁钟汉之子,时任湖北省邮政管理局财务帮办,1982年任武汉文史馆馆长)、梁诗遒(梁辉汉遗孤,时在汉口警察局外事处工作)等为队员。梁钟汉则悉心指导民先队工作,先帮助民先队把活动据点选定在胜利街329号,后转移至梁绍栋公馆(时在长春街邮局二楼),后来干脆迁到国民党湖北省党部主任委员方觉慧的公馆(长春街1号)。梁绍栋以独特身份为解放军渡江战役“偷”出长江全线水道的水文资料和标有国民党驻军、番号、兵力的全省军邮地图,连夜送往孝感滑石冲三分区城工部。已参加新四军的严翠安(梁钟汉外孙)到汉口,希望在马口与汉口间开辟一条秘密邮路,以联通中共江汉军区和驻汉城工部。梁绍栋即安排梁尊五担任马口镇邮局局长,使共产党的邮件能够通过国民党的邮局而畅通无阻。梁钟汉还鼓励女婿尹超群参加中共武汉市委“新教协”的工作,并长期掩护共产党员林其农策反倒蒋。 武汉解放前,力推汉口市和平解放。凭着辛亥老前辈、乡前辈的身份,泰然自若地走进汉口市市长晏勋甫、汉口市警备司令黄革军和湖北省企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良琛家里,游说这三位国民党高官。晏、黄、吴都是听着辛亥汉川起义故事长大的一代汉川人,也是当年梁钟汉因“丙午党狱”押解县牢时,纷纷到牢中“谨受教” 的有志青年。汉口市不费一枪一弹和平解放,无疑有梁钟汉一份功劳。 建国后,任湖北省文史馆馆员,安谧地度过了一生中的最后10年。1958年, 他将自己撰写的《我参加革命的经过》一书留存于世,并嘱后人“不必藏于密室,应宣教于后人,切记,切记!”1959年初,梁钟汉在汉口无疾而终,享年81岁。
上一篇 : 宋朝人口分布
下一篇 : 追寻我们的根
评论
全部评论

0.0848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