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交大校长文治
交大校长文治
2015-11-22 15:25:33 来源:
编辑:xuemenjun
点赞:  点击:71  评论:
唐文治(1865——1954),字颖侯,号蔚芝,晚号茹经,清同治四年 (1865 年) 十月十六日生于江苏太仓,民国元年(1912 年) 定居无锡。交通大学第十一任校长、著名教育家、工学先驱、国学大师。父亲唐若钦为清贡生,以课徒教书为业。唐文治自幼从父攻读经书,14 岁读完五经。16 岁入州学,从师太仓理学家王紫翔,潜心研读性理之学及古文辞。18 岁中举。21 岁进江阴南菁书院,受业于东南经学大师黄元同和王先谦的门下,从事训诂之学。1954年4月在上海病逝,年90岁。著作有《茹经堂文集》、《十三经提纲》、《国文经纬贯通大义》、《茹经先生自订年谱》等。 唐文治,江苏太仓人。光绪十八年 (1892 年) 春考中进士,任户部江西司主事。甲午战争后,他向清廷呈《请挽大局以维国运折》,针砭时弊,抨击权奸,吁请严惩战败将领。交通大学第十一任校长、著名教育家、工学先驱、国学大师。 保路风潮 光绪二十九年秋,唐文治改任商部右丞,不久升任左丞、左侍郎。他宣布商政宗旨:以 “ 保护商民,体恤商艰 ” 为主,规定商部官吏不得自营商业,以图私利,严禁贪污纳贿。手订商律 131 条。这是中国有商法的开始。他鉴于日本早有窥伺中国东北的野心,积极主张从速整顿东三省,以确保东北的主权与安全。撰写了《请饬东三省速举要政折》,但清廷未予采纳。唐文治又制订商办铁路政策,利用华侨商人的财力建筑铁路。此后,商办铁路在全国各地兴建。但他离职后,继任者将各省商办铁路一律收归国有,并准备将全国的铁路主权拍卖给帝国主义国家,因而引起大规模的保路风潮。 5相关事件编辑 光绪三十二年秋,商部改为农工商部,唐文治以农工商部左侍郎署理尚书。不久,因母丧回籍。从此脱离仕途,致力于教育事业。 6教学理念 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唐文治就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 上海交通大学前身 ) 监督 ( 校长 ) 。辛亥革命爆发,他在校内发动捐助军饷,支援沪上起义军,并与伍廷芳等一起联合通电,要求清帝宣统逊位。五四运动时,北洋军阀镇压大批爱国学生,他曾连发 3 份电报给大总统徐世昌和国务院,要求保护、释放北京的被捕学生。在校任职 14 年,精心擘划,成绩卓著。学校 50 周年校庆时,校友和师生募捐修建大礼堂,命名为 “ 文治堂 ” ,以资纪念。 1907年唐文治出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监督一职,随即着手调整学科,停办商科转向工程教育,接连创设铁路、电机两个工程专科。1909年春,邮传部拟发展航海贸易,急需培养航运人才,唐文治请示邮传部在不改变学校办学方向上,另增设船政专科,并极力辅助商船学校正式成立。1910年夏,唐文治考虑到次年以商船学校名义招生后,校舍不敷应用,便决定在学校对面购定房屋,以备船校学生上课和两校新生住宿之用。1911年邮传部电嘱在吴淞炮台湾建商船学校,唐文治亲往相度地势,命工师绘图,克日兴工,并于同年8月竣工,定名“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仍由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管理,唐文治兼任学堂监督。至此,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高等航海学府诞生。唐文治注重学生品德的养成,认为应该“以道德端其规模,以规律束其身心”;重视国学和西文教育,把国文作为一门主课与理工科并重,同时在正课之外添设西文补习课;重视体育课程的设置,特别关心学生体质,亲自主管体育,悉心提倡。[2] 1912年12月底,孙中山先生曾亲临交大,为交大师生演讲他的富强祖国的实业计划、交通建设等;1922年为交大技击部(以练国术强身的学生体育组织)成立十周年纪念册题词“强国强种”; 孙中山先生1912年12月底曾亲临交大演讲。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4月1日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到1913年2月11日从上海启程赴日本之前,其中10多个月的时间里全力着手中国经济革命和实业建设以富强祖国。 唐文治校长鉴于学校设置的均为振兴中国实业建设的机、电、铁路工程等专业,与孙中山先生实业建设计划一致,乃盛邀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12月底视察全国各地后返沪时莅校演说,使全校师生员工了解孙中山先生的振兴实业富强国家的宏伟计划,以鼓舞和激发师生们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孙中山先生欣然接受唐校长邀请。莅校时受到交大师生隆重热烈欢迎。 民国 9 年,唐文治因目疾加深,辞去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校长职务,回无锡前西溪寓所休养。是年夏,应学生高阳之请,担任私立无锡中学校长。年底,又应聘任无锡国学专修馆 ( 后改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 ) 馆长。这时他已双目失明,但仍亲自授课。朗诵古文,抑扬顿挫,时称 “ 唐调 ” ,并录制唱片。在教学上,他提出 “ 厚植基础 ,博览专精 ” 的原则,主张教古籍原书,使学生能掌握古典文献的基本知识。在学习方法上,他强调学生自学,学校一天只上 4 节课,其余时间让学生各就自己的爱好进行自学。 民国 24 年 12 月,为庆贺唐文治 70 寿辰,交大校友和国专同学集资在无锡五里湖畔宝界山边建筑了 “ 茹经先生纪念堂 ” 。 民国 26 年 11 月日军侵占无锡前夕,唐文治率领全校师生内迁,辗转到达桂林。后因患病, 回到上海租界休养。 民国 28 年春,在租界创办国专分校。 民国 30 年,上海租界为日伪占领,国专分校改为国学专修馆,以避免向日伪登记。 日伪曾派人劝说其出任伪职,遭严词拒绝。 抗日战争胜利后,内迁桂林的无锡国专于民国 35 年 6 月迁回无锡复校;上海分校继续开办,均由唐文治主持校务。针对国民党疯狂镇压学生运动,他与张元济、陈叔通等 10 位知名人士联名发表致上海市长吴桢、警备司令宣铁吾的公开信,要求释放被捕学生。 解放后,无锡国专改名为中国文学院,仍由唐文治任院长。
评论
全部评论

0.121669s